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长在树上的“草莓”(散文)

精品 【东篱】长在树上的“草莓”(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40426.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1发表时间:2025-10-17 06:42:25
摘要:双节之末,我看了柘果抖音,按捺不住,驾车往康家山,不能错过秋酿一山果,入园采摘二三斤。


   是第一次在本地抖音发现这种果子的。
   是一个女子进入采摘园的留影。揽过一枝,翠叶间,穿着一串暗红的果子,状如草莓。鸡心形,通体圆润饱满,顶端收窄,形似塔糖,又像一个个小小的陀螺,果肉呈粒装,均匀分布,构成较规则的圆锥形。
   这女子,红唇轻启,(红唇是被果汁所染)皓齿一咬,紫红的汁儿充溢满口。只是不知怎样的滋味,便让我有了食欲。
   不认识是什么果子,我便给了一个长长的名字——长在树上的草莓。
   果园离我住处15公里,距我老家也是15公里,名滕家镇康家村。典型的山区,和我老家一样,都是栽植苹果为主。何时引进这个难得一见更难得一品的“树上草莓”,不知。迫不及待,长假期间,我驱车以往,去看个新鲜吧。
   我在的荣成,还有我没见识的果子?真不敢吹牛了。就像伟德山独有野茉莉,我只在近年知晓;就像我老家出了一个独特的苹果品种叫“王连苹果”,我是在沿街叫卖的果贩口中听到,属于名贵佳果。
   熏风醉草莓,秋风红佳果。我进园跟园主说了一大堆“惊奇”,到底知道了长在树上的草莓叫“柘果”。稀奇啊,在荣成活了一辈子,真不晓得何时柘果深居康家山。果然,价格,与当年杨贵妃在长安吃一枚红尘驰马相送的荔枝有的一比。但园主还是从精致的塑料小蓝里拈取了两枚递我先品。也堪比《西游记》里的仙果——人参果。不过用不着三千年时光才结一枚。康家山坡,几千亩,漫山飞秋红。我问园主有多少棵柘果树,他伸出手指,哦,八千棵。宋代有“八千岁”,康家有“八千株”。园主可能读过古话本,或看了电视剧,居然将两个“八千”放在一起。他这几年,将柘果树当成皇帝供着养着,要养出果子的皇家之气。不过,这是他的传奇。他告诉我,自2019年春植柘果树至今,今年挂果最多,令他欣喜无比。看看园主,也是中年人了,有这胆儿,敢用四五年的时光来养一山的柘果,真不简单,这也是做人的境界吧。“人到中年”,是一个感叹时光的说法,藏着多少的无奈,也有不甘,园主选择了破解这个诅咒。没有挂果的年份,都是他的投资,如今,到底是把康家山养成了“柘果山”。
  
   二
   还是让我想起了《西游记》的一个细节——途径五庄观,猪八戒就是偷食了仙果——人参果。猪八戒一口吞下,悟空问是何滋味,猪八戒囫囵吞果,哪里说得上,于是有了“猪八戒吃人参果,知其美不识其味”的戏谑说法。
   真的,并非我的舌尖不敏感,实在是吃不出味道。要形容嘛,就是微酸,微甜;多汁,仿佛打开了一个埋着酒水的巧克力。还有,果肉带籽,约六七粒的样子,果肉连结果籽,我试着分离,有点儿难。吐出几粒,被果园采果的女主人看见,悄悄地告诉我,三粒籽儿抵得上一枚果,咯吱一咬,破壳咽下,那是柘果的金丹。遵嘱。果然,再吃就有了新体验,牙齿就像破壁机,轻轻地使劲,一咬磨便碎了。这个感觉就像口中含着跳跳糖,活泛起来,满口的汁儿,好像在里面扑腾跳水。
   仔细琢磨,这微微的酸甜,可能就像我初读作家汪曾祺的《人间草木》,看寻常巷陌的草木,味道寡淡的饭菜,合适热度的人情。再读,打开我的生活回忆之门,多少往事不也如此?那些平凡的深刻,都是“微微”“浅浅”“淡淡”的美妙。或许这就是让人见微知著,懂得浅即是深的辩证哲学。或许,一切事物并不能深究,应该在一个合适的分寸中求解其意义,读书人,做学问的人,要阐幽发微,如果味道泛滥,还需要名家来品解?
   就像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哪有惊天动地,雷霆一刻,有的只是淡了再淡的时光,是恬淡才出厚味。我想这柘果的出现,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个人生滋味吧。如果一吃,就赞其“大快朵颐”,未必会让人咂摸出细微的韵味吧。
  
