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柳岸】丹江精神(小说)
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武王姬发突发兴致,想亲眼目睹一下大周的大好河山。
前有戈戟矛殳卫队开路,后有斧钺戚斤护兵殿后,中间姬发和姜子牙驱马前行。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出了镐京,来到皇家苑囿。
姬发在姜子牙的辅佐下,横扫商时的妖魔鬼怪,建立了大周。然而姬发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脑子里总恍惚闪现纣王余孽未尽,组织反攻势力死灰复燃,他后继无援,无力应对、眼睁睁看着自己舍生忘死开拓的疆域再次落入他人之手,他不甘心、就想借观赏风景之际,抒发烦闷。
卫队、护兵四下散开,负责警戒。
姬发、姜子牙将马缰绳交给勤务兵,徒步向上。
姬发站到山巅一块大青石上,抬头看蓝天白云美如画,放眼望,广袤旷野,生机勃勃,姬发慨然道:“如今青天之下皆我周土,四封之内皆我臣民,师尚父助我得了天下,功不可没啊!”
姜子牙接口:“纣王无道,葬送了大好河山,天之不容也,非微臣之功。如今吾王宏愿已了,面对这般如仙如幻的景象,能不浮想联翩,感慨一两句,让诗官录入,以传后世?”
面对这鸟语花香,微风送爽的胜景,姬发却若有所思,情不自禁地一声长叹:“兴致索然也。”
前面随从搭弓射箭,箭头擦伤一野兔后腿,猎狗窜出,疾风闪电一般,很快野兔被俘,被送往姬发手中。
姬发一只手将野兔搂在怀里,另一只手轻轻抚摸着野兔鼓鼓的肚子。大难临头,野兔瞪着惊恐的眼睛。
姬发一言不发,慢慢蹲下身子,将野兔放入草层中,说:“朕不害你,放心去吧。”
姜子牙迷茫地看着姬发,纳闷道:“吾王,你怎么把它放了?”
姬发道:“你没看它肚子大大的,它怀着兔崽子,怎忍心伤害它?”
姜子牙笑笑,称赞道:“吾王仁慈,宽大为怀,民之幸也。微臣见吾王心事重重,可有什么烦心事?”
姬发长叹一声:“唉,师尚父和寡人一起东奔西跑,南征北战,历经千辛万苦,才有了大周江山。然而,纣王还有余孽,朕至今尚无后人传位,怕只怕朕岁数一大,纣王死党卷土重来,这辽阔周土得而复失,怎不让朕辗转反侧,夙夜忧叹?”
姜子牙爽朗笑了起来:“吾王封小女邑姜为皇后,小女不负吾王所望,微臣夜观天象,得知小女邑姜已经生产,是太子,而且母子平安。”
姬发大喜,脱口而出:“如此,朕将派专人驰马接回太后、皇后和太子,他们该过过宫廷生活了。”
姜子牙连忙摇头:“吾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您忘了为何让皇太后和皇后秘密出宫的缘由吗?”
姬发陷入了沉思。
去年的这时,姬发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祷告上天和先祖,能够赐他喜得贵子。在祭祀仪式中,姬发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册立邑姜为皇后。
邑姜生性温柔,在后宫并不以正宫娘娘自居,对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等以姐妹相处,很受姬发恩宠,也备受后宫尊重。谁知好景不长,御厨竟在饭内下毒,幸好被识破,御厨自知罪孽沉重,剖腹自杀,姬发查来查去没有查出头绪。
一波未了,一波又起。邑姜偶感风寒,宫医悬丝把脉后,开了几味草药,交给宫女熬制,药味窜出,御医闻之大惊,报于姬发,说:“吾皇圣明,皇后娘娘所用之药有疑。”
“卿有何疑,但明言无妨。”
“里面所含的麝香、马齿苋、藏红花均为坠胎之药。”
姬发大惊失色。此时邑姜已身怀有孕,这是姬发梦寐以求的。然而,大周成立之初,宫廷内外极不太平,御厨饭内下毒被识破,宫医药内下毒,居心叵测,这不明显要断我大周江山吗?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姬发深为邑姜母子安慰担忧。
姬发急招其岳父姜子牙商量对策。姜子牙沉思着说:“天下觊觎吾王九五之尊的大有人在,觊觎皇后的位置、太子的位置的又何止一人?四海平定,并不是河清海晏,大商已灭,并不是以绝后患,大周建立也不是固若金汤,吾王所住皇宫仍被妖气缩拢,吾王左右危机四伏,仍需枕戈待旦,防患于未然。”
姬发道:“可不是,数年征战,带来的是满目疮痍,需励精图治来重整旧山河,百废待兴何其难也,没想到后院失火,让朕身心憔悴,疲于防贼。后宫人员和纣王遗老内外勾结,断我皇脉,乱我方寸,师尚父指点,朕该如何面对?”
