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曾经】夜钓牂牁江(散文)
有幸生长在神秘的古夜郎故地,就有幸与浩瀚的牂牁江水结缘。
这缘,犹如滔滔不绝的江水,又如放飞风筝的长线,将我与牂牁江紧密连接在一起。它让我不仅有幸乘船游历于牂牁江水之上,或是游历在江之两岸山间,欣赏着大自然创造的美妙风光。而且,作为一个闲暇时的垂钓爱好者,更有幸在岸边与牂牁江长时间地依偎在一起,聆听滚滚的江水讲述着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明曾经到过沧海的人,看到别处的河流也就不足为奇了。这诗句所蕴含的深意,表达的是人们对生命里最美好事物的怀念。在六枝,曾经到过牂牁江的人们,同样会有“曾经牂牁(江)难为水,除去(老)王山不是云”的感慨。
平日里,因工作繁忙,我无暇分身,牂牁江水里流淌的故事只能在脑海中荡漾。偶尔,选一个闲暇的周末,或是“五一”“国庆”假日,约上二三好友,背上钓具,向着一心向往的牂牁江进发。
在牂牁江垂钓,这便是我探寻神秘古夜郎的一种独特方式。
若是炎热的夏季,白天,当空烈日散发着恶毒的光芒,让原本被誉为凉都“小海南”的牂牁江畔更加酷热难耐,让垂钓者如蒸桑拿,浑身飙汗而无法静心垂钓。尽管可以躲进搭建的帐篷,尽管可以手拂风扇,风扇扇出的风也如同热浪一般,却难以撼动酷暑分毫。
于是,我们选择在太阳西沉、暑气渐消之后,迎着徐徐的夜风,在老王山下,在牂牁江畔,借朦胧的月色,作一次夜钓。
夜静静地流淌,月亮和繁星不知疲倦地在江面上眨着眼睛,仿佛在说,鱼儿饿了,等不及了,快下饵吧。
此时,我们艰难地从酷热中挣扎出来,正迫不及待地将肌体浸入茫茫夜色中,再掬一捧冰凉的江水,擦去身上的汗汁,总算将白天的酷暑一驱而散。
随后,我借着一支柔美的夜光漂,那夜光漂在夜色中散发着一红一黄的微弱光芒,再搭上一竿一线一钩一饵,从容地将钩饵扔进浩瀚的牂牁江水之中。
夜钓牂牁江,人在钓鱼,鱼在钓饵,你来我往,斗智斗勇,折腾在夏夜的江水中,往返轮回。水中,那些在两千多年前用躯体滋养过古夜郎王国国民的鱼儿们,如今还是那般鲜美吗?它们是否还传承着古夜郎王国的记忆,游弋在这江水中?
夜钓牂牁江,朦胧的月光中,老王山、九层山、赤壁峡谷们宛如神秘的巨人,安静地矗立在夜色中。它们究竟隐藏着多少没有流传下来的动人故事?虽然我想象的银幕已经拉开,却无法展现出古夜郎王国生存、发展、消亡的真实的历史图景。
从网络、从书本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在那遥远历史的长河中,古夜郎王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过一时,却又神秘地消失,只留下这些山川、这条江水作为它的见证者,而见证者又无法向我们诉说那些隐秘的故事,无不令人遗憾,感慨万千。
夜钓牂牁江,当神秘的古夜郎王国随着水波一拨又一拨向身后隐去,迎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木城布依风情、西陵晚渡、民族特色旅游文化,以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来的花雨岩巷、毛口天险、万丈赤壁、老王山、月亮洞。这些景观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牂牁江畔,让今天的牂牁江景区披上了诱人的神秘面纱。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这一句话,言简意赅地勾勒出了夜郎古国的地理位置,为后人的探索指引着方向。它让一代又一代的六枝人,不断踩着前人的脚印,在牂牁江畔生息繁衍,砥砺前行。
在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六枝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仅传承着古夜郎的精神,而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
夜钓牂牁江,每一次抛竿,每一次等待,每一次抬竿,都仿佛是在与历史对话,在书写当下,在创造未来。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把自己融入这迷人的牂牁江景中,与这山这水形成一幅更加壮美的画卷。身在其中,我切身感受着它的神秘与魅力,无法自拔。
夜钓牂牁江,我钓出一个个古夜郎王国的传奇故事,钓出一串串诗情画意,钓出一江秀美的独特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