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晓荷】妻子的苹果味(散文)
一年前,刚学会网上快递购物。最初就开始邮购苹果。苹果营养好,是食疗佳品,传有“每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的谚,常快递购之,不让断货。
那天早上,老婆早上散步回来。我赶快从茶几果盆拿起刚快递到的苹果削皮。妻子洗好手出来,我将削好的苹果在她面前晃了一下。老婆瞟了一眼:“又是苹果?”
“是啊。‘苹果早上吃是金,中午吃是银,晚上吃是铜。’”我说笑着把苹果放到她手里。
“怎么整个的,这吃得下吗?”她挡住我送上的苹果。
“这次买来的是中苹果,个头小了。”
老婆接过咬了一口,说:“现在这嘴,就是吃不出苹果味来,感觉还不如当年的红白白心。”
“红皮白心”是红薯的一种,红红的外皮,包着雪白的薯质。说实在,儿时很难吃上水果。最多就是桔子,那是农家屋后的栽种的,酸酸的还有点苦味。倒还是山野路头的野果子,还有点味道;什么葛公、毛栗、乌茄、正灯笼……只要勤力,会爬山,寻点野味解馋时可以的。但那毕竟是野山的味。而小时候吃得最多的还是者红皮白心,每年番薯收获季节,家在里岙的阿姨总会送来番薯,里面总有几根红皮白心的。那红皮白心生吃特别有味,削去红皮,对着晶莹咬一口,脆脆的,鲜鲜的,津津的,带点甜,儿时留下的味觉记忆,总难以淡忘。原来老婆也有这样的记忆。
不过,虽然当年吃红皮白心有点味道,但跟苹果还是有点差距的。我把这种想法一说,她沉默了一下,说:“要说苹果的味道,那一次吃过的苹果,那味道,至今都没有再感觉到过,那真是终生难忘。”
我好奇地追问。
老婆沉默了一会,开口讲起来:“那是秋冬之季,刚怀上寅儿不久的时候。一天看到邻居家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苹果,忽然一种馋意涌起,扰胸掏心的满是苹果。竟不知不觉向小菜场迈去。快到十点了,菜场冰冷气出,还乘三两家行摊闲散地坐着。其中最角落的那摊就是卖苹果的。苹果就在石墩的小箩中凌乱着,外皮有点起绉,而色彩还是谈谈的青中泛着淡淡的红,有点虽经风霜不变色的感觉。选了两个大果。其实大果还没有现在吃的中果大。一称,要2元5角。当时你这个民办老师工资才28元,每个角子都是反复捏着才花出去,2元5角,是你一月工资的十分之一,一家的生活费紧凑凑的,真的舍不得花。愣了一会儿,而渴望品味的欲望却有强烈着,也许有着孕初的反应。最后还是忐忑不安地从钱包摸出纸币,拿上苹果急忙回家。马上上用水洗了一下,就拿起一个咬了一口。”
老婆咬了一口手中的苹果:“现在这苹果就是品不出味来。而那时这一口咬来,便有一股带着山野的清香洋溢开来,冲刷鼻息,惬意遍身;轻轻咀嚼,脆脆的,甜甜的,带着几分鲜美雅致恰到好处的酸;外皮虽绉,肉质却是水灵灵的润泽……那味儿是说不出的好吃,可谓是后无此味。一个苹果三下二除五,一下就下了肚子。感觉未尽,馋意更浓,又拿第二个清洗。是的,清洗时犹豫过,但是禁不住那味儿诱惑,于是,第二个也就很快给消灭了。只觉清脆香甜,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吃两个,依然有强烈想再吃的欲望。现在,一个都吃不下了……”说着,她把吃了一大半的苹果递给我。
“不要吃就丢垃圾桶。”我挡住她伸来的手。
“丢了可惜。”她缩回手,就边咬苹果边说,“想想那时吃不到,现在吃喝不愁,物质丰盛,也不可浪费,不可暴殄天物。只是这苹果的味儿跟那时相比实在是一点没味。”
“现在的苹果品种多,什么冰糖心、红富士、阿克苏、丑苹果、黄元帅……味道都不错啊。你你啊,大概在物质匮乏的苦涩中,尝到一点甜蜜,所以特别的刻骨铭心吧,竟然成了永恒。”
“可能是吧,那时的味道永远不衰。”老婆由衷地说。
儿子今年过年回家时,老婆又跟儿子讲起她的苹果味。儿子听了,笑着说:“时代发展了,物质丰盛了,随时可尝的,就会少了味蕾美好的感觉。”
我说:“有道理,人们常说‘蜜罐里泡大的不知甜’‘吃过黄连苦,方知蜜糖甜’。”
儿子削了一个他带来的瑞香红苹果,送到老婆手中,说:“过去的过去了。还是好好体味现在的甜吧!”
老婆笑着说:“好好,就细细品尝品尝现在的味道,感受今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