姜子牙道:“断御厨、宫医不会无事生非,引火烧身,其后定有主谋。”
姬发咬牙切齿道:“师尚父见笑。朕之心膂股肱管叔、蔡叔和霍叔常常发难于我,他们图谋不轨,朕却不忍心骨肉相残,若朕对他们过分,有负于先父重托,也给纣王之子武庚以及殷商遗民反扑之机。若置之不理,小人得志,愈发猖獗。”
姜子牙道:“这也不难,殷商虽灭,但未完全臣服,反叛之心未眠,吾王可对管叔、蔡叔和霍叔委以重任,让他们分三处去监管。”
姬发恍然大悟道:“此计甚妙。朕亦将着手整顿后宫,严肃法度。”
姜子牙沉思道:“此非万全之策。”
姬发问:“依师尚父之见?”
姜子牙果断地说:“妖霾笼罩大周宫廷,让你防不胜防,到头来仍难逃厄运,当务之急是若让邑姜远离皇宫,到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方安心静养,妖魔鬼怪之流机关算尽也奈何不了吾王后继有人。”
姬发惊讶:“你是说……”
姜子牙点头:“吾王先祖文王被纣王锁囚于羑,对伏羲卦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按其卦象,东南方向方为生门,有利于太子健康成长。”
姬发惊喜道:“如此一来,就摆脱了妖孽的羁绊,甚合孤意。可是在东南什么地方呢?”
姜子牙道:“微臣先祖在大禹治水中有功,受封于豫之吕地(河南南阳),那里山清水秀却很偏僻,是休养生息的好地方。若吾王同意,微臣前去打点,争取及早秘密送邑姜出宫。”
姬发大喜:“一切全靠师尚父安排,若邑姜去,我母后定不放心,断然也会前往,她早就想抱孙子了。”
回忆过往,姬发浑身打了冷颤,道:“师尚父,你是说让他们在那里定居?”
姜子牙点点头:“太子星黯若,宫廷四周仍有霾气笼罩,待到朗朗乾坤,雾障尽退,太子回宫指日可待也。”
姬发问:“母后和皇后所在的村庄叫什么名字?”
姜子牙回答:“此村无名。”
姬发说:“真若喜讯来,朕封该村为周后王,如何?”
姜子牙点头:“谢主隆恩,把小女挂在心上。此地会因吾王恩赐而得名,到若干年以后,周后王也会因一举世瞩目的浩大工程而扬名。”
姬发惊疑:“浩大工程?”
姜子牙郑重道:“吾王脚下的秦岭山麓下有一眼泉水,汩汩流出,向东南流去,汇水成江,取名丹江,现在流经豫之吕地,注入鄂国(湖北)汉江,政通人和时丹江之流将在此拐弯北上,水到渠成,周后王将会有丹江渠水流过。”
姬发笑了:“师尚父开玩笑了。真要丹江水能拐弯北流,朕将死而瞑目了。”
姜子牙也笑道:“微臣也将死不瞑目,和你一起见证奇迹。”
转而,姬发忧虑道:“朕赐太子名曰姬诵,太子回宫,朕将正式册立姬诵为太子,授以先祖所传之青锋剑,少主登基时将以此为凭。”
姜子牙:“青锋剑?皇家传家之宝?”
姬发道:“就担心姬诵登基时,少不更事,凶神出来作祟,青龙剑辟邪,可镇群魔乱舞。姬诵乃汝之外孙,当鼎力护之。”
姜子牙自信地说:“微臣定会不辱使命,吾王不必忧虑,谁若觊觎九五之尊宝座,打神鞭伺候!自今以后,丹江水所流之地,凡生儿育女、起房盖屋、婚丧嫁娶等聚拢设宴者,微臣自在九五序列为王之子孙后代占位,确保周室天下无恙。”
姬发纳闷:“九五之位?”
