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竹韵南山 >> 短篇 >> 诗词古韵 >> 【南山】戚氏·听阿炳《二泉映月》

编辑推荐 【南山】戚氏·听阿炳《二泉映月》


作者:玉影山人 白丁,2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发表时间:2025-07-22 16:09:00


   夜浑浑。惠山泉冷浸秋痕。
   巷陌霜浓,病眸枯眦对寒云。
   谁分。影随身。蹒跚踏破旧苔茵。
   冰弦涩指凝咽,欲诉身世已无唇。
   泉底孤月,桥头残照,尽成眼底烟尘。
   伴褴衫似铁,枯杖如戟,踽踽乾坤。
  
   谁解,此调酸辛?
   泉咽月隐,指下泻悲呻。
   风雷动,裂孤峰石,骤雨倾盆!
   转深昏,万壑暗涌幽鳞。
   冷涩暗锁龙魂。
   旧时殿火,梦里旌旃,散作点点星燐。
  
   漫道知音绝,苍天有耳,冷眼如轮。
   照彻人间浊浪,映冰心、一片玉壶存。
   任他白眼加身,冷漠蔽体,弦上情难泯。
   纵眼枯、肝胆犹然润。
   泉中月、长自清纯。
   指上秋、漫染松筠。
   向虚空、拨动海潮纹。
   料千年后,犹穿冷夜,万古寒魂!
  

共 3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拜读,欣赏,赞叹。词牌名“戚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句式和韵律特点,属长调慢词,共212字,分三阙。《戚氏·听阿炳《二泉映月》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盲人阿炳在无锡二泉边吹奏《二泉映月》的悲苦与孤寂。全词通过“夜浑浑”“巷陌霜浓”“病眸枯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冷清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阿炳生活的世界,感受他内心的酸楚与无奈。词中“冰弦涩指凝咽,欲诉身世已无唇”一句,既表达了阿炳在演奏时的艰难与痛苦,也暗示了他一生的坎坷与无言。而“泉底孤月,桥头残照,尽成眼底烟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感,使读者感受到阿炳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词的后半部分,如“风雷动,裂孤峰石,骤雨倾盆!”“冷涩暗锁龙魂”等句,通过强烈的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阿炳音乐中蕴含的强烈情感与不屈精神。这种情感不仅源于阿炳对生活的热爱,也源于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整首词格律工整,不仅是一次对阿炳生平的回顾,更是一次对《二泉映月》这首经典曲目的艺术再创作。作者通过词的形式,将阿的音乐与人生经历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词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阿炳音乐的深邃与动人!感谢赐稿南山,愿创作愉快,再出佳作。【编辑:剪字木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剪字木兰        2025-07-22 16:17:02
  戚氏词牌名始见于《乐章集》,属于中吕调。这种词牌格式较为复杂,平仄韵交替变化,因此历史上较少有名家创作。据记载,仅有柳永、苏轼、丘处机和朱孝臧等人对之有所涉猎。其中,苏轼的《戚氏·玉龟山》和柳永的《戚氏·晚秋天》是比较著名的两首作品。
  
   拜读,欣赏老师作品。感谢赐稿南山,愿您身体康健、创作愉悦!抱拳……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