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鸡国整风轶事(微小说)
自打学习了上级将大力整顿禽群作风的精神后,与会的首席公鸡便开始闷闷不乐。
“我们倒要看看,在这个有着‘誓将青春献热蛋’‘一毛不拔只为协和故’光荣传统的群体里,甘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置服务群体于边缘地带,不关心不热心不专心,脸难看脚难迈毛难拔的,究竟是哪些对象?要好好地查一查,决不姑息!”训诫言犹在耳,让贯于以“敢为禽先,打造一流鸡群;引领潮流,建设卓越禽群”自居的首席公鸡陷入了沉思。
“还是摸清底数,先从本源上着手探究为好!”经反复斟酌,首席公鸡草拟了《关于深入开展“鸡毛是毛非毛”大讨论暨优化鸡群作风大行动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从“鸡毛”入手,深挖认识根源,扩展整治范围,力求在起点上先一拍、快一步、深一层。
为集思广益、出新出彩,首席公鸡精心设计了研讨交流环节。
“窃以为,还是要在思想认识上寻求突破。我从来不认为我们鸡群的作风已经到了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了,也从来不认为整顿我们鸡群的作风可以一劳永逸。‘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不争的事实,更加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在我们的圈子里,却似乎弥漫着没来由的骄傲和自满,实质却是固步自封。不说别的,简单举一个例子:‘鸡毛当令箭’,这样一个浅显的创新,既就地取材节约资源又清晰明了简便可行,居然有那么多的老古董老学究表示不解和反对,真是奇哉怪也!所谓鸡毛者也,是鸡身上不可或缺的附着物,令箭则是显现特有权力的固定符号。在一定程度上,附着物可以和权力实现暂时的有机的但又绝对不相悖的统一。因此,鸡毛就是被赋予权力意味的令箭,令箭也就是权力物化形态的鸡毛。鸡毛当令箭,不应当是历史的误会,而应当是历史的超越。如果有错误,也是先有鸡毛作了令箭的事实,然后才有了相应的认知。因为这个而对我们鸡群敲打板子,是毫无道理可言的!”善于雄辩的次席公鸡,围绕重点探究的“鸡毛当令箭”话题,进行了反讽发言。
“然也。在追求精益求精的问题上,我们鸡群同样存在着小进则满、安于现状的弊端。对于已然存在的现象,不能够进一步去问一问为什么,总是拘泥固守于‘存在就是真理’。我想,要改变鸡群作风,首先当从无懈可击中找出有懈可击来。年复一年,我们习惯于慢条斯理地觅食;日复一日,我们坦然于小脚鸡走小碎步。对于能不能换个方式转个角度,大踏步跨越式前进,很少有鸡去思考。据我的侧面了解,在鸭群里,其‘下水能游,上天能飞,陆地能奔,锻铸全能型复合型团队,走在禽群新一轮发展前列’的目标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共同的愿景。对照它们,我们是很惭愧的!试问一下,难道我们的鸡毛就已经很完美,不需要改进了么?硬毛好,就代表软毛好了么?就算我们的脚,难道不可以像鸭群一样,尝试分一分蹼么?”三席公鸡的发言闪耀着智者的光芒,满含忧患意识。
“鸡毛与产蛋的逻辑联系,显得比较混乱。居然有混蛋指出,没有一身漂亮的鸡毛,其产蛋的资质也应当暂时冻结。老实说,这给许多不够天生丽质的母鸡造成了压力,让它们无所适从。这个问题,要谈深谈透,最好以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应邀列席研讨的母鸡提出了自己关注的话题。
“的确如此,不仅你们鸡界,我们大家普遍感到比较迷茫。产了一辈子的蛋,却不知道其间还蕴涵着如此深刻的道理,有如此复杂的讲究。而且,鸡叫鸡蛋,是鸡它妈生的;鸭叫鸭蛋,是鸭它妈生的;鹅叫鹅蛋,是鹅它妈生的。那么我们鹰呢?根本没有明确的讲法嘛!‘名不正则言不顺’,很是苦恼!”嘉宾老鹰侃侃而谈。
不久,《关于对部分鸡毛朝向进行调整的规定》隆重出炉,指出为与禽群接轨,从美感和现实存在的角度考虑,拟对33根硬鸡毛和55支软鸡毛的朝向进行微调,并反复强调变更的只是公开展示部分,不影响私密的其余部位,不必大惊小怪。
再不久,《关于母鸡可以下蛋的通知》下发实施,其中明确指出:但凡母鸡,均有下蛋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任何组织、群体不得干涉、歧视。鸡国,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