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张头(小说)
我选定养老的小区房在这座特大城市的边缘。小区背靠绵延青山,面对的却是一马平川。有山,植被好,空气好,方便攀爬锻炼。而平坦,又方便生活、就医。小区中档,一式小高楼。楼房一排一排整整齐齐,每排之间间距很大,小区有宽阔的公路和人行通道以及大量绿化带,道路两旁是密密匝匝的大榕树、香樟、银杏或黄桷树等,现在早已长成气候,林荫大道绿荫蔽日,夏季在小区散步,绝对不会直接面对火辣辣太阳的炙烤。小区绿化颇具特点,鲜花不多树木极多,即使有花,也大都在树上,有黄桷兰,玉兰,桂花,蓝花楹,合欢,紫薇之类,草本花很少,只几团马鞭花,格桑花,月见草。小区到处一派幽静,来此筑巢繁殖的鸟儿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种类繁多,甚至有成队的野鸡,每天一大早各种鸟儿都会准时发起大合唱,叽叽喳喳争鸣不断,给我们送来黎明的光亮和新一天的希望。
小区有小溪、假山、拱桥流水、鱼池、荷塘,还依地就势建有几处长廊、凉亭及健身区、读书角等。凉亭常常是老人们的聚居之所。小区居民多是退休白领,教师、医生及少量凭借改革开放奔了小康的工程技术人士及小有成绩的商家老板。
我爱去小区荷花池边的凉亭停留,那里常常聚集着赏花、下棋、谈天、看书的一堆人。记得第一次去凉亭,我就见到了一位颇为特别的老头。老头大概是位文化人,见他膝头摊着本线装书,在埋头读书。他茂密的头发已呈斑白,脑门心的一绺银花特别耀眼,方脸周正,面色红润,身着黑白竖纹衬衫,扎在裤间。他戴着玳瑁眼镜,镜片后眯起的眼尾堆叠着皱纹,像极了书页里的墨迹。这是夏季,他手间支着折扇,扇面隐约透出个“心”字,我猜那扇面的书法应该是“扇骨藏心”。
一般情况下,我会握了手机,自顾码字,疲倦了便抬头远望看看荷花。这次凑巧,他也抬头,于是有了四目相交,点头,互致问候,简单交谈。知道他姓张名云逸,人称“张头”,是附近一所大学的退休教师。满以为他是文科生,他却说是大学时修的工科。渐渐熟了,我引为凉亭之友,知道了他的一些零星故事。
话说这天,张头在自家露台,安坐在旧藤椅上,手捧着《左传》专心研读,不知被什么内容吸引,眉开眼笑,手之舞之,连头发也好像根根直立。原来是读到《曹刿论战》篇,一时得意他便拈了胡须,喃喃自语起来:“能如此以弱胜强,岂不妙哉!”他时而紧蹙双眉,时而展颜轻笑,好像若有所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这一幕正好被邻家小孩梦生撞见,他笑笑地向张头发问:“张爷爷,您笑什么啊?”张头并不责怪他坏了雅兴,而是轻言细语地回答:“爷爷在古书中见到了先人的智慧,为它点赞叫好,所以发笑。你将来别忘了多读古书典籍啊!”孩子似懂非懂,一听要让他读古书,便不再问,蹦跳着扬长而去。
张头与人交往,很讲礼数,有长者风范和格局,给人以谦谦君子的印象。曾经一次,他去农贸市场采买,正碰上水果摊主老郭与毗邻的菜贩老柴因摊位“越界”而发生争执。老郭来得早摊位就适当膨胀了一丁点,老柴来后见状,立马交涉,寸步不让:“摊位本来各有起止,大家一直心照不宣,你今天是不是太过分了!”老郭争辩:“今天我的货多一点,又来的早,多用了一线公家的地盘,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何必斤斤计较!”你一言我一句,就斗起气来,吵声愈加激烈,各不相让。
张头正好碰上这场纷争,快步赶了过来。今天他头戴白色遮阳帽,仍然手执折扇。及至到了摊位前,他先是捧扇向两位当事人,各作一揖,然后和声劝告道:“二位老板先请息怒,这个集市是大家共同的求生活的场所,邻摊之间天天相见,以和为贵,互相谦让一点也就过去了。想当年,蔺相如何等大度,身为国相却能负荆请罪,与廉颇和好如初,成为一段历史佳话,赵国也因此添福得强。今天,二位犯不着因为一寸之地就伤了和气,一生还长,不值得啊?”两位摊主见了他的装束举动,先自笑了,又听了一席相劝的良言,不觉心生愧意,便各退一步,重归于好。二人对张头连声道谢,围观群众也不禁赞扬:“老将一出面,这场纷争立马化解,真是一位贤德之人!”
