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江南小说】告诉你,空气可不是好惹的

精品 【江南小说】告诉你,空气可不是好惹的


作者:钉子 举人,390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66发表时间:2010-04-19 22:31:31

告诉你,空气可不是好惹的
   警察抓走了U的那天,R在他们的窗子边站了整整一天。他想了很多,觉得他是有什么可以想出来的。
   在窗子下面、街的对面,隔着一个尖顶石棉瓦的旧房顶,还有一个青苔泥土的平屋顶及破旧石棉瓦的尖房顶,在一扇生锈的铁大门的场院里,一排水龙头的前面站着一个白色衣服的人……“可是,我是怎么确定他是一个人的呢?我依据什么判定,隔着一条叫卖的街,隔着三个屋顶,隔着一扇有雨滴在上面的灰尘上留下痕迹的窗玻璃,隔着一大片空气,我凭什么判定?”R这样想了之后,开始觉得自己做作,他想到这种思想方法好像是从哪本小说里学来的。
   R恨U吗?当然。当他从警察那里得知了事情的始末之后他就是想杀了U。他对这段没有太多记忆,当几个警察抓住、扭住、抱住他,他似乎觉得他真正想杀的是那几个警察。但这一天他并没有太多想到U——R要想到什么很难会由得他自己——想到他的时候还自问:“我们两个究竟谁是罪犯,谁变态?”还想起了U曾经说起的一句话:“夫有罪无罪,在我而已,岂以自外者而为荣辱哉?”一次还顺便想到U在老家的父母,他们什么时候会知道U和他的事情呢?他甚至想到,他们会不会给他打电话来,在不久之后,或者就在今天晚上,就在现在、马上,对他说许多抱歉的话,或者别的,反正都是他不愿意听到的、他们很难说的。他甚至想,他们会提出要认他做儿子。他甚至想,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两个家庭减少成一个,倘若全国的所有家庭都把这个过程发生一次,那么全国的人口就会减少一半,差不多要达到不久前一个就人口老龄化和计划生育发表了自己独特看法的专家提出的中国最佳人口数了。然后他想到了时间,或者自己,他用箴言的句式自问:
   一个残酷的问题:以后,你将以何种方式堕落?
   接着自答:反正,无论做任何什么¬,都是浪费——不是时间也不是青春。
   他接着说:我不知道是什么。
  
   R和U从小就是好朋友,有一段时间还是同班同学,他们的友谊从未中断过。他们在不同的城市读大学,毕业后来到同一个城市工作,为了节省一点(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很好,薪水不很多)很自然的他们合租了一套房子,住到了一起。其间他们换过几次住处,但始终是两个人合租。两年前U有了一个女朋友,他们仍住在一起。
   R和U的几个老板或上司都曾这样鼓励过他们:好好干,等你们一个月(薪水)等于一平米(房价)的时候,不管买不买房,你们就过得像个人样了。最接近于人样的时间是他们工作满一年的时候,他们一个月能买到半个平米还多一点,可惜以后房价见涨,虽然薪水也涨过,但他们离一个月一平米却是越来越远,等到一个月连三分之一平米也没有了的时候,他们就彻底断了买房的念头。R其实还更早,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动过这个念头,他上大学的欠款是在今年才彻底还清的。
   最近“买不起房就该回农村去”这样的论调很流行,因为大家都想发挥情绪(或者引起注意),所以都断章取义,骂来骂去,最后谁也不知道这话的本意是什么了(要把穷人都赶回农村去吗?可这胡乱扩张的城市分明又离不开无数的穷人给它干苦力?),作为农村出身的穷人,R和U听过之后,简单地愤怒了。U他们村子的田地前年就被强制(就是说,全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成人曾为此与警察发生过言语或肢体上的冲突、进过看守所。)征收盖成了公务员小区和什么什么小区,这些从此有了城镇户口的人,有些进城做了建筑工人,有些做了垃圾清扫工人,有些做了保安,有些做了打手,有些做了小偷,有些做了小姐……反正不是出卖力气就是出卖身体,往往还要附带上尊严和孟夫子的浩然之气,勉强糊口之余谁也来不及想活得如此辛苦如此匆忙究竟是为了什么?