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柳岸】那年初五春依旧(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柳岸】那年初五春依旧(散文)


作者:蒋文斌 布衣,15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1发表时间:2025-07-08 22:11:34
摘要:当年我们几个懵懂少年,冬日不解春风意,但因对文学着迷,搞起了文学。随后在李老师等人的支持下,意气风发,创办了所谓的文学社,梦想飞得更高更远……如今我们的下一代,韬韬他们,机灵、活泼、幽默、谦虚好学等良好的品性、文学潜质,不仅有,而且超过了我们当年的风采。

【江山·见证】【柳岸】那年初五春依旧(散文) 正月初五的太阳似乎比任何时候都矫情又善解人意,毫不保留地撒满整个大地,令洋溢着喜庆的年味更浓。
   快乐的候鸟(又名湘南一枝梅)、牧阳、我三个死党先前约定,尽量带上家属,到牧阳老家去做客,顺便“故地重游”,看看年少时我们创办的“村花报社”旧址 。其实该旧址也正是候鸟的“闺房”,与牧阳家仅两百米之隔。
   没想到候鸟真的像飞一样比我们早到。可我们驱车赶到时却并没发现他。韬韬,牧阳的大公子,俨然一位礼仪师,见我们一到,就放起了鞭炮。此刻,四面八方也不断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了迎客贺岁外,好像都在庆祝我们这难得的一聚。响声过后,妻子、女儿与牧阳的大公子、小公子等玩得不亦乐乎。
   随即,我拨通了候鸟的电话,他说正在他屋后的李老师家拜年,待我和牧阳围着他的闺房转了大半圈时,才发现他在李老师家前挥手:“同志们,新年好!”
   我们不紧不慢地赶过去,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如太阳般温暖灿烂的李老师的笑脸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紧接着是每人一碗双鸡蛋茶,里面有未完全溶解的白砂糖,上面浮着沾满阳光的爆米花,香喷喷的香遍整个农家小院。
   喝上一口这久违了的农家风味,我忙问,候鸟呢?到后面一家去了。主人笑答。我顿生疑虑:就算候鸟八九年没回老家,也不至于挨家挨户煽情,到处乱飞吧?
   就在我们坐在牧阳屋前平地上边晒太阳边谈论年少办报时的逸闻趣事时,忽然发现候鸟飞一样的身影。我忙不迭地问他,什么时候过来聊天?你们莫急,最后一家。美滋滋的声音从他身后绕过来,接着就不见了踪影。我不由得问身旁的牧阳同志,为什么此时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骚公鸡精神抖擞地挨家挨户跑?莫非每家都有花容月貌绿色环保的村姑在等着他?
   牧阳有些得意地回答,非也。在我们这个村子,几十年就留下了这种习俗:每年春节,只要年轻人在家,无一例外互相串门,笑容满面、以礼相待,哪怕彼此再有过节,见了面,好像什么都忘了。原来贵处有如此珍贵的民风民俗,怪不得年年如暖阳,岁岁如今朝啊。
   “春天的太阳是明媚的/夏天的太阳是毒辣的/秋天的太阳是多情的/冬天的太阳是温暖的。”韬韬傍在我肩上不失时机地朗诵着自创的小诗,与此情此景不谋而合。我真的觉得很意外也很感动。
   “不妥,夏天的太阳应该是‘炎热’的为好。”候鸟不知何时冒了出来更正。韬韬点头称是。当年他爹十三岁会做诗写言情小说,想不到如今他八、九岁就能赋诗作文,比他爹还早熟、多情、有才,难能可贵啊,我不断赞赏着。
   我还会歇后语、对对子呢!韬韬自豪地说。说着就自己与自己对起了对联……韬韬的诗和对联,使我觉得这浓浓的年味中不时透出丝丝文化气息。
   午饭时,李老师来了。候鸟二十年前曾拜他为师。人称乡村秀才的他果然出口成章,就连我与他互相敬酒都忘不了来段顺口溜:“商品经济大流通,开放搞活喝两盅。”说完一饮而尽。第二杯时又来句:“这杯酒我祝你生意一年更比一年好,墙上生玛瑙,地上长元宝,火车运钞票!”
   趁着吉利话、好心情,大家你来我往,一连数杯都干了个底朝天。只是候鸟不胜酒力,跟大领导一样,与任何人都只是“对不起,表示表示,表示表示。”
   一直在我身后的韬韬,不停地“骚扰”我,说我的下联对得不好。他接着又出上联:“伯伯发财。”我胡乱应对:“韬韬进步。”如此这般,多少能体现一些我们当地的酒文化,令喜庆气氛更浓,能喝酒的,大家都喝了个满堂彩。
