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苏超,足上风采兴文旅(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晓荷】苏超,足上风采兴文旅(散文)


作者:农言 举人,342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发表时间:2025-07-28 15:47:37

足球,踢的是技巧与精气神,玩的是快乐和文旅价值。
   ——题记
   “这段时间‘苏超’热度高,球迷们爱国情怀很浓。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祖国的战鹰时刻在站位,巡护你我的安全。”这段话是六月二十六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就网友提出的“希望在苏超决赛那天能够派多型战机飞越球场上空”的回应。让人们听懂了——你们尽管踢球爱国,我们负责守护国门。
   “苏超”是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的简称,不是英国那个苏格兰的“苏超”。近日,苏超场上的那只足球犹如哪吒脚下的“风火轮”。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大形势下,在国际赛事中国足球一败涂地的情况下,瞬间燃爆了全网,火遍全国,甚至火到海外。但火到了国防部新闻处,倒使我想了解足球的起源来。
   国际足联早在二00四年初,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据史料记载,足球古代叫“蹴鞠”。公元一世刘向的《别录》中记载:“蹴鞠,黄帝所造,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古人蹋蹴以为戏”。玩蹴鞠本是一项军队里的娱乐游戏,距今有2300年的历史。鞠即毬,蹴鞠曰“毬戏”。在春秋战国时,是四片蹴鞠实心的。汉代是六片蹴鞠。到了唐代蹴鞠是八片、十二片内缝空心。原料及制作是:“熟硝黄革,实料轻栽……密砌缝成,不露线角……正重十四两,碎凑十分圆”。汉代的蹴鞠场称作“鞠场”,四周有围墙,球门称作“鞠室”,像座小房子,且每边有六个球门。而“八片尖皮砌作毬,火中燖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常在,惹踢招拳卒未休。”说的就是用八片去毛的皮,做的皮毬。由十二名士卒组队踢球比赛,双方队员身体接触就像打仗一样,是主要的军事训练项目。因此,足球一开始就与军事有着关联。回想,网友问国防部发言人是有一定想法的,是熟知足球历史的,绝非是借机炒作。
   经过朝代的更迭,从唐宋以后的千年时间里,蹴鞠不被重视了,到了清朝乾隆重文轻武,蹴鞠就彻底不玩了。然而,蹴鞠经阿拉伯人悄然传到了欧洲。尽管足球的雏形源于中国,但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深受欧洲人的喜爱,且足球的名声越玩越大。由此,现代足球的规则和赛事体制,都是由十九世纪的英国确立的,两者之间仅有传承的关系。
   其实,如今苏超火爆的背后,也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江苏有着几千年的足球基因的。汉代,自蹴鞠从军队传到民间后,之所以一直火到唐宋,这之前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就是汉高祖刘帮。而刘帮又是江苏人,当时蹴鞠在徐州已非常流行了。到长安后,因他的父亲刘太公非常喜欢蹴鞠。于是,就在长安仿建了故乡沛县丰邑,并引入蹴鞠满足父亲的爱好。不可否认,这一行为着实推动了蹴鞠“毬戏”在民间专业化的发展。
   江苏有十三个地级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文化、美食、风景等,就跟人一样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此,网友雅称江苏是“十三太保”。古人说的“十三太保”是唐朝末年晋王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义子,均被封为太保官职,被后人形容是精英团体的典故。而今,江苏的十三个全国经济百强的城市亦如宝贝精英。用十三太保来形容,也体现了“散装江苏”的独特地域文化。比如古代四大名著中:《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南京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淮安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泰州兴化人。可见自古江苏文化底蕴之深厚。
