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茴香,摇曳在游子眼里的故乡身影(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茴香,摇曳在游子眼里的故乡身影(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探花,14249.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9发表时间:2025-07-11 13:12:52

从小我就喜欢吃茴香,无论生拌热炒都喜欢,最喜欢吃的就是奶奶还有母亲包的茴香水饺和小笼包了。尤其是茴香水饺,我是吃起来,就没个够,天天吃,顿顿吃,也是从来吃不厌烦的。
   说来,还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儿,当时,也没太往心里去的。就是,每次吃饭时,已经用筷子用得很熟练的我,奶奶却一再地教我怎么用筷子,总是嫌我握筷子的手离筷子头太远了,因此,奶奶很耐心地反复地教我拿筷子,就是握筷子的手儿,得要离着筷尾远些,而是离着筷头,也就是夹菜的一端,要近一些,再近一些。后来才知道,奶奶说民间流传一种说法的,说是持筷较高,也就是靠近筷子尖端的嫁得就近,反之,持筷较低,也就是远离筷子尖端,离得筷尾近,那么就会远嫁呢。
   每次,邻居的马婶苏婶见了,就会笑着说,那是,奶奶担心我会远嫁嘞。接着,马婶就笑着说:不如嫁给她儿子,现在就定下,不就不用担心了。
   苏婶一听老大不高兴,说:“要嫁。也得嫁给我儿子,谁也不许再有想法了。因为,我儿子早已说了,非小蕊不娶了。”其实,都是玩笑话,九奶奶常说:“这儿女婚姻,谁也无法左右的,缘分那是最重要的,到底缘分在哪里?是远是近,还真是不好说的。”九奶奶是在说,现在说啥都为时过早,要等长大,看看缘分在哪里才知道嫁到哪里的。
   可是,奶奶最在意的就是远嫁这件事。因为小姑姑远嫁,奶奶日夜思念,可是,因为太遥远,小姑姑有时好几年才回来一次。
   于是,奶奶就多种茴香,因为小姑喜欢吃茴香饺子。奶奶还说呀,茴香就是回乡,借着同音,但愿小姑常常思念起故乡来,经常地能回来。不是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嘛,奶奶说这歌写得好,唱得也好。每次一听这首歌,奶奶眼眶都会湿润的,因为小姑嫁得远,也因为三叔离家也很远,三叔参军,转业后自愿去了大西北,在那里工作,也是好几年才回来一次。
   说来也真是,看看人家左邻右舍的女孩子嫁得近,今天回来,明天又回来,有时候,还住上几天嘞,真好。因此,养女说啥也不能远嫁的,远嫁的女儿,回一次家,可就难喽。
   然而,今非昔比,现在,无论嫁得远近,比起从前回家的难度不算太大,但是,毕竟遥远,回一次家,还是要有诸多考虑的,时间,工作,家里大小事情诸多方面都要考虑周到。
   怎么也没想到,我也算是远嫁吧,竟然隔山隔水好几千里远呢。记得,我刚刚结婚,就在我的小园子里种上了茴香。爱人问我:“难道说,你和我一样,很喜欢吃茴香吗?”我点头微笑说:“那是当然的啦。”
   “饺子?对吗?”
