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一纸墨香叩开文学之门(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一纸墨香叩开文学之门(散文)


作者:太行飞剑 进士,6520.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7发表时间:2025-04-26 12:35:05

【家园】一纸墨香叩开文学之门(散文)
   当初我喜欢上《烟台日报》的文章时,并没有想到这张报纸会引导我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如今回头总结自己的写作人生时,我不得不想起《烟台日报》和《烟台晚报》副刊对我的指引和帮助。因为它使得我退休以后走上了一天探索人生的创作之路。《烟台日报》和《烟台晚报》都是烟台地方性的报纸,属于一个报捷传媒集团的旗下。基本上可以说是引领了整个烟台乃至胶东地区的阅读方向,烟台这些年来文学创作氛围这样浓厚,与《烟台日报》和《烟台晚报》的引领作用是分不开的。
   1
   人生有许多相遇,始于偶然,终于必然。四十年前,我刚调入二轻校任教,每日往返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案头堆满教案与学术论文,生活像一卷规整的方格纸,严谨却单调。直到某个午后,我在四眼桥市场的报摊上瞥见一份《烟台日报》,副刊上的一篇写槐树花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胶东槐林,写花香“如月光倾泻,清冽中裹着甜意”,写乡民“弯腰拾花的剪影,是岁月镌刻的图腾”。那一刻,文字的力量如海潮般涌来,冲散了学术框架的桎梏。我当即买下那份报纸,反复研读,甚至将剪报夹入教案。彼时,我未曾想到,这份报纸会成为我后半生的灯塔。2013年5月24日,我在《烟台日报》的副刊栏目发表了第一篇散文《大海的馈赠》;后来又连续发表了《野玫瑰》《父母的爱》《社会是所大学校,职场就是大课堂》等文章,最令我高兴的是《我的大学老师》发表在那年教师节后的《烟台日报》副刊上,我的文学梦在那一刻被唤醒了。与此同时我也喜欢上了读《烟台晚报》副刊,并跃跃欲试地写了一些接地气的小文章,主要是怀念亲人的,有《母爱如水》《我的三姑奶奶》《我的三叔》《奶奶的砂锅豆腐》等,先后将这些文字都投给《烟台晚报》副刊,并且先后见报。我顿时来了兴趣,一发不可收。
   2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为《烟台日报》和《烟台晚报》撰稿。编辑部的老师常与我通信,建议我“少些学术腔,多些烟火气”。于是,我开始将目光投向市井:菜场里为五分钱争执的渔妇、校门口修鞋匠的铜铃铛、海边晨练老人哼唱的胶东小调……这些琐碎日常,经文字淬炼,竟成了时代的注脚。
   记得那一年暮春时节,我的父亲病重了,我请假回家探望父亲,看见父亲憔悴的面容,突然想起应该为他老人家写篇散文,于是就写了《父亲的照片》,探亲回来以后,我将稿子投到《烟台日报》副刊的邮箱里,在父亲节期间见报了。我欣喜不已,将报纸寄回了家里,父母亲都很感动。
   《烟台日报》的副刊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学院的高墙与市井的烟火。我的学生偶然读到我发表在《烟台日报》上的文章,惊讶道:“原来您不只是会讲借贷记账法!”我笑答:“会计学不仅仅在书本里,也在菜市场的讨价还价里。在市民百姓的柴米油盐里。”
   3
   自从我正式退休、告别讲台那一年,丈夫为我订阅了全年的《烟台日报》和《烟台晚报》,并买了两个报夹子,在报夹子上写着毛笔字:“以笔为舟,再渡山海。”这份丈夫送给我的退休礼物,恰似命运的伏笔,开启了我以写作为主题的退休后人生路。
