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曾经】朱鸿散文简论(随笔)

  【柳岸.曾经】朱鸿散文简论(随笔)


作者:纪昀清 举人,3467.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发表时间:2025-07-21 22:33:41

自从结识了朱鸿老师,我就喜欢阅读他的文章。
   2024年2月11日,自从“周至县新时代文艺创作协会群”正式创建,作为群主的我就特意将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或中国散文学会或省级作家协会的几十名老师诚邀入群,旨在借助名家的名望扩大我县文艺事业的影响力。该群吸纳了肖云儒、陈长吟、红孩、赵丰、朱文杰等众多知名作家。其中朱鸿老师,就是我诚邀入群的著名作家之一。为了激发群友的文学热忱,我从2025年2月15日至今,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后,就坚持阅读群内佳作,并筛选出3-5篇精品,写出简短有力的评语,于当晚9点后发在群内,以飨读者。而朱鸿老师就经常将他的作品链接分享在群内。在这期间,我就有幸拜读了他16篇散文佳作,并逐一予以简评。
   他发在群内的首篇文章是《元宵节》,我读后留评说:“此文,对元宵节的三种来源,追根溯源,颇见历史功底,令人眼界大开!”
   接着,我简评了他的第二篇文章《考试记忙》:“将上大学期间,为应付考试,各位同学的备考忙碌情状,描摹得形象传神,呼之欲出,令人叹为观止。比如,关于背的描写:‘背,贯穿着复习考试的全部过程,到处都是背的学生。背,简直成了一道风景,一种气候。在宿舍有背的,在楼道有背的,路上有背的,食堂有背的。草坪、操场有背的,花丛、树下有背的。教室的背,最自然最畅快,这里是背的天空,背的草原,背的海洋。早晨刚起来就背,夜晚将躺下还背。夏日的浓荫中背,冬天的阳光下背。借着路灯背,凭着炉火背。吃饭也背,方便还背。背在黎明,背在黄昏。背得精疲力尽,背得死去活来。背,呈现着干姿百态,各有各的声调,各有各的神情。有的躺着背,有的站着背。面壁而背,对窗而背。将头扬起望着天背,把头低下看着地背。踱着背,蹲着背。咬紧牙关背,凝聚眉头背,摇头晃脑背,手舞足蹈背。’如此精彩的描写,让人不禁想起陈彦《主角》中易秦娥舅舅关于打板鼓的类似描写。读之,酣畅淋漓,是难得的品读享受!极力推荐共赏!”
   之后,我就又陆续简评了他的如下美文——
   他的《实习记困》:“朱鸿老师,将自己当年在槐庄中学当实习老师的见闻、所思所感诉诸笔端,文章语言细腻生动,感情真切饱满,将师生之情、师生趣事娓娓道来,让人分明能感受到‘为师之道’的无穷魅力!推荐共赏!”
   他的《救人记憾》:“将自己凌晨三点被什么声音惊醒,并循声追源的过程与心理,描写得细腻传神,虽不是小说,却胜似小说,最终查明真相,原来是一个叫周诚的新生不知什么原因从楼上跌落了,致使其发出痛楚挣扎的哀嚎声。自己就是被这种声音惊醒的。并对半夜三更救人的过程和因周诚死去留下的遗憾,进行了心灵考问。读之触动灵魂,发人深省。很喜欢朱老师对内心害怕原因的深入剖析:‘害怕,是一种不安或者发慌的心理状态。人总是对未知的事物害怕的,未知,表示着没有认识它,没有把握它,从而,可能遭受它的折磨、挫伤、打击。所以,禽兽不可怕,衣冠禽兽也不可怕,因为这些东西的伎俩无非是:扑,啄,撕,咬,诬,谤,唬,嘲。我害怕的是迷信之中的神玄鬼怪,当我的眼睛,或者为黑暗,或者为木石所遮挡的时候,它们的幻觉就会出现。唯物主义,能够证明它们并不存在,不过我仍难以从心中驱除其影响。它们是人类文化病态的花朵,但灵魂却是伴随着所有的花朵长大和形成的。夏夜的月光下,冬夜的炉火旁,长辈美丽的故事,往往就夹杂着它们的生活。不过,我现在有了对付它们最为得力的办法:让那种凛然之气,鼓满自己的全部身心。’真是分外精彩!美文推荐共赏!”
   他的《分配记难》:“将当年大学毕业时期,班上形形色色的同学和自己面临毕业分配时的各种情态——困惑、忧虑、惊喜、平静、拉关系等,描摹得细腻生动,惟妙惟肖,读之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让人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的时光岁月中!美文推荐共赏!”
   他的《离校记别》:“将大学毕业之际,‘我’与同学们分别时的点滴往事与各种情态娓娓道来,最动人的一幕是,关于‘我’抑制感情的描写:无人的月光下,大学四年,杨亭是唯一一个真正对我欣赏而喜欢的姑娘,由于种种因素,她像一颗遥远的星,照耀着我,并向我缓缓运行。可我却一直没有重视她。她是一个好女子,她期待奇迹发生,然而奇迹并没有发生。因为‘我多么残酷地抑制了我的感情和冲动!’为老师的理智点赞!为当代年轻大学生如何谨慎处理情感做了表率!美文推荐共赏!”