   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又称金陵,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一部流动的史诗。有众多的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等,有美丽秦淮河等景点,有烤鸭、盐水鸭,秦淮八艳等数不胜数;无锡,太湖明珠,有书画之祖顾恺之、吴冠中,钱钟书、杨绛等名人。有风景怡人的“鼋头渚”,有太湖三白的至鲜,阳山水蜜桃是自然慷慨的馈赠;徐州,古称彭城,是华夏九州之一,是刘帮的故乡,是半部汉代史。有龟山汉墓的东方金字塔,那肥美的羊肉是养生的智慧;常州是龙城,走出过齐梁两朝15位皇帝,是梳篦之乡。有汉语拼言之父周有光等文人,有天下第一舟的所在地,淹城遗址,银丝面、砂锅鱼头、豆腐汤麻糕的人间烟火;苏州,这座园林的人间天堂是江南最美的诗篇。这里有昆曲,文学巨匠叶圣陶、苏童,科学家李政道等。有松鼠鳜鱼,阳澄湖大闸蟹美食;南通,实业之父张謇在这里创办了大、中、小学。有狼山、濠河等景点。有品不够的白汁海豚、鮰鱼、炒文蛤海鲜;连云港,是被孙悟空金箍棒点化过的“东海第一胜境”,有花果山,东方天书岩画等。有好吃的虾婆饼、凉粉、梭子蟹等;淮安是淮河、黄河、大运河交汇之地,是伟人周恩来、作家吴承恩的故里,有淮剧,有淮安府署、河下古镇。还有软兜长鱼、板桥豆腐、钦工肉圆等佳肴;盐城,东方湿地是仙鹤神鹿的家园,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爱情神话,施耐庵的《水浒传》英雄豪气在这生根发芽。有盐城八大碗、大纵湖醉蟹、蛤蜊斩肉等特色菜肴;扬州,淮左名都运河第一城、诗城,是隋炀帝魂牵梦绕的地方。有扬州八怪、朱自清等众多文人,有名胜瘦西湖、平山堂、东关街等名胜古迹。有令世人回味无穷的扬州炒饭,狮子头、鸭蛋、蟹黄包等众多的特色美食;镇江,京口北固亭流传着刘备招亲甘露寺的佳话,白娘子水漫金山的神话,盛产香醋,锅盖面、肴肉等小吃;泰州,南宋岳家军曾在这里浴血奋战,有白衣堂思岳桥,是中国海军诞生地。有戏剧名人梅兰芳,有学派王艮。烫干丝,蒸饺,烧麦,鱼汤面吃出了早茶的舒坦和自在;宿迁,它坐拥三河两湖一湿地,是霸王项羽的出生地。胜产洋河、双沟美酒。这样的十三太保,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荣耀。
   散装的江苏人,却有着打不散的石榴抱团精神。有智慧眼光的江苏省领导,审时度势,以足球为药丸,给文旅开出一剂振兴经济良方。
   “苏超”是2025年5月10日在镇江体育会展中心的体育场拉开了帷幕。十三支球队队员也是散装的,有在校大学生、中专、高中生,有职业球员,有体育老师、外卖员、公司职员、村书记等各行各业的业余球员组成。年龄有40岁的,也16岁的。也许他们的球技不如职业球员,但是他们不怕流血、敢于拼搏的精神却是一流的。他们不在乎工资、补贴、奖金是多少,只当作是上场挣点外块而已。他们在乎的是踢出足球的荣誉,圆一个足球梦。绿茵场上,球员与球迷,以体育精神与城市温度,书写着见证“苏超”历史的篇章。
   足球的这把火焰,在盐城门将严子航心中激情燃烧。苏超第四轮比赛中,他奋不顾身,多次扑出险球,堪比职业球星。他那双眼似飞寻的鹰眼,紧盯着飞舞的足球。他轻盈的脚步,或左右前后移动,或飞身跃起。当皮球像炮弹飞来时,他一个鲤鱼跃龙门雄姿,单掌托出了门梁;当皮球正面飞来时,他像一名跳高运动员一样,翻过人墙扑向皮球;当皮球在人群混战中逸动时,他如老鹰抓小鸡一样,扑了上去。擦破的膝盖渗出了血,他向队医摆了摆手,表示轻伤不下火线,赢得了俊男靓女及三万多名观众的欢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整场手脚并用,上蹿下跳,一个人犹是一面城墙。
   还是盐城队,那位穿42号球衣的小将。在7月19日的苏超第七轮中迎站南通队,赛况非常地激烈。南通队上半场就以2比0领先,到了整场要结束的第83分钟时,盐城队的队员并没有放弃进球的信心。在获了一个位置不错的任意球的情况下,直播的镜头里,一位满身的汗水,面颊上印有一块绯红的云霞,绿茵场上的微风吹动潮湿的发梢。他冷静地站在足球边,纹丝不动,那双发光的一眨不眨的眼晴,凝视着球门和队友们的动静。如同一只老虎死死地盯着前方的猎物一般,憋着一股劲,视机出动。哨声一响,只见他脚下的皮球像一把离弦的箭,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精准地找到了队友。“啪!”队友一个龙甩头,皮球狠狠地砸在地上,弹进了对方的球门。无奈的守门员,只得望球心叹。一下子,场上的欢呼声震颤了手机。这个穿透屏幕的眼神,他就是盐城队19岁少年庞志超。也许他没有C罗那样的球技,但是想赢的眼神却是一样的——心中有渴望,眼中有杀气,脚下有技巧。“天赐朱砂半遮面,鲜衣怒马少年行。”庞志超用个人的风采踢出了苏超最强的魅力。
