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读书,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散文)

精品 【星星】读书,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散文)


作者:高朋满座 布衣,33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发表时间:2025-04-24 14:08:19

“咦!真是拿他们没有办法?”妻子的微信里传来老同学珊珊的语音留言,珊珊是一名中学英语老师,拥有30余年教龄。
   “现在的学生们,真不知道每天在想什么?周末我精心准备的《英语精选知识点》,今天复印了发给学生们,你猜情况怎么样?”
   “会怎样?”妻子充满了好奇。
   “我分发资料时,全班60人,只有10个人领。其他学生表示不要。最后只发出18份,其中的一些孩子,则是考虑给我面子。我是事先申明了不收费的。唉!”珊珊的话音里充满了无奈。
   不消看,此时珊珊的脸上一定写满了无法排解的迷茫。
   是啊,现在的孩子们,脑子里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读书,真的那么没有吸引力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读书,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作为过来人,我们对“读书的意义”已有了愈来愈深的体会。也有很多的同行者,心中或许总隐藏着“悔不当初”的痛。
   恰逢今天读书日,三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让我们一窥其间的秘密。
  
   1
   读书,能提升我们的“精神长相”。
   读书,让身处平凡的老季浑身绽放“发光”。
   老季,是我们单位门卫值班室的一名保安。五十七八岁的年纪,粗壮的身材,殷红的脸膛,有着一个特别响当当的名字。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老季,这不是因为他的年龄,而是人们一提到他时,心底会油然而生的一种尊敬。我也是这样。
   “老季的闺女在北大读博呢。”我的同事对我说。
   “真的?”我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据说,老季的收入每月只有1700元,他的妻子在另一个公司做保洁,收入大约每月1500元。如此的家境和成长环境,怎么会托举出这么有出息的孩子?
   带着疑问,我走进老季的世界。
   我把剩下未动的馒头和菜拿给在门口的他,就此和他熟络起来。替岗吃饭时,他不会低着头看手机刷视频,而是从手提袋里,掏出一本书,或者一本杂志,轻轻掀开,把眼睛“钉”进了书里,仿佛这个世界与他无关。
   我翻开一页晚报,一篇精美的散文闯进我的视线,优美的文字,动情的故事,作者?季云山。是仅读过小学的他吗?我疑惑地抬起头,看向简直入了定的老季,“哎,哥们儿,是你吗?”
   “呐,是,是我。”脸上竟一脸羞羞的潮红。
   那一刻的他,在我眼前熠熠发光。我便明了他女儿走入北大的真正原因。一个努力给自己提升“精神长相”的人,他对儿女的影响力是无穷的,这与财富无关。
   是读书,让这位平凡的保安父亲闪闪发光。
  
   2
   读书,让你定位好自己的人生坐标。
   妻子的学生里,有两个亲姐妹。她们相差三岁,先后在同一个教室度过了自己的初中三年生活。
   姐姐小丹勤学好问,喜欢读书,除去课堂和复习,就去市里的图书馆,一头钻进文山书海里。小小年纪的她,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正如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变成你自己。”从此,她就有了一个目标清晰的梦想。
   妹妹小茹,却没有这些想法,沉迷于网络和视频,社会上流行什么,她就会去跟风,并醉心于口中的零食和轻松的玩耍,永远找不到自己。
   她们的家中开个小卖部。妈妈好打个麻将,每次出门,便喊两个孩子看店。总是妹妹小茹抢先应了这个美差时,姐姐小丹还沉在书海里不能自拔。
   “你的努力,时间会看得到。”这话一点儿不假!
   时间不紧不慢间,会将人打造成各种形状。十年过去了,妹妹因生活的重压早早弯下了腰。而姐姐,日益博观而约取的她,早早地锚定了人生的坐标,坚毅地走向了自己理想中的诗意和远方。
  