   饭毕,意犹未尽。我提议带孩子们去挖老鼠、熏老鼠。大家愿欣然前往。韬韬肩背锄头,女儿茜茜手拿类似济公用过的蒲扇。出发的路上,一行八九人,东找西看,特别是候鸟,不知是他不能分辨老鼠洞还是因别的什么嗜好,反正逮着洞就凑过去捣鼓,那神态差点像在“嗅”了,可就是没有发现老鼠的踪迹或气味。正愁没有好去处,牧阳说请随我来。到得一座村子附近最高的山下,大家觉得新年新气象,一年的开端正需要登高望远。候鸟说我要飞上去,牧阳说我要上去放牧太阳,我说这是我爬过的最小的山。一同向上。穿高跟靴子的女同志由各自的老公扶着一歪一扭上山,孩儿们则屁股没冒烟就跑到了山顶。
   看我们大人拖拖拉拉,好不吃力地往上爬,于是韬韬在山上高喊,我出上联给你们对,就是“拖拖拉拉拖拉机”。我们几个想了好几句,他总是说不对不对。好不容易大家都到了山顶。眺望远方的云和天,一阵阵山风吹来,春意来袭,多喝了些酒的我和牧阳,哪管得上挖老鼠、熏老鼠,就算老鼠熏我们,也很想就此在春姑娘的怀里睡去。我们不约而同躺在草地上。不久韬韬拿出十块钱先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见我不理,他便迅速跑到牧阳身边,同样一晃,哪知他爹突然睁开双眼,于是乎,他说,我老爸太贪财,见钱眼开!
   不知何时,我朦胧中被一阵笑声吵醒。听韬韬说,谁要是能挖个洞,用它来烤野兔子吃就好了。等了一会,见大家没有响应,于是对站在旁边的弟弟和茜茜煞有介事地说,哎,看样子,一个公子哥,一个美少女,你们都不是干这种粗事的人,还是我这个老农民来吧。说着,拿起锄头有模有样地挖起来。
   好一阵狂笑。不知不觉,太阳已偏西。只是,有诗人气质的候鸟,怀春似地看着远方。他指着远处白云下高山那边的方向说,那应该是我现在生活的地方……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山那边,天那边也曾是我想飞去的地方……
   当年我们几个懵懂少年,冬日不解春风意,但因对文学着迷,搞起了文学。随后在李老师等人的支持下,意气风发,创办了所谓的文学社,梦想飞得更高更远……如今我们的下一代,韬韬他们,机灵、活泼、幽默、谦虚好学等良好的品性、文学潜质,不仅有,而且超过了我们当年的风采。
   目光不由回到来时的路。突然想起韬韬的上联“拖拖拉拉拖拉机,”于是有“来来回回来回路。”陡然感到来回一趟不容易,相聚一次不容易。在这“夕阳无限好”且又弥漫着浓浓年味的时刻,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愿我们及下一代能像候鸟,即使以后飞得再高、再远,一路见到再多无污染、原生态的野花野草,也不能眼馋、嘴馋,而忘记回家的路……
  

共 24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那年初五春依旧》讲述的是笔者和当年的三位文友故地重游的故事。在正月初五,快乐的候鸟、牧阳、我三个先前约定,带上家属,到牧阳老家去做客,顺便“故地重游”,看看年少时我们创办的“村花报社”旧址。我们来到牧阳家,牧阳的大公子用热烈的鞭炮声欢迎我们,农家小院里满是香喷喷的爆米花味道;早早赶来的牧阳按照当地习俗挨家挨户去串门;我们三个老友和家人在一起谈诗对联,举杯畅饮,喝得满堂彩;饭毕,在我的提议下,我们又乘兴带孩子们去挖老鼠、熏老鼠。一路边玩边欢声笑语,仿佛回到了我们曾经的少年时代,文学少年的风采再次回到在我们身上,也展现在我们下一代身上……笔者通过叙述和当年的文友重聚的欢乐场景,反映出真诚的友谊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文学带给人们的精神力量;散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情节生动,故事贴近生活,引人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7-08 22:12:04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7-08 22:12:44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