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芳华】小丫的重生之旅(散文)

精品 【金文·芳华】小丫的重生之旅(散文)


作者:空空山人语 布衣,218.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8发表时间:2025-07-07 22:33:05
摘要:浴火重生,小丫开启了自己傲娇的人生之旅!之后的岁月里,有很多人称赞小丫的命好:健康长寿的父母,稳定的工作,优秀而顾家的老公,快乐健康的儿女。每当这时,小丫总会淡淡一笑,脑海中闪现出那个穿着皮围裙,带着皮手套,全神贯注刷瓶子的女孩;那个深夜里昏黄灯光下孜孜不倦的女孩;那个雨夜里吃力地蹬车前行的女孩;那个貌不惊人却镇定自若地面对考官的女孩......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曾为这样美好的生活付出过怎样的努力。

【金文·芳华】小丫的重生之旅(散文) 成年后的小丫,有一天收拾书柜时,发现了自己高中时的日记本。女儿抢过去翻开浏览,没过一会儿就嫌弃地扔回给妈妈:哎呀,都写了些什么呀,愁云惨淡的,读得人好郁闷!确实,那些年的时光里,没能考上重点高中的阴霾始终笼罩着小丫。沮丧和失落如同形影不离的伙伴,陪伴她度过三年的高中岁月。高三那年,她甚至选择离开校园,独自在家复习。
   那个年代就“躺平”,也算是很前卫吧。好在父母给予她足够的理解和包容,没有强硬地干涉。尽管深知自己可能与大学无缘,但为了给高中生活画上句点,她还是走进了高考考场。不过在参加高考之前,她先去参加了成人高考,并且成功地考取了当地的职工大学。她为自己制定了人生规划:假期打工赚学费,职工大学毕业后顶替母亲的岗位,成为一名印刷工人。
   高考一结束,小丫就托姐夫帮忙,找到一份到当地的酒厂清洗回收酒瓶的工作。她满怀憧憬,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一年的学费。可没料到这活儿又苦又累,而赚到的钱却少的可怜。一个多月的起早贪黑换来二十多元的收入,让她切实体会了靠出苦力赚钱的艰难。
   洗酒瓶的车间很大,里外两间大厂房。每间厂房的中间都有两个非常大的水泥池子,比泡澡的公共浴池还要大一些。外面一间厂房的池子里注满了水,浸泡着前一天晚上放进去的回收酒瓶。好多酒瓶收回来时脏的辨不出颜色,经过一夜浸泡之后,池子里的水变得浑浊不堪,不见池底。工人们围坐在池子边上,捞出瓶子做初步的清洗。里面一间厂房的池子里灌满热水,外间初步洗净的酒瓶会被运到这里,由里间的工人进行二次清洗。瓶子确保洁净如新之后会被送去进行彻底消毒,检验合格之后这些瓶子便可以被重新使用了。
   小丫刚开始的工作是在第一间厂房里清洗酒瓶。第一天上班,经过简单培训之后小丫便正式上岗了,一上午的时间她便已经熟悉了工作流程。她得穿着厚重的皮围裙,戴着皮手套,从污浊的水中摸出一个个浸泡了一晚上的脏酒瓶。然后左手握住瓶身,右手将滚刷插入瓶中,不停的旋转刷子以便把瓶壁上的脏东西都刷掉。估摸着差不多了,就把瓶子里的水倒掉,检查瓶壁是否干净。如果还有残留,那就再灌一点脏水进去继续刷洗,反复多次直到把瓶子刷干净为止。刷好的瓶子要整齐地码放到身边的一个长方形的大筐里,摆满后再搬到隔壁的厂房去。隔壁厂房池子里的热水要清澈的多,氤氲的水蒸气使池边干活的工人们仿佛置身仙境。他们或许真以为自己已然仙人,总是耷拉着眼皮,居高临下地打量送瓶子的凡人们,态度傲慢。
   清洗酒瓶本身并不难,但一次次把手伸进墨黑的污水中,就像开盲盒般充满未知。你不知道摸出来的下一只瓶子里是空空如也,还是挤满干死的臭虫亦或是一只困死瓶中的老鼠。因为工作按件计酬,戴着手套会影响洗瓶子的速度,好强的小丫不愿落后于人,所以刚开始她不戴手套,直接用手捞瓶子、洗瓶子,效率丝毫不输那些干了很久的临时工。然而,这份逞强很快就带来了教训。一次,她伸手捞瓶子时,手指猛地被蛰了一下,原来这只酒瓶的瓶口裂开一个尖尖的豁口,被扎到的手指流出的鲜血和着脏水顺着瓶壁向下流,滴到墨黑的池水里,晕开一小片刺眼的殷红。工友们对此早已见怪不怪,淡定地告诉她去水龙头下冲冲,止血后贴块纱布,戴上手套就能继续工作了。
