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花香】保卫开城和攻岛作战的英雄们(散文)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故事
保卫开城和攻岛作战
针对美方在谈判中索要开城的企图,为确保开城安全,争取谈判中的主动,志愿军加强了对开城的防御。开城位于朝鲜“三八线”以南,汉江口以北、临津江以西地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后一直为中朝联军所控制。在朝鲜停战谈判时,美方提出的新的军事分界线方案中,把开城划人美方控制区,遭到中朝方的驳斥和拒绝。美方野心不死,企图以武力夺占开城。为保卫开城,1951年10月29日,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令第65军加强对开城及临津江以西地区的防御,要求部队不轻易放弃一寸土地,并尽可能向前推进;随后又令第63军进至开城东北长和洞、华藏洞地区,准备协同第65军打击进犯开城之美军,并令第40军第119师也准备随时参加保卫开城的作战。
第65军除加强工事外,以军、师共4个侦察连和第194师一个营,于11月间,在开城以南、砂川河以西、汉江以北地区,先后进行了2次扫荡作战,将经常对开城中立区进行破坏骚扰的韩国军队,驱逐于砂川河以东及汉江以南地区,形成西起礼成江东至板门店长50公里的防线,扩展土地280平方公里。第63军也于1951年12月28日至1952年1月8日,攻占了智陵洞北山及88.6高地,前推阵地16.5平方公里。志愿军第65、63军的作战,进一步稳定了开城地区的防御,保卫了开城地区的安全,保证了朝鲜停战谈判的进行。
与开城保卫战的同时,志愿军举行了夺岛作战。在谈判中,美方企图以其所占若干岛屿换取开城。为了消除美方以岛屿换取开城的企图、清除美方在西海岸沿海岛屿的情报基地,志愿军第50军,在西朝鲜湾进行了渡海登岛作战,夺取这些岛屿。
大小和岛位于鸭绿江口朝鲜西海岸铁山半岛附近,离海岸约10公里,是美军和韩军的一个重要前哨阵地。岛上驻有韩军的“白马部队”及美国情报人员1200余人,利用雷达、电台和窃听设备搜集和窃听朝中方面的军事情报,并进行骚扰破坏活动。为了歼灭岛上之敌,1951年10月底,志愿军总部决定:志愿军空军第2、3、8、10师各一部,配合志愿军陆军第50军部队攻占大、小和岛及其附近的岛屿。这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陆、空军协同作战。
按照志愿军总部的决定,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和第50军副军长蔡正国等,一起商定了协同作战计划。11月2日,志愿军空军第2师和第3师,出动8架飞机对椴岛、小和岛、大和岛进行两次侦察,查明了岛上敌人的部署和工事情况。11月5日夜,第50军148师442团2个步兵营,首攻位于铁山半岛南2公里的椴岛。5日24时,志愿军登上该岛,部队登陆后即向纵深穿插,守敌溃散逃窜。6日3时,占领全岛,共毙伤俘匪特武装75人。
1951年11月6日下午,志愿军空军轰炸机首次出动,对大和岛进行了轰炸。位于铁山半岛东南20多公里的大加次岛、小加次岛及蝶岛的匪特武装,得知椴岛已失,遂纷纷落荒而逃,第50军第148师以一部占领上述各岛。
11月16日,第50军以第150师2个团,从两个不同方向,向位于定州南浅水海面的艾岛发起进攻,毙敌85人,俘158人,占领了该岛。椴岛、艾岛被攻占后,残余匪特均集聚于铁山半岛正南10公里处的大和岛、小和岛。
11月29日9时10分,志愿军空军9架重型轰炸机飞越海面,轰炸大和岛及在港口停泊的美海军军舰,爆炸的火光映红了海面。美军舰上的防空炮火对空射击,美军战斗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对志愿军轰炸机进行拦截。为轰炸机护航的志愿军战斗机群,对美军战斗机进行攻击。双方空战,各有损失。
1951年11月30日18点30分,志愿军148师442团乘登陆舰从登串洞港口起航,21点20分,到达距大和岛1500米处的预定海域。这时,志愿军轰炸机群和护航歼击机群再次飞临大和岛上空。在歼击机的掩护下,轰炸机开始猛烈轰炸大和岛。志愿军岸上的炮群,也开始向岛上进行猛烈轰击,大和岛烈焰冲天,把海水映得一片通红。从美军航空母舰上飞来了9架战斗机,双方展开了一场大空战。志愿军护航飞机直插美军机群,冲乱了美军飞机的战斗队形。有两架美军飞机被击落,3架美国飞机被击伤往南窜逃而去,剩下的4架一看大事不妙,也脱离战区往南逃走。
22点零5分,志愿军两个连的登陆部队首先在小和岛登陆。此时,两艘美国军舰从大和岛东南边的海面上驶来,一发发照明弹把海面照得亮如白昼。美军军舰向志愿军登陆部队猛烈开火,炮弹爆炸掀起了一股股巨大水柱。掩护部队登陆的7只火力船,分出3艘加大马力向美军军舰靠过去。火力船关闭所有灯光,一边开火掩护吸引美舰注意,一边加大马力向美舰冲去。火力船上的高射机枪扫过几梭子弹,击灭了美军两艘军舰上的探照灯。3艘火力船上的战防炮也把穿甲弹向美军舰打去。由于志愿军火力船接近美舰开火,美舰上的炮火威力难以发挥,只有挨打而无法还手。美军一艘军舰被志愿军战防炮击沉,另一艘军舰也负伤退出了战斗。