还有好些,要么好玩懒做要么老弱残疾,拿着政府给的最低生活保证金,勒紧裤腰带打麻将、看电视,拿刀戳一下也不想动一下,慢慢活着,慢慢衍生癌细胞,慢慢死去。相比较于他们,R和U有时候觉得自己是被诱骗进了城市——因为他们经常失业,自然有空闲来得及想那些为什么。在他们上中学的时候,有一个笑话广为流传:说一个记者(或者学者,反正是个精英)到山区问一个放羊娃放羊为了什么?放羊娃说卖钱。卖钱干什么?卖钱盖房子。盖房子干什么?盖房子娶媳妇,娶媳妇生孩子,生孩子放羊,放羊卖钱,卖钱盖房子……他们一直把它当一个笑话,从前是笑放羊娃,现在是笑那个精英分子,现在他们实在看不出,全国大部分人(或者说全部)在做的事究竟与放羊娃想做的有任何本质的区别,现在他们还更看不出,全国大部分人(包括精英分子)在过的日子究竟有哪一点比放羊幸福。
   R小学毕业那年,作为一个半山区中年丧偶的农民R的父亲想让他退学(学杂费倒不算很多,主要还是需要他这个劳动力),但老师和村干部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他不让R上学是犯法。积劳成疾,加上丧偶之痛,九年的义务没有尽完,父亲就去世了,初中毕业R自己退了学,可姐姐不同意——她性格坚强,那年她还未满十八岁,而她甚至用电视上学来的方法对付R,说百年之后她怎样去地下面对他们的父母,说要给他跪下,于是R屈服了——其实他何尝不想上学,他中考的成绩全县第十,他完全可以以为自己会有个电视里的未来。而现在连姐姐都后悔了,若是当初不逼他去上学而是学一门手艺,或者做点小生意,或者去打工,或者就是在家种田,R至少已经娶妻生子,房子多半也盖起来了——而为了学费,父亲留给他的宅基地早卖了。姐姐曾这样说过几次,其实悔意并不多(在村里R仍是她的骄傲,是她遥不可及模糊的希望),她主要是要安慰R。而R为此只多了自责,姐姐为他什么苦没有吃过,而他的同学里同他一样没有任何社会背景有房有车的并非没有,那么他为什么就没能有呢?U说,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要有大部分人不得其法;这个世界有一个幸运的人就得有一百个不幸的人,天下就那么些位置,有人站在了这就要有人站在那……可自我安慰往往安慰不了自我,这是它一再被重复的根源。
   这一天,R下班很晚,当他回到他们的住处附近时,天已经几乎要全黑了,但他抬头看到的一片窗子黑乎乎的,整幢房子也是静悄悄的,仿佛一个人也没有,仿佛走进去之后就要再也出不来,仿佛一个要倒塌的迷宫——站在这里、这个时间他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抬头看着,想起了一件事情,想得太专注,很快神智就有些不清了,他觉得自己仿佛是走进了梦里——在他的梦里,这座城市从来没有过颜色,永远是黑暗而清冷、辽阔而陌生,每一个角落都可能藏有一匹巨兽……按照约定,这一天应该是U或者是他的女朋友煮饭。R已经习惯了,一到他们两个煮饭就得挨饿,他们总是很晚才回来。他们下班之后总是要在街上逛上几个钟头,他们下班从不坐车总是走路回来,他们两个特别耐饿。因为这个原因,R经常不吃他们做的饭,他经常是自己随便在街上买点什么(就是烧饼、包子、馒头之类)当作晚饭。对于这件事R曾经生过气,也在U面前抱怨过,但毫无作用,后来他也就习惯了,他不再生气,有时甚至还很高兴他们这样,因为这意味着有一段时间他可以一个人呆在他们的房子中。他很愿意一个人呆着;要走出这个迷宫。
   这天看到黑乎乎的梦一般的窗子,R同样是高兴的,虽然也落寞,甚至还有几分凄凉——每年夏天R照样要特别地想O——但他还是喜欢,他还觉得他脸上应该可以展开几分笑容。他在心里思量着自己想吃什么——其实不是“想吃什么”,而是“该吃什么”。R对食物不很挑剔(或者说他对什么都不挑剔),只要不是很难吃,能够果腹他也就满意了。一直以来R并不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或者也可以说是他不想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因为这对于他是一件太伤精神同时又不很容易做到的事。R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人——应该说,U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对于这一点,R还曾经感慨过,用有点真诚有点羡慕,当然也不无揶揄的言辞,说U是一个多么容易生存的人,只要每天能在街上走上5个钟头他就肯定可以生活下去了。
