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绿光流淌的夏(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绿光流淌的夏(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648.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2发表时间:2025-07-15 06:23:34
摘要:朋友马世民的一个抖音作品,展现的是半空中荣成的街道绿树夏景,用的是“绿光流淌的夏”的题目,我觉得富于诗意,写出了荣成的盛夏特色,于是持笔写一个文学版的荣成之夏。


   如果用一个“热”字描述夏天,我觉得不够公正。热热热,烦烦烦,反复叠词,就把好心情输在了每一个夏天了。
   作家朱成玉说,心有余温,尚可暖秋。我说,眼中有绿,便可安夏。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夏天的样子,那我们就用心塑造一个绿色而美好的夏。
   绿,可能在夏天太常见,故而让我们熟视无睹,即使看到,也觉得是释放燥热的源。我记得,在一部法国电影《绿光》里,女主戴芬执着于看到绿光,才肯结婚。这理由太特别。我曾想巴黎可能最浪漫,但少绿色之光。其实不是,是戴芬要找到一种绿光般的感觉。或许,绿光就像一块绿宝石的光,据说绿宝石之光,最具“治愈”性,以此我想,可能女主受过情感的伤害,绿也就从养眼的作用更进一步,有了如药丸一样的意义。所以,男主一直不懂得女主爱的感觉。我也不懂得。
   如果问我所在城市的夏天样子,我会说,我喜欢绿光流淌的夏。夏天,疯长的只有绿。夏天的绿,渐染了夏。我还是觉得古人懂得“绿”,或许那时没有别的景色干扰,夏日,除了绿还是绿,绿成为不可选择的风景基调,眼光都投射在绿上了,《诗经·小雅·采绿》说“终朝采绿,不盈一匊”,她就抓住了夏色,专注于此。她懂得流淌的绿是夏的本色,在“七月流火”里浪漫着。诗经的歌词启发了我去关注我的城市的绿。当然,女子“采绿”,并非绿色稀缺,也不是挑剔成色,意不在“采绿”,而心有所思,绿以寄情,思念飘远。自萱草、杨柳到广泛的绿色,都成了寄予思念抒怀之色。绿,是新鲜的,于是有了爱不失色的文化内涵。现代色彩美学研究,已经发现,绿是一种深沉的思念颜色,原来我们的古人早就懂得了。作家张恨水写作时总在找寄托情感的颜色,突然发现窗外的芭蕉,于是有了《绿了芭蕉》的诗集名字。“绿了芭蕉”,并非张恨水所创意象,南宋人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中就有这个句子。真的是心有灵犀啊。
   面对绿,只要有一点文化素养,就不难获得深远的“绿意”,还会认为绿自顾浓郁而无绮丽之美?还会觉得绿色不会抒情?只绿不花,情无结果。人的情感有多少都是这种状态,怎么能轻易否定不看好呢。
   我也去“采绿”,不提篮,只凭眼,可抚摸,不摘采。轻易便得古诗意,对接了那个诗经中已故的女子。
  
   二
   相比于一二三线城市,我所在的城市很小,“不上线”,寸土寸金的概念就打折扣了,绿就有了施展“绿功”的可能。
   仲夏赏绿,是我无法拒绝的项目。绿在原生态处,绿也喜欢见缝插绿。
   沿街几处建筑,都没有高大的院墙,而是象征性地插了一组半人高的铁栅栏,那些藤蔓的植物,根本叫不出名字,从栅栏下爬上,已经长成一道绿墙。逛街的人,称这道墙是“会生长的墙”,熏风有意至,摇墙动绿廊。人间也有神奇!也许是主人撒了种子,也许有栏杆的诱惑,种子就奔来。石墙会生出古老,绿墙却年年如新。几个青年靠在绿墙玩手机,几个老者凑一圈打扑克,几只鸟儿在绿墙顶跳来跳去,似乎当作了舞场,绿墙下的人成了鸟的观众,鸟儿会统计收看率?
