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红薯月饼(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红薯月饼(散文)


作者:曹济南 布衣,36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发表时间:2025-09-15 15:58:18
摘要:丹桂飘香,稻田鎏金;皓月如盘,飘洒银辉。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带着传承的千年温馨,带着秋风的清凉舒爽,带着月饼的美味芳香,带着人间的团聚欢乐,深情款款地来了。   居住在同一座城市的妹妹,照例提早给我送来了一盒装帧漂亮的时新月饼,照例坐一坐聊聊天,照例聊起母亲在那些年做红薯月饼的往事。

丹桂飘香,稻田鎏金;皓月如盘,飘洒银辉。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带着传承的千年温馨,带着秋风的清凉舒爽,带着月饼的美味芳香,带着人间的团聚欢乐,深情款款地来了。
   居住在同一座城市的妹妹,照例提早给我送来了一盒装帧漂亮的时新月饼,照例坐一坐聊聊天,照例聊起母亲在那些年做红薯月饼的往事。
   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物资十分匮泛,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困难,只能“瓜菜代”,所以全国人民过起了“苦日子”。所以那时的中秋节,城里人也许每户能领到一斤月饼票,吃的是面粉加一点糖浆做成的简单月饼,而乡村里人连月饼票也没有,即使有月饼票,也有很多人没钱去买或舍不得买,于是有些人家过中秋就来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些人家就自力更生,自己做南瓜月饼、红薯月饼、芋头月饼等,品尝自做月饼欢度中秋。
   感恩母亲是个自力更生的能手,为了让她的10个孩子都能吃到香甜可口的月饼,她把自己家里的糙米加点糯米磨成粉,用这种有粘性的米粉擀成一张张圆形的有菜碗口那么大的米粉皮,然后把预先蒸熟的红薯去皮,加入蒸熟的毛栗肉搅拌成膏状,这就是又甜又香又软和的月饼馅。母亲熟练地挑一坨月饼馅放在米粉皮上,将米粉皮包住馅,将包口掐紧,多余的粉皮掐掉,再稍微压扁,变成饭碗口那么大小的圆饼,然后放到铁锅里去煎,煎得两面金黄,满屋喷香,红薯月饼就做好了。当然数量有限,每人一个。
   于是母亲将煎好的月饼收藏起来,不给孩子们吃,可孩子们馋得直流口水,吵着要吃,母亲就说:“听话,现在不吃,晚上我们到院子里看月亮的时候才吃。”
   于是我们好不容易盼到夜幕降临了,我们在院子里摆上小方桌,把家里的椅子都搬到院子里,把母亲准备的自制蚊香——搪瓷脸盆里下面垫草木灰,上面放谷糠,引燃谷糠,就成了一盆蚊香,院子里香烟缭绕,蚊子飞虫就销声匿迹了。
   当一轮醉红了脸庞的圆月爬上屋后山坡的天际线,院子里洒落柔和的银辉,我们全家围坐在一张小方桌四周。母亲拿出她亲手做的红薯月饼,每人给一个。我拿着那个沉甸甸的月饼,先在鼻尖前闻一闻,母爱的芳香立刻氤氲着我;我贪婪地咬一口,有面粉皮金黄的韧劲,有红薯瓤软软的香甜,有毛栗肉粉粉的野味,其实,那都是母爱的滋味。
   我们高兴地吃着红薯月饼,有说有笑,欢声笑语在山村的月夜里飘荡。我投头望着天穹的圆月,月明如境,我好像看到了月中的嫦娥带着玉兔站在桂花树下,凝望人间温馨的团聚,温馨的吃月饼、赏明月的动人情景。
   于是我叫弟妹们快看月亮,看月里的嫦娥,看月里的桂花树。弟妹们说我骗他们,哪里有什么嫦娥和桂花树。我说有。你们听我讲个神话故事吧。
   我说很久以前,有个百发百中的神箭手叫后羿,他是尧帝的大臣。有一天,他到山中去打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了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
   后来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于是赤日炎炎似火烧,大地河流被烘干了,森林花草被烤死了,各种庄稼被烧焦了,人们没有了水和食物,与此同时,许多凶恶猛兽也出来伤害百姓。百姓不是被太阳热死就是活活饿死,不是病死就是被凶恶猛兽吃掉。幸存的人,四处逃难,寻找阴凉的地方,寻找水和食物。百姓在火海灾难中苦苦挣扎。于是尧帝命令后羿先把那些凶恶猛兽射死,然后叫他去射掉太阳。