   三
   我想买票进园采摘,胃口不允,便作罢。园内的大姐说,美物不可多用。这是推销的话么?她是在讲科学,叮嘱我每日六七枚。农家人的厚道,让我尊敬。她是农妇,未必懂得营销,也未必懂得科学,更不是中医出身,甚至连《本草纲目》都不知是什么书,但她有的是善良,善良是一味药,可医百病。她补充说,柘果不同于苹果,即使阴虚火旺者,也不可多食。
   拿过一张介绍柘果的纸页,赫然印着柘果酵素的作用。据《本草纲目》《本草拾遗》《岭南采药录》等文献介绍,柘果,为桑科柘属植物果实,果可入药,性平,味苦,归经,入心,肝经,是一种良药珍品。这种酵素,有着抗癌、控制糖尿病的功效。
   我更留心关于“服用方法”的说明了。我视为一味药,就应该有这方面的提示,但没有。那位采果大姐的话就是医嘱。善良,也是一枚果子,是康家山柘果园中最亮的一枚果子。善良是一朵盛开的花,我不知眼前的柘果树何时着花绽花,但大姐就是一朵不败的花。我相信,那些闻名前来的采摘客,并非为了治病,真正的生活,不是从治病开始,而是寻找趣味。就像我,近年身体“抱恙”,但从未看什么都是药片针剂。吃几枚我未曾吃过的柘果,完全是猎奇好奇,好奇可以累死一只猫,但可以给人很多精神头。
   善良,是自然流露,如山涧的淙淙之溪,是不经加工的纯自然,原生态。有人说,做人要适度保持善良。我觉得这个观点是有些刻意,就像把善良当作了一块敲门砖要控制着敲开人际关系之门的力度。采果大姐,并不试图从善良里获得点什么,就是一份好心思。和盘托出吃果禁忌,早就忘记自己还有鼓励销售的责任了。
  
   四
   在我的家乡,种植果木,近百年都是苹果主打,偶尔有桃梨,这种历史形成的种植品类,往往也在限制着果农的更新想法。当然,每年老家的亲戚都要送我一箱村里产的苹果,那是家乡的味道,是亲情的份量,可苹果的价钱一再走低,被山东栖霞苹果和陕西洛川苹果抢了市场,我的家乡就没有创一个响当当的地理品牌,“王连苹果”也在二流牌子上,不入高端。没想到,打破这个僵局的是康家村人。园主曾经是跑韩国的“背货客”,将山东的农特产带到韩国变卖,他在韩国,进过茶座、果坊,留心韩国人的饮食喜好,看到他们见了柘果,便兴奋,还引用《本草纲目》的文献,没有想到中华文化,成为韩国人的喜爱。他当然看重的是柘果的商业价值,他学会了一个韩语词——古柘泡,就是柘果。韩国的市场也足够大,南方的佳果供不应求,于是他返到广西,向广西林业大学的教授咨询:柘果移植到山东半岛是否可成活。他是一个用心的人,曾经在当地的威海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所在地)见过柘果树,只是以为纯属风景树,没有想到是否有经济价值。大学教授说,柘果喜山坡、林园,只要向阳地,恒温在10度以上,就可以栽植。2019年扦插柘果树苗,经冬也成活了,第二年就放苗满山,一口气栽下几百亩,八千株。柘果树在山东也不多见,威海是它的第一故土。
   现在,除了抖音网络销售,迎来一波波的采摘队伍,还在园中建起了冷库,也置办了烘干设备。一是通过冷链运输,发往各地,二是加工成干果,出口日本和韩国。
   园主向我透露柘果的价值。据韩国人说,树上的果,唯柘果好;地上的菜,唯蒲公英为佳。可能说法有些偏颇,但一果一菜(野菜),都入药,都在中华医典《本草纲目》有着详细的说明和推介。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给世界的一份健康大礼,这些年,我们倒是多少有些忽略了它们的价值,我是相信“治未病之病”的中医理论,真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日食六七枚柘果,逢季采挖几株蒲公英。
   有时候,我就把炒一盘蒲公英视为忆苦思甜,视为一种怀旧的情趣,并非看作是健康所需的野菜,尤其是年轻人,更不搭理山菜野菜,在方式上,选择外卖,在口味上喜欢肥甜,奶茶抢了纯牛奶的风头,用奶茶挤压了红茶绿茶的空间。而且因为也含一个“茶”字,渐渐地放下了茶杯,而选择一个塑料高装杯,一根塑料软管。古老的养生智慧来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最美的瑰宝,我们可以在饮食方式上改变,骨子里的中华精品,不可放弃。就连韩国人说的“古柘泡”,应该是模仿汉语“柘树”的发音,传承的痕迹清晰可见。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将中华古树养得更加繁茂?
   我坐在一棵柘果树边,闻着果子发出的微香,清新润肺。采场的人在听园主讲柘果,柘果大约每四年来一次大结果,而其间则是零星挂果,今年是产果盛年,是嘉年华。他讲得很激动,捧着果箱分给周围的人。四年?这结果盛期可够长的了。就像孩子们上四年大学,才成为一个高端人才。又像那些科学工作者,据说大学毕业生要出科学成果,一般也是四年为期。十年二十年磨一剑,再四年五年出成果。多么艰难!勤奋付出,深情酝酿,才有美果硬核。自然和人文,有着多么惊人的相似!
  
