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西瓜往事(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晓荷】西瓜往事(散文))


作者:蔚蓝枫叶 童生,58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发表时间:2025-05-03 17:29:09

自从实行土地包产到户后,农民要把黄土变黄金的理想日益高涨,不再单一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那是一九八三年的春天,爸爸妈妈商议要在我家家北那块一亩三分地里种西瓜。
   万物复苏,春水潺湲,四月的阳光,暖意融融,不燥不烈,我和爸爸妈妈每天开始去家北那块地里挖西瓜窝儿。每个西瓜窝按事先预算好的株距、行距、标准深度挖好,里面浇水撒上肥料。几天后西瓜窝都挖完了,就等西瓜种子下地。西瓜种子是哥哥在部队特意挑选好的优质品种邮寄家来的。
   妈妈将西瓜种子小心翼翼地,放在稀释后的百菌清溶液中浸泡2-3分钟。然后用打湿的纱布包裹放在阳光下晒2-3个小时,最后覆盖一层湿布并放在温室里,每天用温水换一次水。‌‌几天后西瓜嘴渐渐张开,露出小小的嫩芽,这时刚刚好。我和爸爸妈妈端着出芽的西瓜种子,拿着铲子,扛着铁锹。开始去地里种西瓜,我和妈妈用铲子在事先挖好的西瓜窝里,铲出一道不深不浅的小沟来,再把三枚吐出嫩芽的西瓜种子,向上放进土壤湿润的小沟里。撒上土,爸爸用铁锹在后边培土把西瓜窝填平。
   春风轻浮,生意盎然,数日后西瓜籽嫩芽破土而出,叶片虽纤细却满怀生机,奋力向上生长。一场春雨以后西瓜的叶子逐渐伸展开来,我们只留一棵健壮的瓜秧。几天后西瓜秧像长出了翅膀一样,在暖阳的照射下藤蔓开始向前爬。这时我和爸爸妈妈每天在西瓜地里给西瓜根培土,随着西瓜藤蔓的开花叶片伸展,我们给瓜秧压土打叉修理藤蔓。
   我家的西瓜地和我四奶奶家西瓜地是地邻,管理西瓜可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我和四奶奶家我姑姑天天长在西瓜地里干活,绿意盎然的六月,圆圆的西瓜将要八成熟了,身着迷彩服,实在惹人喜爱。我们想象着再过一个月西瓜就会上市了,西瓜成熟的时候,看那花花绿绿的皮儿,红彤彤的瓤儿,黑漆漆的籽儿,甜如蜜的汁儿,等到了集市上准能卖个好价钱。
   这天,我和姑姑各自正在用真空管手压水井给西瓜浇水,忽然狂风大作,铜钱大的雨点噼里啪啦下了起来。乌云密布,狂风携带黄沙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瞬间,能见度为零。那天是六月二十七日下午六点多,那场史无前例的黑风暴,大约有十级以上,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我俩惊慌失措,姑姑牵着我的手飞速跑到附近人家去避雨。
   我们两家的瓜棚都是用几根木棍搭成黄瓜架式的。周围遮苫着用麻绳捆绑的麦秸,哪里经得住这样的大风,黑风像把瓜棚像卷纸一样把麦秸卷跑了。我和姑姑两家的西瓜棚都刮得东倒西歪一片狼藉。虽然西瓜地里藤蔓刮的乱七八糟。然而老天好像眷顾我们,一个个西瓜在瓜秧上竟安然无恙。
   第二天我和姑姑帮着叔叔和爸爸重搭瓜棚,我们把藤蔓又梳理好了。一个月后的西瓜陆续成熟,我和爸爸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就骑着自行车把两个竹筐挂在车后座两旁用绳子绑好,去集市上卖西瓜。
   有一天爸爸用大架子自行车吃力地驮着两大竹筐西瓜,我用金鹿牌自行车驮着两小筐西瓜去赶山东庆云严务集。从我村到山东庆云严务大约有三十六公里。天刚亮我们就到了蔬菜瓜果市场,市场管理人员给我们安排了一个临时摊位,我们交了管理费。吃罢早饭市场上来赶集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爸爸挑一个熟的很好的沙瓤西瓜‌,从中间切开分成两半,把一半又分成了几小块。大西瓜切开,那香甜的味道立刻弥漫起来。爸爸吆喝着:
   “走过的路过的,都来尝尝这西瓜甜不甜,不齁嗓子甜不要钱啊”!
   路过的想买西瓜的人停下了脚步,爸爸递上一小块西瓜塞到人手里让人品尝。
   “赫,这西瓜真的齁嗓子的甜,给我挑两个,要是捎袋子来就好了,能多买几个,真还没尝到这么甜的西瓜”。
   四筐西瓜还没等散集都卖光了。
   我家的西瓜不知哥哥买的啥品种,比现在的麒麟西瓜还要甜。
   西瓜卖完了将近晌午,爸爸说:“我给你买几个包子吃吧,吃完咱回家”。我说:“爸爸,您也吃吗?”
   爸爸说他不饿。
   “爸爸,您不饿我也不饿,我们回家吃吧!”
   炎炎烈日,我和爸爸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往家赶,走过庆云大桥来到河堤上,见到有卖汽水的,爸爸看我满头大汗,停下车子。我们把车子靠在路旁的树上。爸爸上前问道:“汽水多少钱一瓶”
   “一角五分”
   “来一瓶”
   我接过爸爸给我打开的汽水瓶,咕噔咕噔喝下了半瓶。我问爸爸您怎么不喝啊?爸爸说他不渴。浑身像被火烤着一样,从早晨起来一口水没喝哪能不渴呢?剩下的半瓶汽水我说啥也不喝了,递给了爸爸,我说爸爸我喝不惯这味道,我不喝了。我非要爸爸喝下那半瓶汽水下去。俗话说卖席的睡草炕,明明是卖西瓜的,可哪里舍得给自己留下一个西瓜吃啊。当时一斤西瓜一角二分钱,一个西瓜一元多钱能给我们买几本书本和几根铅笔。爸爸哪里舍得吃呢。爸爸其实又饿又渴,毕竟来回三十五六公里的路程。那天来到家我和爸爸吃饭后喝了两暖壶茶水。
   记得那次赶望树集,我和爸爸是赶着小驴车去的。刚把小驴卸下来,就有三四个人都来车上挑西瓜了。其中一位大爷说:“上集买了你家西瓜没吃够,咱这一个集市上没有比的上你家西瓜甜的,真是齁嗓子的甜。我来集市上转好几圈了就是找你家买西瓜,可算找到你家西瓜了”。大爷挑了一袋子有五六个西瓜。爸爸从开秤就没放下秤杆子。我家的西瓜无论在哪个集市上只要吃过的,下次都回来找我家西瓜。吃了我家齁嗓子的西瓜,再吃别的西瓜感觉不甜了。
   这次爸爸自己提前带着了水壶,又是回到家妈妈给我们做的饭吃的。
   那次,我和爸爸去二十五公里以外的盐山县城卖西瓜。大姑住盐山县城,她提前给我们占好了摊位。到了县城赶集的人已经是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爸爸不慌不忙好像胸有成竹,还是把西瓜一分切成两半,吆喝着,“齁嗓子的西瓜,不信先尝后买”。一会围上了一群人,你一块他一块,品尝过的都三个五个地买西瓜,并且赞不绝口。有的人说齁嗓子的甜一点也不假,四筐西瓜到哪里哪里都抢购一空。有的人专门打听“这是啥品种的西瓜呢?用什么法子能种出这么甜的西瓜呢?”是呢!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齁甜的西瓜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当西瓜做瓜时,再次堆肥,我家给西瓜上的是豆饼和有机肥,所以西瓜才与众不同齁嗓子的甜。
   在西瓜园里,为了明天起早赶集,我和爸爸妈妈会把成熟的西瓜提前下午摘下来。挑西瓜是否成熟,首先看西瓜屁股后边藤上那三个须子都干了,才能断定西瓜已经熟了。再就是用手弹西瓜听声音,噗!噗的就是熟了。每次摘西瓜,我和爸爸都能判断出西瓜成熟,恰到好处。有路过的村民和在附近干活的地邻们,正赶上摘西瓜,爸爸妈妈会喊过他们来把西瓜切开分给乡亲们吃。拉家去的西瓜也会分给左邻右舍你一个他一个地尝尝。我家的西瓜齁嗓子的甜不用自己夸村民们都给做宣传了。
   那些年我家连续三年在不同的沙土地里种西瓜,都是哥哥在部队时给挑选的好品种,西瓜的确给我家生活带来了效益。
   现在虽然四季都能品尝着西瓜,无论是商场里,还是路边商贩们车上到处摆满了西瓜。但是还有部分商家追求高产和短周期,导致糖分积累不足口感差。那些田野里农家肥,绿色西瓜很难品尝到了。家乡那些年齁嗓子的西瓜,已成为我难以忘记的情怀。
   几十年过去了,种西瓜卖西瓜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它见证了爸爸妈妈为这个家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它见证了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的那份情谊。那满地皮薄,个大,味甜的西瓜,它承载着我对家乡那片热土深深的眷恋。
   2025年5月3日江山文学首发
   作者:付桂霞于天津