   于是,后羿肩负使命,翻过了九十九座高山,穿过九十九片沙漠,来到了东海边,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开了万斤力的红色弓弩,搭上千斤重的白色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地一箭射去,只见一个太阳被射落了。后羿又拉开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声射去,同时射落了两个太阳。后羿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支箭。这一箭威力无穷,一箭射落了四个太阳。还有三个太阳吓得全身打颤,团团旋转。后羿感觉仍然太热,于是又发两箭,射掉两个太阳。最后只剩下一个太阳,他怕极了,向后羿求饶,后羿命令他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晚上从西边山上落下,温暖大地,让大地万物生长。这个太阳答应和践行了后羿的命令,老老实实地为大地和万物继续贡献光和热,从此大地温暖,万物和谐,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
   于是百姓崇拜后羿为射日大英雄。
   后来,后羿从西王母娘娘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这事被奸臣逢蒙知道了,便趁后羿不在家时,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月亮上。后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当夜晚看到天上有月亮时,就望着月亮,呼唤嫦娥。嫦娥就带着玉兔,来到月宫的桂花树下,呼喊后羿。后羿便去追月亮。但后羿追三步,月亮便退三步,永远也追不上。于是后羿留在人间,后羿后来竞被恩将仇报的奸臣逢蒙杀害了;而嫦娥成了仙女,却永远独居冰冷的月宫。
   弟妹们为我讲的神话故事叫好,投头望着天上的圆月叫起来:看到月里的嫦娥了!看到桂花树了!
   父亲笑着夸奖我,说我的故事讲得好。于是引起父亲爱跟我们讲故事的习惯又发酵了。
   父亲说,你们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我们都说不知道。
   父亲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征讨北方突厥,平定他们屡次的侵犯,派遣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破关斩将,屡屡获胜,突厥降伏。八月十五这天,李靖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敬献大量圆形胡饼祝捷。唐太宗大喜,打开装潢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形胡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品尝。唐太宗在吃胡饼的时候,觉得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有失大唐的威风,他投头看见天上的月亮那么圆,好像一个大圆饼,于是灵感顿生,开金口道:此圆饼就叫月饼。并传圣旨:以后每年中秋让天下百姓都赏月吃月饼!自此以此,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开来。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祭月、赏月与吃月饼、赠月饼等结合起来,以此表达人月两团圆的美好愿望。
   父亲的故事讲得生动传神,带着我们穿越到了唐代,好像看见了唐太宗与文武大臣吃月饼的情景。
   母亲的红薯月饼芳香了当年的中秋之夜,芳香了我的心,成为岁月磨不掉的美好记忆。
   到了八十年代,全民经商,经济活跃了,物资丰富了,每年中秋节的影子还没有,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精制月饼便纷纷登场,超市、商店、地摊上堆积如山了。这时,我不再吃母亲的红薯月饼,而是吃工厂生产的品牌月饼,而且我会为父母送去高档的品牌月饼。
   后来儿子们参加了工作,他们的经济条件也较好了,每年中秋,他们总会给我们送来包装奢华、做工考究的高档品牌月饼。几百元一盒甚至上千元一盒的月饼,我都吃过。但都没有母亲的红薯月饼那种让味蕾绽花的口感,那种沁入心灵的芳香,那种心旌摇曳的兴奋。
  
   (原创首发)
  

共 27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苦日子”里,每户只能领到一斤月饼票,作者母亲是个自力更生的能手,为了让她的10个孩子都能吃到香甜可口的月饼,她亲自动手做红薯月饼,红薯月饼里有母爱的滋味,母亲的红薯月饼芳香了作者的心,成为岁月磨不掉的美好记忆。文章文字柔美,笔触细腻,感情饱满,情真意切,作品引起共鸣,结尾更是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5-09-15 16:26:31
  感谢支持社团,祝秋安。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曹济南        2025-09-15 21:00:16
  谢谢闲妹精心编辑,精当点评,盛情推荐,辛苦了,问好致敬!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