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曾经】上善若水任平生(随笔)
水的意蕴深邃广博。它无色无味,却无处不在;至柔至刚,总能引发万千思绪。雨天,它滴答敲窗,有人听作天籁;夏日檐下,静观杯中水影,亦能窥见浮世百态——有人见浮名,有人畏利刃,有人感炙权。这些解读,烙印着尘世喧嚣与心境的幽微。而我,从求学、立业到成家育子,由水中领悟最深的,是一种浸润生命的从容态度。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这“不争”,绝非消极避世,而是不囿于外物、不困于虚名的通透智慧;“处下”,则饱含包容万物的胸襟与随物赋形的韧性,以柔克刚,化干戈为玉帛。水能涤荡污浊,其品性,正是我们映照内心的明镜,引领我们远离浑噩麻木。与人相处,深谙此道,便能在纷扰矛盾中沉心静气,作出清明回应。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姿态并非漠视风雨,而是怀抱一颗豁达之心,笑看人生路上的阴晴圆缺。事之是非曲直,境之顺逆悲欢,皆系于我们观照的心态。犹记当年高考折戟,在他人眼中,或为懈怠之果,或成前途阴翳。我却未曾懊悔,更不视人生因此黯淡。只要心中热忱不熄,生活便不会乏味。当效东坡先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生活的美意常在,缺失的往往是那双于逆境中仍能捕捉微光、感受水般柔韧力量的眼睛。坦然面对,纵处低谷,“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何惧?世事本无常,若持“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生命自会展现其旷达,收获那份深沉的喜悦,不过是时间之河的馈赠。
现实中,不乏终生劳碌、节衣缩食之人,攒下钱财却未尝片刻清欢。此般心境,常因内心怯懦紧闭,深恐失去。殊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心扉紧锁,纵积金山银海,终难敌岁月冲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此理昭然。若以牺牲当下体验与内心安宁为代价,过度累积的意义何在?岂不值得深省?
人生于世,不过匆匆数万日。固然,适度的物质基础是安身立命之需,追求更好的生活亦无可厚非。关键在于,莫要在此途中迷失本心,丧失了感知细碎幸福的能力。生活之道,在于敞开心扉,做心境的主人,以豁达之眼体验世间。如此,所得往往远超所失。从呱呱坠地到担起家业,生命背负已重。若不似水般调节心绪,葆有健康心态,当生活的重压与家庭的责任如潮水般叠加,精神的堤岸难免溃决。
细味东坡词境:“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春寒料峭,酒醒微冷之际,峰回路转,暖阳相迎。一个“转”字,道尽人生起伏的玄机。坦途难求,困厄扰心时,若只知怨艾,即使顺境临门,亦可能失之交臂。此理成人皆晓,然知易行难。此刻,尤需涵养一种如水的定力——纵使内心波涛汹涌,亦求一份止水的澄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便是教我们以水般的适应力看待得失起落,品味生活的百般滋味。有时,恰需如水奔流般的勇气,迈出那一步,卸下不必要的伪装,回归内心的本真与自然,方能更全然拥抱生活的厚赠。
身处21世纪的激荡洪流,科技日新,压力无孔不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汲取这份如水的定力与韧性,审慎思考前路。若只顾埋头冲刺,纵然摘得世俗“成功”的桂冠——名校光环、香车豪宅,却可能深陷焦虑泥潭,与内心的愉悦和幸福渐行渐远,恍若涸辙之鲋。“竹杖芒鞋”所象征的,正是一种不为物质所奴役、珍视精神自由的超然态度。人生如逝水,对待生活,亦当如水般懂得“循序渐进”:既要有“不争”的淡泊心境,亦不失奔流入海的志向。明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并非劝人放弃进取,而是认清自身边界,找到恰适的位置,避免好高骛远。“我行我素,任意逍遥”,是精神层面的洒脱与对本心的坚守,它不悖离责任,恰是在认清现实后的智慧抉择。
犹记《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与任盈盈最终琴箫和鸣,寄情山水,笑傲江湖。这般神仙眷侣的生活,令人艳羡。其人生境界,何尝不是对水性处世哲学的生动演绎?在有限的时光里,他们清醒认知并珍视彼此所求,方活成了理想的模样。于真正洞悉生活真谛者而言,名誉、金钱、权力,往往如过眼云烟。行走于世,若能习得那份如水般的从容自在,于责任与自由间寻得微妙平衡,这本身,便是最深沉、最本真的快乐与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