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五月的海棠花(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晓荷】五月的海棠花(散文)


作者:何叶 探花,2326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2发表时间:2025-07-21 15:17:20

天津的春天来得迟,去得却快。那年我在天津医院进修学习,前几日还见到墙角的许多残雪,转眼间,海河两岸的柳絮却已经飘尽了。这时候,五大道上的海棠花便也悄悄地开放了。
   不怕你笑话,从小到大我就没见过海棠树是啥样,更别说看它开花结果了。我初识海棠,是在天津大理道的书摊前。那日阳光正好,晒得人脊背发烫。我正在一个旧书摊翻检着一些杂志看,忽觉有细碎的花瓣落在书页上。抬头望去,但见一树浅粉,在青砖小洋楼的背景前轻轻摇曳。卖书的老人用天津话道:“这是海棠花儿赛牡丹咧。”
   后来我才知道,天津人管海棠叫“解语花”。这名字起得实在是妙,花开时确有低语之态。大理道上的海棠多是西府品种,枝条向上挑着,花朵却垂着头,像极了旧时大户人家的小姐,明明生得标致,偏要作出一副羞怯模样。清人查为仁在《莲坡诗话》里写道:“海棠花下立多时”,说的就是这般情致。
   有时会去河北区民族路的老茶馆听评书。说书先生讲到《红楼梦》里史湘云醉卧芍药裀时,总要拿海棠作比:“诸位您瞧,这海棠花经了夜露,就跟姑娘喝了酒似的,白里透红。”茶馆窗外的海棠确实如此,尤其雨后,薄如蝉翼的花瓣上凝着水珠,倒真像是美人宿醉未醒。
   海棠花期短,开得最盛时,花瓣便开始落了。解放北路的银行大楼前,栽着十几株垂丝海棠。清晨环卫工人还未清扫时,整条马路便铺着层淡粉色的花毯。我大学毕业前的一个四月,曾和几个同学第一次去天津逛,看见有个年纪很大的老人,弯腰拾起一朵完整的花,夹进随身带的一本书籍里,后来在附近的古籍书店又遇见他,方知是南开大学退休的老教授。他说:“李笠翁讲海棠有色无香是冤枉它了,你凑近了闻,明明有股子甜丝丝的清气。”
   天津卫的老辈人有个说法:海棠花开七分时最好看。我特意观察过,果然不假。全开的花固然艳丽,但失去了韵味;含苞的又太过拘谨。唯有将开未开之际,那花瓣微微绽开条缝,露出里头嫩黄的花蕊,才最是动人。这倒让我想起汪曾祺写昆明茶馆的句子:“好看得很,也好吃得很”,天津的海棠是“好看得很,也耐看得很”。
   海河边的北安桥头有株老海棠,据说是民国时期栽的。树干粗得要两人合抱,开花时却轻盈如云。附近居民都爱它,有在树下打太极的,有支着画板写生的。最有趣的是几个唱京韵大鼓的票友,总挑花开得最密的那几天,在树下支起扬琴,唱些《大西厢》之类的段子。那声音混着花香飘过河面,连对岸钓鱼的老头都会停下竿子听一会儿。
   五月初,海棠将谢未谢时,花瓣边缘会泛起极浅的紫红。这时节若赶上刮风,便能看到“海棠雨”的景致。去年在睦南道见过一回:风起时,整条街的花瓣同时离枝,在空中转着圈儿,落在黄包车夫的草帽上,落在煎饼果子的鏊子边,落在放学孩子的书包带上。有个穿月白旗袍的姑娘站在邮筒旁,任花瓣落满肩头,竟半晌不动。后来听街角修钢笔的说,那是个准备出洋留学的女学生,特意来和家乡的海棠告别。
   天津人爱海棠爱得实在。老城里几乎每条胡同都有那么几株,有的从四合院墙里探出来,有的立在副食店门口。花开时节,主妇们买菜经过,总要掐两朵带回家,插在搪瓷缸子里,摆在缝纫机上。河西区小海地的工人新村,家家阳台都能看见晒着的海棠花——是要做枕头芯子的。老太太们说,枕着海棠花睡,做的梦都是甜的。
   我也学着晒过海棠。把完整的花朵摆在旧报纸上,搁在朝北的窗台阴干。过程需极耐心,稍不留意花瓣就皱了。晒好的花收在玻璃瓶里,冬日取出来泡茶,水面上浮着淡淡一层粉,喝起来有若有若无的酸味儿。这法子是从劝业场后身卖茶汤的大爷那儿学来的,他说这叫“海棠醉”,早年间八大院的闺秀们最爱。
   如今天津城里也多了许多樱花,开花时游人如织。我倒觉得,樱花太艳,不如海棠含蓄。樱花是捧出整颗心给人看,海棠却始终留着三分。就像天津人的性子,热络里带着矜持,亲近中存着分寸。冯骥才先生写《俗世奇人》,里头那些个能人异士,哪个不是海棠般的品性?本事藏在骨子里,面上不显山不露水。
   那年五月路过天津的新华路,看见几个美院学生在画海棠。有个梳马尾辫的姑娘画得极认真,画板上却只有疏疏几笔。我问她怎么不画满些,她指着树说:“你看,海棠花自己就知道留白。”这话说得真好。天津的海棠就是这样,懂得在热闹处安静,在繁华里素净。
   转眼已过了落花时节。清晨去水上公园,见着几个老人提着鸟笼在海棠树下遛早。花瓣也不见了踪影,画眉在笼子里,照旧啄食得欢实。忽然想起几年前,第一次和同学在古文化街的旧书堆里翻到过一句诗:“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当时只觉得美,如今才咂摸出些许滋味来——天津的海棠,原是这样经得起风雨的。

共 18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天津的海棠为线索,串联起城市的四季与人文风情。从大理道初遇时的浅粉花瓣,到民族路茶馆雨后如美人宿醉的娇态,海棠在青砖洋楼、银行大楼间绽放,也在老天津人的俗语与文人的诗句里扎根。它花期短暂却韵味悠长,七分时的羞怯、落花时的轻盈,恰如天津人的性子,热络中藏着矜持,繁华里透着素净。老教授夹花入书、茶汤大爷晒花泡茶、美院学生悟其留白,这些细碎场景里,海棠早已不是简单的花,而是城市记忆的载体。相较于樱花的浓艳,海棠的含蓄更显深沉,它懂得在热闹处安静,于风雨中独立,正如天津这座城,将历史与烟火、雅致与市井,都藏进了一季海棠的开合里,让人在花开花落间,读懂岁月的从容与深情。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21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21 15:18:41
  天津的海棠太美了!从初绽到飘落,藏着城的韵味与人的温情。问候作者,愿这份雅致常伴,日子如海棠般从容,喜乐长安!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21 15:19:00
  被文中海棠与天津的故事打动,字里行间是诗意与烟火。问作者好,盼您常赏花开,生活如海棠香般清甜,安康顺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