   夏天的绿,已经浓得难以化开,堆堆叠叠的,都赛着丰盈。不像春天的嫩绿黄绿一般怯生生的,更不像秋天的苍绿,带着很多的倦意和无奈,夏绿那么丰盈,那么饱满,那么泼辣,瓶装着汁水一样,从叶子上滴落,流淌,汇成绿色的清凉之河。曾读过欧美文学概论,记得有一首英国民谣叫《绿袖子》,未闻旋律,倒是被这个意象感染了,一道绿墙就像绿袖子,一个天生丽质的女子,从一端舞起袖子,滚动起伏的绿波便传递过来。民谣写的是一个水手和一位身着绿袖衣装的姑娘相爱的故事,但绿色还是没有制止战争……
   如今,我们的绿墙,流淌着绿的音符,我们把眼光投射上去,随着绿波摇着闲适浪漫的心情,意境可以反转。我愿理解为我们中国传说的仙女的绿袖,临风一挥,而把我们的情感都收揽上去了,就像《洛神赋》写的那样——“飘飖兮若流风”。夏雨,似乎是多余的,是有意来讨好一墙的绿,用不着雨水洗刷,已经绿如流淌,把一路的绿河架在了低空,不怕城中没有河,绿会造一条河。
  
   三
   我所在的城区有点老,但绿色却不老,那些空闲地儿,没有多余的装饰和安插,都交给了绿去占据,绿也绝不挑剔处境,愉快地发挥绿色遇时而生的特点,总不辜负人们的眼缘。
   不远的河东社区,原本是70年代的小客站,周围已经被绿色染成了一座绿岛。安装地下变电设备掘上来的土,遂成空地的丘,爬满了绿植,楼下的绿园外是一排社区的宣传栏,翠竹丛丛摇曳,衬在宣传栏的后面,“翠竹寒烟静画堂”,(秦观句)我都担心没有多少人关注宣传栏而迷恋于赏竹,干扰了主题。更有玫瑰、青藤、凌霄等喜欢攀高的绿植,爬上了宣传栏,我曾跟社区书记开玩笑说,看看,你们的宣传栏没有装饰花边,这些绿植都觉得看不过……书记说,这是社区“东篱菊老干群”的人来装饰的。是啊,站在绿前谁说华发白。老竹又焕新颜色,常青藤永远不老,他们在为自己寻找生命的意象。他们曾举办过一期“楼前绿”的征诗活动,可惜我得到消息晚了,错过了诗意里的绿。
   绿色,流淌在楼下,也流淌在每个热爱生活人的心中。我们需要去呵护绿色,绿色也会绿染生命的浓度。绿色最容易让人找到生命的认同感,在绿色面前,不必思考值不值得信赖,一切思辩都会停止,尽管为绿色喝彩。
   有了无人机,可半空中俯瞰绿色,我只是在抖音发现我们的城市的半空绿色。每条路,都是九天的绿色银河,确切地说是“绿河”,将城市分出绿色的经纬。不能“巡天遥看一千河”,尽可放开想象,让思绪在千条绿河上荡漾。我的城市很有特色,除了有街道的名字,但在夏季,几乎没有谁说什么什么路名,而是直接以绿树代称。法桐路,学名“悬铃木”,绿叶早就包住了黄色的铃铛,成为最会隐身的树果。以大气的绿将路面盖住,路成了绿色的隧道;圆柏路,挡住了熏风,却保持了树下24度左右的恒温。栾树路,在绿色中正不懈地酝酿着秋花秋果。杏李路,在惊艳了春光之后,以细碎的绿叶不倦地释放着绿,筛下微粒般的的光斑。水杉路,简直可摘星辰,在半空冒出一座座绿色的宝塔,这是怎样的“佛事工程”。银杏路,盛夏不敢金黄,生怕人们当作吉利的黄金色而被摘,但还是以嫩绿呈现,人们喜欢以它的明亮来养养眼。椴树路,枫树路,白榆路……荣成的街道树,不肯夹杂,给一个树种做一条路,留一个地盘,各种不同的绿,齐聚成绿色的流。在夏日,没有几个女子会撑一把花伞,除非是为了给自己做一个装饰或道具,易引起行人的注意,唤来一个回头率。
   有人(是我熟悉的摄影家马世民先生),做了抖音版的荣成路,最近就在做“空中版”的“绿河”系列。我写这篇散文就源自他的这个创意。我是他的粉丝,会第一时间欣赏到那些完美壮观的画面。
  
   四
   荣成人说方言的多,给绿植的土名也很多,例外的是人们称谓的“爬墙虎”,也有俗名,叫“爪爪虎”,很形象,“爪爪”是表达绿色的力度,是形容牢牢扎根于墙。荣成人还是喜欢叫学名“扶芳藤”。大概是喜欢“扶芳”这个词吧,尽管人们并不去解释,诗意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芳”从绿来,多么朴素的价值观!绿确有香。记得诗人吟“绿香摧渚芰”诗句,不过他笔下的绿香已经在小洲上凋零殒谢了。扶芳藤裹楼体,居者可看绿色,闻绿香,多么诗意的生活!城区的一些旧楼,就被扶芳藤妆点着,就像楼体穿了一身的短裙,真的显得青春靓丽,特别惹眼。不过,人们不喜欢爬满整个楼梯,极易滋生蚊蝇昆虫,于是在上秋末就剪去了,第二年春生夏荣,扶芳藤就适意地长到丈高。这一点,颇似我见过的番禺老城区的扶芳藤的样子,只是我的城市更显清新,偏偏给夏天的楼穿一袭短裙。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审美观,不可要求雷同。人穿行楼与楼间,仿佛有舞女为之起舞,什么样的坏心情都会一扫而空。如果到朋友家,朋友推窗吆喝,就像一只鸟在绿丛中啼鸣。三楼四楼以上的住户,也不必感到失落,推窗附身,仿佛就是被绿色擎起来“举高高”。我觉得,有扶芳藤妆点楼墙,是将空间美学玩到了极致,这样的楼体就被称为“天然壁画”,扶芳藤就有了“高明艺术家”的芳名。