   虽然工作很辛苦,可一想到自己可以赚学费而不再用父母操心,小丫就浑身是劲儿,像上足了发条似的忙个不停。干了两周后,或许是因为她干活认真,肯吃苦;或许是出于姐夫的情面,她被调到旁边的厂房去清洗较为干净的瓶子。这个调动令周围的工友们很诧异,也很嫉妒,充满敌意的目光令小丫如芒在背。对此她选择视而不见,该怎么干还怎么干。
   一天下班后,小丫疲惫地把皮手套、皮围裙放到更衣箱里,骑着爸爸那辆破旧的二八自行车一路上坡,吃力地往家赶。在离家不远的大路口,金色的夕阳下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那里四处张望。小丫仔细一瞧,竟是二姐。二姐看到小丫,急忙奔过来,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她迫不及待地告诉小丫高考成绩公布了,她的成绩虽然没上分数线,但却是学校文科班的第一名。小丫平静地推着自行车向前走去,身旁的二姐急切地问她要不要再复读一年。她沉默无语,心里乱糟糟的。她从未想过要复读。原本打算职大毕业就可以挣钱贴补家用,年老的父母不必再那么辛苦。她希望父亲每天有牛奶喝,母亲有像样的新衣服穿。二姐陪着她默默地走回家去,小丫一直记得那天的夕阳是橘红色的,很美!
   回到家,家人都围坐在桌边等着和她商量复读的事儿。小丫的内心如同翻涌的潮水,两个声音在脑海中激烈交锋:一个渴望重返校园,追逐更高的梦想;另一个却牵挂着父母,盼望着早日分担家庭的责任。细心的二姐看出了小丫的纠结,她的话像一柄钥匙,轻轻转动了小丫心中的锁:若能苦读一年考上大学,毕业后的工作一定好过当个印刷工,照顾父母的能力也一定强得多。想到洗酒瓶的微薄收入,小丫的眼神表示了赞同。二丫接着问她有没有决心一年之内把自己的总分数提高一百分。没有丝毫犹豫,小丫重重地点点头,神情透着破釜沉舟的勇气。
   复读的这一年小丫果真全力以赴。每天一大早她骑着父亲的旧自行车,骑行四十分钟到补习的学校。命运弄人,补习的学校就设在曾经给小丫留下无数美好回忆的小学校园里。由于离家太远,小丫带着午饭,匆匆吃一口便又投入到学习中去。她是文科生,其他科目都还好,记忆性的知识比较多,只要下功夫多读、多背、多练就是了。但是数学令她很头疼,尤其是立体几何。于她而言,那一道道的立体几何题简直就是难以识读的天书。面对那些图形题,她完全无从下手。最令她害怕的是当同学们在课堂上做题时,立体几何老师会在教室里缓慢地踱步,边走边看看学生的演题情况。当小丫的余光感到老师走近时,她觉得自己整个身体都绷得紧紧的,心跳如鼓。而等老师停在她身旁,看一眼她的本子,然后长长地叹一口气,背着手慢慢地踱走时,小丫的脸像被火炭炙烤过一样,她低低地埋下头,假装移动着手中的笔,忙着书写解题的步骤,然而那纸上分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那一刻她觉得所有的同学一定都在鄙夷地看着她,或许有些人的脸上还挂着幸灾乐祸的微笑。当然这只是少女小丫的想象,那时的她怎敢抬头四望。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以后,对于每一道不会做的几何练习题,小丫都会反复做无数遍。不懂就先看答案解析,认认真真的看过几遍之后,觉得自己似乎已经看明白了,就把答案放到一边开始做题。如果还是做不下去的话,就再去看解析,看完之后再重新做题。如此反复,直到能把这道题完完整整地写出来或者背会。一年中小丫不知道自己背会多少道几何题,反正后来她居然有时也可以不看答案就能正确解题了,那种喜悦真是难以形容的美好,她认定努力就会有收获。
