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忆友文(散文)

精品 【心灵】忆友文(散文)


作者:徐荣喜 白丁,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0发表时间:2025-04-24 04:19:49
摘要:故友苏杰同学的音容笑貌不时浮现在眼前,记忆的闸门仿佛一下子打开,与之交往的一幕幕如潮水般涌来……

昨日,高中时期的班长潘道凌发微信告知,高中同学苏杰因病去世了。我立马楞了一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眼睛看错了,马上致电询问。潘道凌同学语气沉重地说道:“是的,苏杰同学因突发心梗,昨天(4月18日)走的,卒年53岁……”
   放下手机,我呆坐在沙发上,半晌才缓过神来,泪水不禁模糊了双眼。
   故友苏杰同学的音容笑貌不时浮现在眼前,记忆的闸门仿佛一下子打开,与之交往的一幕幕如潮水般涌来……
   我和苏杰同学算是颇有缘份。我家住湖北省石首市茅草街,他是邻县公安县黄山头镇人。虽然两人分处不同的两个县市,其实居住地也就一条安乡河之隔。上世纪80年代末,我和苏杰同时就读石首市团山中学。苏杰给我的印象是高高瘦瘦,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皮肤白皙,是个标准的大帅哥,也是同校不少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也许我和苏杰身世遭遇相仿,因而彼此惺惺相惜,平常交流也多一些。他家中兄弟姐妹多,在家他排行老么,家庭负担重,即便高中时期的学费日用杂费,也都是他在附近长山中学当老师的哥哥资助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毕业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能够自食其力,赡养年迈的父母,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我们就读的团山中学高中总共也就6个班,学生人数少,师资力量薄弱,加之那个年代大学入学率奇低,学校每年高考升学率基本为零,这让不少同学有些心灰意冷,部分不甘于现状的同学,或者家里有点门路的,都想方设法转学到城区,亦或毗邻的公安县,湖南南县、安乡县等地稍好一点的中学上学。也就是在高二的第一学期,我也转学到附近的公安县南闸中学继续就读。
   高二下学期开始时,我在班上的同学群中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高一的同班同学苏杰吗?我们热情相拥、促膝相谈。交谈中得知,因为学生流失严重,原来团山中学高二年级两个班已合并为一个班。为了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他哥哥通过托朋友关系,转学到南闸中学文科班就读。时隔半年,我和苏杰又相逢在同一所高中学校南闸中学,成为同班同学。我和他开玩笑说道,以前在团山中学,我是东道主。现在到了南闸中学,这是你的地头,你是东道主,你可要关照我哟。
   尽管苏杰刚转学过来不久,由于他是公安县本地人,人长的帅气,性格脾气又好,加之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很快就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也许我们之前都是同班同学,加之性格相投,私底下我们交往更多一些。其实,即便转学到新的学校,由于学校每年高考升学率也不高,我和苏杰平日谈论最多的,就是如果高考落榜了,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我们的未来是什么?这个冷冰冰的现实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对于苏杰来讲,如果落榜就等于失学,失学后最大的可能就是回农村老家种地。每每谈到这里,一向热情开朗的苏杰总是一脸迷茫,眼眸里平添一丝忧愁和无奈。
   果不其然。一年后,高考成绩揭榜,我们这届高三年级两个班,除了2人考上大学,其他同学无一幸免。高考结束后,同学们纷纷作鸟兽散、各奔东西。后来得知,除了少数同学选择复读外,其他同学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回家种地,要么做点小本生意。那年年底,我应征入伍,到远在南海之滨的上川岛当了一名水兵。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那个年代通讯方式极为落后,很多同学相互间失去了联系。只是后来在与班长潘道凌的通信中了解到部分同学的近况,得知苏杰高考落榜后,跟随同村的朋友到河南郑州打工,但具体情况不详。
   记得2012年,我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在班长潘道凌同学的提议下,南闸中学89届文科班同学将在母校组织一次同学聚会,为此,我专程从广州赶回老家石首。原团山中学校友张秋平得知不少同学从外地回老家过年,专门召集了一次同学聚会。班主任李侠辉夫妇,在外地工作的王崇鸿、张望喜、田学军、薛峰、刘希登、李烈平,以及在本地工作的车立春、王雄兵、向金河等同学悉数参加。在众多同学中,我一眼看到了苏杰同学的身影。尽管已20多年没见面,同学们也都步入中年,但苏杰同学在一众同学中依旧显得年轻无比、帅气逼人。推杯换盏中,大家追忆往昔,互诉衷肠,交流人生经历,畅谈家庭事业,气氛热烈而又其乐融融。
