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小事】大黄狗(散文) ——《野渡无人》之七
通往长江边礁石有几条便捷小径,沿着一条水泥大道前行,步入幽静荒凉的小路,绕过一座乱坟岗的丘陵,便抵达江边的柳树林。这条路是一条最短距离的捷径,从柳树林逆江而上百米,即可见到常去的礁石,前方不远处便是渡口。柳树林的下游五十米开外便空旷的沙场,山包似堆满了金灿灿的沙丘。即使雨天,烟雨朦胧中的大江,仿佛被一层轻纱笼罩,迷茫而又扑朔迷离。江边只有孤独身影沉浸雨雾之中,显得空旷寂廖,形影孤单漫步在江堤,像个独来独往独行侠,耳畔只闻凄厉的雨声,忽远忽近包围身心。大雨滂沱时候,江面几乎看不到一艘轮船,雨雾如帘,远处景物模糊混沌,一种莫名其妙孤独吞噬了灵魂。
渔人每天撒网收网,船老大浪迹江湖,看沙老人守望那堆金黄色沙场。他们平凡而又充实,付出甚多,得到甚少,平凡中见伟大,收获是一颗平常心。而我收获了什么?需要时间和耐心,等待心灵上的收获。一颗守望的心,同样也在捕捞,只是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
人类孤独是物质世界发展必然结果,贫富悬殊,社会就不和谐,人与人之间成了利益输送体,世态炎凉,现代人近似疯狂病态地攫取票子、房子、豪车、美色,争相攀比,社会与家庭失之平衡和谐,人与人没有基本诚信平等。人类为了追求金钱物质,不择手段算计他人。官员利用世俗所谓礼尚往来请客送礼大肆敛财,谁能想像,一个县区级官员红白喜事都可以收到百万份子钱,连所谓的亲情都沾满了铜臭味,物质分隔人的精神世界,人生在最低谷的时候,你才看清周围人情冷暖的世界,患难才见真情。
每当孤独的身影浓缩在江畔礁石,脑海浮现出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他接受朋友的馈赠一座环境优美的乡村小房子,开始了六年隐居的生活。卢梭晚年创作了《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在自然怀抱中的独处时光。卢梭漫步于林间小道,聆听鸟鸣虫唱,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以此作为对抗内心孤独的武器。“我只有在独处时,才真正感到自己存在。”卢梭深刻揭示了现代人在物质丰盈而精神空虚的时代背景下,对心灵归宿的渴望与追寻。卢梭过散步不仅是在空间上移动,更是在心灵深处进行一场场深刻的对白与反思,试图在自然的纯净中寻回那份被世俗纷扰所掩盖的本真与自我。
江边的捕鱼为生的渔人,游走在黑白两道灰色地带运沙船老大,在日复一日的航行与劳作中,他们也一定体验到与卢梭类似的孤独。他们与波涛为伴,披星戴月与星辰共眠,那份对家的思念,对亲朋好友牵挂片刻没有停留,还有向往如我一样平静闲暇的生活,如同江水一般绵绵不绝袭来。每当夜幕降临,或者风雨交加不能出航,船舱内的一盏孤灯、一台老式的收音机、或者智能手机,都成了他们心灵慰藉的灯光。他们或许也会在心中默念,正如卢梭在散步时所做的那样,与自己对话,与大自然对视,寻找平凡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当我独自漫步在江边,望着那片曾经充满诗情画意的柳树林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正在兴建的造船厂,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感慨。豁然所悟,无论是卢梭的隐居生活,还是水上人家的渔人、运沙船老大漂泊的生涯,也许是每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挣扎与奋斗,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对孤独的一种抗争。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试图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让心灵休养生息,让灵魂停泊在宁静的港湾。卢梭在四十岁左右把自己的学说付诸实施,他铲除“心底的利欲和贪婪”,放弃社交生活,脱离上流社会的奢华和虚妄,以抄写乐普谋生,过着自食其力的简朴生活。
