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花香(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花香(散文) ——七香之七


作者:陈俊义 布衣,18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0发表时间:2025-07-28 16:02:25
摘要:原创首发

天还没亮透,黑沉沉的像块湿抹布盖在头顶,星星稀稀拉拉挂着,风一吹,好像能听见它们互相碰着玩的动静。远处的田埂上早有影子在晃,电筒光一道一道扫过花丛,像在地上画虚线。露水把裤脚浸得透湿,凉飕飕贴在腿上,有人咳嗽了一声,在空地里传得老远,接着又只剩剪刀咔嚓咔嚓的轻响,还有人小声念叨:“这支花瓣够厚,能卖个好价。”
   空气里有股特别的味儿,土腥气混着甜香,丝丝缕缕往鼻子里钻。蹲下来仔细闻,能分清哪是玫瑰的甜,哪是百合的清,还有点洋桔梗的淡,混在一起像熬了锅好汤,让人闻着就踏实。天边慢慢透出点白,像在黑布上剪了道口子,这才看清满地的花,红的、粉的、黄的,被露水打得耷拉着脑袋,像还没睡醒的姑娘。
   “快点整,太阳出来花就蔫了!”有人压低嗓门喊。竹筐渐渐满了,花香也越来越浓,把人裹在中间。老张扛起一筐玫瑰往三轮车走,脚步踩在泥地里噗嗤响,筐沿的花蹭着胳膊,凉丝丝的。他种了三十年花,手上的老茧比花根还硬,指甲缝里总嵌着黑泥,洗都洗不掉,媳妇说这是“花的记号”。
   三十年前可不是这样。那会儿村里人都种玉米麦子,老张偏要改种花,被爹追着打:“这中看不中吃的玩意儿能当饭?”他偷偷把两亩地翻了,种上山茶,头一年花开得跟纽扣似的,小得可怜。蹲在地里哭,媳妇递过来个烤洋芋:“哭啥?明年再试,咱就不信弄不成。”两人骑着二八大杠跑几十里地,去请教农科所的技术员,回来把土翻了三遍,夜里打着手电筒看虫,手被刺扎得全是小洞。
   现在好了,村里一半人家种花,连七十岁的老李头都种了半亩多肉,说“不用费心,还能换点酒钱”。去年村头修了新路,直接通到花市,路边立着块大牌子,红底黄字写着“中国花卉第一村”,老远就看得清。老张踩着三轮车往花市走,车斗里的花堆得像小山,玫瑰的甜香从车缝里往外冒,引得早起的麻雀在车旁边打转。
   “张叔,等等我!”小李骑着三轮车追上来,车斗里全是满天星,像装了半车星星。“我妈熬了粥,到花市给你留一碗,加了玫瑰酱,甜得很。”老张应了一声,想起自家媳妇今早塞的煮鸡蛋,还温乎着揣在兜里——怕挤碎了,特意用手帕包了三层。
   到斗南花市时,天刚亮透。大棚里跟赶街似的,吵得耳朵疼,却让人心里敞亮。王婶的摊子前围满人,有小伙子捏着玫瑰脸红得跟花似的,有大妈挑百合,嘴里念叨“给住院的老姐妹送去”,还有酒店的采购员举着清单喊:“康乃馨要两百支,红玫瑰再来五十扎!”
   “老张,你可来了!”王婶朝他招手,手里的剪刀没停,咔嚓咔嚓剪着康乃馨根。“今早有个新疆的打电话,要两百支向日葵,说给娃办满月酒,你那有现成的不?”老张刚卸完花,就有穿西装的年轻人跑过来,指着玫瑰说:“大爷,这玫瑰我全要了,装十个箱子,赶最早的航班去广州。”
   “你这眼光不错,”老张麻利地往箱子里装花,每层垫张湿报纸,动作轻得像给婴儿盖被子,“这些都是今早刚剪的,到广州还鲜灵着呢。前阵子有个美国客人,说咱这玫瑰比加州的香,给的价钱比别人高两成。”他边装边笑,露出两排白牙,“以前哪想得到,咱这山沟里的花能坐飞机,比我去省城的次数还多。”
   小李的满天星很快卖光了,蹲在旁边帮老张理花。“张叔,你看那对小年轻,”他朝角落里努嘴,一对情侣正挑红玫瑰,男生笨手笨脚地想包花,女生在旁边笑。“昨天他们在我这买了勿忘我,说今天要去订婚。”老张瞅了一眼,想起自己当年跟媳妇求婚,就递了支野蔷薇,媳妇脸比花还红,攥着花跑了。
   花市门口有家米线摊,老板娘的女儿总在花丛里钻。小姑娘扎俩小辫,手里攥着朵快谢的玫瑰,跑过来问:“张爷爷,这花明天还香吗?”老张从筐里捡了支向日葵递给她:“这个香得久,你看它黄灿灿的,像不像小太阳?”小姑娘举着花跑了,辫子上沾了片玫瑰花瓣,老板娘在后面喊:“慢点儿,别踩着花!”
   老板娘的男人在花市当搬运工,每天收工都给她带支花,有时候是月季,有时候是茉莉,插在装咸菜的玻璃瓶里。“他嘴笨,不会说好听的,”老板娘往米线里加辣椒油,“但每天这支花,比说‘我爱你’还实在。有回他摔了一跤,胳膊擦破皮,还惦记着给我带花,你说傻不傻?”
   中午吃面时,隔壁桌有人聊得热闹。一个戴帽子的年轻人说在网上教插花,专挑昆明的花材:“用咱本地的山茶配荷兰的郁金香,好看得很!就像咱云南人,跟谁都处得来,不怯场。”旁边有人弹起吉他,唱着本地的调子,歌词里有花有草有太阳,听得人心里亮堂。
   花市角落有个修花材的老陈,一辈子没结婚,就爱跟花打交道。他修的花枝切口平平整整,泡在水里能多活三天。“这花啊,跟人一样,”老陈眯着眼削花枝,“你对它上心,它就多陪你几天。”有回一个姑娘哭着来买白菊,说奶奶走了,老陈给她包花时多放了支满天星:“你奶奶在天上看着呢,看见花高兴。”