   “嗯,就是茴香饺子呀,咋也吃不够的。”于是,爱人很温柔地答应我,他会给我经常包茴香饺子吃的,因为,他和他的家人也都喜欢吃茴香,喜欢茴香淡淡的清香。
   茴香,很好管理的,只要稍加施肥和浇水松土就生长得一片片的娇嫩,碧影摇曳,满园的翠绿。其实,茴香的缕缕清香,更是独特的,没有香料的那种沉重,而是一种干花的淡雅与新鲜的绿草混合进了阳光的味道,一种回甘,一种炸开味蕾,一种非要你思念起那种味道,故乡的味道的感觉。
   是的,我的故乡人们总是称茴香香子的,不仅奶奶喜欢茴香,母亲喜欢得更甚。母亲将家的屋前屋后都种上了茴香,母亲尤其喜欢茴香的花朵,母亲喜欢那一抹淡淡的黄色,那伞状的花序,一根根纤细的主茎顶着一簇簇轻盈如雾,蓬松如纱的金色小伞,在一抹抹碧绿碧波里翩翩起舞。
   其实,茴香,有叫怀香土茴香、野茴香也叫怀香子谷香、还有叫茴香子谷茴香甚至直接叫它香子的。总之是离不开一个“香”字的,与这缕缕的“香”始终是不离不弃,它也因香得到更多人的喜欢。
   然而,茴香,无论叫它什么,它都不惊不喜,自然而宁静,好似一位女孩儿一样,娴静而自然。这么美丽的植物,自然不会被诗人们忽略。因此,早在北宋时候,作为江西诗派开山之祖的黄庭坚就将它写进了诗里:“邻家争插红紫归,诗人独行齅芳草。丛边幽蠹更不凡,蝴蝶纷纷逐花老。”可见诗人将对茴香的喜欢与赞美隐在诗句里,令人回味无穷呢。
   记得,小时候,每次母亲给我读《西游记》,当读到第三十六回时,就会反复读着里面有一首诗:“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母亲总是说,千万别小看了这诗嘞,看似简单的一首诗,其实,里面却藏有好几味中草药呢。于是,母亲就一味一味地数下来,说第一句里的益智和王不留行再有紧接着的三棱子、马兜铃呀,还有荆芥、伏苓、防己、竹沥,那么这最后一味不是别的,就是咱们熟悉的茴香呢。说来吴承恩老先生,真是用心了,想想吧,此茴香也就是“回乡”的谐音梗,老人家在这里借此抒发了唐三藏师徒一行三人的思乡之情,让茴香、怀香沾染上了取经路上的风霜雨雪,想象就能体会出的,一路的风餐露宿,妖魔鬼怪不断出现,远离家乡的人,心里升起的是缕缕乡愁也是很自然的,又怎么能不思念故乡,思念自己的出生之地?
   然而,说起茴香是一味本草,那是一点也不错的。茴香本就具有性温,归肝、肾、脾、胃经,能温通经络,又可以缓解寒疝腹痛。而且,还可以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母亲说,记得那年我家住着的邻居叫杏花的,从外地嫁过来,因为离着娘家远,而且,她的母亲身体又不好,受不了远路颠簸与劳累的,因此也来不了的。于是,杏花生孩子时,就没敢告诉她母亲,生怕母亲担心,如果再加重病情就得不偿失了呢。而,杏花的爱人强子,正是农忙时候,每天起早贪黑在田地里忙着,真是恨不得有分身术呢,只是顾不过来。
   或许,月子里太思念母亲和故乡了,杏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总是吃下睡不好的,胃口总也不好,因此,她的奶水也就不好。还是奶奶记起了茴香有催奶作用的,于是,奶奶就主动担任起了照顾杏花月子的任务,奶奶说一个村子住着,就是亲人了嘞,我在家没什么事儿,我来伺候杏花月子,可是呀,先说开,我说无偿的,是自愿的。苏婶马婶知道了也要加入,那九奶奶一听更是要加入到伺候月子队伍,都被奶奶劝退了,因为苏婶马婶庄稼地里有好多的活计等着做,九奶奶年纪又太大了,因此,当此重任的只有自己最合适。