姜子牙神秘地笑笑:“九五四十五也。”
姬发朗声笑道:“这叫姜太公到此,诸神退位,吾将昭示天下。翌日,咱翁婿可将一试。”
姬发兴致勃发,和姜子牙一起微服私访民情。丹江北岸一家宫内大臣大婚,设宴招待众亲朋,负责写礼单的写到第四十五号时,怎么也写不上。宫内大臣道:“君无戏言,武王公告天下,四十五号乃姜太公所占。”
写礼单的在此栏内写下了:“姜太公到此,诸神退位。”一挥而就。
数天后,被叫做远侯的通讯兵飞马直奔镐京,手持“驿通”路牌,直奔皇宫。远侯秘密呈上太后所赐丝锦,上面的“喜至”乃太后亲笔,姬发心中大喜,扭身对姜子牙说:“师尚父神了,果如汝之所言,吾有后了。”
姜子牙微微点头:“可告你信得过的兄弟,宫内宫外莫要声张。”
姬发信心百倍,精神焕发,和姜子牙一起出台了一系列强国富民的措施,包括分封诸侯、推崇礼乐宣传,淡化苛捐杂税,大赦天下,鼓励从军,大力发展先进技术,治山治水,植树造林,奖励生育,分配土地,扶贫济困,敬老养老等。
姬发没忘掉姜子牙所说的丹江,他也认为丹江流域对他的统治在战略上、经济上、交通上、文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意义,就计划将这里开辟航道,让其成为商贸中心和文化交流场所,他认为他多一份努力,姬诵执掌朝纲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姜子牙被封齐地,姬发却令他人代管,留姜子牙不离左右,准备开发丹江。
然而计划跟不上变化,姬发突发疾病,御医视之摇头。姬发自感时日不多,招姜子牙和其弟周公旦于近前,将青锋剑交于周公旦,嘱托二人扶太子姬诵登基,周公旦摄政。
姬发驾崩于镐京宝殿内卧榻之上。
姜子牙和周公旦商量姬发身后事宜。姜子牙问:“君乃武王之弟,当如何?”
“国不可一日无君,此事关系重大,先秘不发丧,待扶太子登基后再举行国葬。”
皇太后、皇后、姬诵被接回镐京。
盛大祭祀仪式开始,姜子牙持香登上祭台,周公旦抱来太子登基,众文武大臣措手不及,没一个愿意为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下跪的。
周公旦将青锋剑朝姬诵怀里一塞,道:“皇兄驾崩,遗诏令太子姬诵继位,上方宝剑青锋剑传位,众爱卿还不臣拜?”
众大臣面面相觑,继而下拜臣服。
祭台上姜子牙手持打神鞭,威严道:“武王姬发有遗诏:赐继位着皇太子姬诵为周成王,着周公旦摄政,辅佐新王,待周成王十八岁时,由其自主决策国事,令微臣隆重举行祭祀大典,祈祷上苍和周室先祖,并告诫周室臣民,凡野心篡占九五之位者,恶神者打神鞭惩戒,恶妖者除妖剑除之,恶人者青锋剑伺候。”
众大臣山呼万岁。
周成王能独立理事时,开始着手开发丹江,完成父皇未完成的夙愿。疏通主流,汇集分流,建丹江水运等等,至于丹江北流,他想都不敢想。
曾是一国之君的姬发,幽魂自然不同凡响,随着周成王对丹江流域的分封,他的幽魂附着在丹江河滩道又光又滑的压菜石上。丹江流域的人们喜欢吃酸菜。渥酸菜离不开石块。压菜石随着丹江南北两岸的人们渥酸菜,走进了千家万户,周武王的幽魂见证了两岸设宴写礼单的经过,果然见人们把第四十五号的位子留着,或写上:“姜太公神位。”
星移斗转,花开花落,不知有多少个朝代更替。丹江水流却从不间歇,到了二十一世纪仍是那么从容。
说话间,丹江两岸的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启程。丹丹和江江小两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要把东西打包归类,准备第二天装车。
丹丹擦了额头上晶莹的汗珠,说:“再怎么说,我也要把这块压菜石带到咱所搬的周后王去。”
江江说:“你想搬就搬吧,到那里也许不好觅得这光溜溜的石头了。”
丹丹又说:“咱老家这方水土真好啊,要不是为了南水北调,我真舍不得这方水土啊!”
江江也叹了一声:“你舍不得谁舍得?这山、这水、这川都让人牵肠挂肚。”
丹丹把压菜石用一块带花纹的布包上,直起身子感叹道:“丹江水北上,咱要南下,以后想喝上丹江水就难了。”
江江安慰道:“说难也不难,丹江水在咱南阳淅川设渠首,转而北流,但南水北调渠要从周后王不远处经过,咱还在守着丹江水。”
武王姬发的幽魂听到了这里,见证了姜子牙的预言,幽魂飞走,墓穴中的眼眶骨合拢。
姜子牙死后也没闭眼,他一跃而到家家户户的房顶上,洞察世间万象。他的幽魂凝聚成了一种精神,一种大公无私、坦坦荡荡、鞠躬尽瘁、艰苦奋斗的精神,随着丹江水流,这种精神开始孳乳,渐渐演变成了爱国、奉献、协作、拼搏的移民精神,在南水北调渠水中掀起了璀璨晶莹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