   荣成是被海洋簇拥的城市,海的符号在城市中变成了意象美。道路两边的绿化带,绝不整平,依然保留着原貌,地下挖掘的土堆成土丘,绿色早就爬上去了,成“绿丘”,半空流淌着绿波绿荫,地上翻卷着绿浪绿涛,绿的形态被赋予了诗意。两边翻卷着的绿浪,给我们一个感觉,绿浪可以降温,海洋气候决定了城市的气温,这些细节,也在为城市的温度提供着调节的作用。
   绿可凉夏,绿可醉人。我爱绿光流淌的夏。在我的老家有一个说法,孩子夏天不愿吃饭,身体消瘦,就叫“酷夏”,父母无奈,就说过了夏天就好了。如果曾经有这么好的绿色绿光,父母一定会说,到绿光里洗个澡就好了。绿色是最好的医生,人们说,患病过过夏(也有说作“过过伏”的)就好了。这话有道理,绿光流淌的夏,会带走疾病。
   我觉得王安石是最懂得夏的诗人,他说“绿阴幽草胜花时”,每读这句诗,我就好像看到他在绿光流淌的夏里,背着手,不摇扇,从容地行走着……不为青苗法,而只为一夏的绿。
   一城的绿,让我迷恋,容身于绿城,何等美妙的夏绿夏荣!我想起了作家陆蠡写的那篇《囚绿记》,他是把那个“绿友”幽囚于自己的院内窗前,我觉得格局小了那么一丁点儿,也不能怪,那是抗战爆发,满目疮痍之下还有一点绿,实为不易。感谢我的城,囚绿一城,改写了“七月流火”,推出了“七月淌绿”的新版“国风”。
  
   2025年7月15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7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家朱成玉说,心有余温,尚可暖秋。作者觉得,眼中有绿,便可安夏。作者特别喜欢所在的城市的夏天样子,那是绿光流淌的夏。夏天,疯长的只有绿。作者陶醉于《诗经》中“采绿”的诗行,便也去“采绿”,不提篮,只以眼,可抚摸,不摘采。仲夏赏绿,是作者无法拒绝的项目。绿在原生态处,绿也喜欢见缝插绿。有了无人机,可半空中俯瞰绿色,作者只是在抖音发现所在城市的半空绿色。每条路,都是九天的绿色银河,确切地说是“绿河”,将城市分出绿色的经纬。作者所在城市的路名很有特色,在夏季,几乎没有谁说什么什么路名,而是直接以绿树代称。“爬墙虎”,荣成人还是喜欢叫学名“扶芳藤”。大概是喜欢“扶芳”这个词吧,“芳”从绿来,多么朴素的价值观!作者觉得,有扶芳藤装点楼墙,是将空间美学玩到了极致,这样的楼体就被称为“天然壁画”,扶芳藤就有了“高明艺术家”的芳名。荣成是被海洋簇拥的城市,海的符号在城市中变成了意象美。半空流淌着绿波绿荫,地上翻卷着绿浪绿涛,绿是形态被赋予了诗意。两边翻卷着的绿浪,给市民一个感觉,绿浪可以降温。绿可凉夏,绿可醉人。作者爱绿光流淌的夏。绿色是最好的医生,人们说,患病过过夏就好了。这话有道理,绿光流淌的夏,会带走疾病。好文,构思精巧,情感丰沛,想象无垠,辞藻绮丽,将绿光流淌的夏写得波澜起伏,写得明艳照人。作者所在的城市——荣城,到了夏天,美到了极致,无论是在地面平视,还是从空中俯瞰,荣城都美成了诗,美成了画,美成了流光溢彩的世界。通篇缭绕着夏的气息,漫溢着绿的流光,摇曳着美的韵律,给人以曼妙生趣的浮想,令人心醉神迷!感佩怀才老师才情如夏日绿瀑奔涌,倾力荐读!【东篱编辑:罗莲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7-15 06:32:11
  该文构思精巧,情感丰沛,想象无垠,辞藻绮丽,将绿光流淌的夏写得波澜起伏,写得如诗如画,写得摇曳生姿。夏的气息扑面而来,绿的流光四处漫溢,作者踩着美的韵律踏歌而行!美轮美奂的力作,令人沉醉!问候怀才老师创作辛苦,夏祺如意!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5 09:16:37
  谢谢罗老师的精彩编辑,辛苦了。愿一夏的绿意包围着你,安度。小文有感于我的城市的绿意,想从文学的角度送给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有人说,心静自然凉,也自然有绿。这是佛学,我曾见赤山法华院的僧也在树下摇扇,心静是相对烦恼的,并非是体温。我想写出我的城市的特色,写出城市的紫色,我觉得城市的看点在于挖掘,受到摄影家的启发,我觉得文学相比摄影是迟钝了。感受美,踏绿而歌,愿绿意满眼。远握,期待罗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7-15 10:48:46
