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又见紫薇(散文)
一
又是酷热的一日。我端坐电脑旁,在江山文学网,潜心品读文友们的文章。一篇篇锦绣、隽永的文字爬满心壁,流溢着生活的五彩斑斓,那些燠热早已抛之脑后。临近正午,见妻子尚未归来,寻思又是和往常一样——赢者做东,散后聚餐吧?看来,人家在外潇洒,这又是一个独守空房的中午喽。离开电脑,起身去冰箱找寻食物。民以食为天,这可是当年伟人常挂在嘴边的话。事关革命本钱,马虎不得。当我把一个馒头和半盘剩余的小炒,放进蒸锅准备熥时,门响处,妻子一阵风似地踅进屋内。
“哟,老公做什么好饭呐?好了没有?”她一副急火火的样子,进门匆忙脱掉鞋子,径直奔向厨房。
“哎呀,快点儿嘛!不行就叫个外卖吧,我得早点走。今儿下午肯定上场都早,吃完我得赶紧走。”她吩咐完,嘴里还兀自嘟哝着——
“今天老张赢了大伙二百多块钱,散场后却推说家里有事,开溜了。这个抠嗇鬼,看我下午还跟他搭伙不,哼!”她一边说着,一边从冰箱里切下大半块西瓜,走到洗菜池边,大口啃了起来……
退休十年来,我记不清妻子何时开始混迹牌场,每天在麻将牌的碰撞中周旋。仔细想来,大约是她退休后的第二年,搬入小城以后。她刚被“拉下水”时,我非常抵触。心绪郁闷,争吵、冷战,充斥了生活的大部,让人深感这个“围城”的窒息。可是,人已挨近暮年,又能怎么样呢?这或许就是多元化社会人们的选择?我曾经这样替她开脱,却说服不了自己。人啊,再怎么选择,也不能跨越社会的底线啊!一分钱也是赌,这是我们的社会所不能容许的呀。
其实,我一直想从因果的链条中,试图找到妻子蜕变的缘由。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个原本琴瑟和鸣、夫唱妇随的家庭变了调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她可曾是一个吃苦耐劳,善解人意的女人呢,怎么会蜕变至此?
二
四十年前,经人介绍,我与今天的妻子相识。嗣后,我一颗彷徨不定的心平静了下来。果断谢绝了在市政府供职的二姨夫为我牵线的美意,认定面前的这个农村姑娘即是自己终身的伴侣。婚前去准岳父家的一次拜访,对自己的决定更增加了笃定。
那是一个阳春三月,我和她走进了她的家乡——北方的一个小山村。平生见惯了平原地貌,乍看到绵延起伏的山峦,山脚下那些依山而建、参差错落、黛瓦白墙的村落,欣喜异常!我们在绿林、小溪旁穿梭,在嶙峋的山岗上徜徉。无限的蜜意在心间涌动,绚烂的憧憬在胸中荡漾……
山村里的人们,性格像石头般实在。一颗颗坦诚、善良的心如同山间汩汩流淌的山泉。憨厚的准岳父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在田地里胼手胝足、应对自如的身体,在面对未来的女婿时却不知所措;身姿轻盈的小脚准岳母,在寒暄中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礼节。未来的妻子到了家乡,如一条鱼回归河中,千般融洽,万般协和。她虽常年在城中替其兄打理家务,但回到家乡,乡音未改,乡情依旧。看着萦绕她身边浓郁的亲情乡情,我这个局外人也被烘得暖暖的。让我想起豫剧《朝阳沟》里的女主人公,初到准公婆家的情景。只不过我们的角色互换,我没有像栓宝的未婚妻银环那样,弃之而去。此行,更坚定了我的选择:这不正是我所需要的贤良伴侣吗?
婚后的她未负所望。成婚之后,适逢我们村里实行土地联产承包,我家也分得几亩责任田。土地,成了我俩心头一道的风景。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用汗水来培育幼苗长成。说起来,妻子的汗水要比我留得多。由于工作,我只能公休日和班后的时间去地里,她却要每天头顶烈日,在黄土地上坚守,精心侍弄着那些碧绿的秧苗。她为人好强,不甘人后,看见别人家的活干到了前面,她就着急,中午常常不回家。母亲心疼自己的儿媳,就把饭菜送到地里。班后,我去地里去帮她,远远地看见了那个劳作的身影,在碧绿的包裹中奋力挥锄,刈草培土,满身湿透,连忙疾步向前……
那时的妻子,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她还在农闲的时候,卖过冰块。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架上载一只白色的木箱。头戴一顶洁白的女工帽。在炎热的夏季里,田间、地头、街巷里,到处听得见她清亮的叫卖声,看得见那一道急急如风的身影。饥渴难耐时,她也从未舍得吃上一根。
三
看着她一天天沉沦牌场,我也曾反省过自己:是我现在的某些做法让他心凉,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扪心自问,怎么也找不出让她寒心的理由。我虽身无长物,生性愚钝,但素无不良嗜好,五毒不侵。家里能上厅堂,能下厨房。平时,读读书,写写字,乃平生之大趣。对此,也从未见她有过反感。反倒偶尔会捧读我的文章,津津乐道于文中的情节。那么,该不是婚后生活的苦楚,让她的内心有了郁结?婚后的生活,确实苦了些。她嫁过来的时候,我的家刚经历了一场巨灾的洗劫。空前的大地震,不仅夺去了父亲和二弟的生命。还将父亲及半生家业建起来的新房夷为平地,家财归零。婚后,我在工厂里的一点微薄的工资,让生活难见波澜。亏了她的能干,使田里的庄稼果实满满。再奔波商海,赚些银两,维持家用,也给沉寂的生活注入了生气。而这一切,换来的是苦中之乐,没有听过她有丝毫的抱怨,更多的是收获后的喜悦。待到我到了退休年龄,她也在供职十几载的一家敬老院退了休,我们也有了衣食无忧、稳定富足的日子。
