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云水】范嫂野生菌餐馆(散文)
一
夏季到来,“到花溪黔陶去吃野生菌”已成为贵阳人的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这里的野生菌农家乐形成了“食菌一条街”。位于花溪区黔陶乡小集镇的街道旁,有一栋三层砖房的“范嫂野生菌餐馆”,门前繁花盛开,仿佛世外桃源般,散发着诱人的光芒,吸引着过往食客前来寻觅它的美味和奥秘。
我们一行刚走进范嫂野生菌餐馆门前小院,一位四十来岁,清秀端庄,穿着朴素,系着白色围裙的女人,满脸笑容从屋里迎了出来,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入座。随后对我们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早我丈夫刚从山上采来不少新鲜的野生菌,你们几位真有口福。” 然后转身到厨房,把装有野生菌的竹篮提出来让我们看。仔细一看,里边有松耳、香菇、灵芝等好多种,既新鲜又肥大。看她热情好客的样子,想必她大概就是这家菌馆的主人范嫂吧。
进屋一看,全是木质装修风格,木板壁、木窗子、木楼梯以及室内摆设的木椅、木桌、木沙发等,古色古香,古朴典雅。尤其是房屋墙壁正中挂着的一幅幅各类野生菌画作,仿佛把人瞬间带进了一片片野生菌生长的神秘山林,让你自由自在享受着采集野生菌的美妙和快乐。顺着木梯上到房顶,举目观望,四周是一座座的青山,房子背面山下流淌着一条长长的小溪,山清水秀,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不一会儿,范嫂将老母鸡和猪大骨精心熬制而成的菌子汤锅端了出来,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范嫂一边热情地给我们盛汤,一边介绍说,她家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这里开馆子二十多年了。最初由于地处边远,条件甚差,公路十分狭窄,凸凹不平,交通不便,来游玩的人极少。起初,整个集市虽只有她们一家专门经营野生菌的餐馆,但生意犹如荒山里的破庙——冷冷清清。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一直以来,上级有关部门特别重视黔陶乡的生态环境保护,这里的森林交通覆盖率特别高。放眼望去,到处是成片林地,尤其是松树林居多,且树下土壤肥沃厚实,水源充足,适宜野生菌生长。特别是乡辖杨梅水库周边、关口村以及毗邻高坡乡大山顶等宽广的林地里,生长着紫花菌、鸡冻菌、黄丝菌等几十种食用野生菌。野生菌到处可见,资源极其丰富。
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我们这里已成为全省著名的野生菌之乡。一到夏季,来这里游玩避署,品尝原生态野生菌成了省内外众多游客的首选。每天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逐步形成了野生菌饮食一条街。乡里还新建了以销售野生菌为主的菇菇农货市场。为进一步方便游客就地购买,还分别在杨眉水库大坝旁、黔陶与高坡接攘处、松坡林公路边设置了野生菌销售点,附近村民将采摘的野生菌和种植的新鲜瓜、豆、菜等拿到点上售卖,收入可观。
二
经过范嫂一番介绍,善于言谈的同伴李晓天接过话题说,别看这些小小的野生菌,每一种菌子都伴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就拿“天山松茸菌”来说,讲的是很久前,有位名叫雪莲的美丽姑娘,在新疆二千多米高的天山峭壁上,采摘雪山上的鲜花时,不小心掉入山谷,随即昏死过去。醒来后,看见一位英俊少年,手中拿着那朵鲜花和两株松茸蘑站在身旁,让她用雪水嚼服了松茸。瞬间,奇迹发生了,原本瘫软的雪莲身体立马恢复,充满力量,随即站了起来。从此,“松茸菌能治百病”的故事便在高山脚下迅速传开。
随后,范嫂又叙摆了她十多年前去云南姑姑家,在一家开野生菌饮食店学习时,听到店主给她讲起当地“黑虎掌菌”的传说故事。明代时期,建文皇帝落难逃命,来到被称之为“西南第一山” 的云南武定狮山,在那里削发为僧,隐居于此。随后,朱棣继位,为绝后患,决定斩草除根,立马派刺客一路追杀到云南武定狮山正续寺,终于找到了建文帝。
之后,刺客用重金收买了寺庙内做饭的厨子。有一天,厨子在建文帝的饭菜中下了剧毒,刺客自以为大功告成,暗自庆幸。没想到建文帝吃了不少饭菜后,毫无半点中毒迹象,甚而精神抖擞。后来得知是玉皇大帝知道建文帝有难的消息后,马上命令黑虎星下凡相助。黑虎星来到人间,所到之处留下深深的脚印,然后长出了一朵朵黑虎掌菌,建文帝吃饭时,同时吃了不少黑虎掌菌,起了消毒杀菌作用,才让他免遭于难。从此,黑虎掌菌成为滇味中的皇家名菜,被誉为“菌中之王”。
