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菊之秋(散文)

精品 【晓荷·小事】菊之秋(散文)


作者:米缸有米 童生,52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8发表时间:2025-09-13 15:47:13

秋深了,我家楼下有几株野菊开得正艳。它们毫不起眼,早先只是三两朵悄无声息地试探着绽开,没过多久便一丛丛地竞相开得热闹非凡。野菊开的花朵不大,只是手指盖那么大的丁星点的,黄的白的小花,在日渐清瘦的枝头簇拥着,仿佛要把整个秋天的寂寥都驱散了去。
   其实我这人是爱花的,但我又不敢明目张胆地爱。因为村里一些老人总说男孩子爱花,以后会怕老婆。那年,母亲在院子里种了许多盆花。我和弟弟经常蹲着去看,看着看着弟弟都会上手揪下一朵,我心疼那些花儿会极力阻拦,弟弟会上手挠我,我呢,会把它打翻在地,把花儿抢过来。母亲见了会批评我不应该打弟弟,但也会说弟弟不应该揪她的花。对于我明目张胆的爱花,弟弟会骂我以后会怕老婆。他经常那么说,我也就不再敢喜欢家里的花了,但我会明目张胆喜欢野菊,野菊不显眼,也不鲜艳。它绝不似牡丹富贵,不如玫瑰娇艳,却自有风骨。霜降之后,百卉凋零,唯有菊花愈冷愈精神。清晨起来,常看见薄霜覆在花瓣上,花却不低头,反倒将霜衬得晶莹可爱了。
   记得那时我家院子里,除了母亲的几盆花以外,院子的一片空地里也长满了野菊。本来母亲一开始,想在那片空地上种一些大白菜的,但看野菊年年肆意地长,母亲舍不得拔了它们,也就给它们留了一块地。那时母亲常在菊丛边做针线活,我和弟弟蹲在地上看蚂蚁,蚂蚁经常会穿梭在野菊丛中搬运着食物,野菊在秋风里微微颤动。母亲说:“菊花开过,天就要冷了,得给家里人做新棉袄了。”
   我那时不解花事,只盼新衣。随后会跟着母亲去集上买布料买棉花。买齐全这些东西,母亲开始昼夜不停地给我们一家做棉衣了。母亲做的第一件新衣是给奶奶做的,新里新面新棉花的棉袄棉裤。给奶奶做好之后给我和弟弟做,我俩的是半成新的,棉花是给奶奶做棉衣剩下的,不够的加一些旧棉衣里面的棉花,但布料往往都是新的。那可是母亲去集上卖鸡蛋,卖农副产品攒下的钱,给我俩买的新布料。然后是父亲和她的,父亲和她的,往往是往年穿过的重新拆洗的。做完这些棉袄棉裤,也到了寒冬了。那些日子,母亲要工作,要操持家务,做这些活计也是抽空做,每天都是挺晚才睡。我如今回想,其实进入深秋,菊花开时,也是母亲最辛劳的时节。
   许多年后,野菊每年到这样一个季节依然会开。每次野菊开满院子的时候,我都会开车回一趟老家。我独坐小院,看菊花开得正好。我会想起已故多年的母亲,想起她鬓角的白发,恰似这白菊的花瓣。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母亲去了,菊花却年年依旧,不知是为谁开,为谁落。
   忽然想起母亲生前曾多次说过,看一朵花开不要只看它开得是否好看,而是要学会深入了解它。想着母亲的话,细细观之,菊花的花瓣虽细,却排列得极有章法,层层叠叠,不见丝毫杂乱。每朵花都像一个精心编排的戏班,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它们不争不抢,却共同演绎着秋日最绚烂的剧目。我想,人生何尝不应如此?就像母亲不羡慕富贵,家住在城里的她甘愿嫁给父亲来到村里,和父亲同甘共苦了一辈子。
   还记得我结婚后,母亲还健在。那年她和父亲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给我在城里买了房子,乡下的房子因为老旧下雨天总漏雨,本来早就应该修的,可是一直没有钱修。妻几次接她和父亲来城里住。说乡下的房子四处漏风的,让他们就和我俩一起生活得了,这样我俩还可以照顾他们。结果都被母亲拒绝了。母亲说:“你俩都有自己的工作,我和你爸习惯了住在乡下,又能自食其力,干嘛要给你俩添麻烦呢?房子旧了以后有钱了可以修的,你俩就好好工作,过好你俩的小日子就行了。”
   后来我的工作因为一些失误总是一直不太顺,本来该升职也没升弄得我心情一直不好。每天开始泡病号,不想上班开始自暴自弃。妻几次劝我,我几次和她发脾气,她实在受不了,就告诉了我的母亲。母亲听说后,就让父亲来到我家硬拽着我回了乡下老家。
