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过往】雨中乡村的变与暖(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过往】雨中乡村的变与暖(散文)


作者:芹芹森 秀才,2029.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发表时间:2025-05-03 17:22:34

每逢节日或周末,我都会在乡村小住。本是四月第三个周六日的今天,我惯例呆在了白杨坝。清早,灰蒙蒙的天空,悄悄地下起了雨。这雨细细柔柔的,落在身上,几乎没有水痕。宜人的气温,伴着这样轻灵的雨,让人的心情莫名大好。我挥舞着手臂,唤上“虎儿”、“来福”、“雪糕”,走向山野。
   沿着门前的林荫小道,向右转身。一条连接村庄与小镇的水泥公路,被我刻意避开。踏上旁边一条田园小径,缓步前行。直走、拐弯、直走,不到二十分钟,我被迫停下了脚步。一辆正在卸载石子儿的大货车,挡住了我的去路。五个穿着蓝布制服的工人,手拿铁楸,低着头,正专心致志地铺展着地上的石子儿。奇怪了,这里居然在建修公路。
   记得几年前,这附近的三户人家,曾极力反对过修路。那时候,修公路的钱,根本不需要这些住户承担一分一毫。无论村长如何苦口婆心地说,无论换谁来做思想工作。他们嘴里,始终说出那句话:“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们也不会同意的。”
   以前他们为什么反对,现在为什么改变主意?这样的问题,让我感到困惑。等货车卸完货,离开后。我抬腿,走向了其中一户人家。经过摆谈,我终于理清了他们的思路。先前,他们舍不得自家那些土地。多种点庄稼,不好吗?修路干嘛用啊?这就是他们拒绝修路的原因。后来,看到那些门前连着公路的人家,买化肥可以直接送到地坝里;打谷子,不需要人工挑。当通公路的各种好,实打实地呈现出来,他们就后悔了。虽然错过了公费修路,但自费也得修啊。这次修路,他们三户人家可是自掏腰包呢。
   与我同行的幺姐说:“农村人,认识事物还是有局限性啊!”我补充到:“但他们其实也很善良、朴实。”2009年春节,突发新冠疫情。我们一大家子,共三十几口人,都在老家过年。因为封控,我们所有人不得不留在乡村。那时候,公路被拦堵,商店也关门,我们根本没地方采购生活物质。
   人活着,就离不开一日三餐。我们每顿饭,都是满满的三桌人。在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张罗这么多人吃饭,太难了。我听见公公婆婆坐在老屋的木登上,唉声长叹:“过年准备的食材,撑不过一周,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办呀?”
   那段时间,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惶恐和焦虑,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考虑吃饭问题。经过商讨,大家一致决定:每天轮流着派一个人,背着背篼到农户家去买菜。也幸好是在农村,可以去这家地里扯点萝卜,那家地里刨几颗白菜,才让我们一大家子没有饿肚子。当时,周围的农户们,并没有坐地起价。一背篼菜,也就收百八十块钱。有好多次,农户也会分文不收。拒收钱时,虽然动作有些你推我攘,打架一般。但那样艰难的日子,农户的慷慨举动实在令人感动。所以,我觉得农村人,藏在骨子里的东西还是很善良的。尽管他们有时候会转不过弯来,太固执己见。
   与幺姐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路边。没想到爱人和幺姐哥,先我一步,早就到了。“快看这块空地,咱们在这里种菜,可以吧?”爱人指着山坡方向,用征询的口吻说到。
   我目测这块空地,面积应该不到半亩的样子。地块的形状,很不规则。它的后侧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其前方有一条长长的下坡路,这路的尽头连着一片水田。它的左侧不到200米,住有一户人家,屋内的男主人叫牛娃。空地上有疯长的青草,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菜。“真想牵头牛来放放。”我情不自禁地说到。
   “放牛?现在农村用铁牛耕田,哪里有牛?你去牛娃家借几把镰刀和锄头。哦,再借一个背篼。等会儿,这地里的草全送给他,他家有羊。”爱人一边怼我,一边吩咐着。牛娃家有条大黑狗,看见生人,就会龇牙咧嘴地猛叫,很是吓人。
   我心里不高兴,嗓门就拔高了几分:“明知道我怕狗,你自己不去?”突然,想起来一件往事。前年冬天,爱人跟牛娃发生了矛盾。当时两个人都红着脸,差一点点就打起来了。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头说起。早年的贫困,让乡亲们养成了节约的习惯。虽然乡村早已开通燃气,但家家户户依然喜欢烧柴火。特别是寒冬腊月,只要不烧树疙蔸,他们就像丢了魂一般。捡拾枯枝败叶或者掏挖一些死树疙蔸,在村里也是被认可的行为。可是,牛娃却故意把好几十棵绿树砍了。这些树,全都长在公路右侧的崖坎边上。那个位置的崖坎,属于滑坡地段。得知消息,爱人前去阻止。牛娃不但不听,还赌气把每根树桩都挖了出来。
   当时爱人无论怎么讲理,牛娃始终不听。他咬着后槽牙,露出一副凶残的样子:“老子没得钱,就要用这些树来烤火。”他恨我爱人杞人忧天,多管闲事。他那张红得像喝了酒一般的脸,有着抑制不住的愤怒。他手里的斧头,随时都有可能向爱人砸来。要不是队长闻声赶来,一场格斗在所难免。
   让爱人去牛娃家借工具,的确行不通。算了,算了,干脆用手扯草吧。我们蹲下身子,开始扯草。
   本来这块地,因荒废太久,土质就硬。再加上我们多年没干过农活,双手已变得有些娇气。只要一握草,一用力,手就感觉隐隐作痛。“唉呀!我的手出血了。”随着一声惊叫,我猛然站了起来。
   爱人、幺姐、幺姐夫还在埋头扯草。我一会儿看看天,一会儿看看树。突然,发现有个人影向我们这边走来。我眼睛有些近视,没有看清那人的脸。随着距离的临近,我才看清楚了些。牛娃,哦,真是牛娃。只见他肩上扛着两把锄头,背上挎着一个背篼,脚上穿着一双胶鞋,两只裤腿向上翻卷着。他走路的姿势,有些匆忙。他不会是来找我爱人打架的吧?想到这里,我开始紧张起来。
   这会儿,爱人正在聚精会神地扯草呢!我嘴里大声地说到:“牛娃,你干嘛呢?”这样子有意提醒一下爱人,同时也给自己壮壮胆。心里想着,如果牛娃真要动粗,我就用泥巴砸他的眼睛。
   “哈哈哈,我来帮你们挖土。”牛娃搁下背篼、锄头,嘴里发出了故作轻松的笑声。
   不会吧?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这头蛮牛,这会不记仇了?我把所有的疑问,都写在了脸上。
   “你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我,那次砍树的事,的确是我做得不对。”他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头,重重地对说到。他放下锄头,再放下背篼。手里两把镰刀,一把递给幺姐,一把递给幺姐哥。再捞起两把锄头,一把留给自己,一把递给我爱人。空地上,已是一幅分工明确的劳动画面。幺姐和幺姐哥蹲着割草,我将割下来的草捡进背篼里,牛娃和爱人挖土。牛娃一边挖土,一边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原来被他砍过树的地段,在昨年夏天又滑坡了。那天,牛娃赶着羊刚好路过那里。一块石头突然就脱落了,正好砸在羊身上。死掉几只羊不说,他的腿也差点受伤。他说就差一颗米的距离,想起来腿就哆嗦。
   看到滑坡的危害,牛娃终于理解了我爱人的苦心。再加上抖音上说有个村庄也是因为滑坡,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灾难。牛娃觉得自己破坏生态,确实不对。
   新冠疫情爆发那会,我爱人免费给他们一家送药。他老母亲病重,躺在床上,也是我爱人开车送他老母亲去镇上看病。这些事,牛娃都没忘。他砍树那天,向爱人动粗的莽撞行为,确实不好。今天,是我的惊叫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一直以来,他都想找我爱人和解。没想到,今天机会就来了。
   他说,他虽然没多少文化,说不来什么好听的语言。但他会用行动来弥补过失。
   牛娃帮我们挖了土,也主动将他家的冬瓜苗、南瓜苗、辣椒苗送给了我们。有了牛娃的帮忙,本计划两天完成种菜任务的。没想到当天下午五点,我们就完美收工。此时,薄雾消散,天空放晴。一片明亮而淡雅的阳光,照着我们的脸,也照着这个栽满幼苗的菜园子。想着不久的将来,能够吃上环保而美味的蔬菜,我内心的温暖,就像这雨后初晴的阳光,一点一点地升腾起来。