   3
   读书,让心灵去到自己不能到达的地方。
   某日,因去协和医院就医,我匆匆赶到熙熙攘攘的车站。
   候车厅偌大的空间里,本该人声鼎沸的地方,却死一般的寂静。放眼望去,坐着和站立的,各种衣着和举止的乘客,还有送站的家人们,都自顾自地活动着手指,似乎只有黑压压低着头看手机的脑壳。
   我正对这司空见惯的场景不以为然时,突然一个“怪异”的中年人挤进了我的视线。
   他衣着老旧,面色沧桑,弯下身躯。乍看上去,不大像一个有太多文化的人。从神情看,应该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我无意猜测他的职业,但却不禁瞠目于他此刻的“不同寻常”。
   他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双手虔诚地端着一本书,双眼和头脑似乎脱离了这个世界,完全沉浸在一抹醉人的书香里。与周围的人群形成强烈的反差。在这纷扰的环境里,他又怎能那么视而不见,安然淹没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许,他正在文字的山海中尽情遨游吧,这其中的一切美好,也许只有他自己能懂得,能够潜心拥有。
   我努力挤过去。
   那是一本往期的《读者》,已经蜷曲了书角,封面露出的一角,一个9字清晰可见。一本时过境迁的书,不知被他阅读了多少次。
   我惊诧于他此刻的静美和惬意。心想:也许他每翻开这本书一次,就欣然开启了一次心灵的旅;手指每轻声翻过一页,心灵应该朝他想去而未达的地方就更近了一些。
   让我们将阅读的种子播撒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就像现在,就像这位“不同寻常”的人,无论身在何方,无论心境与处境如何,让我们沉下心来,按罗曼.罗兰的说法,“人都是在书中读自己。”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读书,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我们一起翻开心仪的书页,让生活因读书而更加精彩!
  
   高朋满座写于2025年4月23日
  

共 21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书,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以细腻的笔触,为读者构筑起一座通往精神世界的无形桥梁。作者以“读书日”为叙事支点,通过三个充满烟火气的故事,在平凡生活中捕捉书香的永恒光芒。立意上,文章突破传统写法,将"读书改变命运"的宏大主题具象为保安老季的尊严、寒门姐妹的抉择、候车室阅读者的超然三重意像,使抽象的哲理拥有了血肉温度。结构如三重浪般层层递进,“精神长相—人生坐标—心灵远方”形成了螺旋上升的哲学闭环,结尾以罗曼·罗兰箴言点睛,余韵悠长。文章语言素朴而富含张力,“把眼睛'钉'进书里”这类鲜活动词构建出强烈的画面感;“蜷曲的《读者》封面”“黑压压的脑壳”等细节捕捉精准,如静默中的惊雷。对比手法运用独具匠心:老季的1700元月薪与北大博士女儿的强烈反差,姐妹俩不同人生轨迹的平行叙事,低头族与捧书者的蒙太奇切换,在世俗生存与精神追求的撕扯中凸显了文章主题。作者善用“闲笔”营造在场感:妻子收到的微信语音、协和医院候诊场景等生活场景,让说理浸润着市井烟火的温度。这篇散文是写给浮躁时代的清凉剂,它提醒我们:真正的阅读无关身份地位,而是对自我的深情凝望,当文字照进现实,每个平凡的灵魂都能在书香里悄然蜕变。好文佳作,推荐共赏。【编辑 紫云朵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427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5-04-24 14:09:59
  祝贺又一习作发表。文章很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2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4-24 14:14:17
  感谢老师的辛苦阅评。每一次成功的尝试,都蕴含着不懈的努力。老师的默默支持,让我心生动力。问好老师,也期待那个更好的自己!
3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4-24 22:27:41
  一篇令人动情的散文,“读书”是行为的主体,“遇见更好的自己”是结果。通过读书改变观念或解决困惑的经历,从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引发读者对自我提升的思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回复3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4-24 22:44:03
  感谢燕双鹰老师分享阅后的感受。您的箴言,让我信心信增。问好老师,让我们在文字之途一路同行。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