问题或许就出在了“稳定富足”一词里。退休后优裕的时间,让我有了机会做一些自己早年愿意做、却迫于生计不得不暂时放弃的事。而她却如同登上山顶的旅行者,左右环顾,不知去向何方。在耗光了身上的最后一点耐性之后,终于有一天,她从久赖的床上和手机里挣脱出来,跟随一位同乡,走进附近的一家棋牌室。
是“富足”把她引入了那条颓废之路。可是,富足又何罪之有?难道只有贫穷才是锐意进取、努力发奋的动力吗?如此,不正应了古人的那句“贫穷自在,富贵多忧”(《增广贤文》)么?其实,这并非是一条无解的怪圈,而是与人的“三观”有着密切的联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是做人应有的原则。富贵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不是放纵挥霍的理由。人到了衣食无虞的时候,要超越物欲的羁绊,脱离低级趣味,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坐标,让身心步入一个更高的层次。那样,心灵才不至于荒芜,前行才有方向。
我在老年大学有一位王姓同学,是一名退休的特级女教师。其家境优渥,桃李满天下。退休后,她拒绝了国外女儿的出国之邀,与同为退休教师的丈夫走入老年大学,开始了角色的转换——重入学生之列,只是从理科跳到了文科。她在诗词班里,以聪慧的心智,机敏的悟性表现出色。背诵古诗,信口而诵,韵味十足。她写的诗,屡受授课多年的赵老师——这位本市诗词学会会长的赞誉。摘录一首她创作的七绝《夏韵》,以飨诸君:“春痕影渐穷,夏至暖风融。荷角擎珠露,萤飞月色中。”她在自己宽广的精神世界里,开拓出一处处靓丽的风景。
上天赋予了每个人同样的生命,然而,龙生九种,各有千秋。有的人为一箪食而碌碌地活着,有的人却为天下苍生谋福祉。有的人一生死水微澜,有的人却把生命演绎得异彩纷呈!
四
其实,又何止人类的生命各有千秋?在大自然中,同样有着千奇百态之风景。前几日,我在市区劳动公园里睹到一幕,让我的内心荡起经久的涟漪……
那天,去劳动大学上课。时间尚早,就走进了路旁的劳动公园。此时的园子里,百花已尽收千姿百媚的妆容,在仲夏的晨光里,演绎的是一方盎然的绿色。我信步徜徉,暮然在万绿丛中发现一抹红色,让我心头一动。疾步上前,但见一株并不起眼的花树,树干虬曲,枝条旁逸。椭圆的绿叶拱卫着几朵率先争妍的粉红色的花朵——啊,是紫薇!我心里一阵狂喜。没想到,时隔几年,我又再次见到了她!
上次见到紫薇,那是在三年前的一个夏日。彼时,我刚做过肾癌手术,身体还没有复元。拖着病恹恹的身体,踱到了城南的一条小路上。当我在绿树丛中发现她时,枝头已有几朵粉红的花在绽放。但满树的花蕾,已在昭示着生命的潜力。
老实说,初见她时,我并无格外在意。她没有挺拔、伟岸的身躯,椭圆的叶子,细碎的花,甚至让人觉得有些猥琐。以后,我知道了她和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那个温婉贤淑、知书达理的紫薇格格有着同样的名字时,便引起我的好奇。于是,隔三差五的去看她。从那两三朵花开始,其他的花蕾如场上的运动员一样竞相争逐,绚烂着一方青青的世界。几个月的时间,她们竟一直“炫”在夏日里。渐渐地,我也了解到紫薇花的身世。原来,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她竟是一直以富贵、吉祥挺立于百花丛中。最难能的可贵的是,虽立身富贵,却从不在百花中炫耀。而是在百花卸妆后,独自芬芳着火热的季节。难怪唐代大诗人杜牧赞曰“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此外,紫薇还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其树皮可治咯血,叶及花清热解毒、利湿祛风、散瘀止血等。“盛夏绿遮眼,紫花红满堂”。她以富贵之身,演绎的独特的夏日之景,令人忘怀。和她几个月的“缠绵”,竟让我的身体已经得到了快速的修复。我想,这是基于紫薇爱的滋润吧。
在劳动公园里与紫薇的邂逅,让我兴奋异常。多日笼罩在心头的阴霾也随之云散。物我同心,此时的紫薇,红彤彤的花朵如胀红的脸颊,在快乐中光彩流溢,飞云瀑霞;斜逸的枝杈,是张开的臂膀,将我拥抱!
我感恩紫薇,当我的身体遭遇沉疴,是她帮我医好创伤,重入坦途;我敬佩紫微,她以富贵之躯,给万花皆喑的世界,增添独特美景;我赞美紫薇,她如一面旗帜,告知众花,该怎样不负皇天赋予的一生。
我想,是时候带上我的妻子,来觐见这株我心中的“花圣”。一睹她的芳容和坚守;聆听她的絮语和教诲;体味流火的季节里,她带给我们的一切,一切……如此,让我们的生命不负韶华,绽放绚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