共 29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温情与烟火气的乡村生活画卷。从选种、播种到精心培育,再到遭遇黑风暴后的坚持,父母用勤劳的双手在土地上耕耘希望;集市上吆喝卖瓜、与顾客的互动,生动展现了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而父亲不舍得吃西瓜、喝汽水的细节,更凸显出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与深沉的父爱。文章中邻里分享西瓜的场景,传递出乡村特有的淳朴与温暖。作者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融入对西瓜种植、售卖的回忆中,既记录了家庭生活的变迁,也承载着对故乡热土、父母亲情的深切眷恋。如今市场上西瓜虽多,但记忆中那“齁嗓子甜”的西瓜,早已成为无可替代的乡愁印记,令人动容。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5-03 17:30:34
  满纸皆是乡愁!从种瓜艰辛到卖瓜温情,细节里藏着父母的辛劳与邻里的热络,那口“齁嗓子甜”,是记忆里最暖的味道。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5-03 17:31:05
  文字质朴动人!用细腻笔触重现乡村种瓜岁月,艰辛与甜蜜交织,既有生活的烟火气,也饱含对故土与亲人的眷恋。
3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5-03 17:51:28
  非常感谢汪老师辛苦编辑!敬茶,献花,问好汪老师!遥祝春祺!
4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5-05-03 21:58:01
  现在已经吃不到小时候西瓜的味道了,虽然也很甜,但像是甜在表面,而以前能甜到心里。付老师这篇文章不仅写了种瓜,卖瓜,更是穿插着一些令人感动的往事。瓜农的不易,父亲爱的谎言,以及人们之间的淳朴,每件旧事都值得我们去回味那段难忘的曾经,那个如梦的童年。好文点赞,拜读学习。
5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5-04 00:52:31
  感谢冬阳老师来访留下墨宝!敬茶献花问好老师,谢谢谢谢!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