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梅雨的草木哲学(随笔)
生活在南方的人,都经历过梅雨季节,南方的梅雨总是在暮春时节悄然漫漶,将青砖巷弄洇染成水墨长巷。梅雨,不似北方暴雨的狂放不羁,亦非秋雨的凄清孤寂。它带着一种温婉的缠绵,将青砖巷弄细细洇染,仿佛是大自然最细腻的笔触,在时光的宣纸上,勾勒出一幅幅水墨长卷。我,便是在这样的雨幕中长大的。
小时候,我心里总是不解,为何这梅雨季节,总让人心生烦闷。那湿漉漉的空气,仿佛能渗透进人的骨髓,连呼吸都带着几分沉重。每当这时,老爸总是对我说,人生在世,要学会随遇而安。那时的我,懵懂无知,不懂得这“随遇而安”四字的深意,只觉得它像是一句老生常谈,难以触及心灵的深处。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从那个在屋檐下看雨的孩童,成长为一个历经世事的社会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尝遍了酸甜苦辣,也看尽了人间百态。这时,我才渐渐明白,父亲当年所说的“随遇而安”,并非消极的妥协,而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在纷扰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的力量。
随遇而安,是一种超脱。它教会我们,不必与狂风争锋,不必与烈日较劲,只需在自己的轨迹里,静静地流淌出生命的韵律。就像那屋檐下垂落的雨珠,无论外界如何喧嚣,它都能坚守自己的节奏,一滴一滴地,汇聚成溪,最终汇入大海的怀抱。那是一种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宁静,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以“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意境,诠释了随遇而安的真谛。然而,在功利的社会里,随遇而安似乎成了一种奢侈。人们为了名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得头破血流。面对诱惑,有人优哉游哉地品吮,仿佛那是世间最美的佳肴;而更多的人,只是匆匆漱了漱口,便又投入到下一轮的追逐中。
在功利的社会里,诱惑无处不在,也无孔不入。面对生活的诱惑,人们的心理防线,并非坚不可摧,一旦遇到“天上掉下的馅饼”,又有几人能够不动心?很多时候,我们输掉的不是机会,而是那些多余的欲望。欲望,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让人迷失方向,最终走向毁灭。
社会如同一个万花筒,面对诱惑,我们常常陷入迷茫。功名利禄,本就是身外之物,它既不在我们的心中,也不在我们的肉体之内。拥有它,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失去它,并不会对我们造成直接的影响。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为了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付出人格的代价,去孜孜以求呢?
人生之所以充满欲望,是因为人们总是不容易满足。满足,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它如同口渴时喝上一杯冰红茶,清凉解渴,恰到好处;而不是吃撑时,再上满汉全席。很多时候,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感受到幸福的人,肯定是一个在不断战胜自己欲望的人。
古人云:“自胜者强。”这话说得极是。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真正地强大起来,才能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活出自己的精彩。生命是美好的,人生是美好的。我们脚踏实地地追求美好的人生,但也要学会抛弃急功近利的心态。随遇而安,并不意味着放弃追求,而是一种在追求中保持平和的心态,一种在得失之间找到平衡的智慧。
老爸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诠释。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什么显赫一时的地位,但他却用一颗平常心,努力营造了一个个平常的日子。那些日子,虽然平凡,但充满了温馨和幸福。就像梅雨细密的雨脚,敲打在生活的经脉上,让那些被急躁灼伤的褶皱慢慢舒展,焕发出新的生机。
随遇而安,不是逆来顺受的妥协,面对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随遇而安,就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在挑战中找到机遇。就像那山石阻隔的涓涓细流,虽然无法像高天为云那样自由翱翔,也无法随江河入海那样波澜壮阔,但它却能在自己的轨迹里,静静地流淌,滋养着沿途的万物。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感觉自己的时间紧张,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时代抛弃。于是,我们拼命地奔跑,拼命地追求,却往往忽略了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在这个繁忙的时代里,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日子,还是阴雨连绵的时光,都是生命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随遇而安,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就像那南方的梅雨,虽然带来了湿漉漉的烦恼,但也赋予了大地无尽的生机和活力。它让我们明白,生命中的每一次经历,无论是好是坏,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只要我们学会随遇而安,让生命如那南方的梅雨一般,虽然短暂却充满诗意,虽然平凡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