  赏花的文章太多了,那么,老师的文章尤显难能可贵。在炎热的夏季,老师妙笔款款,带领我们赏绿。在老师的笔下,荣成被绿包裹着,绿光淹没了荣成。赏绿不好写,满眼皆绿,反倒难以找到抓手。老师建立的几个意象比如爬墙虎,就极具代表性,让文章脱俗出尘。那首绿袖子小提琴曲,我特喜欢听,老师的解读非常精彩入味。美文大作,拜读学习,谨祝身体健康,夏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5 11:19:51
  审美是文学的佛系,我总觉得,绿色是一种永恒的美,对于环境和心情,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夏天的颜色是绿的,如此葱茏,代表着夏天的生命力,我更多的是喜欢绿。我曾经集中看了几篇写绿的文章,特别喜欢陆蠡这个作家对绿的把握,用了“囚”这个词,难忘。荣成是国家级森林城市,没有荒山,只有绿,城中也是。爬墙虎是一道居民区的风景,我感觉,走近了就有了凉爽,特别喜欢,但有人不喜欢,因为招致一些虫子,所以我很佩服那种只留一丈高的中庸做法。绿袖子是一个音乐概念,也是文学的经典。我觉得用中国的仙女绿袖来审美,更有范儿。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7-15 10:51:18
  怀才老师文章多产,文章既有哲理又有诗意,更有绿色的生命。夏天炎热,也有收获,更是绿色蔓延,很有生命力。遥祝老师夏安!生活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5 11:23:16
  是想在绿色里抠出一点凉快和情调。我觉得文化审美,才赋予绿色更深沉的内涵。有时候我们感到炎热,如果用审美的观点关照,没有这份温度,绿难以铺排,也没了气势,相辅相成吧。爱一座城,总有寻找爱的理由,绿是我喜欢我的城了一个理由。谢谢森林老师的精彩留墨。刚才读了森林老师的禾河禾季,那种禾河岸边独有的风情很美。远握,就像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7-15 10:52:16
  夏天的绿,是带有治愈性的。热的没处躲的时候,自然会想到了绿,会去寻找绿。老师的文总是那样缠绵,如诗如画,给人以精神力量。学习点赞,祝老师开心快乐,清凉一夏!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5 11:39:08
  绿,装饰了夏天,也治愈着我们的烦恼。我曾经听母亲说,“过过伏”,大病小病都就好了。绿色,在我们这一代眼中是审美的素材,掌握了那些绿的文化,看绿就不一样的感觉了。我常常想起那年去往甘肃,从机场往兰州城去,一路上是土山,没有绿,那些省共青团团委的植树标牌比小树还大,他们在呼唤绿。所以,看到我的城市的绿,倍觉欣慰。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5 楼        文友:撇捺人生        2025-07-15 11:24:22
  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写散文的文友很多,但是,能够写出好散文就难了,能够把散文写好并且独树一格形成自己的风格就难上加难了!怀才老师的散文就具有自己的构思精巧、文笔优美、富有哲理的风格!认真拜读以后,必有收获!祝怀才老师万事顺意!佳作连连!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5 11:49:34
  谢谢撇捺老师的精彩留墨鼓励。我们在文学创作上,都是新兵。我总觉得,创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帮助我们提炼和感知美好的生活,不然我们不会一再坚持。散文是自由的文体,可以天马行空,正如老师说的,也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不然就是不是自己的东西了。散文和诗歌差不多,在审美上要求更多一些,散文也应该有意境 ,小说靠人物形象来表达生活,散文靠意境来抓住我们的眼睛。各有特长吧。撇捺老师的小说和散文写得都相当棒,很佩服。继续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