物转星移,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梭罗创作了《瓦尔登湖》散文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两年隐逸生活。梭罗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成为超经验主义经典作品,其文笔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十九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瓦尔登湖》是一本让人心归宁静,充满希望的智慧随感散文佳作。梭罗才华横溢,很少有人像他一样放弃这样多世俗的东西,没有学习任何职业,也没有结过婚,独自一人居住,崇尚自然。梭罗与大自然相融无间息息相通的和谐画面,这在西方文化史上都是稀奇罕见的文本。
再过了一百年,人类跨入二十世纪,诺贝尔文学奖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了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小说中有句经典名言“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像更短”。马尔克斯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写了家族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试图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难的破冰,由于无法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把所有人精神世界统一起来,最终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小说中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来宣泄自己的孤独,表面上他们是漠不关心的,实际上内心深处渴望被人爱,被人认可,被人同化,可惜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现代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孤独,现实中每个人也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让自己逃避孤独,却陷进了更深的孤独。人类最温柔的爱,都被各种物欲遮得严严实实,剩下就是利益和金钱赤裸裸等价的交换。
《野渡无人》散文集也受这三位文学巨匠回归自然的影响。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里,崇尚简朴的人生,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几乎与世隔绝,过着隐居独居的生活,极大限度减少世俗干扰和外面世界诱惑,淡泊心境,宁静致远,先后创作了《野渡无人》散文集,中短篇小说集《在原始森林中》、长篇小说《官道仁心》、《神农架探险记》。不管外面物质世界多么喧闹浮躁,只要心中有“瓦尔登湖”。
沿江丘陵分布一片阴森森的乱坟岗,冢碑坐南朝北面对一江流水,每当路过那片墓地,心中恐慌想到每个人,无论贫困和富贵,最后都要回归自然,化作一堆黄土孤冢野鬼,生命的短暂,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乱坟岗上荒草在风中瑟瑟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无情和生命脆弱。继续沿着这条白花花小路斗折前行,脚步或轻或重,每一步都踏在岁月的痕迹上。偶尔,会有几只小鸟从头顶飞过,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给这寂静的小径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还有一些不知名五颜六色小花朵,欣然探出路旁的杂草丛,这些零星的花瓣点缀着这片荒凉之地,虽然没有大红大紫牡丹玫瑰花耀眼夺目,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着生命的顽强与亮丽。每当走出这片幽静荒凉的小路,眼前豁然开朗。江边的柳树林映入眼帘,那熟悉的绿意和生机,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与安宁。而那片常去的礁石,就静静地躺在不远江水波浪中,等待我去感受它的沧桑和深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流水,大浪淘沙,总有许多无奈与苍白,人的生命一代代相传永无止境。人生到了晚年,特别眷恋生命,老年人最需要学会死亡。
