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不能忽视光棍现象(散文)
在我们这里,现在无论走到哪个村,满眼尽是一栋栋独门独院的小楼,三层的,四层的,甚至五层的,漂漂亮亮。大部分村里的路面都铺上了水泥,再不像以前踩着泥巴路,走进家门都是泥水,网络自来水也已基本普及,跟三十年前相比,早已天壤之别。
然而,尽管农村发生了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现象却奇怪得让人不可思议:农村的男人找媳妇越来越难;年轻人拼命往外跑,往城市挤;不惜一切代价去城市买房。而那些光鲜的楼房似乎成了摆设,只有老人或者幼小的儿童守着,热闹少了,生气减退。
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尽管我在网络上曾经用怀疑的目光刷到过某些博主对农村类似的坦言,但在我耳闻目染了这一切真实之后,的确也感到震惊不已。
我曾经是一个农家子弟,三十多年前拼尽全力走出了贫穷落后的农村,在那个年代,跳出“农门”是所有农村人的梦想和共识,不足为奇,而如今基础建设这么好,农村人竟还像当年一样在逃离农村,不得不令人深思。
我至今依然有三个姐姐居住在农村,每次寒暑假回去都会去她们那里坐坐。她们说村里或者隔壁的村里,很多三四十岁的男人找不到老婆,一个几百人的村就有几十个光棍,听说家里条件还不错。网络上确实是常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年轻人压力大不想结婚的诸多言论,但在农村这种历来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里,用压力过大的理由来看待单身现象未免显得牵强,何况现在农村也不存在为温饱担忧的问题,想当年国家搞计划生育也阻挡不了农村人四处躲着生儿育女,难道今天突然就顿悟了什么“迷津”?这多少有点不符合实际。
我总觉得,农村出现的光棍现象并非是不想娶媳妇,而是娶不到娶不起媳妇。一方面,彩礼钱就是一个门槛,尤其我们江西,这个话题都已上了热搜,农村人能把房子盖起就已经竭尽所能了,再面对那高昂的彩礼根本就无力应对。另一方面,农村的女孩能读书出去的基本远离家乡不再回来,读不了书的也早早去了大城市打工谋生,而现实的农村和城市差别,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很多人会说,农村不是有田地吗?不是可以种作物赚钱谋生吗?厌倦了职场的人还时不时吐槽城市的疲惫向往农村生活。其实,这就是人的一种惰性思维,一种臆想,事实是农村人宁愿放弃土地也要去城市打工生活,宁愿把家里辛苦建起来的房子空置也要出去谋生,因为他们都知道,要靠农村的田地来改变命运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他们心里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历史也反复告诉我们这一代,个别地方的年轻人重新回归农村,开始了就地创业,这样的局面是可喜的,但没有形成气候。
女孩子从农村走出去了,见过了城市的繁华,历经了灯红酒绿的世界,再要他们嫁回农村,那需要多大的勇气,我们不去评价人的价值观,每个人在这个时候都可以闭眼思考一下,换作你愿意吗?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和需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繁华不是梦。当然,也有人会有疑问:难道女孩就不要结婚吗?嘿嘿!他们宁愿孤独守着那份繁华,却再不想迁就农村的落后。这也就造就了如今农村光棍成群,城市剩女扎堆的现实。
当然,农村的男生也会挣扎,也会试图改变,既然农村改变不了命运,那就出去闯荡,去城市里买房,因此,城市的各个角落也就有了他们的身影。当然,也有逆天改命的人凭借运气机遇在城市买房成家扎根下来的,但大多数人都是兜兜转转,难以靠自身能力去落户城市,最终也就成了躺平一族,直至沦为光棍。
我有时候也会想,这种局面能打破吗?回答是肯定的。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随着“两山”理念的日益生根开花,农民的小日子富裕了,农村面貌变得越来越美丽,农村的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城乡差别正在缩小。这样,自然就留住了农村的年轻人,农村的烟火气自然就会旺起来。另外,现在已经有很多城里人到农村投资创业,大量的进城打拼的农村青年返回老家建设故乡,也是希望所在。
社会结构,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关于婚姻,也难以摆脱社会而孤立地去看,美丽乡村,精致产业,让农村从骨子里改变,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也许,男光棍,女独身这种现象是暂时的,但这一代人才是受害者。婚姻,是一次生活的选择和改变,愿这种改变向好发展,使人人获得爱和被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