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曾经】关于野菜的记忆(散文)
“妹子,过我们这院吃饺子,野菜馅的!”邻居大嫂热情地邀请我。
我因为怕胖是不吃晚饭的,但这野菜馅却吸引了我。我走近他们的餐桌,刚出锅的饺子放到碟子里,用筷子夹起放到嘴里尝一口,顿时,香味满口,这里有野菜独有的自然的清香。吃着这样的饺子,我的思绪不由得飘向了那久远而又清晰的岁月。
那是满是野菜味道的岁月。
上世纪七十年代,刚刚懂事的我,就懂得了野菜对于我们家的重要。那时,物质极其贫乏,而我们家相比于其他别人的家境,更加的困苦一些。爸妈都是孤儿,靠着自力更生和勤俭度着日子。那时,玉米面和野菜就是我们家的主食。
妈妈把玉米面要么做成玉米糊糊,要么就烙成饼子。那时家里的玉米面也很有限,为了节省,不管做成什么,妈妈总会在其中加入一些野菜,灰灰菜,猪毛菜。加入了这些野菜的糊糊和饼子,吃起来我感觉更有了滋味。如果不加这些,倒是感觉乏味了。我最爱吃妈妈烙的玉米面饼子,里面掺杂着猪毛菜。那时候每天都盼着妈妈能烙出这样的玉米饼子,而妈妈也总是把出锅的第一块饼子先给我吃。
我特别愿意和妈妈一起去采野菜。每到春天,野菜相继从地里长出来,我就挎着篮子和妈妈一起来到田地里或是山间去采挖各种野菜。和妈妈一起挖野菜是快乐的,看到野菜我就像看到了宝贝一样欢喜。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妈妈让我知道了地里和山上有那么多可以吃的“菜”,有苦菜、起麻菜、猪毛菜、灰灰菜、荠菜、杏牙菜、羊犄菜、苋菜等等。苦菜和起麻菜可以洗干净了生着蘸酱吃,杏芽菜,羊犄菜也可以这么吃;朱毛菜、灰灰菜,荠菜,苋菜要做熟了吃。田地里最多的是起麻菜、苦菜、荠菜;山上会采到很多的杏芽菜;而园边地头最多的是猪毛菜、灰灰菜和苋菜。
在这众多野菜当中,最受我们欢迎的当属苋菜。采到家里,去掉根,用开水煮熟,再捞出空掉水分,进餐时就着酱汁,口感滑顺,很是受吃。
那时的日子虽然清苦,可我从爸爸妈妈的脸上从未看到苦,他们总是辛勤地劳作,乐观地经营着日子,一到晚上我们一家人快乐地吃着妈妈用野菜做出的可口的餐食。
妈妈总会把最好吃的留给我。一次,公社工作组下乡派饭到我们家,妈妈就把好不容易珍藏下来的一点高粱米面拿出来,给工作组的人员做了荠菜馅的饺子,那是我们家过年才可以吃得上一回的“美餐”。妈妈心灵手巧是出了名的,这次的饺子做得也极其好吃,他们边吃边称赞妈妈的手艺。
等到他们都吃完时,就仅剩下了两个饺子。妈妈把剩下的仅有的两个饺子夹到我的碗里,笑着说:“这两个饺子都给我大闺女吃!”
我咬了一口,好香啊!我把饺子送到妈妈面前:“妈,这饺子太好吃了,你也尝尝!”接着,我又送到爸爸面前,让爸爸尝。两个饺子,爸妈都只吃了一口!
那次的饺子,我吃得那么香,那么幸福!以后,我似乎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饺子!
童年贫瘠的日子里,一顿顿的野菜餐,喂养我长大。而我也感受到了每一点一滴中都融着父母的艰辛和在艰辛的岁月里他们所给予我的最深的爱护。那是一个物质贫乏,生活艰苦的年代,但是我却感受到了父母给我的温暖的家浓浓的暖意,生活里的每一分因素都让我感到我和父母的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父母的羽翼将我保护的那么好,让我有着暖暖的安全感。
野菜伴随了我的童年,至今村子里的老人看到我还会说:“这丫头小时候苦啊,那可真是野菜喂养大的!”我只是会心地笑笑,因为我真的一点都没有感觉到苦,而是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满满的幸福!
爸爸妈妈勤劳乐观,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而我也在他们的荫庇下逐渐地长大成人。
此时此刻,吃着这白面做的细腻的野菜馅的饺子,香喷喷的,而我的内心深处,却满是儿时的画面:和妈妈挎着篮子走在田埂上采着野菜,我站在锅边开心地等着妈妈给我拿出那热乎乎的掺着猪毛菜的玉米饼子,工作组的人员走后妈妈把剩下的仅有的两个饺子放到我的碗里……
那是满是野菜味道的岁月!那味道里,有清香,有温暖,那是艰辛岁月里无法磨灭的记忆!虽然贫穷,而我却感到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