   得知杏花奶水不多,奶奶就每天给杏花用茴香不是炖猪蹄就是炖鲫鱼汤,一早一晚让杏花喝汤吃肉的。再就是奶奶总是陪在杏花身边,聊聊天,说说话的,以解思乡之情呢。
   慢慢地杏花的胃口好多了,也想吃东西了,逐渐胃口大开。杏花能吃也能睡,人儿有了精神,有说也笑的,她的奶水也多了起来。月子里的小宝宝也能吃饱,不再哭闹。毫无疑问,这是茴香在起作用了,茴香入肾经,直接温补肾的阳气。
   如今,我也远离了故乡,幸亏遇见了细心又体贴的爱人,他可能体会到我离家远,会思念故乡的缘故吧,就经常给我包茴香饺子,做饭烹饪中,也经常会用茴香做香料,比如常用茴香炖肉呀卤肉呀,还炖羊肉鱼肉,都很香的。因为,茴香能够去除肉类的腥味,赋予菜肴浓郁的香味,使菜品更加美味可口的。我在老家时,父亲也喜欢用茴香烧各种菜做各种肉的。我们故乡的人,还喜欢用茴香籽茴香叶子炒茶,当茶来饮呢。
   忘记在哪里读到的句子,还记得,是陶弘景说的:“煮臭肉,下少许,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茴香。”
   其实,我一直胃口不太好的,尤其是吃点凉东西更是消受不起,一连几天胃里不舒服。爱人说,我这是虚寒引起的胃病呢,从前他祖母得了一方子,就是用茴香来给他婶婶治疗过的,很简单,不过就是一些茴香草药煮水再加点蜂蜜而已。我听了,就说,我用过的,当时,我也不知道,我母亲不知哪里淘来的方子,但是用了,疗效不大,胃口还是那样,于是,就不再用了。爱人却说是因为我没有坚持下去的缘故,可不要小看了偏方,偏方治大病呢,只是中药的疗效很慢,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效果的,三天五日看不出疗效的。
   于是,听从爱人的,就坚持了一段时间,天天我自己想不到的,爱人却当成了一份要务,端着茴香杯子,等在一边,催我快呀,到了喝茴香时间了。天天如此,一句“茴香(回乡)”,让我越加难忘故乡,接过杯子,一饮而尽,然后说:“这茴香(回乡)又香有甜蜜的,真不错呢,只是不知何时真的回乡呢?”
   爱人就微微含笑说:“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现在不是从前了,交通这么发达,什么飞机高铁轮船哪一样都很方便的。”
   是的,现在不像从前,从前远嫁的女子,回一次家难度确实很大,翻山越岭,交通不便,有的山区竟然公路也没有修,就是出个村逢上雨天雪天,路实在难行,也要走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走出村子。
   虽然,我没有住得近的出嫁女儿回家次年数多,但是,也是经常回故乡的。苏婶马婶一听我回来了,就什么也顾不上做了,赶紧来我家,握手问长问短的半天都不肯松开呢。九奶奶看到我,左端祥右端详,抿着嘴儿笑着,说:“好姻缘呀,看看这精神面貌,看看这小模样,就知道,好呀,好呀,一准呀,过得幸福嘞。”
   父亲见我回家来,早已乐得合不拢口,没说几句话,就拿起镰刀,去地里割一把鲜嫩的茴香,准备包饺子包包子,不只是在家吃,还要等我走时候,带回家去吃,说他包的茴香饺子包子那是相当的香嘞。每次,父亲都这样说,于是,我回来,也带些我们那边的茴香饺子回来的。
   母亲恰好将我带回来的茴香水饺用热油煎了一下,端着一盘先给我奶奶和九奶奶,又给马婶和苏婶尝尝,我说:“我是有意带回来茴香水饺都尝尝,尝尝是不是我们那边的和咱们这边的味道相同不相同?”
   奶奶一拿起筷子,就自言自语:“那时候,我教的呀,蕊儿拿筷子也不靠筷尾呀,是吧?”
