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芳华】古槐(散文)
人本身应该是群居的动物,我们需要在一起生活工作并进行交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对知识和智慧的掌握程度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认知鸿沟越来越巨大。有些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亚于人与禽兽的区别。很多时候,人们之间的区别之大不像是生活在一个星球。寂寞和孤独就像阳光下我们的影子,如影随形,或深或浅,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如何驱散孤独化解寂寞,可以说是现当代人的人生两大必修课。驱散孤独需要更多的知识,化解寂寞需要更高的智慧,但是知识越多也有可能更加孤独,智慧越高也有可能更加寂寞。对于愚昧无知的人,只是因为孤独和寂寞无法表达而已,其实他们可能更加孤独与寂寞。任何问题,越是经过深思,越是令人走入魔鬼的沼泽,陷入无解的泥潭和漩涡,无法自拔,而又想破解谜团,探知真相,因此有无数的人在人生道路上一直在追求和探索。
我在孤独寂寞的时候,喜欢走进大自然,或者沉醉于诗情画意,或者登高望远,放飞思绪,静静地聆听大自然天籁。更多的时候,我喜欢观察大地上一望无际的花花草草和在大地上屹立着的大树,在静默中去理解大树的悲喜和大树的坚守。也许这并不能驱散孤独与寂寞,但我却常常乐此不疲,并收获了很多人生感悟。虽然是一知半解,但不失为一种乐趣。阅读和理解一棵大树,相比于阅读和理解一个人,可能更有可能接近灵魂和洞察内在精神。
在陕西铜川王石凹煤矿,有一棵古树,据考证已经700多岁了。这是一棵老槐树,树高八丈有余,树身周长一丈一尺还多,三个大人合在一起才能环抱这棵大树。大树根深叶茂,郁郁葱葱,巍然屹立在一个小山坡上,昂首挺立。在7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它经历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它见证了什么,也无人知晓;它有什么感情,很少人关心;它在坚守着什么,更无人去过问。而我曾经仰望着这棵大树,深深地向它致以崇高的敬意。我敬仰它默默坚守着这片十分贫瘠的土地,我敬仰它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一种品格和精神。
遥想当年,王石凹煤矿工人于1956年开始筹建,1957年正式生产,不仅是共和国一五期间156个国家重点项目之一,而且设计图纸都是来自原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光荣地成为煤矿工人,他们满怀豪情,风华正茂,不仅有力气,而且有技术,不仅有追求,而且有梦想,他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决心把王石凹煤矿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矿山。他们不仅全力以赴投入安全生产,而且全心全意建设矿山家园。在王石凹煤矿建设了中小学、商业街市场、家属区、电影院、医院、粮站以及各种后勤保障单位。那时候职工食堂有三个,招待所有一个。当时的招待所就在职工一食堂的上边山坡上,招待所门前有一条山路,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煤矿职工最多的时候,光职工就有一万多人,加上家属总共高达五六万人。这里不仅通火车,每天将生产的煤炭运往全国各地,而且通汽车,交通四通八达,非常方便。王石凹市场周围非常繁荣,每个星期日逢集逢会,周围上百里几千个商家来这里售卖各种生活用品,街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那时候的学校也非常兴旺,小学生最多的时候一个年级就有二十个班,一个班就有60多人。煤矿不仅有新华书店,而且还有山上山下两个图书馆。20世纪70、80年代是王石凹煤矿最为兴旺发达的时期,不仅煤炭产量在全国数一数二,就是生活水平也要领先全省二三十年。
任何煤矿都有一个从创业到发展到繁荣最后到资源枯竭被迫关闭的过程,王石凹煤矿也不例外。