有一天,当走到荒僻小道的路口,总有一只大黄狗如影相随。大黄狗有些老态龙钟,褐黑色眼睛炯炯有神,毛色金黄发亮,像是被阳光长久眷顾,大黄狗和善地摇着尾巴,身形矫健,步伐轻盈,总是默默地跟在我的身后,不近不远,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我开始对这只突然出现的大黄狗也心存戒备,毕竟在通往江边一段乱坟岗荒山野岭,它的出现有些突兀。大黄狗跟了几天,便发现并无恶意,也许如我一样形影孤单,渴望理解,或者被理解,彼此抱团取暖,只是结伴而行陪伴着。我有时停下脚步,大黄狗也戒备止步。我友善走过去,嘴中发出轻柔的呼唤声,我想通过语言沟通发出友好的信息。大黄狗竟然摇着尾巴靠近了。我弯腰轻轻摸摸毛茸茸的脑袋,用肢体告诉大黄狗,我们是友好的,人类也有厚道本分之人,绝对不会伤害你。大黄狗便温顺地低下头,尾巴欢快地摇个不停,嘴里发出富有节奏嘿嘿呜呜声,仿佛在回应这份友好的善意。
第一次肢体接触,这条大黄狗也许知道我不会伤害它,于是便彻底放下戒心,经常跟着我步伐来到江边。大黄狗有时坐在不远地方,同样远眺那一江波涛,就像一个忠实哨兵。我有时把大黄狗喊到身边,亲切抚摸脊梁,喃喃自语,好像找到一个知音,心灵的孤独顿时稀释殆尽。从江边返回路上,大黄狗一直跟着后面送我回家,每次到了社区后门路口,我挥挥手,大黄狗依依不舍在原地看着我消失在视野。
自从遇到大黄狗,我每天跑一段路便从那条捷径散步到江边。大黄狗准时出现路口守候我的到来。它似乎对江边的一切都尤为熟悉。带着我在江畔沙滩上隐蔽的角落里寻找有趣的东西,有时是一根被江水冲上岸的奇特树枝,有时是一个空荡的矿泉水瓶。当发现新奇玩意时,它会兴奋地跑回来,叼着东西放在脚边,然后眼巴巴地望着我,那模样仿佛在说:“我找到了好玩的,我们一起玩。”
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大黄狗身上会被雨水打湿,毛发一缕缕地贴在身上,但它依旧不紧不慢地跟着,风雨中多了几分坚毅。雨过天晴,阳光重新洒在江面上,大黄狗会在沙滩上尽情奔跑,撒着欢儿,时不时还扑进浅浅的江水里,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浪花,那活泼的身影为寂静的江边增添了一线生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黄狗成了江边之行不可缺少的同伴。大黄狗用无声的陪伴,驱散了独行时的孤独,让每一次漫步都变得情趣横生。我有几次想把大黄狗带回家,只是偶尔也会想,这也许是被主人遗弃流浪的老狗,只是不明白这只大黄狗,总在对的时间和地点,守候我经过的路口,陪伴等我走过一片荒凉阴森的乱坟岗。
自从熟悉了大黄狗,有了大黄狗陪伴护送,黄昏后回来再晚,也不怕走过那片乱坟岗。有天早上散步回来,我没有挥手让大黄狗返回,大黄狗一直跟到楼道门口,我拍拍大黄狗示其等会儿,便马上回家拿些食物给大黄狗吃,当拿着食物急匆匆从家中下楼,大黄狗已经不见了踪影。
这样时光持续了好几个月,终于有一天,通往江边小道聚集好几台推土机,正在施工的推土机堵塞了那条江边的捷径,那片乱坟岗也被推土机铲平了。我一打听,才得知柳树林附近要建一座大型造船厂,我也就没走那条小道散步到江边礁石,从此再也没有与大黄狗如约而至。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相遇无数人,有的人毫无痕迹消失在记忆里,也有些人深深刻在记忆深处。在人生最落寂孤立无援时候,大黄狗忠实陪伴我一程,虽然没有语言沟通,却心有灵犀一点通,彼此十分默契和谐。后来,我尝试从其它路径前往江边,期望能再次遇见那只陪伴几个月的大黄狗。在新的路径上,我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四处张望,希望能捕捉到那熟悉的一抹金黄。偶尔看到一只相似的狗,心中都会涌起一阵激动,可走近后才发现并不是曾经朝夕相处的大黄狗,那种失落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失之交臂的大黄狗,漫步江边的身影又变得有些孤单。那段与大黄狗一起度过的时光,回想在长江沙滩上寻找有趣东西的精彩片段,还有那些风雨中不离不弃尾随的影子,都成了无比珍贵的回忆,而大黄狗活灵活现神态身影,却始终活灵活现留在记忆中挥之不去,仿佛成了我孤独时候一道金黄色亮点,心如阳光一样温暖如春。
人生百年孤独,孤独且不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一群人的狂欢,是孤独的一群人,认知不在一个频道上,同样是众多孤独的灵魂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