   就听母亲挥着一脸汗水欢喜地说:“娘,挺好的,遇见知疼知热的,就再好不过呢。快吃吧,茴香(回乡)啦,不用尝的,幸福的味道都一样。”
   一屋子人也都随着说:是的,回乡,幸福呀,可不是嘛,幸福味道都一样的。
   别的不说,父亲母亲对我的婚姻还是很满意的,只是奶奶总觉得有些远,虽然远嫁的小姑现在也能常回来看看她老人家了,她还是嫌时间匆忙,恨不能小姑天天守在她身旁呢。
   回乡,我依然在我住的地方,总是屋前屋后,撒上几把茴香种子,让其恣意生长着,从青绿到开花,结子。茴香,曼妙的姿态,恰如游子眼里故乡的身影,清嗅着那茴香缕缕的清香,我总是情不自禁思念起故乡,思念起,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乡亲,还有我亲亲的父母双亲……
  

共 41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茴香的精彩散文。而是,奶奶因为“我”握筷子的手离筷子头太远,担心“我”远嫁而矫正握筷子的姿势,邻里之间也相互调侃说笑,奶奶很在意远嫁的姑姑,为解除思念之苦,她特意种了好多茴香,因为“茴香”和“回乡”谐音,期盼小姑常回家看看。还提到茴香的别名、相关诗句、药用价值,以及邻居杏花因思乡原因导致身体不适,奶奶用茴香为其调理身体。长大后,“我”也远嫁,在新家种起茴香,爱人常为“我”做茴香饺子,“我”在茴香的清香中思念故乡。如今交通便利,“我”常回故乡,亲邻们的热情依旧,茴香饺子成为连接“我与故乡的纽带,承载着家人的爱与牵挂。文中字里行间表达出对故乡以及亲人的深切思念,对邻里温情的怀念,对远嫁后既有乡愁又能在亲情与爱中收获幸福的复杂情感,凸显了亲情、详情、爱情的珍贵与温暖。情感真挚饱满,逼出灵动,描写生动,引人入胜。感谢葳蕤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夏日清凉!【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11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7-11 13:17:57
  文章以“茴香”为线索,串联起远嫁、乡愁、亲情、乡情等主题。茴香既是食物,更是情感的载体,藏着奶奶对女儿的牵挂,“茴香”谐音“回乡”,连着“我”与故乡的羁绊,也映照出邻里间的温情,富有烟火气息。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7-11 13:20:45
  文章情感真挚,层层递进。从儿时对“远嫁”的懵懂,到成年后原价的乡愁,再到如今常回家的慰藉,层层递进,亲情在茴香中自然流露,平淡中见真情,引发读者共鸣。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07-11 21:54:54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编审,辛苦老师了。葳蕤敬茶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工作顺利!
春草葳蕤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7-12 11:44:37
  这篇文章以茴香为情感纽带,满含着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茴香承载着奶奶、母亲的疼爱,是故乡美食的象征。远嫁虽有无奈,但茴香始终连接着故乡与“我”。它那淡淡的清香,勾起的是童年回忆、是故乡的温暖。无论身在何处,茴香所代表的故乡情结都不会消散,始终在心底萦绕,成为割舍不断的情感寄托。饱含深情,情真意浓的佳作,拜读学习。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7-12 11:47:35
  叙事生动,细节丰富。通过描写奶奶教“我”用筷子、邻居马婶苏婶的玩笑话、九奶奶的感慨等情节,展现了生活中的点滴,使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对茴香的种植、花朵形态、香气等方面的描写细致入微,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闻到茴香。恭喜春草葳蕤老师佳作收获一枚鲜亮的红豆!情真意浓,主题深厚的佳作,让人久久回味。
淡淡的云彩
6 楼        文友:乡笛        2025-07-12 19:00:40
  茴香炒胡豆是绝配,特香,是舌尖上的一道美味,相信大家都吃过。当然,作者描写的那些吃法也非常可口清香。文章构思严瑾,感人至深。拜读学习了。
7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07-12 21:30:03
   感谢云彩老师百忙中的留评,葳蕤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工作顺利,周末愉快!
春草葳蕤
8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07-12 21:30:36
   感谢乡笛老师百忙中的留评,葳蕤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敬茶!
春草葳蕤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