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北】夜泊大丰河(随笔)

编辑推荐 【东北】夜泊大丰河(随笔)


作者:加朋 布衣,17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8发表时间:2025-04-23 18:01:02
摘要:往事如烟,当年的那段经历晃如昨日,品品滋味,依旧有一点温暖在心。

朋友相约去伊春旅游,原本不大情愿,但得知是去伊春的大丰河时,一种亲近之感陡然跃上心头。我要去看看那条哗哗作响的河流,要去看看那条与铁路平行的公路,还有当年拉原条的大型重卡“卡玛斯”、“太脱拉”……
  
   那年农场车队联系到一笔挣钱的活,去伊春西林钢铁厂为萝北县水泥厂拉原料,全程300多公里,其中包括100多公里的山路,途中有一个关键地点叫大丰。记得第一次去了十几台解放车,是认路之旅。所有的车都在头一天下午装上粮,第二天起早去鹤岗把粮卸了,然后一起去西林钢厂。出鹤岗不远就进了大山,多是盘山道,感觉一直在上坡,路也越走越窄,好在会车很少,又是空车跑得还很轻松。路的两边树高林密,空气清爽,花香鸟鸣,给我们这些长期在平原开车的司机不少新鲜感。到得山顶有一段200多米长的险路连接对面的山头,路宽不足3米仅容一车通过,两边是深渊,虽说是路,倒像是一座桥。下山的路顺当多了,尽管左拐右转地跑不快,却是一路下坡,走了一个多小时就下到山脚。见到的第一个地名牌就是大丰,离地名牌不远有一个护林防火检查站小屋,一个拦截车辆的木栏杆。接着又在山中的运材公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才算出了群山,而路边除了几乎相同的树与草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景物可以作为标记来记忆,只记得出山不远要经过一个平交路口,与铁路隧道相邻,那条铁路与公路平行,路右边是大丰河。那天正赶上一列火车经过,打头的车与火车叫上了劲,开足马力狂奔起来。因为向导在头车,所以后面的车自然也加速跟着跑,远远望去,车队扬起的尘土绵延十几公里,自有一份壮观。可能正是因为这一段狂奔,大多数司机都没有记路。
  
   到了钢厂由于装车的人少,十几辆车前后装了几个小时,先装好的车等不急就先走了,约好在大丰检查站会齐。我和天津的大张起程的时候天已经暗下来,趁着还能记得的一些景物加油快跑。没过多久天全黑下来了,打开车灯路两边稍远一点景物根本看不见,眼前那种基本没有差别的沙石路,让我们后来走的所有司机全都迷了路。我们两辆车一前一后相互照应,摸索着寻找回家的路。一路上不断地与大型运材车“卡玛斯”或“太脱拉”会车。那种车比解放车几乎高出了一倍,一车拉着五六根“原条”,即是整棵树连树冠基本都保留着的那种,宽大的树冠在地上拖着,几乎占满了整个路面。见了它们,只能提前把车紧贴路边停下来,让人家先过,即便如此,车箱仍然被树枝刮得直晃,见到如此庞然大物不由心生羡慕。
  
   就这样走走停停的,也不知走了多久,直到会车越来越少,路也越来越窄,感觉不对劲了,车已经开进了人家林场的储木场。调过车头往回再走,也不知走过多少个岔路口,遇到略宽一点的路就拐进去,就像没头的苍蝇。最后在看到河的路边停下车,看了看汽油表,估算了一下,如果再走错路,就没有可能开到鹤岗,哥俩一商量,决定就地等车问路或是等待前车的联络。
  
   一轮明月高悬在清澈的夜空,哗哗作响的河水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大山的幽黑寂静与河水的明亮喧嚣相互映衬,黑白动静重叠在一起,一种冷清与孤独的感觉油然而生。哥俩坐在一个车里,极力回忆来时走过的路,分析眼前的这条河,随之又说起下乡这段经历的人和事……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人都睡着了,当我们被隆隆的车声震醒的时候,天已经放亮了。河面上升起薄薄的雾,慢慢迷漫开来,随着万物的苏醒,水声似乎柔和了许多。走到河边捧一把清凉的河水洗洗脸,一阵惬意涌上心头。
  
   今天的大丰河已经变成了旅游圣地,沿河建立了多处度假村和漂流点,吸引了众多游人,而由此形成的旅游经济带,不仅美了大丰河,也富了一方人。夜深了,出于怀旧的心理,又来到大丰河边,听着那熟悉的流水声,看着那轮熟悉的明月,一颗心又沉浸在过去的水月之中……
  

共 15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伴随加朋老师的文字,我们走进了他的《夜泊大丰河》作品中。作品以回忆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作者在数十年前亲身经历的一段故事之中。那是一次大型,集体的运输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路途生疏,路面颠簸,狭窄,更主要的是天黑迷路,车油紧张。面对诸多的困难与窘境,作者仍能乐观积极的坦然面对。说道乐观,作者在作品中以大段落的文字,为读者描绘了当年小兴安岭的景色与作者所处的环境。细腻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逼真,例如“一轮明月高悬在清澈的夜空,哗哗作响的河水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大山的幽黑寂静与河水的明亮喧嚣相互映衬,黑白动静重叠在一起,一种冷清与孤独的感觉油然而生。”还有“河面上升起薄薄的雾,慢慢迷漫开来,随着万物的苏醒,水声似乎柔和了许多。走到河边捧一把清凉的河水洗洗脸,一阵惬意涌上心头。”这些诸多细节上的细致描写,让读者大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同身受之悟。作品始末不仅贯穿着作者对那段工作的艰辛和同志间互助互爱温暖祥和的友情的深深怀念,更凸显出今昔这段路的对比和百姓生活上的对比,幸福指数的对比。尤其篇末的介绍与感怀,不仅隆重地将作品的主旨彰显而出,更给读者以无尽的回味。好文推荐欣赏!感谢您的支持!期待您的继续!【东北风情编辑:朱暖】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朱暖        2025-04-23 18:05:35
  选材独特,情景相伴,细腻的描绘下彰显出硕大的主题。欣赏了!朱暖问候您!创作辛苦!
回复1 楼        文友:加朋        2025-04-24 09:26:31
  感谢老师的推荐和点评,老师的点评给了我前行的力量,祝福老师春安顺遂。
2 楼        文友:朱暖        2025-04-23 18:08:30
  欣赏加朋老师的文采,期待您的光临!谢谢您的信任与支持!远握!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