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磨剪子锵菜刀(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晓荷】磨剪子锵菜刀(散文)


作者:何叶 探花,2283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6发表时间:2025-06-06 16:48:33

在我们生活的小区,隔三差五都会有个走街串巷喊着“磨剪子锵菜刀!”的师傅。他那熟悉的吆喝声,会让我瞬间想起了在东北的姥爷。
   姥爷退休前是工厂里的车工,退休后他实在是闲不住,就借用邻居家的一副旧担子,干起了磨剪子锵菜刀的营生。姥姥起初极力反对说他道:“你这是穷聊事,白浪费功夫!去挣乡里乡亲的钱,昧良心!”他听后回道:“瞎掰!我可没说要挣乡亲的钱呀!我是只当散心玩了行不?”
   每天清晨,姥爷挑着担子出门,担子一头是磨刀石,一头是工具箱。他除了在本村游走外,他还会去临近郊区的一个外村。那个村里人家的生活相对贫穷,日子过得拘谨,姥爷去那个村磨菜刀,经常是分文不收,他说只当扶贫了。
   他每天一早出门,姥姥虽然嘴上埋怨着,但也会给姥爷准备丰盛的午饭:一饭盒饺子、两张糖饼,几条姥爷爱吃的灶坑烤鱼。这些饭菜的成本远比姥爷每天出门挣的钱还多。因为,姥爷每次拿回的块八毛钱,还不够姥爷一天出去的辛苦钱。
   姥爷嗓门洪亮,走出家门一刻,都会扯开嗓子喊出:“磨剪子锵菜刀了!”一路走一路喊,有人喊他,他就放下担子,骑上长条凳,摆好磨刀石。他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刀刃,在磨刀石上洒点水,两手按住刀柄,弓着背来回推动。姥爷手艺娴熟,完全是个行家的样子。村里有几个和姥爷干磨刀的师傅,虽然也技术不错,但也没有姥爷手艺好,它们都属于半路出家,临时抱佛脚。而姥爷这门手艺是正经拜师学过的。
   说起拜师,这里面有个感人的故事。那年,姥爷上初中时在外县一中上学,一中附近就是几栋居民楼。有一个老爷爷每天都会在居民楼下面的一个小卖铺不远处吆喝着:“磨剪子锵菜刀!”每逢周六日,学校放假,姥爷和几个同学走出学校去小卖铺买东西,每次都会路过老爷爷的摊位。老爷爷人看着很善良,每次看到学生路过,认识不认识的都会和他们打招呼。一天,姥爷和几个学生去小卖铺买一些吃的和文具,结果兜里揣的二十块钱不见了,姥爷就沿途去找,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二十块钱对于那个年代,可不是一笔小的数目呀!姥爷急得直跺脚,甚至抹起了眼泪。
   老爷爷见状,急忙走过来问姥爷咋了?姥爷就哭着把钱丢了的事和他说了,并说这二十块钱可是他一个月的零花钱。老爷爷犹豫了一下突然笑了说:“我以为是啥事呢?不就二十块钱吗?我捡到了。”说完,就从兜里掏出一把零碎票子数出二十块钱递给姥爷。姥爷说他的那个二十块钱是一张整的,不是这些零碎票子。老爷爷却说,他确实捡到的是整钱,只是他给他儿子买了两个馒头破开了。说完,他还故意扬了扬手里的馒头让姥爷看。姥爷信以为真,破涕为笑了,收下了他“捡”到的钱。
   那天后,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姥爷都会去他的摊位坐坐。从他嘴里姥爷也了解到这个老爷爷的一些家事,他有一个老伴去年病逝了,家里有一个十七岁瘫在床上的儿子。他和老伴一家三口原来就住在附近楼里,儿子学习也好,意外的是和同学一次打篮球,在跳跃时不小心跌倒后说是伤了颈椎和腰椎就再也没起来。他和老伴为了给儿子治病,花光了家里全部积蓄,最后卖了房子,儿子医生的诊断是没有治愈的希望了,老伴一着急也犯了心梗去世了。还好的是附近的工厂负责人,把工厂临时住所让他爷俩住了,他和儿子总算有了落脚点。为了养儿子,他每天出来磨剪子锵菜刀挣钱维持生活外,夜间他还会等儿子睡着了,他去附近工厂打更。白天回来他扛着挑子出门,他每天出来两个小时就得回家给儿子喂水、翻身,大小便。还好的是楼里和附近工厂的工人都照顾他生意,每天他的活计都不少。儿子爱吃附近饭馆的炝面馒头,他每天挣了钱都会买回去两个……
   姥爷听了他的家事,对他很同情。特别是他捡了钱又还给姥爷,姥爷甚是感激。放假的时候,姥爷回家说给了父母听,太姥姥还特意蒸了炝面馒头,炒了芥菜丝咸菜,还摘了自己家院子里的杏子,让姥爷装上拿给那个老爷爷。那天是个雨天,老爷爷没出摊,姥爷就特意打听着,拿着馒头咸菜和杏子去了那个老爷爷家。刚一进屋,就看见老爷爷正费力背起一个大小伙子,趔趄着扶着墙站起身,把他放在一个轮椅车上。他看见姥爷来了,有些吃惊地问道:“小伙子你咋来了?”姥爷把从家里拿的馒头和肉丝咸菜还有杏子拿给他的儿子时,他的儿子说:“你就是那个丢钱的学生吧?”那天姥爷还从他儿子嘴里得知了,老爷爷给姥爷的钱,不是捡的,其实是自己垫付的钱。他根本也没有捡到那笔钱。
   姥爷知道了老爷爷用自己的钱给自己这件事后,要还给他,他却坚决不要!姥爷念及老爷爷的好,平时学习不紧张的时候,都会去老爷爷摊位帮老爷爷干这干那,有时还会买两个馒头给老爷爷儿子送回去。老爷爷人也好,时间久了,也把自己磨剪子锵菜刀的技术交给了姥爷……
   其实一开始姥爷出摊干这个,根本也不是为了挣钱,纯属尽义务为乡亲做好事。他之所以瞒着姥姥,是怕姥姥知道了埋怨他。后来姥姥知道这事后,态度完全变了。她在家门口开了个饺子馆,再忙也不拦着姥爷出去磨刀。姥爷呢,有时还会把自己磨刀的家伙什,放在饺子馆的门口,谁家想磨个剪子锵菜刀姥爷就上手帮忙。姥姥饭馆不忙了,她也会学着姥爷的腔调喊上一嗓子:“磨剪子锵菜刀!”姥爷也会附和喊一嗓子,“磨剪子了锵菜刀!”老两口就这么一唱一和吆喝着,声音在街市里穿越久久回荡。
   这些年来,磨刀师傅越来越少了,可每次遇见,我都会特意下楼,把家里的刀具拿出来磨一磨。看着师傅熟练的动作,听着磨刀石发出的"嚓嚓"声,仿佛又回到了姥爷磨剪子锵菜刀的那个年代……
  