   补习学校的文科班里有近百名学生。这么多的同学中有真正用功苦读的,也不乏被父母逼着不情不愿来应付的。如果坐在教室后面的话,好些同学总是随便说话,闹哄哄的,听课的效率很难保证。而同学们的座次是根据月考的成绩每月调换一次,按照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大家依次选座位。每一次选座位对于小丫来说都不啻是一次煎熬,因为根据她中等靠下的成绩,她是绝对不可能坐到前几排的。机智的小丫发现讲台右边的一角有一个“特座”,虽然位置很偏,但毕竟是第一排,离老师很近,可以专心听课。但是那个座位的下面是一个地窖,地窖口上盖了一块大铁板。冬天坐在那儿会很冷,可小丫不在乎,她渴望坐在那里听课。每次选座位的时候,小丫总是焦虑地等在人群里,眼睛直直地盯着“她的座位”,心里的小鼓敲个不停,根本听不到旁边同学们的说笑,担心在老师叫到她的名字之前有同学会占了她的“宝地”。所幸几次排座位她都如愿以偿地选到那个座位,她觉得自己很幸运。长时间坐在冰冷的窖盖上的代价是,放寒假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小腿上出现一片片红色的斑点。那时候,电视里正在播放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女主角幸子身患白血病,不治而亡,其症状之一就是身上布满了红色的血点。小丫心里很害怕,妈妈也很担心,于是带她去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虚惊一场!
   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时间,小丫决定放学后去市一中上晚自习到十点,然后再骑车回家。回家的最后一段路是颠颠簸簸的土路,没有路灯黑乎乎的,走这段路时小丫有点儿提心吊胆。一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有一辆汽车突然爆胎,发出“砰”的一声巨响,独自骑行的小丫着实被吓了一跳。她不由自主地加快速度,眼看就要到家时“啊”的一声惨叫,小丫掉进了白天铺管道的工人们挖出的一条一米深的壕沟里。好在自行车跌倒后架在了沟上。沟里的小丫慌慌张张地爬起来,顾不得身上的泥土和疼痛,费力地爬出壕沟,四下里找到散落的书包和变形的饭盒,使出浑身的力气把自行车拉扯起来,推着掉了链子的自行车一瘸一拐地奔回家去。第二天早上,邻居阿姨问妈妈,夜里听没听到一声惨叫,黑灯瞎火的,会不会有人掉进了沟里?妈妈建议小丫别去上晚自习了,小丫没吭声,晚自习却一天都没落过。不过以后每天晚上,爸爸无论多累多忙都会到那段土路的尽头等着小丫,和她一起回家。
   寒假到来之前,小丫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市电视台招聘节目主持人的信息,她从小热爱播音主持,也想一试身手。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她悄悄地报了名。主持人的初试设在另一个区的一个大剧场里。初试当天小丫上完上午的课,在学校吃过午饭便坐着公交车,急匆匆地赶到了考场。到了考场,小丫发现剧场大厅里挤满了参加面试的考生和陪考的家长。考生中女生居多,大多数的女生衣着光鲜,脸上化着精致的妆容。灰头土脸的小丫穿着二姐单位灰色的劳保棉袄,一双笨重的黑条绒棉鞋,分明就是一只误入白天鹅群的丑小鸭,心里不免生出一丝自卑。面试规定每十个考生为一组,考试内容是面试者朗诵一段自选的文章。轮到小丫时,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她大方自信地走到考场中央,声音洪亮地自我介绍之后,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自己在高中阶段写的小诗。明知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小丫反倒觉得一身轻松。这份释然反而使她展现出最本真的光彩。一周后的日报刊发了作为主考官的电视台台长所写的一篇文章,文章里居然引用了小丫所朗诵的那首小诗。他惋惜小姑娘有些地方口音,但鼓励她一定会迎来自己诗中所憧憬的美好未来。那位台长一定不会想到,他的一句祝福犹如一束明媚的阳光射入了小女生的心中,温暖她,点亮她!