   U和他的女朋友有个奇怪的爱好,他们爱在街上捡东西,主要是树叶,后来发展到烟盒、纸屑之类——当然,他们自己是有一套选择标准的。U曾对R说过,但他根本就没有听见。R经常处在恍惚之中,他很不会听人说话。对于U和他女朋友,R觉得他们根本不像一对恋人,有时候他怀疑,U和她完全是因为这个共同的爱好才生活在一起的。有了女朋友之后,U仍然同从前一样偶尔出没于按摩厅桑拿室,有时同R一起去,有时一个人也去。她应该是知道这些的,但似乎毫不在乎。而U呢,对这件事好像没有任何道德负担,有一次在路上还对R说:“任何时代最可恨的人都不会是既要做婊子又想立贞洁牌坊的,而是边嫖还要边骂被他们嫖着的人没有廉耻,尤其是这些人原本是从他们的工厂下岗又被他们的条例逼得不得不做这种下贱的营生而还得每月给他们交保护费。”
   她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平日她几乎都不跟R说话,有R在的时候似乎也不怎样跟U说话,她跟U也没有一点恋人的亲密样子——除非是在R面前,他们刻意要表演成这样。可R觉得这太难达到了,言语上也许可以,但眼神、动作它是会不经意流露的。她有一个哥哥在沿海一个玩具厂打工,一次不知道怎样听说了他俩的情况,在假期结束前特意来看他们——几乎是来问罪。他在那个玩具厂工作非常努力,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他每天都主动加班(因为加班时间工资是平日的1.5倍),他的收入甚至比U和他妹妹加起来还多,他已经在老家盖了房子,为此他很有些自豪(毕竟妹妹上过大学,而他高中都没有毕业),所以在训诫之外他的言语里多少加上了些炫耀,他们很快就谈僵了。他问U和妹妹,每天用那么多时间闲逛为何不多加加班(事实上他们两个的工作少有加班的情况,即使有也不会有加班工资)、为何不脚踏实地好好工作(他俩,尤其是她,经常辞职,或者被炒),而U竟然回答说:“你越干得多你就越被剥削得多,而且你干的事情莫名其妙或者空洞无聊甚至根本是为虎作伥,那何不少干一点让自己高兴一点?”“只想高兴,你拿什么娶我妹妹?”“谁说我要娶她了?”“什么!”他被激怒了,“这样的人,你还想嫁他?”“谁说我要嫁他了?”“你们两个难道从来没有想过要成家立业?”“如果所谓的成家立业就是盖房子、繁殖的话,我们确实没有。”哥哥一再紧逼,妹妹也有些恼火了,在她看来,她哥哥一年只有30天是活着,而为了这30天其它的330天他每天都要工作十四个钟头以上。那天是两年来R听她说话最多的一回。她说起话来能如此刻薄尖酸,让R感到很诧异,特别是在自己的亲哥哥面前竟然什么词语都可以说出口,关于她最近的一次辞职(这个时候她正在失业之中)她说,她那个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每天被强奸几次(她是个小文员,被呼来唤去不被尊重在所难免)。本来R是坐在自己的房间中不想掺合的,但最后他们几乎都吵起来了,他只好出来劝解。
   “你放心,”她最后似乎是要安慰哥哥,“我们两个就像高寒山地上的地衣,一个藻类、一个菌类,一种共生关系,比你和嫂嫂的那张纸那所房子更牢固,我们谁也离不开谁。”这话在她口中倒是有了点柔情,但听来似乎还更加怪里怪气,哥哥也许觉得她在讥讽,脸都气黄了,甩手走了,从此电话也不给她打了。
   U的这个爱好也曾让R在同事朋友面前感到非常难堪,开始他还请这些人到他们住处(有一段时间,他们曾把它称作家,也不知是谁最先开始这个称呼的,有时两个人都说家,有时是一个人说家、一个人说住处,但不久之后还是统一成了住处)玩过,当U装树叶的口袋从卧室堆到客厅引起客人的疑问之后,他只好停止了这种社交活动(慢慢的他还像U一样开始拒绝别人的邀请,直到最后没有人再请他。)就此,他当然也同U说过,但同样毫无用处,他也就不说了。除了下班时间之外,大部分的周末,U也是在大街上做这件事。有一次R说U的这种爱好是彻头彻尾的变态。并非很严肃,有一大半是开玩笑。一般而言,无论是R说U什么,还是U说R什么(事实上,这些年这种事很少发生。U和R几乎从不相互干涉,即使是最简单的相互影响也会让他们感到羞耻,有时候他们推门相互看见了都会感到不知所措。),他们都不很会反击。但U这次来得很犀利:“谁有你变态!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找个女朋友?”他恨恨地说,“没有等待,没有温暖,没有抚摸,你活着究竟为了什么……”