   足球,这个脚下的“风火轮”,在十三个城市的绿茵场上滚动精彩。盐城队球员胡书铭倒地后,还在往球的方向爬,还有一脚三十米开外的怒射破门。泰州队球员巴特,一记“倒挂金钩”的经典进球。徐州队小将花姜敏,右晃左拨外加华丽转身,球如粘着脚似的,多次变向过人,只用七秒就打进一球。扬州队球员徐君,接队友长传,以假射真扣戏耍后卫,将球打进门框内。镇江黄玮鸿奋不顾身,用脸挡下了一个必进之球。南通队球员张浩楠外围起脚世界波,皮球弹地破门。还有淮安队的戴虎抽射,进球最多的南通队滕帅,像这样的经典在苏超场上不胜枚举。他们不踢假球,不蛮踢伤人,用毅力复制出了一个个世界足球超级明星的动作,让球迷们大饱眼福。
   苏超是一项民间的体育赛事。从一场一万多人,到最高一场六万多人,平均每场三万多人。看人浪、旗舞,听欢呼、呐喊。这哪是城市联赛呀,这分明就是世界杯的场景。为什么一轮比一轮火爆呢?是因为苏超的门票5元、10元,不受人为操控,不打假球;是因为赢了有人为他们笑,输了也有人为他们哭;是因为草根球员,玩的是球星范儿。小小的皮球,他们用青春的汗水和热血,踢出了城市的流量密码,踢出了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
   火爆的流量是以赛兴文,以赛促旅的基础,“十三太保”借助政府资源的东风,推动文化、旅游、美食深度融合。美称“龙城”的常州,主场与扬州队的比赛前,玩起了恐龙的开场表演。输了球,旅游部门免费为扬州球迷开放风景区。其实,游客逛风景时带动了餐饮、商业的消费,输便也是赢。另外,足球赛事还让人们享受文化的盛宴。常州网友编了一首“无人扶我凌云志”的歌,自我调侃。还有苏州发布了呼喊连云港的视频,“阿连,你是否能够听见这个寂寞的日子,我唱不够的是念……”于是,连云港也回应了一个视频,“阿苏,我一见你就笑,你那翩翩风采太美妙……”徐州喊话镇江,“阿镇,爱上了阿强,在一个有星星的夜晚……”镇江直接上了新白娘子传奇,“啊~啊~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等等,如同对“山歌”。还有网友创作的《苏超之光》应运而生。7月20日扬州主场对阵南京队,陕西榆林的腰鼓队千里迢迢地赶来,与本地江都莲湘花鼓合作。擂响战鼓,让陕北豪迈与江南灵动碰撞出“水墨鼓韵”的火花。场外,品扬州炒饭、老鹅、狮子头等美食。游瘦西湖,逛宋夹城、个园,设立榆林非遗展示区,编织“文体旅”的经济网。
   十三城邑战云稠,吴韵楚风皆入球。踢来“欧超”人气的苏超,是草根与球迷的狂欢,是球场与城市的互动,是梦想与爱国的境界,是竞技与文旅的圆融。苏超是一个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剧本,赛场上的故事正在续演,文旅品牌正在升值。未来,足球将为“苏大强”再增添一强。
   梦里,一棵枝繁叶茂的石榴树,高高地耸立在茵茵的绿草地上。树上长着十三个如足球般的石榴,榴怀百子心,火红火红的……

共 43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江苏城市足球联赛为切入点,生动地展现了足球在江苏这片土地上所焕发出的独特魅力。文章从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对苏超的关注引入,巧妙地将足球与爱国情怀、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等多维度联系起来,赋予了苏超更深刻的意义。文章详细追溯了足球的起源,从中国古代的蹴鞠讲起,展现了足球与军事的渊源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通过对江苏十三个地级市的文化、历史、美食等元素的生动描写,文章巧妙地将苏超与江苏的地域文化紧密结合,展现了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文章中对苏超比赛现场的精彩描写,如球员们的拼搏精神、球迷们的热情支持,以及各种精彩进球瞬间,生动地展现了足球运动的魅力和激情。同时,通过对苏超带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分析,文章揭示了体育赛事与地方经济、文化相互促进的关系。文章语言生动,细节丰富,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足球的魅力,更传递了江苏人民的团结精神和对家乡的热爱。在结尾处,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展望了苏超的未来,寓意着江苏在足球、文化、经济等多领域的繁荣发展。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7-28 15:49:25
  作者巧妙地将历史渊源、地方特色与现代赛事相结合,语言生动,细节丰富,情感饱满。通过对球员拼搏、球迷热情的描写,传递出足球的魅力与地方的活力。结尾以诗意的笔触展望未来,寓意深刻,给人以无限遐想。这是一部兼具深度与温度的精彩之作,值得细细品读!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7-28 15:49:47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