   他的《小善》:“以自己为跑夜路的司机甘愿多付16元过路费,展开对善举的思考:大善需要天命,此乃英雄之事。小善谁都可以做,其快乐,且奇妙。朱老师的小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是对辛苦跑夜路的司机小哥的体谅,更是善念善心善行的有力践行!有句话叫:‘吃亏是福。’朱老师安全返家,不就是小善之举的回报么?善良之人必有后福!推荐共赏!”
   他的《白原》:“什么是白原?正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白茫茫麦花,正如作者所言:‘阔大的田野,男女老少,割的,捆的,运的,一派繁忙。仅仅几天,田野就空空荡荡了,剩下的,唯有冒出地面的一寸左右的小麦茬子。在夏日强烈的阳光之下,这些茬子密密麻麻,绵延伸展,千里雪色,万里银光,茫茫一片。我所谓的白原就是它。’白原是农民在收割麦子后,尤其是艳阳天最美丽的景象,这一景象在作者的灵动笔下,更富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故乡农民生活的关注与热爱!推荐共赏!”
   他的《我为什么没有长高》:“文章以自己天生‘身低’而产生的自卑,到逐渐顿悟人生:‘能力和魅力才是男人的金子。’‘我尽扫形秽之感,舒展地发我想发之言,举我想举之义。’由此而逐渐自信,并通过自我编造的‘自我鞭策’的梦境,阐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实现了我所设计的境界之日,才是我真正长高之时,否则便是矮子。这是一个过程,显然需要艰苦的跋涉。’尤其是将矮子的苦恼、自卑和矮子的敏捷及其它优势等阐述得分外细腻传神,读之真是醍醐灌顶,酣畅淋漓!文章讲透了天下‘矮子’的苦恼与心声,也为‘矮子’如何真正从内在‘长高’开出了良方!推荐共赏!”
   他的《喜欢女儿》:“将妻子备孕、女儿出生、为女儿起名,以及女儿三岁以内的成长历程和既淘气又可爱的一面,描写得情真意切,丝丝入扣,细腻生动,尤其是将一个初为人父的父亲对女儿的爱的直观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读完此文,让我感同身受,我也曾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写过《哭的语言》一文。相信天下慈爱的父亲读了此文,都会产生共鸣,与我有相同感受!推荐共赏!”
   他的《世间最美的头发》:“讲述了‘我’在28岁那年在一次乘车途中,无意间被一陌生女子的长发所吸引,只瞥一眼,就让‘我’万分迷乱,由此认定:这就是世间最美的头发。文章善于从细节着笔,将那姑娘的头发之美,和‘我’对之‘一见钟情’的心理动态及其不由自主的表现,描写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令人拍岸叫绝!只因一眼瞥见秀发,就能生出如此细腻传神、打动人心的文字,不得不为朱老师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喷薄而发的情感而点赞!推荐共赏!”
   他的《背影》:“作者记述了自己无能为力帮助受伤教师的一桩悲惨事件:村子一名教师因蒙受冤屈,被受乡政府保护的村长凌辱受伤,一群村民气不过,而找自己将此事写成文章欲在报纸上曝光,而自己的母亲怕自己受牵连,一直在替自己打掩护,而自己身为书生,也顿感顾虑重重,但他却亲眼目睹了上县政府告状的三百多名村民所具有的汹汹的气势和凛凛的威风的背影。文章将村长的凶霸、教师蒙屈受辱、乡政府官员的不作为、母亲的护子心切、自己的顾虑重重以及村民团结一心而又气冲霄汉的气势,描摹得真切、细腻而又真实生动!读之,能让人感受到朱老师发自内心的煎熬难耐!推荐共赏!”
   他的《读书之乐》:“此文与老师之前的风格迥异,将文学性、历史性、哲学性融于一体,语言洗炼,尤其是文末关于读书之乐,极富哲理:‘读书之乐,唯纸质书才有。纸质书由草木所制,是生命之物。灵魂以处纸质书而安,呼吸也为之得畅。纸质书是宁和的,也是清雅的,温馨的,即使看一看它,摸一摸它,也觉得舒服。它的书脊、封面和封底,无不让人亲近,甚至仅仅一瞥,也怦然而应,使人留步,倾身,随之举手开卷。读纸质书,动容以吟,悟而首肯,是一种久传的风雅。读纸质书,如居推轩见竹之屋,如穿布衣或丝裳,如以紫砂壶饮茶,是一种不争自高的品味。所费不多,就可以读纸质书,何乐而不为呢!’这对于网络风靡天下、机不离手、手不离机的今天的新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而言,读纸质书的呼吁是何其恳切!推荐共赏!”