   在与苏杰交谈中得知,他也是收到南闸中学组委会的邀请,专程驾车从河南郑州赶回参加同学聚会的。说来也真是巧合,正是因为这次同学聚会,我们不仅见到了20多年未见的原团山中学部分同学,还和苏杰时隔20多年再次重逢。而且,过几日我和苏杰还将共赴南闸中学,参加毕业20周年同学会。
   毕业20周年同学会如期而至。文科班40多名同学,除了个别同学因为人在外地无法赶回,其他同学竟然全部到齐。尽管许多同学多年不见,但时空距离丝毫没有阻隔同学情,大家笑脸相迎、热情相拥,所有的思念都化为这深情一抱。是啊,母校毕业一晃便过去20多年,20年沧桑巨变,更何况人乎?正如晏殊诗云“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当晚聚会结束后,苏杰主动请缨,亲自驾车把我从公安送回石首县城,一路我们交谈甚欢。我这才得知,高中毕业后,他和同村的朋友一起到河南郑州打工。刚开始人生地不熟,先后在工地打过短工、卖过保险、做过代理,吃了不少苦头、经历不少磨难,直至后来专门做家居门窗生意,才真正走入正轨。现在他已专门成立了家居装修工程公司,事业小有成就。后来又娶妻生子,妻子是郑州当地一家医院的护士,贤惠能干、通情达理,一对龙凤胎儿女聪明漂亮。我不禁为他的坎坷经历而不胜唏嘘,也更为他矢志不渝、吃苦耐劳的坚守而感动,更为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而深深祝福。
   哪知这一别,竟然是我和苏杰的最后一次见面。
   之后,由于工作繁忙,小孩年幼等原因,我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加之每次回老家,想多点时间陪陪年迈的父母,故没有主动和同学、战友联系,均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平常只是通过微信同学群和大家联系,我通过微信得知苏杰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前几年儿子还远赴德国留学。他也多次邀请我有空到郑州游玩,但由于种多种原因未能成行,如今阴阳两隔。如今回想,心中涌上一股莫名的悲切和遗憾。
   和苏杰同住一个镇的高中同学陈祖炎告知,苏杰同学平常身强体壮,因患有高血压,之前一直吃药。近年来由于血压日趋稳定,担心长期服药对身体有副作用,故没听医嘱擅自停药。4月18日当日,他在附近的游泳馆游泳时,突感身体不适,虽经游泳馆医护人员急救,也最终未能抢救过来。如果苏杰同学能够坚持长期服药控制血压,如果那天气温低没有到游泳馆游泳,如果他突发胸闷没有来回走动,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但世事难料,在科学面前,任何如果都是苍白无力的。
   苏杰同学从贫困的农村走出来,一路不知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坎坎坷坷。53岁,正是年富力强、风华正茂的年纪,也是干事创业、享受生活的年纪,却突然间撒手人寰,留给家人无尽的悲痛,留给同学不尽的唏嘘。也让我们从中深刻吸取经验教训:在生命面前,人永远都是脆弱的,平常要注重锻炼身体、爱护身体,尊重科学、珍爱生命,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潘道凌同学告知,依照老家的习俗,苏杰同学的骨灰将于次日,由其大哥从郑州运送回公安县黄山头老家,埋葬在母亲的坟墓边,永远陪伴在母亲身边。苏杰同学今年才53岁,就这样离开了相濡以沫的妻子,离开了正在上大学的一双可爱的儿女,离开了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事业,何其悲、何其痛啊!泪水不禁模糊了我的双眼。
   得知消息后,团山中学、南闸中学的同学们自发地在微信群悼念。张秋平、刘希登同学专门找出苏杰求学期间的合影,看着苏杰同学那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英俊的脸,我们在心中默默祈祷:愿天堂没有病痛,来生我们还是同学。
   苏杰同学,一路走好!
  

共 31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情真意切的文字,一首描述同学之间纯真友谊的颂歌,在得知同学苏杰正值壮年就不幸病逝的消息后,作者夜不能寤,思绪也回到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年代。作品回顾了苏杰同学的生平,特别对他高考落榜却不失前进之志,最终在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作品还分析了他英年早逝的原因,告诫人们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作品语言流畅且充满了情感。将往昔娓娓道来,把读者也带到了那些往事之中。这是一篇写实的作品,是描写同学友谊类作品中的佳作,值得细细一读,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429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4-24 04:20:48
  清晨拜读俺作,点赞推荐。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4-24 04:21:44
  期待下一篇更精彩。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4-24 04:22:27
  恭祝创作丰收!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