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蒲公英(散文)
记得那是一个秋季,坐上车,到小哥家里去。
车从商州出发,走过很长的山区公路,就到西安灞桥区了。再换乘公交车,就到小哥家了。
到他家门前,他高兴地迎接我,把我让进他家的楼房里,他又赶紧给我倒茶,拿水果招待我。
我便在他家住下来了。
第二天他给我泡了一杯蒲公英茶,我得知茶是他家自己做的,很好奇,待茶泡好了,我仔细尝了一口,好香啊!自己几乎不敢相信这是蒲公英。
“蒲公英茶真香。”我说。
“香?那你回去带一包,我家蒲公英茶多。”小哥回答。
“好的。”我说。
说着,小哥就跑到厨房里去忙乎去了。一会儿就准备好了一大包蒲公英茶,塞进我的包里。
“你带着吧,喝完了我从快递再给你邮寄。”他说。
“谢谢你,不用忙,不用忙。”我忙回答。
他又接着给我讲解蒲公英制茶工艺,并且表示明天带我去野外挖蒲公英,让我体验劳动。
我满口就答应了。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一大早,我们就带着布袋,出门到后院挖蒲公英去了。
院子很大,路边长满杂草,也长满蒲公英。我们到了,望着那蒲公英长满的土地,大家兴致勃勃,拿来工具,小铲子,就开始挖蒲公英。
小铲子对着蒲公英的植株,一铲子挖下去,挖出精神抖擞的蒲公英。就这样,大家在这里忙乎了大半天,挖出来的蒲公英也装了半布袋。
“走,咱们到野外去挖去,野外的蒲公英长得好。”小哥说。
“是吗?”我说。
“是的,野外没人干扰,因此蒲公英长得好,到野外去吧!”小哥说。
在他带领下,大家一会儿就来到院子外面的空草地上了。果不其然,野外的蒲公英长势喜人,有的地方,能挖出一堆蒲公英。
大家分散开去,开始劳动了。小铲子,一铲子、一铲子挖将起来,不一会儿,挖出来的蒲公蒲堆积如小山,大家高兴极了,抖去它上面的泥土,便把它们往袋子里装,最后装了满满一布袋,大家便收工回家了。
回到家里,小哥又给我泡了一杯蒲公英茶,当我品着茶香的时候,小哥又给我讲了不少蒲公英制茶方面的知识,我听了之后,很感激他,我说:
“今天品了你家的蒲公英茶,很难得啊!”
“是吗?你喜欢喝就多送你一些,蒲公英是野外长的,也不收钱。”小哥说。说毕了,大家哈哈大笑,好像看见了春天开花的蒲公英。
夕阳漫过窗棂时,满袋蒲公英在墙角泛着浅绿的光。我摩挲着布袋边缘,想起这两天的点滴:清晨茶盏里飘起的蒲公英香,田间小铲子碰撞泥土的声响,还有小哥说起制茶工艺时眼里的亮。
临走那天,小哥又往我行李箱塞了两包烘干的蒲公英,反复叮嘱“泡的时候多焖会儿”。车驶出灞桥区,回望窗外渐远的楼房,忽然明白,这份情谊恰如蒲公英茶,没有浓烈的甜,却有沁人心脾的暖,在往后的日子里,每当泡起这茶,那年秋天的阳光与欢笑,便会重新漫上心头。
文章以秋日访小哥为脉络,用平实笔触记录喝蒲公英茶、挖蒲公英等日常,细节鲜活。小哥递茶、塞茶、讲制茶工艺的举动,满是质朴暖意,无华丽辞藻却真实动人。结尾借蒲公英茶余韵收束,让情谊自然沉淀,读来如品清茶,简单却满含生活里的美好,感染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