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芳华】心之故乡(散文)
提起故乡,自然就会想到浪迹在外的游子,曾经那是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人们对故乡的念想和敬畏。故乡的习俗,故乡的温度,故乡的俚语,故乡的柔暖和疼痛,是异乡游子难以抹掉的记忆,更是不能割舍的凝重情感。
故乡,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地方,是多少人回不去,或是回去却又要离开的地方。它寄托了情感和文化,是远离家乡的人心灵深处的那抹欢喜、思念、疼痛和忧伤,是一个人的精神原乡。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窄窄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到德国诗人哥德的“哪里是家,能使我安宁,我在哪里能找到安宁?”,对故乡的情感都是游子最后最生动的语言表达,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同宗或异邦。
但是,对于一个从出生开始,求学立业乃至工作成家生儿育女,一直都在一个地方謀讨生活的人,从理论上严格来讲,他是没有故乡的,只有故地。一个没有故乡的人,纵观其整个生命历程,在某种程度上,是否多少还是有一点无奈和缺憾的呢?
而我自己恰巧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在我的回忆里面只有一座城市的故地。故地有几何?从出生开始,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脚踏的都是同一片土地,看到的都是同一片天空,呼吸的都是同一种空气。
许多时候,我多么希望我是一个有故乡的人呀,做一次游子,也能和他人侃侃而谈,说说故乡的情怀。领略“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景,尝尝“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滋味,甚至展演一次“衣锦还乡”的虚荣,我也曾经抱怨求学工作结婚生子一直没有离开过故土故地。我以为有故乡就有更多的故事,更多的经历,更多的亲人,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念想,还有传承。
于是,我寻找着故乡,在父亲和母亲的讲述中,在自己的遐想和梦境中,在文学作品的描述中……
北方乡村,秋日的老宅中,斜阳透过高大屋顶的雕花窗棂,十二岁的女孩站在锅灶旁为六岁的弟弟做饭,大大的锅灶映衬着她单薄的身影,母亲已离开人间,姐弟和他们的老父亲相依生活。当十六岁的姐姐出嫁时,弟弟声嘶力竭的哭拽,震天动地,在他幼小的心里,失去姐姐的呵护让他感到恐惧害怕。桃花杏花盛开的春天,在春光里,片片桃树杏树遍野的三道沟中,风华正茂的舅舅和他的外甥们肩负行囊,手持书卷,穿沟越壑,求真理奔光明,一路向前行进的身姿,这是父亲的故乡!
蝉鸣蝈叫的夏天,四周环山的东北刘家湾村,我仿佛看见在院门外对面的小溪中,挽起裤腿捉泥虾摸小鱼儿的小姑娘,听见她的欢快笑声,还有她享受老姑奶奶的吊锅里煨牛肉滋味的欢乐。她独享父母爱护,灵动活泼,渡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大山没挡住她求学的脚步,她走出弯曲的山道,奔赴心中之理想,成为一名女大学生,那是母亲的故乡!
年少时,父母娓娓而道故乡的事情,印象虽深,却不能感同身受。长大后,我回到父母的故乡,去感知他们生活的天地,探寻双亲的生活足迹。如今,父母都离开了我,我带着感恩,带着思念,常常游走现实,穿梭梦境,在他们的故乡中,随同父母一起感受艰辛困苦、快乐和幸福!
在现实的感念中,我有意制造着自己的“故乡”!
住过的房子,几经变换,都已拆迁,有的变为街心花园,有的建成高楼大厦。闲暇时,我定要去看一看。驻足那里,有父亲的教诲,母亲的慈爱,兄弟姐妹的手足亲情,邻里伙伴的嬉戏故事。重温游走的时光,回忆曾经的自己。
用过的物品,岁月更迭,旧物更新,但总要保留一些。我至今保留着艰苦时期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百衲布”被褥,编织的毛衣毛裤。保留着上高中时,父亲出差深圳给我买的电子表,出差上海买的红色羽绒服。保留着出嫁时,绣着合欢花花边的红呢礼服裙,惊艳一众。那也是父亲在上海购置的。还有在旧屋里,父亲写的诗词,大学即将毕业时他写给我的书信,母亲晚年时的读书笔记,耄耋之年为我缝纫的绣有福字的红布鞋垫。“沧海月明珠有泪,唯有旧物念慈恩”,看到他们,就浮现出和父母在一起的画面,穿越时空,昨日重现,幸福温暖萦绕全身。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统一和谐,品行善良高尚,至今都在深深影响,感召着我的生活,“精神境界旷达而自悦”,让我的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多年来我虽没长期的“外出生活经历”,但短暂的出差旅游、探亲访友的时光,也多少会萌生出身在他乡“倍思亲”的情绪和感慨,想孩子,想父母家人,想家里的生活,尤其是安静独处时。“没有什么比自己的乡土和双亲更甜蜜,即使是某人飘零在美丽富饶的异邦”(《奥赛罗》)。故乡所包含的思念、温暖和传承,我已经理解,已经在我的心里深深扎根。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我已经找到了故乡,已经有了故乡,只是“自觉不知”。它就是生我养我的父母,父母所在,心之所在,父亲母亲就是我永远心系的“故乡”啊,是我的温暖所在,是灵魂的栖息地!
当我孤芳自赏的时候,会想到父亲的谆谆教诲;当我委屈不快的时候,会想到母亲的宽厚仁慈。父亲母亲的言传身教一直推动着我的人生向前迈进,无论年纪怎样,无论时光多久,即便置身万里何方。
想到这里,有时感叹没有故乡,惘然的我不禁又释怀了,我不再会因为没有所谓的故乡而感到稍许的无奈和感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