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晓荷】无所不能的母亲(散文)
那年母亲在娘家时是生产队妇女队长,她带领社员们挑沟挖河。吃在地,睡在洼,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曾多次被评为过生产队先进代表。自从嫁给父亲后,所有家务带娃下地劳动,赶集上店,里里外外也成了无所不能的人。
那年父母亲盖起了四间土坯房,院墙和偏屋还有门洞子都还得需要一定的工程。每天父母亲下地劳动回家起早带晚,不辞辛苦地抽空就拉土脱坯。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母亲搬坯,父亲垒坯把院墙和门洞都盖好了。
父亲当时任大队胶厂业务员,父亲经常不在家去全国各地给厂子购货。母亲则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院子里养着几十只下蛋的母鸡,还养着猪羊,还在院子里圈了个篱笆种了几畦菜。菜畦里茄子开着紫花,黄瓜的花瓣黄黄的不时引来了嗡嗡的蜜蜂,白色,紫色粉色的豆角花争奇斗艳,生机勃勃的西红柿只要开花就结果。当时父母盖完屋没啥积蓄了,家里的大门只能用木棍定制成栅栏门子。母亲对父亲说,等秋后庄稼都收了,卖点谷子高粱,再攒点鸡蛋钱,再卖了那两个小羊羔,卖了猪仔留着给孩子们上学用。咱就能把门洞子的大门钱攒出来了,我就去乐陵大集市上看看,要有合适的我去买两扇木门,把栅栏门换下来。
每年父母亲不但种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农作物。还变着法的种出产效益高的,辣椒,旱烟叶等。父亲常给村里胶厂跑业务,农活大都有母亲管理,施肥、浇水、打农药母亲经常一个人长在田里劳作。
旱烟喜欢有机农家肥和豆饼,母亲自己就用扁担把肥料挑到田里给它们一棵棵施肥培土浇水。一棵棵旱烟长势喜人“烟株向阳竞发,每片叶脉都流淌着丰收的密码,从翠色波涛到金色殿堂,看那每片烟叶好像都在讲述着大地的回馈”。这时母亲在旱烟地里及时给烟修剪侧枝和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春栽抗旱苗,秋收黄金叶,当初指尖的厚茧都化作此刻眉梢的春风”。秋后母亲天天骑着大杠自行车赶集卖烟叶。那时都是摆地摊。母亲赶“三间堂”集,赶“朱集”集,赶乐陵大集。母亲赶集背着一个大筐,框里放满了一把把烟叶,在集市的街上来回走动边喊边卖:
“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快来买啊,上好的烟叶啊,自家种的。不信免费让你抽袋烟试试,不好不要钱”。
母亲种的烟叶品一口,真像品味一杯陈年老茶,韵味悠长,母亲背筐里的烟叶每次都卖空。烟品好柔和顺畅击喉感微妙香气扑鼻卖出了好多回头客。每个乐陵大集母亲的烟叶都很受烟民们好评,爱抽烟的人们他们好像抽的不是烟,而是抽的寂寞,抽烟好像解千愁。
母亲的烟叶卖完了,地里红彤彤的朝天椒也该收获了,三五成群的朝天椒像一盏盏小灯笼昂着头,墨绿的叶子层层叠叠如青玉般光泽。母亲把朝天椒采摘下来,然后晾晒好挑选出成色好的朝天椒开始出售。
母亲借来了毛驴车,天刚蒙蒙亮她赶着毛驴车用蛇皮袋子装的满满一车朝天椒,到十八公里外的乐陵农副产品辣椒收购处去卖。那时都是土路,路上坑坑洼洼非常难走。到了收购处,卖辣椒的人们车辆排起了长队,验货、过秤、结算,等排上了母亲已过晌午,母亲一天没顾上喝水吃饭,回到家已是傍晚。母亲的朝天椒,又尖又辣每次都能卖个好价钱。
本该男人干的活,母亲她无所不能几乎都干过。再说母亲把地里的庄稼都收完,该存的存该卖的卖,她攒够了两扇大门的钱准备把栅栏门换成木门。
那天是乐陵大集,母亲骑着自行车带上了卷尺到了乐陵门窗市场,她从口袋里掏出写在纸上的尺寸高度宽度看了记在心里。开始一家一家地挑选木门,集市上的木门还真挺多,各个门店的门琳琅满目尺寸大小不一,母亲深知选择门不但要看它的外形坚固,更要看着舒服满意,大门它是给家的温馨和守护。母亲在众多扇大门里转了几个时辰,她终于看中了尺寸高度宽度大小正合适的两扇木门。她和卖门的老板讨价还价,最后下定决心掏出了贴身口袋里,里三层外三层用小手绢包裹的钱包,点出了五十元钞票买下了那两扇大木门。在七十年代末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五十元的两扇大门已经是很昂贵了。
