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微型小说 >> 【云水·忆】孽缘,姻缘(微小说)

编辑推荐 【云水·忆】孽缘,姻缘(微小说)


作者:千秋万里 秀才,179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7发表时间:2025-09-15 08:57:23

时间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唐建和第一次随母亲唐梨花上坟,这一年他十一岁。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才一岁零九个月。之前,每逢清明,母亲总是借故支开儿子,独自一人来到山上点燃香烛,烧上纸钱。她不想让儿子过早地知道,自己心中还惦记着一个男人。
   这里是市里颇具规模随山而建的一座陵园。母子二人来到山上,母亲一路叮嘱:记住这个南八区的标牌,你瞧,旁边有棵松柏,枝丫是朝东伸出的,沿着这条狭路,拾阶而上,数着,第八十七个台阶处,往右的第三座墓,碑座碑身通体黑色,这就是你爸的墓碑。
   这是一个事先设计好了的合墓,碑身正文“慈父黄天贵之墓”的右边预留好了一片空白。母亲叮嘱道:“等我百年了,一定让我跟你爸合住在一起。”说着,她连连几声咳嗽。连月来,她的胸口不时疼痛。
   她领着儿子点着香,烧完纸,便合上双手,躬身叩拜。这时,只听“啪”的一声,随手夹在她腋下的手皮夹掉在了地上,建和连忙拾起,好奇心驱使他正要打开,却被母亲制止,“不要动我的皮夹。”皮夹玲珑小巧,显示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款式,样式老旧却做工精致,红色的皮革仍然泛着亮光。
   仅仅几个月的光景,母亲因肺癌病逝,建和遂了母亲的遗愿,并紧挨着父亲的名字,在碑上加刻了“慈母唐梨花”的字样。
   唐建和一直在爸爸厂里的子弟小学上学,从大人、小孩的口中,他断断续续地听到厂里传遍了的一个故事。
   1967年,中南汽车修理厂礼堂的舞台上,车老大被人反剪着双手,并将他的头按得很低。造反派头目手握一根木棍,冲着这位汽车修理技术的高手吼到:“车老大,你这个资本家的帮凶,说!你还给不给走资派修小汽车!”说着,木棍带着一阵风声向车老大的双手挥去。车老大两手顿时失去知觉,随及一阵剧烈的疼痛,他猛地抬起头,“你个王八蛋!我要日你的姑娘!咱们走着瞧!”这句恶狠狠的骂语,像一把尖刀刺到了造反派头目心头,因为,在骂这句话的时候,车老大仇恨的目光,正盯着台下一妇人手牵着的孩子,那正是这个造反派头目不满三岁的女儿。
   十多年以后,车老大那双受伤的手虽然不能干重活,可凭着过硬的技术,他在厂里办起了附属工厂,造反派头目的女儿被招聘为附属厂的会计。车老大长会计二十几岁,他俩居然好上了。为这事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车老大下的一个圈套,他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终于将老冤家的女儿弄到手,报了他积怨多年的一箭之仇。也有人说车老大是一个十分狠毒的人,一个年近五十的半大老头,竟然对一个黄花闺女下得了手。对于他们组成家庭这样的奇事,人们更是当着笑谈,称这女子是一时鬼迷心窍,也恐怕是因生米煮成熟饭,她便不得不屈服于已成的事实。这日子,哼!够她喝一壶的。唐建和也无不痛恨着这个畜生不如的男人。
   1999年8月29日,这一天是唐梨花去世一周年的祭日。白发人送黑发人,为父的唐汉三不禁悲伤起来,他最不愿意回顾的一幕,还是在脑海里清晰起来。那一天,梨花终于承认自己怀孕了,唐汉三火冒三丈,“你必须跟那个魔鬼一刀两断,你要是不从,我们的父女关系就此了结。”倔强的唐梨花也毫无顾忌地回答:“他体贴我,疼我,我也爱他,我非他莫嫁!”这时,梨花只觉脑门嗡的一声,她眼冒金花,等回过神来,没错,正是父亲一个重重的巴掌抽打在她的脸上。从那天起,她离开了这个家,再也没有回来过。
   一阵悲伤过后,唐汉三似乎有所醒悟,他想到,有一件事该作了结了。唐汉三把外孙唐建和叫到跟前,抚摸着他的头说:“你明天就要正式步入中学的大门了,正好趁着换新环境的机会,给你改个姓吧。”建和一脸的诧异。外公接着说,“你本不姓唐,你应随你的父亲黄天贵姓黄才是,你就改叫黄建和吧。”随及,外公走进自己的卧室,用钥匙打开五屉柜上的一个小抽屉,取出一个物件,建和太熟悉不过了,这不正是母亲生前形影不离的那个手皮夹么。“这是你妈留给你的,你好好收留着。”外公将遗物郑重地交给了黄建和。
   建和小心翼翼地打开手皮夹,露出一个精致的小纸盒,他打开盒盖,一枚闪闪发亮的钻戒映入他的眼帘。外公看出了建和的疑惑,连忙说,“你妈跟我交代过,这是你奶奶临终前留给你父亲的,说无论如何要把它戴在未来儿媳的手上。”随后,建和从皮夹的夹层取出一个方形的白色折纸,里面包着一张发黄的相片,这是正当年的梨花与一位长她很多岁数男人的合影。建和端详良久,又翻过来,反面写着两行字:第一行用黑笔写着:“唐汉三,我与你不共戴天!”又被两道粗重的红笔将这一行字划掉了。第二行,用细细的蓝笔工整地写着:“梨花,我是真心爱你的。车老大留笔。”外公告诉建和,“车老大是你爸爸的外号,你外公我,正是当年造反派的头目。”建和一下瘫坐在沙发上,原来,人们口口声声指责的那个作孽的男人,正是他的生生父亲,而当年毒打父亲的凶手,正是自己的外公。