   虽然怪诞,其实R觉得U有个这样的爱好总的来说是件好事,总比没有好——R甚至为此羡慕U,他自己就什么也没有。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呆在一个房间里(或者任何不被别一个人看得见的地方)发呆。对于恋爱这件事R并非没有动过心,特别是有一次公司里有个姑娘每次经过他的桌子总要用充满期待的目光看他一眼,可当他慢慢发现这个姑娘的眼眉间有些什么越来越像O,他就越来越不敢看她了……这是穿过市区的铁路,两边各种上了两排树,两排树之间各有一条小路,周末R坐在房子中坐得实在受不了,就会到这里去走走,去的时候走左边一条,回来就走右边一条。路还没有最终铺好,就有一层两三公分厚的公分石,在上面行走有些困难,有嚓嚓的脚步声。这天应该是中午,R在一排含笑下面看见了一个姑娘,她坐在公分石上,低垂着脑袋看着双腿间一片凌乱的公分石,长的头发从两边垂下来遮住了大部分的脸,而剩下的部分似乎就全是悲伤。R站在那里看她,她后面是一片黑压压的房子,或者前后左右都是,但不明确,当R抬头想把它们认清,它们就扭动着消隐在了暗灰色里,而当R看住那个姑娘,余光中它们又出来了;当那个姑娘抬头,发现除了脚边的褐色手袋,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人陪着她,她惊呆了,“带我走吧!”她低低地喊出来,双眼期盼地望着R,“去哪里?”R惊慌失措。“无论哪里,带我走吧!求你带我走吧!我比烟还寂寞!”“我没有地方可以去!没有任何地方!”R转身逃了……这是R的一个梦,那天中午他确实在铁路边的小路上遇见了一个姑娘,情形与梦中大致相同,不过他只是把那姑娘看了几眼,姑娘并没有发现他,而他莫名其妙地为她感到心疼:“这么美好的时节,她这么年轻,为什么要坐在这个荒僻的地方,难道世界上没有更好的地方可以让她去了,没有更有趣的事给她做了……”他几乎诅咒老天瞎了眼,既然造出这样一些美丽的生命为什么却是要让她们来忍受痛苦……他也不想想,她也许不过是在等她的恋人、满腹的甜蜜,她也许整日匆忙,偶尔闲下,停在这里,她非常惬意。
  

共 17201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生存法理,何去何从,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何处?或许,对于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现实,让人不禁扣问!小说从三个人物为主线,展开心理、社会、环境着手,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一一铺开,读来令人心生震憾……文笔细腻耐人寻味,框架结构此起彼伏,欣赏!-----无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00421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鬼无影        2010-04-19 22:31:53
  生存法理,何去何从,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何处?或许,对于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现实,让人不禁扣问!小说从三个人物为主线,展开心理、社会、环境着手,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一一铺开,读来令人心生震憾……文笔细腻耐人寻味,框架结构此起彼伏,欣赏!
2 楼        文友:鬼无影        2010-04-19 22:32:17
  呵呵,问好钉子,好久不见你的佳作呢,写得不错。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