22点10分,在火力船炮火的掩护下,志愿军第3营的登陆船队分别在大和岛的龙尾、灯塔一带登陆。先头部队抢占了滩头,发出了红色信号弹。后续部队随即涌上了沙滩,猛虎般向残敌冲了过去。22点55分,全岛表面已经被志愿军攻占,残敌退到了山峡石洞中继续顽抗。攻占了大和岛的442团官兵,经过3天的搜索战斗,肃清了岛上的残敌,共歼敌249人,其中英军军官3人,美军军官1人。
1951年11月5日至12月1日,志愿军第50军对西面沿海岛屿,进行了4次渡海攻岛作战。在空军配合下,先后攻占了椴岛、艾岛、炭岛、大小和岛、大小加次岛、牛里岛、云雾岛等14个岛屿,歼灭武装匪特570余人。在志愿军实施攻岛作战的同时,人民军海防部队第26旅和第23旅,也攻占了大同江口之避岛、青羊岛及瓮津半岛附近之昌麟岛、巡威岛、龙湖岛、褚岛、六岛等岛屿,歼灭武装特务200余人。开城保卫战和攻岛作战,有力地配合了朝中代表团的谈判。
空军二级英雄王天保
王天保,1926年11月生,河南陕县宜村乡南阳村人。1939年参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2月被选入东北航空学校学习。建国后,任空军第2师第4团飞行员。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志愿军空军第2师第4团飞行副大队长,空军第29师85团副团长,空军第9师副师长。
1951年11月30日,志愿军空军第8师接到任务:由空军第24团出动轰炸机群,轰炸驻扎在朝鲜铁山半岛一带的美军空军基地和雷达站,王天保所在的第2师第4团出动战斗机群负责掩护。下午2时19分,9架轰炸机和16架战斗机组成的混合编队准时起飞。王天保的战机是执行掩护任务的战斗机群的带队长机。下午3时14分,混合编队飞抵铁山半岛海域上空时,美军34架新式喷气式战斗机突然迎面飞来,试图绕过志愿军战斗机群,直接攻击志愿军轰炸机群。王天保看破美军意图,立即向战斗机群下达命令:“全力出击,我在轰炸机在!”志愿军战斗机群奋力迎战,在志愿军轰炸机群前形成一道屏障。志愿军战斗机是螺旋桨飞机,在速度、升限、攻击能力等方面,均远远落后于美军的新式喷气式战斗机,但是王天保没有退却,他面对美军34架新式喷气式战斗机,沉着指挥战斗。
美机发现王天保是带队长机后,7架美机向他包围过来。王天保驾机上下翻飞,左冲右突。在他前方距离最近的敌机只有200米,敌机上的座舱、炮口都看得一清二楚。王天保准备开炮,但左后方的两架敌机死死地“咬”住了他,另4架敌机急忙转弯欲拦住他的去路。敌机转弯太猛,4架敌机贴着王天保飞机的上方冲过。王天保发现冲过去的敌机又处在了他的前方,马上抓住战机,瞄准其中两架猛烈射击,两架敌机冒起浓烟,栽进了大海。打落前面两架敌机后,王天保又猛地调转机头,向一直尾随在其后的两架敌机冲去。敌机惊慌失措,急忙掉头逃窜。王天保瞄准一架敌机,按动了发炮按钮,一串炮弹击中敌机,那架敌机冒着黑烟坠入大海。王天保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1架旧式的螺旋桨战斗机居然击落了3架新型的喷气式战斗机!在王天保率领的空4团掩护下,志愿军轰炸机成功地完成了轰炸任务,炸瘫痪了美军铁山半岛的空军设施。
王天保在又一次空战中再次击落一架美军战斗机,创造了1人击落4架喷气式战斗机的辉煌战绩,被志愿军总部荣记特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空中董存瑞”二级英雄毕武斌
毕武斌,1930年生,安徽舒城人。1949年参军,入空军航空学校学习,1951年毕业。同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空8师第24团1大队1中队轰炸机飞行员。
1951年11月,志愿军陆军在空军支援下,进行了夺占大和岛作战。11月30日,志愿军对大和岛开始最后攻击,毕武斌所在的1大队受命轰炸大和岛。大队长高月明带领9架轰炸机,在16架歼击机掩护下,飞向大和岛。当进入轰炸航路不久,突然遭到敌人30多架喷气式战斗机的偷袭拦击。毕武斌所驾驶的战机用猛烈的炮火向敌机还击,同时加快速度向预定的目标前进。这时,他的飞机遭到4架敌机的前后夹击,飞机尾部遭到重创,射击员和通讯员牺牲。随后,又遭到3架敌机围攻,机组领航员牺牲,毕武斌仍然沉着架机向目标前进。
在接进大和岛上空时,毕武斌飞机再次中弹,飞机冒烟起火。空中指挥员向他发出“赶快跳伞!”的急切呼喊,毕武斌坚定地回答道:“要为牺牲的战友报仇!”他独自驾着熊熊燃烧的飞机,坚持到达预定目标大和岛上空。这时,毕武斌操纵飞机像一条火龙凌空而降,投下了900余公斤全部炸弹、燃烧弹。毕武斌完成了轰炸任务,但是他的架机终因重创坠入海中。毕武斌壮烈殉国,时年21岁。战后,毕武斌被中朝空军联合政治部授予“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称他为“空中董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