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恍惚集(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恍惚集(散文)


作者:类猿人911 进士,6960.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8发表时间:2025-09-18 12:17:17


   一、石头
   有时候我觉得一块石头最真实。无痛无痒,无知无觉,没有需求,也没有欲望,它就那么呆呆地呆着,简单得比一棵树还简单。无生命,只是,在宇宙的风雨中跌落成这个它自己都无意识的样子。
   我似乎觉得,世界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寂寂而简单清晰的无意识。
   一天,我很无聊,我回视我这个人,我感到不可理解的……神秘莫测的恐惧。爱因斯坦就说过:“这个世界上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它竟然是可以理解的。”
   你看,一堆活的肉,一堆蠕动的惨了水的蛋白质。心在跳,血液在流动。眼睛的光敏,让你识别姹紫嫣红,舌尖的味蕾,让你尝尽酸甜苦辣,你的肌肤能体感母亲温柔的抚摸和秋风的寒意。胃和胰腺在分泌消化液,小肠在吸收营养,各种的酶,让糖原转化为游离的葡萄糖。肝胆在为你分解着各种毒素,让它们变成水排出去……肺在一张一合地呼吸,氧气融入血液,排出二氧化碳,进行着无休无止的氧化作用,像一台大型的精密的光合机器……血液里有白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强大的免疫系统,它们在和这世上无处不在的细菌、病毒、微生物战斗着,维护着你的存在……更神奇的是,你有自我的意识,“我”“我的”“我想”。你有着趋利避害的本能,又有着荣辱和取舍的思维,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
   你有时会为了寻找一句话的出处而翻遍整个书架,也为吃那一口醋而去包一顿饺子。意识是什么?怎样产生的?至今是个谜。人的大脑有沟回有树突,有着多得不可思议的一千亿个神经元,它消耗着最小的电能量,却产生着语言和幻想,诗和音乐……会计算方程式,会描绘出广义的和狭义的相对论,能想象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如是我闻”。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你快乐。分泌的荷尔蒙,像一根锁链牵引着你,一种挡不住的欲望的冲动,诱惑你去给女人鲜花,并赞美女人如花……去“舔狗”、去“爱”、去“做爱”,去繁殖和复刻另一个自己。
   “西楼小轩窗,梧桐芭蕉,雨落秋池,婉婉如卿……”。你会痛,你会流泪,你会欢呼,你会跳舞,你仰望月亮,会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的感慨。
   当你感慨的时候,这世界便五颜六色得生动了起来。突然,我觉得很虚幻,虚幻的连我的身体和思维都要弥散了……我并不知道“生命”这东西是怎么来的,如果,回到石头呢?
   我讨厌热闹和繁杂,讨厌喧嚣和纷争。
   问题是,怎么会这样?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那句宇宙的终极命题,不仅仅是苏格拉底在问……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二、闲聊
   夜不能寐,我想找人闲聊。我讨厌闲聊。
   我想谈论原子、死亡、性、外星人、魔法、智力、生命的意义、遥远的星系,让你想跳舞的音乐、有趣的回忆、你说的谎言、你的缺点、你最喜欢的气味、你的童年、你的女人,让你彻夜难眠的东西、你的不安全感和恐惧,你昨日的美食……要不,咱们聊聊“巴黎世家”那8200元一只的塑料袋?
   我喜欢有深度有过往有故事的人,他们带着扭曲的心态带着情感说话。我不想知道“我是谁?”“他是谁?”“怎么了?”
   或许白天是梦,此刻是清醒的。以后的某一天,会常常想起此刻,但再也摸不到那道光影。每月的满月夜,修女会关掉电灯。那时星月的光穿过西墙孔洞,地板上浮出银河……那天,我说起《山丘上的修道院:柯布西耶的最后风景》。当我谈论这些,他们说我是个奇怪的人。
   便有人@我:太好了,那我们来讨论一下量子坍塌光谱星系红移多普勒效应和哈勃定律宇宙膨胀速率吧。
  
   三、防空警报响起
   防空警报响起,沉闷的呜咽声撕扯着阴云密布的天空。
   我突然意识到,今天是9月18号。
   这不是遗忘的提醒,是血肉模糊的记忆。
   那个伟人说得对,“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这个秋雨绵绵的日子里,在这个岁月静好的日子里。
   “九•一八”,北大营的枪炮声,呐喊声,并没有远。东北的林海雪原上,杨靖宇的那句“要是咱们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依旧回响在我的耳边。
   恍惚间坐起,我血脉偾张,我的筋骨咯咯作响……
   岩浆在奔腾,于沉默的地下。
  
   2025。09。18。秋雨中。浐灞半岛云栖居。

共 17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组小品文像三棱镜折射光怪陆离的世界——从石头的无觉到人体的精妙,从深夜胡思到防空警报,把哲学拷问拍成蒙太奇短片。作者用手术刀般的笔触解剖生命:白细胞打架、多巴胺调情、神经元发电,最后竟羡慕起石头的呆笨。艺术上玩转“冰火两重天”:原子外星人的闲扯突然撞上九一八的警报,让私密思绪炸出历史回响。 思想如跷跷板平衡:一边是“我是谁”的虚无缥缈,一边是“不敢忘”的血肉真实。最妙是把哈勃定律和修女银河并置,证明再飘的思绪终要锚定大地——毕竟防空警报一响,所有哲学遐想都得给民族记忆让路。好文章就当如此:让人摸完冰冷的宇宙命题,还能攥紧滚烫的爱国体温。【编辑:乐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25-09-18 12:18:06
  三篇都采用冷峻与炽烈交织的笔法——石头般沉静的观察配火山喷发式的情感宣泄。思想情感层面,从个体生命迷茫(我是谁)到人类交流困境(聊什么),最终落点到集体历史记忆(不背叛),形成递进式升华。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复1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25-09-18 12:32:10
  谢谢乐歌的编辑,问好,朋友!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