共 22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磨剪子锵菜刀”的吆喝声为引,串联起姥爷与磨刀行当的温暖羁绊,字里行间流淌着岁月沉淀的善意与温情。姥爷从拜师学技到义务为乡亲磨刀,将陌生人的援手化作对世界的温柔回馈——他为贫穷村落分文不收,用磨刀的手艺传递温暖,而姥姥从反对到“一唱一和”的转变,更让这份善意有了烟火气的支撑。文中关于老爷爷“垫付二十元”的细节尤为动人:他用善意的谎言守护少年的安心,用苦难中依然温热的灵魂,在姥爷心中种下了“助人为善”的种子。当姥爷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当老两口在饺子馆门口一唱一和,“磨剪子锵菜刀”的吆喝早已超越了营生的范畴,成为邻里温情的纽带,成为困境中彼此照见的微光。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07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6-06 16:50:59
  文章借磨刀声忆姥爷,从拜师学技到义务助人,细节藏温情。善意的传递与老两口的默契,让平凡故事充满治愈力,读来暖人肺腑。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6-06 16:51:37
  吆喝声里有情怀,磨刀石上见初心。姥爷用手艺传递温暖,老爷爷以善意点亮少年,两代人的故事交织,让传统行当成为温情的载体,令人动容。
3 楼        文友:东辰        2025-06-06 19:13:51
  温馨的故事折谢出老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而牵出更感人的那位健人敬的大爷……世间好人多。欣赏佳作,拜读学习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