   一年的学习时光在刻苦努力、心无旁骛的小丫眼里,恍惚间转瞬即逝。临近高考前的一天夜里,小丫母亲突然心悸,家人手忙脚乱地把她送到了医院。所幸送医及时,父亲陪母亲输液,小丫和姐姐回家休息。暗夜里,受到惊吓的姐俩躺在床上都毫无睡意。姐姐感慨万一妈妈抢救不及时可怎么办?她很后怕。小丫没有回应她。姐姐问小丫是不是睡了?这时小丫才幽幽地说,哦,没睡。她正在回忆历史老师白天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格局。她兴奋地告诉姐姐历史老师是一位身材瘦小的老太太,上课从不带教案,板书就是提纲,讲课时神采飞扬,从不拖堂……小丫自顾自地滔滔不绝,发觉没有听众回应才意犹未尽地闭口,脑子里继续回顾别的课程了。
   高考前一周学校放假,小丫在家里有点儿无所适从,不知自己该做些什么。老师建议看看错题,放松心情,不要再刷题。但她心里慌慌的,只有通过做题才能使自己暂时忘却几何题解不出该如何的担忧,忘却复习不全面就要上战场的胆怯,忘却高考如果再次失利该如何的恐慌。家人看到小丫不思茶饭干着急,却也不敢催她。最后的一周小丫觉得很漫长!
   终于又迎来了高考!人如果太想得到某件东西时心态是很难平和的。小丫太想考好了,考试时便不像前一年那样的从容,那样的气定神闲!同她一起复读的好友说,高考前她的父母每天都会为她精心准备丰盛的饭菜,每餐的搭配力争做到营养均衡,色相俱全。她吃得很有压力。小丫考完语文回家,吃的是妈妈烙的白皮饼卷土豆丝儿。她觉得很好,感谢父母的平常心带给自己的片刻安宁。
   等待发榜的那几天是这一年当中最煎熬的时刻,小丫心里没底儿,不敢去看成绩。已经身怀六甲的二丫执意陪她去看榜,妈妈担心二丫出事儿也跟着一起去。距离她的小学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个百货大楼。身体笨重的二丫有些走不动了,小丫便让妈妈陪着二丫坐在大楼前面的石墩上休息一会儿,她自己去看成绩。她脚步匆匆地走向学校,校门口的成绩栏前已经挤了很多看成绩的同学。小丫赶忙凑过去,越过攒动的人头,一行行的从上到下仔细搜寻。她极力掩饰着自己的慌乱,眼睛一瞬不瞬地搜索着自己的名字。444分,成绩比去年高了八十多分。小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跳撞到喉咙。她拼命挤到榜前,使劲揉了揉眼睛,指尖划过名单,停留在自己的名字上。看一遍,再看一遍,没错,是自己的名字,是那个成绩!再三确认之后她被挤出人群,然后飞一般地奔跑起来,越跑越快。小丫的脸上溢出了笑容,眼泪不停地流到腮边,又风干在风里。远远地,她看到了挨在一起的妈妈和姐姐,她继续向前奔跑,试图忍住恣意流淌的泪水。看到奔跑的小丫,妈妈和姐姐刷得站起来,朝着她快步走过来。虽然很努力地克制着,但说出成绩时,小丫声音颤抖哽咽,不争气的泪水流个不停。妈妈和二丫也喜不自禁,两个人都开心地笑着,眼睛都亮晶晶的。后来拿到成绩单时,小丫看到她的数学成绩由原来的45分升至85分。她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你很棒!