   太阳爬到头顶时,老张的花卖得差不多了,剩下几支稍微蔫了的,他捆在一起递给捡垃圾的老太太:“回去插瓶里,还能香两天。”老太太笑得皱纹里都开花了,小心翼翼抱着花:“我那小孙女最爱花了,上次见人家戴花环,吵着也要一个。”
   “那我教你编,”老张蹲下来,捡起地上的玫瑰枝和满天星,三缠两绕就编出个小花环,“戴在头上,比城里姑娘的还好看。”老太太的眼泪掉在花环上,把花瓣打湿了:“大兄弟,你真是个好人。”
   下午的时候,花市稍微清静些。老张坐在空箱子上抽烟,看着人来人往。有个穿校服的小姑娘攥着五块钱,在花摊前看了半天,最后选了支雏菊:“阿姨,能帮我包一下吗?今天是我妈妈生日。”王婶笑着包好,还系了个蝴蝶结,没收她钱。小姑娘鞠躬说谢谢,举着花跑了,黄色的雏菊在她身后晃悠,像跟着个小太阳。
   “你看这花,”老张跟王婶说,“不贵重,却能让人高兴。就像咱云南人,没啥大本事,就会种点花,把日子过得香香的。”王婶点点头,指着远处的冷链车:“你看那些箱子,要去北京、上海,还要去国外。咱的花带着这儿的土气、露水气,去给别处的人送高兴,多好。”
   太阳往西斜时,老张踩着空车往回走。车斗里虽然没花了,却好像还留着股香味,引得路边的狗跟着跑。路过村头的大榕树,看见老李头在树下打盹,旁边摆着几盆多肉,牌子上写着“五块一盆”。“老李,还没卖完啊?”老张喊他。老李头睁开眼:“不急,这玩意儿耐活,跟咱一样,皮实!”
   晚风从花田吹过来,带着股甜香,老张深吸一口气,觉得浑身都舒坦。天边的云彩红得跟玫瑰似的,地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像撒了一地的星星。有谁家的收音机在响,唱着“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调子混着花香,飘得老远。
   快到家时,看见媳妇站在院门口等,手里端着碗凉茶。院子里的蔷薇爬满了架子,晚饭的香味混着花香飘出来。“今天卖得咋样?”媳妇接过空筐,看见筐角有支百合,“这是给我的?”老张嘿嘿笑:“顺手拿的,插你床头,睡觉都香。”
   夜里躺在床上,能听见院墙角的夜来香在开花,窸窸窣窣的,像谁在说悄悄话。老张睡不着,就想白天在花市见到的那些人:买玫瑰的小伙子,挑百合的老太太,举着向日葵的小姑娘……他们脸上的笑,都带着点花香的甜味。
   他想起年轻时,媳妇总说:“啥时候咱家能天天有花看就好了。”现在好了,院里院外全是花,连屋顶都快被三角梅盖住了。“这花啊,”老张翻了个身,闻着媳妇头发上沾的茉莉香,“真是个好东西,不用说话,就把日子弄得香喷喷的。”
   后半夜,花市又开始热闹了。有人扛着花走过,脚步声踩在露水打湿的地上,噗嗤噗嗤响。冷链车发动的声音远远传来,带着花香往机场开。这些花明天会到哪儿呢?也许插在上海写字楼的花瓶里,陪加班的人到深夜;也许摆在成都的生日宴上,听着吹蜡烛的笑声;也许放在纽约的墓碑前,替远方的人说句“想你了”。
   天边刚泛白时,老张又扛着剪刀去花田了。露水打湿了胶鞋,踩在田埂上咯吱响。剪刀剪断花茎,会冒出点清亮的汁儿,带着点甜腥味。他知道,这些花要去很多地方,替很多人说心里话——说“我爱你”,说“对不起”,说“祝你好”,说“别难过”。
   昆明的风一吹,花香就飘远了。飘在花农的汗珠子里,飘在买花人的笑脸上,飘在千里之外的窗台上。这香味里有土的味道,有太阳的味道,有日子越过越甜的味道。你要是在别处闻到一股说不出的香,说不定就是从昆明来的——那是云南人把日子酿成了蜜,装在花瓣里,送给全世界呢。
  
  

共 33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花香》以凌晨采花的特写镜头切入,用三个方面构建了叙事:老张结茧的手捧着带露的玫瑰、鲜花乘冷链车抵达广州/美国、不会说"我爱你"却日日带花的丈夫。全文如一支多层香调的香水——前调是晨露的清冽,中调是汗水的咸涩,尾调是玫瑰酱的甘甜。文章最动人处在于其"不说之说":通过订婚情侣、住院百合、满月向日葵等让情感自然流淌。正如老板娘评价丈夫"带花比说爱实在",文本也以具象细节替代抒情,这种"做而不说"的叙事策略,恰似中国农民最本真的生存智慧。精彩佳作,推荐文友共同欣赏!【编辑:梦中楼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5-07-28 16:04:27
  作者叙事风格独特,文字很吸引读者眼球。点赞!
2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5-07-28 16:04:59
  欣赏佳作!期待分享更多精彩!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