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谈如何看待社会人与事物(杂文)

编辑推荐 【丹枫】谈如何看待社会人与事物(杂文)


作者:日月署 秀才,1720.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8发表时间:2025-04-26 21:00:40
摘要:作者在此篇文章里谈了自己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人与事物的看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原创首发

浅谈如何看待社会人与事物
   如何看待社会,人与事物,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弄不好就要产生许多重大的消极因素,而不能发挥发展出积极因素。我现在希望讲几点肤浅的意见和看法,供有心有志者参阅。
   社会是在矛盾问题中发展的,社会又必定是发展的。因此,人要发展的,动态的,辩证的,全面的,客观的,哲理的,不带时代局限性,时代性,片面性,不以绝对完美主义思想的看待社会,人与事物,而是公正的看待社会,人与事物矛盾问题。人的思维是活的,矛盾问题是发展变化的,社会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因此,人们对待矛盾问题,对待社会,人与事物也要在讲原则的情况下讲究灵活性,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换位来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要首先有一个衡量人与事物及社会的正确标准原则。只有有正确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标准,才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决定思想与实践的正确发展方向。人要是非对错善恶分明,不要混淆视听是非黑白,不要意识模糊,要读书,但要活读书,不要死读书,要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不要读书死,不要被书本不正确的观点所误导,不能绝对唯书本不正确的是,要有辨别真假的能力,正确的意见要听进去,改过来,不正确要当反面教材。人读书,不能只死啃教条,不能产生过“左”的极端思想。也不能产生过“右”的极端思想,要因时因事因历史背景因具体矛盾问题而有原则的通权达变,而不能一成不变,一律不问青红皂白地遵循古法古训,不能胆大包天,胆大妄为。而要有勇气的善为,正确的作为,当然也不能没有原则的,不正确的朝令夕改。人要理论联系实际,思想观点要从实际出发,既接地气,又品味与格局很高,但不能只凭主观臆断,要注重调查研究,要洞悉社会事物的真相与本质。通达事物的道理要知其一,又知其二,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要像有一些作家的思维思想一样一概理想化。事物都有两面性。坏的事物也可能产生一点积极因素,至少可以作为反面教材。好的事物并不一定不产生一点消极因素。好坏对错,功过利害,是非善恶,只有多寡之分。好处远大于坏处,优点优势远大于缺点劣势,当然就是好的事物,功远大于过当然就是功臣。我们不能拿错误的绝对死教条,错误的绝对死书本知识衡量人事与社会,那有可能是极端的过“左”思想。理论是可以尽量完美的,而人事在社会存在表现的过程不一定是绝对完美的。当然也不能拿绝对现实标准为标准衡量人与事物,那太消极,又可能产生极端的过“右”思想,社会将无法前进,人民生活水平不能不断得到提高,人也不能发展。因为社会是善恶,好人与坏人并存的社会,不好的消极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以消极因素为标准,人们就没有积极的高目标追求,人心就不能向善,就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就不能推动社会进步,人民发展。故此,我们就要用现实与书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为标准看待社会矛盾问题与人事。从实际出发,要找出解决实际矛盾问题的方法智慧。从实际出发,但品味,格局,思想意涵要有所提高,从而让理论照样尽力追求完美,又不太绝对理想化,夸夸其谈,高谈阔论,天花乱坠,高大上。我们的理论要接地气,能解决实际问题,品味,格局与思想智慧的深度意涵又要伟大崇高。这样,人们才有高目标追求,才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意愿,社会才会进步。人们才可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人民才会安定安宁,安居乐业自由快乐幸福。这个标准原则问题很重要。不然高大上的理论,说的天花乱坠的理论就会与现实更远,人民衡量社会和人事就会很过“左”,或很过“右”,都会产生消极思想,消极因素,就会与客观实际严重脱节,因不符合而使人民产生过激行为思想,或产生悲观悲伤情绪,不良思想,或是想不通,就辨不清是非,分不清好坏,明不了对错,弄不清善恶,搞不清利害\'也就看不清,看不到社会的美好与进步,也就掩盖了领导者与人民自己一起奋斗的功劳。
   因为现在时代变了,人民生活相对富裕了些,社会与科学教育也发展了,所以人们对待人事与社会也要有新观念,新标准原则。如果绝对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一概绝对的按老规矩,旧古法标准衡量人事与社会是行不通的,那就要阻碍人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影响人民生活。社会要提倡奉献,但也要适度索取。奉献与索取,公与私是辩证统一的哲理关系,它们是同时产生的双重实践行为。人在奉献着,也在索取着,人在为私的过程中也在为公。能很好的奉献,才能有很好的索取,索取是更好奉献的力源。人在为公的同时也在为私。活好自己,才有力源为公。这些都是互动,相互影响,相互助进的良性互动运动发展行为,是一种正确的,科学,先进的,不可扼杀的基本人性行为。有劳动奉献,就有收获享受。只讲奉献,不讲报酬享受,就是不存在的现象,也就不可能更好的发展社会。世界绝对没有单方面只产生“奉献”,或只产生绝对“索取”的现象,也就没有单方面只产生为“公”,或只绝对单方面产生为“私”的现象,而那也就是死的马克思主义,那也是不符合客观实际与人情味。只绝对讲享受,讲索取,如果成立,那就是纯粹的资本主义思想,是不合情理,不公平,不先进的思想,社会将不能发展,人民将不能进步。享受可随自己与社会发展状况而变化提高些。只要不奢侈,不浪费,不搞特殊化,那就是正常的,正确的,应该的,否则发展社会与人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总而言之,我们接受的是正确的,发展的,通权达变活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看待人事与社会标准也就应该随社会发展而发展,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有所变化。这个标准原则问题很重要,它可以使人民心中有数,明了事理,清楚看法,从而避免因模糊不清,概念模糊,思想盲目混乱而产生消极情绪和消极思想,从而没有正确,品味格局高的目标追求。我们只有正确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先进的,科学的,辩证哲理的确立标准原则,才能更好的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凝聚创造力,使国家万众一心,捧土筑墙,群策群力向更高目标去努力奋斗,创造新的辉煌,谱写更灿烂的历史。
   二000年三月十八日作于沅陵芳心斋

共 24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围绕“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与人事”展开论述,强调避免极端化思维(如“过左”或“过右”),主张理论与实际结合,建立动态发展的评价标准。这一观点贴合社会发展规律,对个人认知与社会治理具有指导价值。文章先点明问题重要性,再从思维方法、标准原则、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等角度层层递进,最后总结标准与时俱进的意义,结构完整,论述逐步深入。通过剖析事物的两面性(如好坏、公私、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强调对立统一,避免非黑即白的判断,体现了对哲学辩证关系的理解,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不过,论证方式单一。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日月署        2025-04-26 21:18:06
  谢谢编辑大师安子川的辛苦编辑与点赞鼓励!祝福!
2 楼        文友:安子川        2025-04-26 21:19:22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3 楼        文友:日月署        2025-04-26 21:20:44
  谢谢编辑大师安子川的热切期待!祝福!
4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4-27 09:44:57
  人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社会中首先必须适应社会,不能逆规律而行,当然了通过人的努力也可以改变社会许多东西,因此必须认知社会,然后才有可能改变社会!好文拜读!
5 楼        文友:日月署        2025-04-27 12:52:48
  谢谢评论大师书者茶道的辛苦评论与点赞鼓励!祝福!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