   得偿所愿,小丫考上了当地师范学院的外语系!浴火重生,她开启了自己傲娇的人生之旅!之后的岁月里,有很多人称赞小丫的命好:健康长寿的父母,稳定的工作,优秀而顾家的老公,快乐健康的儿女。每当这时,小丫总会淡淡一笑,脑海中闪现出那个穿着皮围裙,带着皮手套,全神贯注刷瓶子的女孩;那个深夜里昏黄灯光下孜孜不倦的女孩;那个雨夜里吃力地蹬车前行的女孩;那个貌不惊人却镇定自若地面对考官的女孩……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曾为这样美好的生活付出过怎样的努力。
  

共 554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催人泪下激人奋进的纪实性散文,作者感情饱满记忆深刻文笔细腻文风质朴地记录了小丫在考期间的所有经历以及成长的心路历程。作品中的小丫心地善良,特别有孝敬之心和奋进之心,在考上职工大学期间去刷瓶子挣学费,不怕苦和累,甚至手被划破依然努力工作,只是为了减轻父母和家庭的负担。在复读一年的过程中,历尽艰辛,多次遭遇磨砺和磨难,但小丫始终是一个自尊自爱自强的女孩,宁可忍受痛苦,也要战胜困难,最终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考上师范学院外语系,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这是一个上进的孩子,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她的奋斗史一定会感动并激励更多的孩子在低谷中不要放弃、在艰辛中继续努力,相信汗水不会白流,收获总是通过奋斗才能获取。作品内涵丰富,感情真挚,读后令人难以忘怀,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推荐阅读欣赏,并申报精品。【金文编辑:王金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08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7-07 22:33:42
  优美文笔,感人至深!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7-07 22:34:12
  精彩人生历程,处处催人奋进!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7-07 22:34:50
  读后非常感人,欢迎各位老师细细品读!
4 楼        文友:空空山人语        2025-07-07 23:21:15
  悲剧往往使观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但它们常常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人生中的坎坷当时也许会令人感到难过甚至难以接受,但它们逼我们勇敢,迫我们坚强。风雨过后,我们才会更加珍惜阳光!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07-08 12:50:31
  感谢老师投稿,情真意切,催人泪下,文采斐然,情景交融。期待更多精彩!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07-08 12:52:08
  感谢王社长倾情编辑,炎炎夏日,敬业精神可嘉。向王社长致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 楼        文友:三角梅        2025-07-08 22:24:55
  读这篇纪实散文时,眼泪在不经意间滑落。小丫高考失利后的那段路,竟与我曾经的轨迹如此重合,那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痛,被一字一句轻轻熨开,烫得人心头发颤。
  
   尤其难忘文中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恍惚间,我仿佛又看见了自己当年蹬着不知道妈妈从哪里找来的破旧自行车穿过街巷的模样,却载着我熬过了两年最灰暗的日子。直到现在,它还常常闯进我的梦:总是在放学了找不到它,众多的自行车里,没有我那辆旧自行车。原来有些物件,早已和那段岁月牢牢系在了一起。
  
   作者的笔触没有刻意煽情,却让小丫的每一步都踩在最柔软的地方。她笔下的“浴火重生”,从不是轰轰烈烈的逆袭,而是藏在无数个细节里:是失败后第一次敢抬头看天的瞬间,是咬着牙把苦日子过出点甜的韧劲,是终于和过去和解时眼里的光。
  
   忽然懂了:那些曾以为跨不过去的坎,那些深夜里偷偷抹过的泪,其实都在悄悄雕刻着我们。就像小丫,正是那些坎坷打磨出她如今的模样——活得昂首挺胸,笑得恣意洒脱。这样的幸福,带着烟火气,更带着沉甸甸的力量,让人忍不住为她鼓掌,也为曾经咬牙坚持的自己,红了眼眶,我也在日记中和过去的旧自行车和解了。
回复7 楼        文友:空空山人语        2025-07-08 22:33:22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经历过磨难而不倒的人一定可以笑对人生!
8 楼        文友:诺言星辰        2025-07-10 11:10:26
  平时的语言却述说了一个坚强,上进,不甘于平庸,勇于实现自我的小孩的故事。让人不由得眼前浮现出一幅幅小丫在刷瓶子,在认真做题,坐在特殊座位,在参加面试,在骑自行车摔倒,在看到成绩时流泪的各个画面,每一帧画面都定格在了那个成长的特殊时期,回首过往经历,你值得人生最好的一切,加油,小丫!
9 楼        文友:空空山人语        2025-07-10 23:15:05
  王尔德曾说:“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但愿我们都能心中有梦想,眼中有星光!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