   虽然黄建合一下不能完全捋清前辈人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虽然他所听到的故事也完全被淹没在“孽缘”的传闻里。但是,有一点他非常清楚:父亲是真心爱着母亲的,因为,自己早就看出了母亲对父亲的深爱。他相信,父亲的心、母亲的心,终究是温暖着对方的,人们口传的孽缘正是一个美好的姻缘。人世间,一旦有了真爱,它是可以冲破重重壁垒的。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21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微小说以“皮夹”为情感载体,撕开了两代人的伤口。唐梨花与车老大的爱情,在时代暴行(外公的迫害)与世俗偏见(“报复论”的流言)中扭曲成恨,却又在临终遗物(戒指、情书)中显露出未泯的真情。这种矛盾贯穿始终:母亲用一生隐瞒父亲的身份,而外公迟来的忏悔,暴露出仇恨如何吞噬亲情,而爱又如何成为唯一的解药。黄建和的成长,实则是对仇恨的消解过程。从“痛恨父亲”到发现“爱的证据”,他被迫直面历史的荒诞——加害者与受害者血脉相连。小说最终指向一种苦涩的救赎:仇恨可以被时间冲淡,但爱必须主动承认。有些裂痕终将被爱填满,比如相片背面那道被红笔划掉的诅咒,比如车老大最后写给梨花的蓝字,都是人性在撕裂后的自我修复。富有深度,温暖动人的好小说,推荐赏读。【编辑:淡淡的云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9-15 09:02:17
  小说采用碎片化叙事与留白艺术‌,采用“记忆闪回”结构。如皮夹、戒指等物象触发不同时空的片段,让读者拼凑情感全貌。黄建和发现情书时,“划掉又重写的字迹”暗示角色内心的反复挣扎,未直接描写心理活动,却强化了小说张力。感谢千秋万里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感谢千秋大力支持。
淡淡的云彩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9-15 09:07:49
  小说以物象叙事为核心,用极简的文字包裹厚重的情感,符合“冰山理论”的创作理念。其特色在于用象征替代说教,以留白激发共情。好小说,让人深思回味。佳作,再次拜读,祝老师秋安笔丰,佳作不断。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9-15 09:15:08
  纠正一楼留言:
   最后一句应为“感谢老师大力支持”,不好意思了哈。
淡淡的云彩
4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5-09-15 09:38:27
  谢谢社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手操刀。编按极为精彩,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
   “小说最终指向一种苦涩的救赎:仇恨可以被时间冲淡,但爱必须主动承认。有些裂痕终将被爱填满,比如相片背面那道被红笔划掉的诅咒,比如车老大最后写给梨花的蓝字,都是人性在撕裂后的自我修复。”这些评语既切中要害,又有新的挖掘。再次感谢社长,敬茶,遥问秋安!
5 楼        文友:乡笛        2025-09-15 14:10:25
  小说故事情节感人,描写细腻朴实,情感动人真挚,文字组合巧妙有序,引人入胜,读而受益。好小说,拜读学习了。
6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5-09-15 14:49:20
  谢谢乡笛老师的精彩留笔!谢谢老师的一贯支持!也祝老师创作愉快!遥祝秋安!
7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9-15 21:21:30
  老师的好小说,昨天一发出,第一时间就拜读了。连看了两遍,捋出了脉路,悟透了细节,理清了缘由。不禁大赞,太好了!奈何当时正在路上,去的是高速路下的砂石路,车颠簸的厉害,字母小,手指粗,码了两句,却错了个一塌糊涂。老师老辣的构思,“刁钻”的角度,精到的人物故事,把那个特殊年代的大布景下,人性被扭曲,善良被漠视,权益被伤害,展现的淋漓尽致。两千字的限量,写出了如此精彩的作品,凸显了老师文笔的功力!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藏头引首,蓦然间才解谜团,拨云见日,叫人佩服。学习盛赞啦!
8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9-15 21:23:50
  老师的好小说,昨天一发出,第一时间就拜读了。连看了两遍,捋出了脉路,悟透了细节,理清了缘由。不禁大赞,太好了!奈何当时正在路上,去的是高速路下的砂石路,车颠簸的厉害,字母小,手指粗,码了两句,却错了个一塌糊涂。老师老辣的构思,“刁钻”的角度,精到的人物故事,把那个特殊年代的大布景下,人性被扭曲,善良被漠视,权益被伤害,展现的淋漓尽致。两千字的限量,写出了如此精彩的作品,凸显了老师文笔的功力!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藏头引首,蓦然间才解谜团,拨云见日,叫人佩服。学习盛赞啦!
9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5-09-15 22:36:44
  谢谢灌园痴叟一大段精彩的评语,谢谢老师的热情鼓励。我不敢说我是在写小说。那个特别年代结下的怨恨,最终以霸占仇人的女儿来复仇,这是我身边的一件真事,生活本来比文学精彩,所以想把它码成文字。苦于自己笔拙,尤其对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知之甚少,写得也少,更谈不上有什么研究,姑且摸着石头过河吧。谢谢老师的关注,遥问秋安!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