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春】中国著名的三条商业街(杂谈随笔)

编辑推荐 【绿野·春】中国著名的三条商业街(杂谈随笔)


作者:树勋 童生,97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2发表时间:2025-04-25 17:24:27


  
   《中国著名的三条商业街》
   (一)北京的王府井商业街
   一出地铁一号线王府井站,王府井商业街便豁然在眼前展开,它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街上建筑恢弘,招牌林立,熙熙攘攘的人流穿息不断。
   王府井的来历渊源自然与井有关,元朝时这地方叫”丁字街”,属于当时的南郊区,明永乐年间,朱棣建都北京,特意在此建了十座王府,故改名为”十王府街”,也叫“王府大街",而‘’井“则与人们的吃水问题相关。清光绪年间,北京的内外城共有千余口水井,但大多味道苦涩,难以直接飲用,而王府大街南端的一口甜水井,因水质清冽,无色无味,成为了抢手的稀缺资源,因此名声大噪,王府井的地名从此就传扬开来。
   王府井商业街的形成,还受益于老东安市场,清光绪以前,王府大街附近本是神机营操练场地,后来日渐废弃,民间商贾逐渐占用这里,摊主商摊云集于此,形成了货品琳琅,功能齐全的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王府井大街经历多次扩建与整修,又融合了北京的新时尚和老味道,这就使王府井大街,站在潮流的前沿。
   如今从东单三条,到灯市口大街,800米路段,是王府井最核心的步行街区域。最代表王府井老字号味道的商号,比比皆是,论穿的有内联升的鞋,盛锡福的帽子,论吃的有稻香村的糕点,全聚德的烤鸭,东来顺的涮羊肉,小吃街的豆汁配上一碟焦圈,味道更是美极了。
   在这里耳畔全是爽朗热情的吆喝声。街边立着红篮底色配金字的门面招牌,每一处都蕴含着厚实的文化底蕴,告诉人们,这就是王府井地道的老北京味。
   (二)哈尔滨中央大街
   位于哈尔滨道里区的商业步行街,並不是很长,但它却浓缩了丰富的欧洲建筑风格,15世纪,16世纪文芝复兴风格的珠宝行,17世纪巴洛克风格的西歺厅,19世纪折中主义风格的商店,20世纪初期,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宾馆。
   踩着面包石方砖铺成的路面,边走边看,脑海中的西洋风情就有了实感,化作街上的拱门,回廊和窗棂,这足以显示出丰富的层次感。
   中央大街始建于19世纪末,原名"中国大街",当年本是松花江畔一段荒凉无人的古河道,随着铁路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启动,泥泞不堪的古河道,竞被碾出一条土路,原来零散分布于周边的居民,逐渐聚集,临街修建房屋,再加上与俄罗斯等国的贸易,则带来了品目繁多的商品,和源源不断的商机,入驻此地的商人大兴土木,造就了冰城哈尔滨的"室外建筑艺术博物馆。
   每条街道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吸引人们对”逛吃"的需求。
   在这里当属正宗的俄罗斯风味特色歺厅,更是吸引人们的眼球。在悠扬的萨克斯背景音乐中,舀起一勺牛肉甜菜等原料煮成的罗宋汤,辣中带酸,登时催人胃口大开,接下来的俄式肉串和罐虾,以及东北本地菜,色泽金黄,口感酸甜的锅包肉,清爽的东北大拉皮,更是令人赞不绝口。
   在街上溜达,再买根正宗的哈尔滨红肠,真是胜去无数美食。
   冬天里的哈尔滨更会令人高兴的直蹦高。裹得严严实实的人们,哆嗦着双腿哈着白气,挤在马迭尔冰棍店前排长队,零下20多度的寒冬中,咬着奶香浓郁的冰棍,欣赏灯火阑珊的冰雪街景,确是人生一大快事。
   街边的小摊,处处摆滿了名副其实的冰糖葫芦,外壳剔透晶莹,"咔嚓‘’咬一口,冰凉酸甜在嘴里化开,绝对会吸引更多的南方朋友。
   尤其是在寒风刺骨的隆冬时节,中央大街的各个路口,矗立着形形色色,充滿巧思的冰雕与雪人,再加上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換上盛装,在街上载歌载舞,更为这条百年大街,续写出文化交融的绝好诗篇。
   (三)重庆解放碑步行街
   说起重庆渝中区的解放碑步行街,更是闻名遐迩。以1949年改建成的人民解放纪念碑为中心,向外围的民权路,邹容路和八一路等幅射,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十"字形区域,这便是中国西部第一条商业街一一解放碑步行街。
   1950年,重庆百货大楼,在此建成,为开启商业街打下了第一条基石。解放碑步行街,有”三多“,即商场多,小吃多,人多。重庆时代广场,大都会东方广场,新世纪百货等大型购物中心,均排布在十字路口。
   重庆小吃究竟多到什么程度,就得亲身去解放碑附近的八一好吃街转转。这里的夜市洋溢着沸腾,火热的烟火气,奇怪的是这里的大多数店铺,不设堂食的座位,人们一手端着纸碗,一手握住筷子。汤勺,边走边吃,随意得很。
   辣口的蹄花,苕皮,免头,甜口的糍粑,冰粉,小汤圆,还有酸辣粉,小面,老麻抄手等主食,任你挑选,还有令人馋涎欲滴的鉢钵钵鸡,冷锅串串吧。当夜晚来临,五彩斑斓的灯火,渐次亮起之时,来往不息的人流,已经充滿了整个街道,真有”不览夜景,未到重庆丷。
   商如水,活四方,有商业的街道,就有人气。人们关注的不止是商品,还有关于过去的一份回忆。
  
  

共 19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中国著名的三条商业街——北京王府井商业街、哈尔滨中央大街和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展现了它们各自独特的魅力与风情。作者在描写时,首先对每条街的地理位置和整体风貌进行了简洁而清晰的介绍,让读者对其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比如王府井商业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中央大街“位于哈尔滨道里区”,解放碑步行街“以人民解放纪念碑为中心,向外辐射”。在叙述每条街的历史渊源时,作者巧妙地将历史故事与街的形成发展相融合,增添了文化底蕴和趣味性。如王府井的名字由来与井有关,中央大街由荒凉古河道发展而来。对于商业街的特色,作者描写得十分细腻且引人入胜。无论是王府井的老字号商号,中央大街的欧洲建筑风格和特色美食,还是解放碑步行街丰富多样的小吃,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热闹的氛围和独特的风味。文章的语言风格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通过“裹得严严实实的人们,哆嗦着双腿哈着白气,挤在马迭尔冰棍店前排长队”“五彩斑斓的灯火,渐次亮起之时,来往不息的人流,已经充满了整个街道”等语句,生动地展现了街道的热闹场景。总之,这篇文章通过清晰的结构、丰富的内容、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展现了三条商业街的魅力,不仅让读者了解了它们的外在景观,更感受到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激发了人们对这些地方的向往之情。感谢赐稿绿野,问好老师,祝福佳作不断,好运连连。【编辑鹦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