   退休生活伊始,我像闯进了一片茂密的原始深林,看到了写作天地里的美丽人生。通过写作结识了《烟台日报》和《烟台晚报》以及《胶东文学》的编辑和文友,生活的圈子从教书育人走上了写作成长。那一阶段,我一边读书读报,一边提笔书写,为《烟台日报》的副刊专栏撰稿。写了《七朵美丽的玫瑰花》《倾听父母的唠叨是一种孝顺》《儿子孝顺不如儿媳孝顺》等一批赞美新生活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的采访和描写,让我看见退休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褪去职业外壳,灵魂反而更贴近土地。
   再后来,我学会了在江山文学网站投稿,后来又学会了编发公众号,还在齐鲁壹点开设了户头,就将自己在《烟台日报》《烟台晚报》《胶东文学》《齐鲁晚报》发表过的文章收集在自己的“太行飞剑”公众号里发表出来。并同时转发在中国作家网和江山文学网站,一位老同事打来电话:“读你的文字,像喝了一碗热姜汤,暖到骨头缝里。”听了读者的夸奖,更加激起我的写作热情。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写出中、短篇作品723骗,其中152篇被江山文学评委精品,长篇小说5篇。点击率日益上涨。
   4
   如今,我经常为《烟台日报》《烟台晚报》的副刊版面供稿,题材愈发宽广。去年冬日,我参与市散文学会的采风活动,与年轻作者同时采访。夜晚,我们在渔村小院围炉夜话,95后作家小陈问我:“您怎么保持写作热情?”我指向桌上的《烟台日报》:“你看这份报纸,比我年龄还长。它记录过承包制的渔船、下岗潮的工人、直播带货的果农……时代在变,但好故事永远需要讲述者。”于是我们开怀同饮,一直到第二天拂晓……
   近日整理旧物,翻出泛黄的剪报本。1985年的样报上,贴着我用红笔写的编辑部邮箱;2025的样报上,印着二维码,扫码可听AI朗读版。四十年弹指一瞬,铅字与像素共存,墨香与流量交织,唯有对文字的虔诚从未更改。
   某日路过校门口,那里已经变成紫郡城小区,发现当年的报亭早已变成小区的快递柜。四眼桥的书报摊也不知踪影,我驻足呆立,不知如何是好,一位老者告诉我文化路农贸市场有个书报摊,我立即驱车前去,买了自己喜欢的日报。当我将新作《退休教师的新追求》投进电子邮箱时,恍惚又见那个攥着报纸的年轻女教师——她正穿过时光,与今天的我相视而笑。
   时光如梭,眨眼就是四十年,我初来烟台的时候从未想到,我能够和《烟台日报》结下不解之缘。目前我除了在烟台日报和晚报发表文章以外,还在《奔流》《草原》《丑小鸭》《荷花淀》《时代报告》《五台山》《陕西文学》《海河文学》《齐鲁晚报》《今晚报》《胶东文学》等海内外各种媒体发表散文和小说。并且已经成长为省作协的会员。这全是和《烟台日报》对我的培养和提携离不开的。我再一次感谢《烟台日报》《烟台晚报》社的各位编辑和老师。
   嫣然回首,《烟台日报》和《烟台晚报》像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吸引我走上了文学之路,我不由得感叹:一纸墨香叩开文学之门啊!

共 24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厚重的内容,回忆自己的文学之路,真情感悟自己写作之路的起点是读烟台日报。文中回忆自己四十年调到烟台工作,从此与烟台日报结缘,开始是读别人的文章,后来自己在《烟台日报》的副刊栏目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以后连续不断发文,自己文学梦在被唤醒了。四十年来,我和《烟台日报》结下不解之缘,自己的文学之路越走越宽,已经成长为省作协的会员。精彩感人的文章,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5-04-26 12:36:17
  精彩感人的散文,生动的叙述,厚重的内容,回忆自己的文学之路,真情感悟自己写作之路的起点是读烟台日报。
秋觅
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5-04-26 15:01:51
  感谢秋觅老师的编辑,修改和编者按语
太行飞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