张头,不仅关心身边琐事,更其关心世界大事,喜欢研讨国际关系。他时有感叹:“如果有来世考大学选专业,那一定是非国际关系莫属。”
有一次,凉亭中有几人高谈阔论,议论起当时国际局势,话题正涉及贸易争端。张头立马参与进来,语气激昂,说:“贸易之道,历来讲求互利共赢,一国以强凌弱,设贸易壁垒,这不是长久之策。古时候秦国,恃强而霸,才两世世就亡国了,为什么?就因为不仁不义。现代贸易也应当讲求仁义、诚信,以此为基础,相互贸易才走得长远。”同座中有人反驳:“商场如战场,不把谋利放在第一位,怎么能立足呢?”张头并不忍让,显得很是义正严辞:“人之谋利应当取之有道,不靠以强凌弱。如果只是弱肉强食,天下能有太平之时吗?”后来,又谈及世界三强鼎立,如何效法战国七雄合纵连横,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直至夕阳西下,仍然各执一词,没法统一思想。
一次,张头正与人在凉亭兴致勃勃的下着中国象棋,忽然不远处传来一串铜铃似的声音:“老头子,你买的佐料呢,我等着下锅……”张头立马起身,嗫嚅起来。原来是他爱妻老伴找上凉亭来了。只见一位优雅女士身着裙装,飘飘悠悠花蝴蝶般地飞到了凉亭。张头立笑脸恭迎,只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彩色丝巾,竟自上前躬身作了一个揖,讪讪地笑着说:“娘子,你来的好,我正要向你报喜哩,上次你义演时不是丢了一张丝巾吗?今天我运气好在店里看见有卖同款的,就抢先买下了……”老伴立马转嗔为喜,接过丝巾,自顾欣赏。原来,张头上街一心想着今天的象棋大战一定不能再输,必须挽回近两天的败局颓势,却忘了该买什么佐料,便一拍脑袋买了丝巾,准备临时搪塞。
待老伴收了丝巾,转身高高兴兴去补买佐料。张头却来了兴致,大吹起他的“驭妻之术”。他说,在家谁是领导?老婆!说话办事,安排任务,你得唯命是从,有意见时不要力敌,只能智取。他说他一直不会做饭做菜,很烦下厨房,当年却被老婆安排必须做饭。他应承着,却连续两次有意无意地不是让饭夹生就是让饭变糊。从此,做饭的任务就没了。张头喜欢喝酒喝饮料,老伴说这些东西很伤身要严格控制,张头点头认同,说:“好,我改喝白水。”在妻子的满意点头中,张头时不时地把白水换了白酒。这下,却皆大欢喜。
每天晨起,张头见妻子急急忙忙操持家务,他便一把抢下笤帚,满脸殷勤,口里念念有词:“娘子昨夜操劳,今且歇息,此等小事,有老夫出马可也。”说着两手不停,动作笨拙,大力扫动,弄得微尘飞扬。妻子见状,一脸嗔怪,说:“不用你越帮越忙。”然后满眼都是笑意又接过扫帚。
张头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世界上难得有讲理的老婆。老婆讲话,你得静静的听,不时点头,是否照做那就得看看是啥情况了”。
张头,虽一介书生,却也敢作敢为,勇于创新。他甫一退休,便被旺昌摩托配件厂聘为顾问。那时正赶上许多摩托装配厂根据形势变化把工厂外迁到越南缅甸,工厂的业务便每况愈下。张头经过一番缜密思考,这天他昂首挺胸地直闯厂长办公室,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全面转型生产汽车减震器。他论证了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造利用现有设备的有利条件,打通线上线下的营销措施等等,用事实和数据说话,面面俱到,很有说服力。厂长先是犹豫不决,许多习惯了过去老产品的元老也发声反对,张头据理力争:“现在工厂已面临绝境,若因循守旧,唯有倒闭一途。转产虽难,尚有生机。”他又旁征博引,借《左传》辩称:“当年,长勺之战,鲁国在曹刿的指挥下,利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术原则,以弱小的兵力最终击败强大的齐国。所以,现在我们要振奋士气,一鼓作气,相信通过转产,从弱开始,以弱致强,以弱胜强!”厂长反复权衡,终于拳头一挥,痛下了转产决心。张头与厂长亲自奔赴本市和外市调查联络,找米下锅,经过几个月的奔波,终于同数个“下家商户”达成合作。从此,工厂新产品产销两旺,业绩蒸蒸日上,全厂上下尽皆叹服,说:“如果不是张头,工厂早完蛋了,哪有现在的春天景象!”
再说那邻家小孩梦生,这天贪玩爬黄桷树,一不小心从树上跌了下来,跌破双膝皮肤,不敢回家,哀哀啼哭。张头闻得哭声,急急忙忙的赶去,抱了孩子去消毒,又凭老经验寻了一种特效草药敷上,这才送梦生回家。面对家长,张头盛赞梦生聪明,说:“这孩子总有一颗好奇心,长大了定会大有出息!”又嘱咐孩子以后注意安全。家长听了,除了感谢,也不便再对孩子发作。
今年天气特别炎热,我便去了贵州山里避暑。近三个月后回到小区,急着旧地重聚,便匆匆忙忙到了凉亭处。几个下棋的老人依旧杀得眼红,唯独不见了张头。
一天,两天,三天……好几天过去,仍然不见张头的身影张。我好生奇怪便多方打听,后来才终于弄清楚:夏季清晨张头喜欢去后山爬山漫步,一次锻炼中在登山步道上突然晕倒,同去的人立马急救,但已无力回天。
一位上好的凉亭之友,就这样走完一生,来不及向我告别便匆匆驾鹤西去。
唉——人生就是这样,你不知道哪一天就是诀别,好好珍惜认识的身边人吧!
202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