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我的好老师(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我的好老师(散文)


作者:曲径幽通 童生,79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1发表时间:2025-05-01 22:24:40
摘要:原创首发

自我上初中时,学校便增开了历史、地理课,给我的感觉是:既枯燥又乏味,而又不得不学。与描述我的强项语文、数学相比,我的弱项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在我上初二时,学校让小周老师教我们历史课。自从小周老师来教我们历史课,原本枯燥又乏味的课堂,大放异彩。聆听小周老师的历史课,不仅使我自己的学习兴趣盎然,而且全班同学群情激昂,学习风气高涨。
   我们学校有两个周老师,另一位周老师是小周老师的堂叔,比小周老师年长几岁,为了区分开来,我们都喊他大周老师,而小周老师的绰号是越叫越响亮。我们谁也没有想过小周老师的感受,谁也没有料到,这是对老师的大不敬!
   每每上课之时,小周老师把教科书往讲台上一放,然后说:“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
   他从来不照着书本讲课。他能从书上的知识出发而讲到课外知识,结合时事政治,引经据典。他还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绘声绘色地讲:《杨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
   而且,每本书小周老师都能从头至尾描述一番,可见其对每部书的内容及情节早已烂熟于心了。
   他中等个子,黑黑的脸庞,瘦削的身材,小而炯炯有神的眼睛,整天总是笑呵呵的。小周老师虽然相貌平平,但满腹经纶。
   那瘦削的身影,在讲台上晃来晃去,一招一式,仿佛是一位名技,又像是一位说大鼓书的艺人;那象形的口技表演,模仿什么像什么。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则一鸣惊人。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都是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
   由于我的年龄在全班最小,个头矮小又瘦弱,我的座位靠近讲台下面中间最前排位置,能够清晰地看到他说话时声带的每一次振动,心中暗自诧异:“那个细长的脖子里,怎么能发出如此高亢、激昂的声音?而且抑扬顿挫?”
   每次上课前,小周老师站在讲台上,若问:“同学们,今天大家是听讲故事,还是上课?”
   台下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讲故事!讲故事!”
   紧接着,全班同学鸦雀无声,洗耳恭听。
   那可是有七十多名学生的大班。全年级仅此一个班。年龄最大的男女生与年龄最小的男女生相差8至10岁。
   在农村,终年劳累仍食不果腹。一方面,因为家穷及姊妹兄弟多上不起学,交不起学费。另一方面,都是自己的亲骨肉,不能厚此薄彼。所以上学的事,一拖再拖,就把年龄拖大了。重男轻女现象普遍存在,女孩子大都没进过校门。
   每每听到故事情节高涨之时,全班会不由自主地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听小周讲课,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悄悄地种下了爱国的种子,使我们憎爱分明。虽然小周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故事。但在上正式课时,他加快进度,课程一点都没有落下。
   如今的教师,若能够借鉴这种声色并茂的教学方式,并加以改进的话,我想学生对学习也就不再觉得疲惫不堪,毫无兴趣可言了。——这是题外话。
   然而,好景不长。直到有一次,不知哪位仁君,因何事得罪了小周老师——这位老好人。
   我生平第一次见小周老师寒着脸,在课堂上发脾气:
   “你们都喊我‘小周’老师,那你们在家也喊你们的‘伯’(注)为‘小伯’吗?”
   小周老师气得不行眼珠子都快要蹦出来了,紧接着他又说:
   “以后,不许你们再喊我‘小周老师’,如果今后你们有谁胆敢再这样喊我的话,我就让他把自己的伯找来,让他当着我的面喊他‘小伯’。你们信不信?”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信。老实人一旦发起脾气来是很吓人的。这时,同学们都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吱声。我相信小周老师会说到做到。大家都在暗暗憎恨那个惹小周老师生气的人。
   从那以后,小周老师再也不给我们讲故事了。从那以后,小周老师整天绷着脸,我们再也看不到小周老师整天笑呵呵的面容了。
   我们大都知晓人云亦云之态,且不去分辨是非曲直,事不关己己不疼。在此之前,我们没有一个人设身处地地替小周老师想过,考虑过他的感受,包括我自己。焉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
   现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小周老师已是年近花甲,两鬓斑白的老校长了。我们同学之间每每提及校园往事时,就会想起他,想起他和蔼可亲的脸庞,想起他给我们讲故事时,生龙活虎的模样,想起他带给我们的欢快少年时光,想起这位我们一直都很崇敬的老师。
   周老师,今天我想告诉您,您在我们同学的心目中,永远都是我们所爱戴、所敬仰的好老师。
   无论何时何地母校的记忆终生难忘。
   (注):当地俗语称父亲为伯。伯指父亲。
  

共 18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对小周老师的刻画十分生动,从外貌“中等个子,黑黑的脸庞,瘦削的身材,小而炯炯有神的眼睛”到教学风格“从来不照着书本讲课,能从书上知识讲到课外知识,结合时事政治,引经据典”,再到他的脾气爆发,多维度地塑造出一个鲜活的老师形象。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小周老师是一个知识渊博、和蔼可亲但也有自己底线的人。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小周老师的怀念和敬意。回忆小周老师上课时的情景,以及多年后对老师的思念,都能让读者深切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文中对当时农村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描述,如“在农村,终年劳累仍食不果腹。一方面,因为家穷及姊妹兄弟多上不起学,交不起学费造成的。另一方面,都是自己的亲骨肉,不能厚此薄彼。所以上学的事,一拖再拖,就把年龄拖大了。重男轻女现象普遍存在,女孩子大都没进过校门”,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合理的背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当时学生们的情况和学习环境。文中既有小周老师上课生动有趣、给学生讲故事带来欢乐的情节,也有小周老师因为学生的称呼问题发脾气,不再讲故事的转折。这种情节的起伏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让故事更加丰富。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5-05-01 22:25:32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2 楼        文友:曲径幽通        2025-05-01 23:25:26
  感谢安主编老师深夜为我编审拙作,祝阖家幸福安康!
3 楼        文友:曲径幽通        2025-05-01 23:33:50
  再次感谢安主编老师精彩点评,祝福春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