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韵】夏韵流年(散文)
当听到今年的第一声蝉鸣,随之,那万紫千红又火烈的紫薇花也微笑着迈着轻盈的脚步,飘然来到了人间。还有那翘着金黄色小喇叭的凌霄花,也绽放在篱缘上。
物候是时令与季节最先感知的天使。天气热起来了,相应的雨水也多了起来,几天便是一场“殷勤昨夜三更雨”。随之,江河湖泊均已溢满。而那小河的瀑流,又唱着欢快的歌儿,与蝉鸣合奏,共同欢颂今夏的协奏曲。难得这般的天籁之声使人心怡畅爽,真乃是天地人浑然融为一体,似那天外的幽然之境。
再仰目,天蓝,水绿,红日高悬,白云悠悠。
湖水静如平镜,荷花仙子也应时降临到了人间,为人世间送来了娇美的佳境,真乃是“映日荷花别样红”,不由又使人想起了词仙苏东坡的千古名句:“欲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一生起伏跌宕,几经宦海沉浮,但他却仍能坚守着那份天性与禀赋,终成为当代乃至后世之万古词仙之骄,令后人景仰之至,甚是叹为观止,万般感怀欣赏。
由苏东坡又联想起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此诗句多么清新,又多么自然,就如同天然生长出来的一般。
此刻,我正坐在小河瀑流的石矶上,看着瀑流畅喷薄的水帘,下方水在奔波沸腾,又银花飞溅。而那石矶低处的石面上,深绿色的苔藓托着清清的水流,其水薄流于高石矶的边缘处,几簇小小圆圆翠绿色的浮萍,呈现出那么的悠然自得而又无限惬意。
一会儿,便飞来一对黑色的蜻蜓,蜻蜓脊背近翅膀处又巧妙地镶嵌着一条白彩。
在瀑流的下面,一会儿便跳出水面一条或几条小银鱼。我感到很奇异,小银鱼为什么会跳出水面?也许是由于那里水流湍急冲击的吧?还或许是据说瀑布会产生一些空气负氧离子所致吧?而那空气负氧离子会使生物活跃兴奋起来。
抬首远眺河面上游,在微风的吹拂下,飘浮流动着道道横向弯弯曲曲的涟漪,那长长的涟漪,一直伸向河两岸,又顺着河的流向缓缓地飘向远方,最终流向不远处浩瀚的大海。
在瀑流下方不远处,是一大片郁郁葱葱足有五、六米高的大水菖蒲青纱帐。一会儿于青纱帐中便游出了一个水鸟家族。在这群水鸟中,有羽毛油黑色的,它的脸就似喝醉了醇香的酒,红红的,头上面还长出一条红色的冠子,其尾部又配以白色。这种水鸟,即使是飞落在石矶上,头与尾巴也总是一伸一翘的,很有节奏,这应该是由于它们总是浮游在水面上,从而自然地形成了一种惯性动作。在浮游的水鸟群中,还有几只似麻鸭的水鸟,这种鸟经常潜下水中,应该是在捕食鱼儿作为美味佳肴。
在大水菖蒲青纱帐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它们在其中捕食、游憩、唱歌、育雏、取妻生子繁殖后代。
有一种轮流鸣叫而且一叫就是一整天的赶车鸟,那叫声,“嘚嘚嘚,驾驾驾,吨吨吨”,就似过去农村赶马车的声音。在我老家,也有这种鸟,故乡人称之为车豁子。还有一种鸟的体形很大,叫起来的声音也很大,“叼,叼”!声音清新空灵。时而还传来几声高亢的“叽、叽、叽”的声音,这应该是水鸟叫的声音。
在河堤外边缘石砌五六米高的挡土墙外的绿色林带中,也有多种鸟类,有喜鹊,还有一种留鸟叫声为“叼两千两”,还有大白鹭也会经常着落于树上,还有那无论雌雄都叫哥的类八哥,叫声很响:“文——!文——!文——!”。于是乎,水菖蒲青纱帐与高岸林带中的多种鸟类共唱夏天美的惬意之歌。
在河水中,尤其是于水菖蒲青纱帐的水下,畅游着多种鱼类,有鲤鱼、鲫鱼、黏鱼、黑鱼,还有一种叫小麦穗鱼,还有金黄色的金鱼。这些金鱼,应该是有的信奉宗教的老妇人放生的。还有乌龟,还有水蛇,还有大牛蛙,每到牛蛙的繁殖季节,蛙鸣声便响彻整个河境。