母亲把两扇大门买好了,自己骑着自行车想着怎么往家运啊?她想起前些天在乐陵大集上卖烟叶时,曾遇到我爷爷的盟兄弟王芳林爷爷奶奶的情景。王芳林爷爷奶奶他家住乐陵县城,他们那天也在乐陵大集上买东西,遇到了我母亲卖烟叶非要让到他家去吃饭。母亲为了赶紧把烟叶尽快卖完,谢绝了王爷爷奶奶的邀请。王爷爷奶奶看我母亲执意不去他家,还给我母亲在集市上买来的包子让她吃呢!于是母亲找到了王芳林爷爷奶奶家。跟王爷爷奶奶说明了这次买门的事,想先把两扇大门放在王爷爷奶奶家院子里,然后回去让人再拉回家。王爷爷奶奶爽快答应了,王爷爷奶奶还想找他家亲戚,找车给我母亲把大门运家去呢?母亲说:“不能再给您二老添麻烦了,县城里吃商品粮的多,哪有什么小拉车啊!家里小拉车多的事,让俺本院的侄子付德昌套上小驴车给拉回家就行,叔叔婶婶俺在家时说好了,您二老就放心吧”。
母亲回到家告知了德昌哥哥,德昌哥哥他家也想买两扇大门,他也想把他家的栅栏门换成木门。于是下一个乐陵大集,德昌哥哥套上小驴车,去乐陵给我家拉门自己也买门。得昌哥哥在集市上选了两扇大门,也花了五十元。回到家兴奋地说他买的门,可比我母亲买的那两扇门成色好多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那天正赶上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头,他套着小拉车拉着两扇木门来乐陵集市上卖,两扇木门上还贴着红喜字红对联呢?那老头说,他家儿子刚结完婚欠的有账,债主逼的紧没办法才把两扇门拆下来卖了还债,不然哪舍得卖门啊。说着说着还掉眼泪呢?德昌哥哥觉得可捡大便宜了,谁料几天后下了一场雨,木门被雨冲湿了,大喜字也掉下去了,这下才恍然大悟,原来两扇木门上面都是洞,人家用胶泥把洞填上,然后两扇门上都刷上红漆再贴上喜帖把洞都盖了起来。原来德昌哥哥买家来的是两扇破门。这可是个天大的教训,别贪便宜别轻信花言巧语。
每年的春天得给土坯房上一次泥,父亲和母亲把土拉到院子里,撒上麦秸把泥和好,父亲自己往房顶上用掀仍泥,母亲在屋顶上自己给屋顶用抹子抹泥。一天的功夫母亲自己就把房顶子泥完了。剩下偏屋和门洞子还是母亲自己一个人都泥完了。只要是男子们会干的活母亲他都无所不能。
好不容易盼着儿女们长大成家立业,母亲又开始照管孙子孙女们了。那时我和哥哥还有两个兄弟都在城里经商,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给五个孙女做饭洗衣,孩子们最大的十岁最小的六岁,母亲每天没睡一个囫囵觉。就这样生的做成了熟的,母亲一天一锅馒头一锅包子地蒸着给孩子们吃。一直把孙女们都伺候到初中毕业。
现在母亲已85岁,身体康健每天能给自己洗衣服,还能做着轮椅或拄着拐棍出来和左邻右舍串门唠嗑。
2025年7月12日江山文学首发
作者:付桂霞于天津
?读此文感慨颇多。可怜可叹的四O后这代人,童年在战乱中度过,成年后即开始了缺吃少穿的日子。经历了“低指标瓜菜代”。与父母同为生活而忧愁!那时真不知道生活的希望在何处?然而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勇于吃苦和勤劳的性格,坚定了一生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姐姐用自己微薄之力为儿女遮風挡雨,竭尽所能为儿女创造舒适的成长环境。她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顷注在家人身上,唯独从不为自己!所幸她的几个儿女都很优秀,加之赶上一个好的时代,都已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姐姐进入老年也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真为姐姐的幸福而髙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