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感动于人间温暖的回响(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晓荷】感动于人间温暖的回响(散文)


作者:shmyr 秀才,2263.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8发表时间:2025-07-27 14:30:58

“愿这片花田,生长着未完的故事与温柔的回响!”这是我公众号被关注时回复的句末。然而,我怎么都没想到,这“温柔的回响”,有一天竟是如此温暖而美好!
   6月12日,我写了一篇回忆文章《54年前的“劳改农场”记忆碎片》。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源于和姐姐在病房里的一次闲聊。那段往事已过去50多年,记忆早已模糊不清,可是姐姐的讲述却似一粒小石子,在我心中激起了波涛,搅动着我心深处那份难以平息的探知欲。于是,我开始在百度搜索相关资料。
   在这之前,我并不知道有芳山林场这个地方,只晓得父亲曾在分宜工作,至于具体是哪年去的、在分宜哪个地方,一无所知。唯一能确定的是,就是父亲在一个关押劳改人员的地方任职。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始终记得在露天和劳改人员一起看电影的情景。
   当我在百度搜索“分宜曾经有劳改农场吗”,搜索框下方立刻弹出“是的,分宜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劳改农场”等等。通过那段资料,再对照那个时间段,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当年就是在芳山林场工作(以前的操场农场)。于是便有了这篇回忆文章。
   该文发布后,得到了网友们的纷纷点赞、转发和留言,阅读量突破了1万多。而且,近200人因此新增关注了我的公众号,其中三分之二都来自“新余”地区。这仿佛是来自“故乡”的回应,让我既惊喜又感动。
   也许是网友们热情的回响,也许是我觉得言犹未尽,一个月后,我又写下了《分宜芳山林场:父亲1972年的艰难抉择》。同样,这篇文章也收获了众多网友点赞、转发和留言。
   我知道,这并不是因为我写得有多好,而是因为我文中所提到的“芳山林场”这个名字,触动了网友们集体记忆的闸门,瞬间成为打开往事的钥匙……
   他们中,有的在这片土地上降生,有的在这里上学读过书;有的是住在附近邻村,儿时常偷摘这里的花生和梨子;还有的是曾下放到芳山林场,在这片热土上挥洒过汗水、奉献过青春……谁说不是呢,芳山林场,它承载着网友们心底沉甸甸的美好记忆,早已成为每个人心中的念想啊!
   读着网友们那饱含深情的留言,我心中满是感慨。我一条条读着,并逐一回复。那些留言,字里行间满是浓浓的乡愁,那是他们再也回不去的时光,那也是我内心深处的共鸣……
   而让我感动不已的是,不少网友在留言中写着,欢迎我回分宜故地走走,去他们那里做客!
   其中有位网友的留言:“有空回来操场看看走走吧,吴姐!我是操场闹上卖油饼的桃花儿子……”还有一位网友特意私信我,说她在芳山林场工作了近六年,对那里有着很深的感情,如果我去芳山,她可作伴同游!太多这样温暖的留言,恕我不能一一列举,但每一份心意我都珍藏在心。
   因为这篇文章,几位曾在芳山林场长大的网友,都在记忆的长河里努力打捞我的“影子”。可那时的我不过三四岁的光景,即便我们曾经一起玩耍过,他们又怎能记得那样一个幼小的玩伴呢?
   然而,一位叫“敏学笃行”的网友,他真的太有心了,太热心了!他发给我的私信是这样写的:你好!看你名字吴季红是个女孩名字,按你出生年月,你应该叫我一声哥,我问了好多芳山林场同辈比我们大十岁左右的哥姐,都不认识文章作者你!可以告诉你父亲大名吗?我随即就把父亲的名字发给他了。
   第二天,我收到了另一位郭姓网友的私信:“昨晚‘敏学笃行’发给我你写的文章了。”
   从与他的交谈中得知,郭姓网友也算是芳山林场的元老了。他说(705)的时候,他就住场部。场部设了一个三中队。那时,高安这边一共调过去3个人,一个姓吴,一个姓李,一个姓左。“如果你父亲姓吴,那应该就是在政工科的。”他说。然后,我们互加了微信好友。
   最开始我喊他“叔”,因为我觉得他与父亲是同事。后来,我们又聊了许多。我告诉他,当年我们在场部满满齐齐一家6口人,可如今,爸妈,二哥和弟弟都早已离开了人世。他忙说,其实他是跟着养父姓郭,他的亲生父亲也姓吴。加上他和我哥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年龄也差不多大。于是,他要我别喊叔,喊他哥。郭大哥说,“以后你有空一定来趟分宜,哥做东,哥带你去芳山林场看看。”我听着,眼眶不禁泛湿。这得多大的缘分啊!让我在乱如麻的往事里、在隔了50年后的时光中,遇见父亲当年的同事、哥哥从前的好友——如今,他又成了我的哥哥。这人间,真的值得啊!一篇拙文,竟引来了这么多温暖的回响,让54年的时光裂缝,一寸寸悄然弥合。那些素未谋面的留言,那些真诚质朴的邀约,那一声喊我“哥”,恰似暗夜中的萤火,照亮了陌生人之间的善意联结。人间至暖,莫过于此去经年,那份情谊,依旧炽热滚烫!温暖的回响,永不散场。

共 18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时光的长河中,记忆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被唤醒,而那些被唤醒的记忆,又会以一种温暖的方式,重新连接起过去与现在。作者在公众号发布的两篇回忆文章,开启了芳山林场那段尘封的岁月,也触动了无数人内心深处的柔软。文章中,她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童年在劳改农场的点点滴滴,那些与劳改人员一起看电影的场景、邻里间的温情互助,以及与小伙伴们的无忧无虑,都成为了她记忆中最珍贵的部分。而文章发布后,网友们热情的回应,更是让这份记忆变得鲜活起来。他们中有的是曾在芳山林场生活过的人,有的是附近的村民,还有的是曾经的下放知青,他们通过留言、私信,分享着自己的故事,表达着对故乡的眷恋和对那段时光的怀念。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不仅让作者感受到了温暖,也让每一个读到这些故事的人,感受到了那份来自故乡的深情厚谊。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7-27 14:31:48
  文章不仅勾勒出过去的岁月,更通过网友们的热情回应,展现了故乡情谊的深厚与温暖。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让记忆中的故事变得鲜活,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与美好。
回复1 楼        文友:shmyr        2025-07-27 15:52:08
  感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7-27 14:32:12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shmyr        2025-07-27 15:52:32
  谢谢老师,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