   他的《关于陈忠实》:“文章从‘死生亦大亦’‘道德文章’‘陈忠实葬礼现象之分析’三个方面,阐释了陈忠实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通过例举关于陈忠实老师热心为党益民书籍作序、联系出版社,帮助冯积岐老师入职省作协、解决户口问题,原谅‘我’的三次惹怒冲撞,参加杰出青年志愿者熊宁女士事迹的讨论会拒绝接受红包,住院为粉丝签名等等不胜枚举的鲜活事例,就足以看出陈忠实老师的崇高人品和人格魅力,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他老人家的去世,之所以能引发全民吊唁的空前绝后的现象了!恐怕这种现象至少百年内不会再有了。在当下一切向‘钱’看的今天,因为无人具备他那样的胸襟,更无人能修炼到他那样的境界!好口碑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长年累月积攒而成的‘好德行’!这样的大作家,人民怎能不热爱他呢?就连我这个籍籍无名的青年,当年因与他仅有两面之缘,出于敬重,都买了花圈专赴省作协亲自吊唁,并还专为他老人家写了过万字的纪念文章《怀念陈忠实先生》。因此,陈忠实老师的大德高品是写不完的,他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
   他的《母亲的意象》:“作者以诸多琐细生活事例,追忆了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一生。既表现了‘我’爱母亲,更表现了母亲爱‘我’。母亲为了给儿子省钱,坚辞保姆多次,她以她的勤劳、善良、俭朴、能干、坚强等诸多优秀品质深深地影响着‘我’,‘我’在母亲被欺负时,虽年幼,却能为她挺身而出,咬断叔叔的手指,尤其是在母亲年迈住院不能言语之际,‘我’为了唤醒母亲,竟滔滔不绝地讲过去母亲曾做过的令‘我’历历在目的一件件往事,母亲竟然神奇地有了知觉回应,并因此延续了一年多的寿命!难怪乎朱老师如此杰出有才,这正是无私母爱熏染的结果呀!正如作者所言:‘我的母亲是俊秀的、白皙的,是进取的、劳苦的,是忍让的、慷慨的,是敏捷的、坚毅的,是喜悦的、仁慈的。’这样的母亲怎能培育不出优秀的儿子呢?!推荐共赏!”
   他的《我的最后一课》:“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朱老师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下的功夫之大,用心之良苦:相继邀请过陈忠实的女儿陈勉力、李星、乡村女教师、古玉器收藏家、植物学教授与其高足等杰出人士,到教室讲解,只为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着实令人感动不已!这样的好老师当下真不多了!为朱老师挖空心思因材施教、德高垂范点赞!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极力推荐共赏!”
   从以上这些文章中不难看出,朱鸿老师的散文特色:描写细腻生动,充满真性真情,敢想敢写,纵使在别人看来难以启齿的心理活动,而在他笔下,却显得那么自然真实,从不矫揉造作,文过饰非;不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借景抒怀,甚或夹叙夹议,都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达到了传神有味的出奇效果。
   他对我的简评,分外满意,经常留言表示感谢。通过文章的简评与交流,我与朱老师就逐渐熟络起来。为此,他还主动发信息说:“你在什么地方工作?我们多联系!”我告知他了我的单位地址,并且彼此还互留了联系电话。这让我倍感自豪!
   他的为人如此真诚,他的文章如此出色,令我欲罢不能,只能心怀敬仰,通过品读和简评其作品,来向其虚心学习了!
  
   写于2025年5月12日
   改于2025年7月21日
   【此文原载于2025年7月17日与2025年7月19日《阳光报》(发表时,略有删改)】
  

共 47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朱鸿散文简论》笔者讲述了拜读朱鸿老师的散文后深刻的感触。笔者在开篇,讲述了自己作为“周至县新时代文艺创作协会群”的群主,为了繁荣当地的文学创作事业,号召当地的著名作家把自己的佳作发在群里,供大家欣赏;而笔者拜读了朱鸿老师发在群里的多篇作品后,深深被其作品的魅力所触动;笔者把这些佳作中的精彩部分摘录下来,逐一予以简评,推荐给文友们,让文友们从中读到这位老师的名篇魅力,读者也从笔者的简评中可以看出笔者的欣赏水平很高,让读者读到了文章的灵魂所在,深深被名家的作品震撼,因此产生心灵共鸣!文章内涵丰富,佳作和简评精彩纷呈,读之令人赞叹不已,受益匪浅,产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7-21 22:34:18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7-21 22:35:02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