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梦想】少年豪气(赏析) ————读柳永《鹤冲天》
柳永毫无争议是婉约派词人。一般说来,婉约派属于词的正宗,豪放派词人大多也能写婉约词,而婉约词人相对来说就不怎么写豪放词。当然,这些词人写作时根本不会考虑我要写一首豪放词还是婉约词,而只是如实陈说当时的感触,心有所想笔有所作,所谓派别只是后人的分类。柳永后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喜欢写一些离情别绪,哀婉缠绵的词,所以后人将之归为婉约派。但是,他早期词作并不都是如此。像这首《鹤冲天》,就明显反映出了一个年轻人的豪气,如果非要将这首词归类,我认为应该属于偏豪放的词,尽管词中也有偎红倚翠之语。
这首词,是柳永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后所写。当时柳永还叫做柳三变,他有两个哥哥均已高中,而他的才名还胜过兄长,所以他对高中志在必得。谁知天不遂人愿,他居然落榜了。作为一个年轻人,他是很不服气的,所以写了这首词。后来他多次参加科举,却总是落榜,直至年近五旬改名柳永后才得以高中。事实上,一次次的落榜也消磨了他的意志和信心,让他对政治生涯逐渐失望,从此真正走上了流连青楼酒馆的快乐生活,以填词谱曲深得歌女乐工赞赏为人生追求。那是后话,在这首词中,我们却明显看出柳永对自己辉煌政治生涯的确信,对自己能够高中的确信,是和后来的婉约词宗不一样的。全词是;“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上片首句,黄金榜自然是进士的录取榜了,有个成语就叫金榜题名。龙头,是指第一名,就是状元。作者不是说自己落榜,而是说自己人有失手,偶然考得不好,居然错失了状元。当然了,实际上他表达的意思是说自己落榜了,没考上。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成是柳永的狂妄自大,也可以理解成是柳永的不好意思实话实说,就像现在一个学生高考失利,你去问他,人家大概率也不会实话实说,只是含糊其辞的说句不咋的之类的话,柳永也就是在说我考的不怎么样,发挥失常,没好意思实话实说自己落榜了。不管怎么理解,柳永这么写,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己还是充满信心的,甚至觉得考个状元都是可能的,这次没发挥好不要紧。第二句,明代是指圣明的时代,不是说后来的明代。这句是奉承话,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丝埋怨,说再圣明的朝代也会偶然遗漏掉一些贤才的,当然他认为自己就是那个被圣明时代遗漏掉的贤才。已经遗漏掉了,该怎么办,又能怎么办呢?从这句话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孟浩然当年“不才明主弃”同样的语言和心理。表面上是说皇帝和朝廷圣明,是自己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认为那些人有眼无珠,不识贤才。这句是设问,自问自答,只是为了引出下句,绝不是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办。真不知道怎么办感到天都塌了的是自怨自艾的抑郁者,绝不是这个时候意气风发的少年柳三变。下一句就回答了,我现在不是没有鹏程万里青云直上吗,那我就放荡游弋去寻找自己的快乐好了,反正我才不会垂头丧气。这是少年人的自信,也是自我的宽慰,觉得不要把这种打击当回事,迟早自己还是能够得到龙头望的。当然,词句中还是能看到对主考官的不满——你们不录取我是你们的失误,是你们的错误,我才不会因此惩罚自己呢,所以我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最后一句表达得更直接了,我是才子,从我填的词中大家都看得出,我的才华足以比得上当朝的宰相,你们不认可我,我自己认可自己,我就是没得到官方认证的布衣卿相。布衣,是指老百姓,古代官员级别的不同,穿的衣服是不一样的,没有功名的老百姓只能穿布衣。这句口气之大,绝不像后来悲悲切切的柳永,而是风华正茂睥睨天下的柳三变。真的让人感慨,柳永也曾经年轻过,狂妄过,而年轻人的狂妄绝不是过错。
下片,是想象自己恣游狂荡的快乐生活,实际上也是表明对这次考试录取结果的不满。可以理解,比如说,我向你求爱,你拒绝了我,我当然不高兴,而我表达对你不满的最好方式,就是我过好自己的生活,让你明白你拒绝我是个错误,你在我心里并不重要不算个啥,没有你我依然过得很好。这里也一样,柳永越是恣游狂荡,越是生活快乐,越能体现他对落榜的不满和蔑视。丹青屏障是烟花柳巷中的陈设,这句就是说我要流连烟花柳巷,从中找到我的存在价值。也确实,烟花柳巷中有我的意中人,有值得我留恋的人和生活,我能够左拥右抱,风流快活,就此畅快人生。古今观念不一样,古代文人流连烟花柳巷不是不道德之举,而是风流雅事,所以他在这自吹自擂并不奇怪。最后一句,人的青春短暂,倏忽即过,我还不如把那些世俗的名声,换取我在青楼中美女的歌颂,就是说与其追求功名富贵,还不如把心思放在填几首好词,博得青楼里面意中人的青睐。柳永也确实做到了,他在烟花柳巷中的名声,不是因为挥金如土,而是因为他的才气。他能谱曲,会填词,而且他谱曲填的新词名气很大,那些乐工歌女们争相表演他的新词,对他进行全方位的吹捧,甚至可以说是崇拜,所以他觉得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有了价值,科举失意又算得了什么!这句话,他当然只是表达自己对落第的不满,对考官们不录用自己的不满,自己这么大的名气,这么高的才华居然没被录用,那不是我而是你们的问题,所以我就不跟你们玩了,我填我的词去。这只是他的愤激之词,说说而已,事实上他并没有这样做,还是每年都规规矩矩去参加科举考试,说明他当时只是狂,而不是真的放弃。
全词,完全表达了一个少年才子对考试失意的不满,和对自己的自信。有的学者还去讨论词作的思想意义,说什么表达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那太拔高了。这首词对高考不得意的学生是有着指导意义的:人生不是一个赛道,眼光要放长远,一次考试算不了什么。这首词名气非常大,后来还演绎出一个流传非常广的故事:柳三变的这首词作流传甚广,甚至流传到皇宫中了,皇帝看了后很不高兴,说那你就浅斟低唱去吧,不用浮名了,也就是说你不用来参加科举考试来当官了。从情理上是讲得通的,哪个领导看到下属作这样一首很不敬业的词作,肯定都不高兴,觉得这种人难堪大用,从此不再启用这样的人。而柳三变也比较牛,既然皇帝开了金口,那以后自己填词创作就是皇帝的意思了,于是在自己的作品中落款都是“奉旨填词柳三变”。当然,他还是继续参加科举的,只是因为皇帝发话了,他也因此上了黑名单,每年的科举都名落孙山。后来不得已,改名柳永参加科举才得以高中。故事比较荒诞,特别是改名高中的情节,也有专家考证这个故事并不存在。但我宁愿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因为这符合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狂放个性,更是一段佳话。
调寄一首《鹤冲天》,表壮心故事:当年意气,一剑平天下。看北寇猖狂,山河尬。有英雄铁胆,旌旗卷,腾千马。笑语纶巾雅。大军过后,功业勒石佳话。当年壮志今说罢。惜空虚岁月,留华发。武穆风波怒,昭日月,情虚化。自古君心煞。空余史册,记取浪涛如画。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