共 30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乡村生活为底色,勾勒出人性的多面与温暖。从村民对修路态度的转变,展现认知局限与务实的觉醒;以疫情期间农户无偿赠菜,彰显农村人的善良质朴;借牛娃与爱人的矛盾和解,诠释误解的消解与感恩的力量。文中人物鲜活生动,无论是固执拒修路的村民,还是莽撞砍树后幡然醒悟的牛娃,都跃然纸上。作者用细腻笔触描绘乡村日常,将生活琐事与人性光辉交织,在种菜劳作的烟火气中,呈现出乡村邻里间从隔阂到理解、从冲突到互助的温情画卷。文章既反映了乡村发展中的观念变迁,也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携手前行的美好品质,充满生活温度与人文关怀。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5-03 17:24:05
  故事充满烟火气!从修路分歧到疫情互助,再到矛盾化解,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温暖跃然纸上,细节动人,治愈又真实。
回复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5-03 17:56:47
  再次致谢老师的精彩点评!敬茶献花!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5-03 17:24:38
  情节真挚鲜活!用细腻笔触刻画乡村众生相,在日常小事中展现人性美好,冲突与和解交织,读来倍感亲切又暖心。
3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5-03 17:55:36
  谢谢汪帅帅!老师的解析非常到位,也很精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