
【柳岸】她(散文)
她的美,不在皮相、而在内涵。初见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而今回想起来就像一泓清泉,沁入心扉。
回忆起当年,我精心装扮过后赴约,一起坐在东湖茶庄喝茶,期间相谈甚欢,从工作谈到生活和家庭,似乎彼此都有点感觉,那种滋味着实很让人怀念。见面一结束当晚她却托表姐转告说我“有些胖”,穿衣“另类”。这般直白的评价,对我的冲击是很大的,有点儿失落,原本让我以为这份姻缘就此会断送。谁知世事难料,往后我的坚持问候和热心肠竟渐渐融化了她的心墙。有时我会不停地问自己:她商务英语科班出身,为人诚恳,待人和善,还通过自身努力又自学考取了教资,做了一名小学老师,而我不过是个因英语蹩脚误入医门,须有些小才但难当大雅之堂的庸常之辈;原本不是一条线上的两人,硬是走到了一起,着实会让人不可思议。
作为九零后,我们的爱情始于最朴实的相处,从相识到相恋再到相互成就,彼此坚信,生活不止是柴米油盐,还有数不尽的温柔与浪漫。记得婚后七年里,她的坚韧在柴米油盐中愈发闪亮,给足了我信心,她一边上班一边操持家务,从没有让我因为家庭分心。后来承蒙父母帮衬,我得以从边远的乡镇卫生院进入县卫计委跟班学习。通过两年的磨炼,我反而有些张扬、迷失自我。现在想想其实当初那份看似体面的工作,却让我的钱包日渐消瘦,也险些动摇了我们的感情根基。
刚到新单位时,领导见我为人实在,出于好意要给我介绍对象,说是有位姑娘家境不错,能在事业上帮衬我。说来惭愧,面对这样的机会,我竟没有立即回绝。现在想想,我还是有些不实在,不真实,也许是人在困境时,会连最根本的坚持也会动摇。好在优良家风,父亲那句“订了亲就是一家人”如晨钟暮鼓,让我及时清醒,让我迷途知返。现在每次回老家,她总会记得给二老带些时令水果和贴心礼物,这份细腻远胜于我,即使后来她知道当初我急缺希望另一半能够在县城教书,险些动摇那份誓言,她也只是在默默地努力,从没有和我发过牢骚,尤其是她对我父母的孝心,更让我自愧不如。
其实,她懂我的心思,甚至比我更清楚我想要什么。2023年,尽管县城的房子还没有装修好,为了抓住这个机会,她依然报考了进城选调考试,为此常常读书到深夜。我劝她休息,她总是笑着说:"这不正是你想看到的吗?"短短半个月,她硬是啃完了厚厚一摞教材,做完了几套试卷,最终以英语全县第一的成绩通过选调。在选岗时,她明明可以去师资力量更好的学校,却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小学——五小。就像当年,在众多追求者中,她偏偏选择了我这个最不起眼的乡镇医生。这份选择,至今想来仍让我心头温热、感动。
后来,我通过一番思考和挣扎,最终辞去了那虚浮差事,放下一些思想包袱,唯独只有重操医业才是根本。调至城郊乡镇后,每逢她班上办黑板报,我都会前去帮忙。她负责写文字,我帮忙画画。虽然我画得不好,但每次她都会用含情脉脉的眼神看着我,那目光里的温柔,让再累的心里都是甜的,仿佛又回到了我们相恋的季节。平时有空时,我也会帮她批改试卷。那些看似简单的小学题目,常常让我们争论不休,但最后总是她说的对。有时改到深夜十一二点,看着她认真批改的样子,我既心疼又佩服。每个学期,只要她去家访,我一定陪着,在一旁帮忙记录学生的真实情况。这些年下来,我们收获颇丰,她带的班级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家长们高度赞扬。
印象最深的是去她班上一位孤儿家家访。据了解,孩子的父母因患病接连离世,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住的房子是孩子叔叔的,老人说起考上临床专业的孙子时满脸欣慰,说到这个孤儿学生时却只剩百般无奈。七十多岁的老人还在外打零工维持生计,不然就真的没有活路了。听着老奶奶的讲述,我看见妻子转过头悄悄抹了抹眼泪,生怕被孩子看见她难过的样子。我读懂了她目光中的意思,很自然地往她身边靠了靠。她突然变得一脸严肃,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一定要努力学习,只有读好书才能逆天改命。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能陪一年是一年,要懂得珍惜。”说完,她把从家里带来的作业本和一本素描本交到孩子手里,柔声鼓励道:“老师知道,你的画画得很好。如果学习也能同样进步,下次我还来看你。”那一刻,她眼神坚定,闪烁的光芒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从孤儿家回来的路上,外面下着濛濛细雨。突然,妻子一反常态谈起教育,我很自然地当起了听众。期间,她跟我说了很多,尤其是关于那个孩子的一些话题。她说要帮孩子申请助学金,说要定期给他补习,说要给他买些画具……看着她絮絮叨叨的样子,我突然发现这个平日里看似高冷的女人,此刻竟可爱极了。
她对女儿的教育同样倾注了全部心血。眼看女儿下半年就要上一年级,她生怕孩子跟不上进度,竟私自花了四五千在学而思报了思维和阅读两门课。每次看到不到六岁的女儿独自坐在书房学习的小小身影,我的心就揪着疼。我总想找她理论,可一见到她严肃的神情,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我只能变着法子宠女儿,开车带她去景程买冰淇淋,去吖嘀吖嘀买零食,想方设法哄她开心,只盼着她能认真学习,少惹妈妈生气。可每次买完东西回来,总免不了被妻子数落,“猪一样的队友”是她的口头禅,而我只能尴尬地笑笑。但不得不承认,看着女儿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都很欣慰,我也打心眼里佩服她的坚持与远见。
同事们皆夸我体贴,殊不知是她太好。她总不让我多做家务,宁可我多读书;待学生更是尽心,自费买水果探望困难生,为全班免费打印资料。为此,她还哄我说打印机是买给女儿的。这谎言既可爱又笨拙,女儿尚在幼儿园,何须打印机?
去年女儿进城读幼儿园,家用骤增,超支三万。她察觉我捉襟见肘,便寻个理由转我万余。捧着手机,我几乎落泪——这哪里是钱,分明是她日复一日省吃俭用的心意。如今提起她,我总不自觉露出骄傲神色,仿佛拥有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藏。
现下她怀了二胎,身子日渐沉重。从前到学校十分钟的路,如今要走半小时。偏此时我被派往九江进修,问她意见,她反劝我安心,说要搭同事的车。独坐宿舍,愈觉自己处处不足——她总是这样,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我。
她成就了更好的我,我却常怀愧疚。这愧疚如影随形,竟成了我最亲密的伴侣。每当夜深人静,我总想起她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深情,比任何誓言都更动人。
人生在世,得妻如此,夫复何求?这简简单单的幸福,或许就是上天给我最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