在河堤边,每天早晨或傍晚,都有一些爱钓鱼的人在乘矶垂钓。在鱼产卵的繁殖季节,水中的大鱼是最愿意咬钩的时候,这时也是最容易钓到大鱼的时候,经常可钓到二、三斤的大鲤鱼或黑鱼,有时还可钓到乌龟。我就见到一个钓鱼人钓到了一条大大的鱼,将那钓到的大鱼头放入水桶中,桶上边还露出三十多公分的鱼尾部。
刚下过雨时,也是钓鱼的好时节,那可能是河中水流比较混浊,鱼儿不好觅食,于是都游到河边上来了。
即使在平时,钓鱼的人也不少,但大多钓到的都是小鲫鱼,一般也就一、二两重上下。有一天我就见到一个青年人钓了百十来条小小的鱼,说鱼头连着尾巴有点太夸张了,但确实很小,我询问他,钓这么些小鱼回家怎么弄?回答“养着”,也是,哈,钓鱼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拿回家中再养起来,仍然有乐趣在延续着。
看着钓鱼人,使我又想起了我在上小学五年级时所学过的一篇课文,文章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文章的作者是一位参加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士所写的。文中讲述的主人公被战士们称之为“老班长”。老班长高个头,背有点驼,是一名上了年纪的炊事班班长。由老班长照护着几名在长征途中负了伤的战士。当时正值很快就要走出草地的时候。每天几位伤员吃着仅有的一点儿炒面维持,而老班长却在背地里吃着草根充饥。由于长时间营养极度的亏乏,致使老班长的身体实在是支持不住了,于是便倒下去了。两位伤员便去附近的河流中钓鱼,以为老班长补充一点救命的能量。当时的鱼并不好钓,两位伤员心里默念道:鱼呀快些上钩吧,这是在为救一位红军战士的生命啊!还真钓到了几条小鱼。回去后,为老班长做熟了鱼汤,送到老班长的卧榻前,劝老班长快些吃下去。这时的老班长已经吃不下去一点东西了,不长时间,老班长便停止了呼吸,牺牲了。
解放以后,两位战士将那生了锈的鱼钩送去了革命军事博物馆,以纪念那位为革命、为打下红色江山而建立新中国而做出巨大贡献并付出生命的老班长。这个真实的故事非常感人!尤其是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又是女老师,课文读得又极富情感,因而使我们班的同学的情感也融入到了文中的故事情节之中,学习这篇课文距离今天已有六十多年了,却使我至今难忘!
须臾,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就要到了,于是我又想起了我读中学时那段大唱革命歌曲的时光,当时就唱响一些纪念抗日战争的歌曲。那时,我们班安排了三个同学去学校里学习,学会后再回到班里教全体同学唱。当时男同学就安排我一个人,另外又安排了两名女同学。而今,那两位女同学已先后乘云鹤西去,转入另一个世界了。其中有一个女同学还是我的前女友,她离世前患了肿瘤,那时她就职于武汉一汽职工医院为护士长,那时她才五十多岁。另外那名女同学为校花,她的命更苦,还是在她三十多岁时,她的爱人也因患了肿瘤而离世了,只能由她带着一女一儿而顽强地维持着生活,当时她是一名教师。还好,她的两个孩子还真挺争气,都考上了大学,男孩子毕业留校任教,女孩子也成为了一名高中数学老师。
回忆起我那两位同学,于是便让我想到,人生无常,对于我们这般古稀之龄的人来说,余生的时光尤为珍贵,真乃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呐!此时,我又想起了抗疫英雄李文亮生前的话,“要好好地活着”,是呀,人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偶然,而这偶然的生命,每个人又只能有一次,于是乎,对于时光的珍惜,就显得弥足珍贵呀!
遥祝社长夏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