就在王石凹煤矿的招待所门前路边,始终屹立着一棵大槐树,就是这棵树龄已经700多年的古槐。这里是一个小山坡,土地并不肥沃,四周也没有其他大树,环境应该说十分恶劣。但是这棵古槐却始终站立在这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脚下紧紧拥抱着大地,头顶紧紧拥抱着蓝天。
我在煤矿上学的时候,虽然多次从这棵古槐树下经过,但从来没有认真留心过它,甚至连正眼也没有看过它一眼。那时候的我并不关心大树,也并不懂得大自然的一切。大树就像一位默默无闻却饱经风霜的老人,为我们遮蔽风雨守卫家园。
无论煤矿多么热闹和繁华,但热闹和繁华都是你们的,大树从来都是静默的。它在静默中迎来黎明,又在静默中送走夕阳。在黑暗中它依然静默,在月光下依然静默。偶尔风试图缭乱它的长发,雨常常打湿它的衣裳,但大树的心依然坚定、自信、镇定、泰然。对于热闹和繁华,它从不羡慕;对于环境和条件,它从未抱怨。它只有坚守,不能放弃;它只有努力,不能逃离。它面对的是无日无之的孤独,它迎接的日日夜夜天长地久的寂寞。
大树也有自己得意的美好时光,在它朝气蓬勃枝叶茂盛的时候,很多燕子和小鸟会聚集在树枝间传递着各种春天的消息,它们在一起唱歌欢笑或者嬉戏。这时候古树就像一位老爷爷或者老奶奶,看着自己的一群孩子,心里非常舒畅而且欣喜。但是很快,这群鸟儿就会飞走,就像天上的云朵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大树依然保持着静默。在静默里成长,在静默中坚守。古树最幸福的时刻是自己精心编织的花朵。它在内心里做着五彩缤纷的梦,它用最纯真的热情和真情孕育着花蕾花苞,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地冒着微风细雨,悄悄地绽放自己的花瓣。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它终于灿烂地绽开自己的花瓣,展示自己的精彩。槐树开的花是奶油色的白,纯洁而精致,纯真而优美,散发着淡淡的芬芳,恰如含羞少女为心爱的人绣出的鸳鸯。槐花开了的时节,古槐树风姿绰约,光彩照人。但是由于古槐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它所生存的环境,没有人过多地留心这棵古槐,也没有人太在意这棵古槐的兴旺或者衰败。古槐默默地多少有几分失落,因为她精心孕育的花儿不几天就被风吹落了,有些被阳光曝晒渐渐枯萎了,有些被雨水打落飘到污泥或者沟渠之中了。古槐有什么办法呐,它只有深深扎根,只有努力成长,吸取更多的天地精华,将自己的梦编织得更加绚丽多姿,将自己的花开得更加灿烂。
2015年的时候,王石凹煤矿彻底停产了。在这之前,已经分期分批把很多工人安置在其他煤矿工作,有些家属也渐渐离开了煤矿。那时候走进煤矿,感觉有几分荒凉,甚至有几分悲壮。也就在这一年的八月份,我们高中同学有八十多人相聚于铜川,一起谈论分别的思念,一起回顾各自走过的不同的道路,既有无限的欢乐,也有无穷的留恋,既有感慨,也有期盼。我们一起包车去瞻仰了我们曾经的故乡王石凹煤矿。我们一起走进了我们的中学,一起参观了王石凹煤矿办公大楼,也浏览了王石凹煤矿现在的市场,回想王石凹煤矿曾经的辉煌历史和王石凹煤矿今日的关闭转型,今昔对比,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沧桑之感。但很快我们都被同学情所融化,我们一起乘坐王石凹煤矿特有的绞车,到了当年的八角楼、职工食堂故地。当我们走到招待所门前的时候,在我的提议下,二三十个同学在这棵古槐树下合影留念。这时候的古槐叶子依然碧绿,树枝依然茂盛,树干依然粗壮有力。仰望着这棵古槐,渐渐理解了古槐的情怀和精神。
古槐依旧站在山坡上,迎接着每一位前行路过的客人。无论是你在意或者不在意,古槐已久意气风发,独自坚守。默默地迎接春天,送走冬天。
700多岁的古槐,700余年的历史,它见证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它经历了无数次的沧桑兴衰。孤独和寂寞,已久深深在古槐身上生了根,而古槐却把孤独和寂寞孕育成了花朵,编织成了梦想,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让自己绽放得更加有内涵有品位有情怀。
古槐已经成为王石凹煤矿的一道风景,古槐已经活成了战胜孤独和寂寞的灵魂,古槐的坚守已经化为了一种内在动力,古槐的品格已经成为一种坚毅精神。
不由自主地我对古槐有了一种发自肺腑的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