   那天还记得吃过晚饭,我和母亲坐在院子里,母亲指着那片野菊对我说:“你看这片野菊多少年了,一直默默在院子里开放,即使没人欣赏,它却照样开得认真,仿佛不知自己处境艰难。该咋开还咋开。”
   母亲还说,菊花的可爱,在于它不择地而生。墙隅石缝,瓦砾堆中,但有一抔土,便能生根发芽。人不妨学学野菊,不必争做那艳冠群芳的牡丹,在自己的季节里尽力开放便是了。她不希望我以后能升官发财,只希望我平安健康快乐就好!
   母亲那天的话,深深打动了我,让我顿时领悟到,处境的优劣,根本不在环境,而在于我们自己本身的心境。譬如人的一生,顺境固然可喜,逆境亦未必可悲。能在艰难处开出花来,才是自己的真本事。
   黄昏时分,夕阳斜照,给小院里的菊丛镀上一层金边。忽然一阵风猛烈地刮过,花朵轻轻摇曳,却不曾有一瓣坠落。它们紧紧抱住枝头,仿佛知道属于自己的时光不多,故而格外珍惜。如果我们人的一生,能如菊一般把握当下,尽力而为,便不算虚度了。
   邻家小儿跑来看花,伸手欲摘,被他母亲止住:“让花儿开着吧,大家看不好么?”小儿缩回手,蹲下来细看,一边看一边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我顿时被孩子的笑声感染了,嗯,原来快乐如此简单——活着,开放,便是够了。
   夜深人静时,我独对菊丛,发现菊花边缘已有枯黄之势,然而衬得花朵越发精神。这使我想起人的一生,谁没有几处枯黄的经历?但只要心中的花还开着,这些枯黄反倒成了衬托。我也恍然悟得:菊之所以不畏寒霜,正因它深知秋深之后必有冬来,冬尽之后又是春至。它不争春,不怨秋,只是从容地活在自己的时节里。人生亦当如是,不必羡慕他人的花开得早,也不必悲叹自己的花谢得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季节,只要不放弃生长,终有绽放的一天。
   第二天一早,我没有惊醒我的父母悄悄地离开了村子,带了几朵栽在盆里的野菊回了单位上班了。回到单位,我来的尚早,我把那盆野菊放在我办公室的窗台上,给它们浇了水。然后把办公室打扫了一遍,又给自己沏了杯茶。那天后,我开始认真工作。每天加班加点尽职尽责地干好自己的本职。每当情绪有所波动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母亲说过的话,看看那盆野菊,然后会对自己说:“加油!”
   如今秋更深了,菊花却开得愈发热闹。它们不言不语,却道尽了生命的真谛:告诉我无论处境如何,都要自始自终得顽强。我站在菊丛前,忽然觉得心中澄明。原来人生在世,不必过于计较得失,只需如菊般扎根土壤,努力向上,在该开花的时候开花,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便是圆满。
   风又起了,菊花在风中轻轻点头,仿佛称是。

共 25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野菊为线,串起岁月深处的母子深情与生命哲思。作者笔下的野菊,既是童年记忆里倔强生长的乡野印记,亦是母亲坚韧品格的生动映照,不择地势,不争春光,却在霜寒中开得凛然。母亲如菊,以朴素言行教会子女: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境遇顺逆,而如野菊般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尽力扎根、认真开放。文末的顿悟与转变,是菊与人在精神上的合二为一,传递出“活在当下、尽力而为”的生命态度。文风淡而有味,情感真挚绵长,于细微处见深意。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913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9-13 15:56:01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9-13 15:56:38
  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