听完这个故事后,我迫不及待问范嫂,你们这儿的野生菌有传说故事吗?范嫂看了我一眼,笑着回答说,我还没听说过有什么传说故事。不过,在黔陶乡有一个关于清代贵州著名诗人周渔璜的传说。讲的是周渔璜幼时常在乡属桐埜书屋读书,曾因顽皮鲁钝,被老师多次惩戒,他就跳潭吓唬老师。被人救上来后,周渔璜突然变得勤奋好学,过目成诵,世人称颂其聪慧,将他跳潭的那口泉改名为“慧泉”。后来,有人说是周渔璜跳潭后,突然爱吃家乡的野生菌,才变得如此聪明。现今许多人来这里,既能品尝当地美味可口的野生菌,又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随后,范嫂还告诉我们,野生菌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一定的保健功能。野生菌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能为人体补充优质蛋白,助力身体组织的修复与生长。同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钾、磷、硒等矿物质,对维持人体骨骼健康、调节身体生理功能等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今天你们吃的灵芝、香菇等野生菌,不仅颜色淡紫,赏心悦目,口感滑嫩鲜美,而且含有多糖类物质,能刺激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帮助身体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侵袭。另外,一些野生菌富含抗氧化成分,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起到延缓细胞衰老、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不用说,多吃野生菌,益处多多。
三
从范嫂言语间,我了解到,范嫂野生菌餐馆一路走来,的确饱含着她大半生的心血和汗水,历经坎坷,着实不易。一开始,范嫂发现这里生长的野生菌特别多,人们采集后普遍拿到集市上去卖,没有一家就地加工的饮食店,就萌生了将自家临街木屋改成门面房,开一家专门野生菌餐饮店的想法,接着就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丈夫徐望。徐望很支持她的打算和想法,并立马到书店给她买来制作野生菌菜的菜谱。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范嫂把书放在案板上,照着书本边学边做,然后把做好的野生菌菜拿出来,请周边人品尝。后来,听说有一个同宗族的姑姑早年嫁到云南楚雄,那里盛产野生菌,经营野生菌的餐饮店多,就跑去那儿拜师学艺。那知学成回来,生意刚有起色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天,丈夫徐望的一位伙伴来店里吃饭,边喝酒边吃她炒的肉沫野生菌。吃完回到家里,出现头昏呕吐,胸闷难受。他家人立马找上门来,硬说是吃了她做的野生菌中毒。后送医院诊断,结果是喝酒过量所致。
一路辛苦,一路收获。范嫂通过勤学苦练,不断实践,能根据野生菌的种类和习性,通过蒸、炒、炖等方法,制作出香味可口的各种野生菌菜。尤其是她研制出的野生菌火锅堪称一绝,当各种新鲜的野生菌放入她配制的锅底中,随着汤汁的翻滚,那股独特的菌香就会渐渐弥漫开来,鲜嫩的鸡枞菌,醇厚的牛肝菌,还有香气扑鼻的青头菌等味道鲜美,入口滑嫩。除此之外,她还将干巴菌切成小块,用小火慢慢煎制,制成金黄酥脆的香煎干巴菌,一口咬下去,独特香味在口中散开,伴随着淡淡的焦香,让人回味无穷。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公路变宽了,省城到黔陶只需半个多小时,黔陶野生菌逐渐名声远扬,许多野生菌餐馆应远而生。这时,一些新开店的人看到范嫂开店时间久远,技术娴熟,想上门讨教,又心存顾虑。范嫂知道后,主动叫他们来店里,亳不保留地将烹饪技术传授给他们,帮他们一起发展,共同致富。
2018年6月,村里高中毕业的回乡女青年潘小娟,回家后,想开一家野生菌店,改变家里贫穷处境,可又面临无门面、无钱、无技术的“三无”的境地。范嫂知道后,主动上门,为她排难解忧。如今,小潘一家通过开店,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户。
一直以来,范嫂古道热肠,热心助人。一次,她发现餐馆门口有个流浪汉,正盯着垃圾桶里的剩饭,她二话不说,端来一碗热饭,炒了两个菜,煮了一个汤,轻轻放在流浪汉面前,对他说:“趁热,快吃吧。”流浪汉抬头一望,流下感激的泪水。这些善意的举动,就像餐饮店飘出的烟火气,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在某个瞬间,给需要的人送去一份实实在在的温暖。
那天,当我们快离开范嫂家时,村里来了两个干部,对范嫂说近段贵州溶江县连续遭遇特大暴雨,损失极为惨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支持灾区建设,村支两委研究决定,立马组织辖区企业、村民等自愿捐款捐物。正在招呼客人的范嫂听说后,毫不犹豫地转身进到里屋,手里拿出一叠厚厚的钞票说,我捐一万吧。
在这里,我们不仅品尝到了野生菌的美味,领略到大自然的馈赠,还感受到了范嫂助人为乐,热情浓厚的人情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