   五
   康家村是荣成美丽乡村,这个美丽,当然有八千株柘果树的功劳。这个产业,已经带动了村民的就业,更成为威海,继无花果、落花生、大苹果之后的新兴果业。
   真正有内涵的风景,一定有风景背后的故事在为之添加丰满的颜色。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代的,都能生出美丽的底蕴。
   仔细观察柘树,叶片如橡树叶子,诗人舒婷写了《致橡树》,收获了爱情,也让农民的橡树产生了因爱情而带来的经济价值。“红硕的花朵”,是“英勇的火炬”。一串串红果,在农村的山坡,是丰收的火焰。
   曾经的半岛农村,这个时节,是一穗穗的玉米棒子,点亮了秋收的时光,而今,正在以特别的秋礼致敬生活。
   园主跟我说了农家叫柘果的俗名,我也把自己给的名字说出来——长在树上的草莓。
   他说村民叫柘果是“野荔枝”。
   我也喜欢这个意象——
   康山回望红成堆,满坡柘果红颜开。
   千车静停秋树下,只为一枚奇果来。
   我步杜牧《过华清宫》韵,吟一首《过康家山》,送给满山的柘果吧。杜牧说“无人知是荔枝来”,如今没了那种神秘,微信抖音一亮相,迅速传播,现代通讯技术,为佳果传送着电波。一个崭新的时代,不仅仅是体制等的改变,也为人们的口福享受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多么想遇到熟人,突然就抛出一个愣头愣脑的问题——你见过并吃过柘果吗?
   妻子早就将柘果园的风景放到了微信群,一个网友也按捺不住开车出来了。
  
   2025年10月17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9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描写柘果的散文。柘果,在市场并不常见,在威海的康家山,却有八千棵,远看似草莓,又似野荔枝,作者赋予树上草莓的美称,当地人叫野荔枝。柘果,淡淡的酸甜,需要细细地品味。八千棵柘果树在秋天与玉米分庭抗礼,成为威海秋天里的风景,美在色泽,美在形态,更美在它的功效价值。风景的背后有着园主的用心经营,灵活销售,他们是风景背后的支撑和灵魂。散文不仅仅描写一座果园,描写柘果的好处,而是凸显了人性之美,呈现了人物的精神。大姐善意的提醒,没有生意人的精明,只有一份真诚和淳朴。园主从闯荡韩国到发现柘果的市场需求,从咨询再到种植柘果树,体现了威海人的敢于打拼,不怕冒险的精神。作者善于联想,从柘果的滋味联想到汪曾祺的《人间草木》,如此联系并不牵强,感觉很自然,又很新鲜。作者善于从万物中领悟生活,领悟人生,从柘果的味道领悟到平淡之美,日常之动人,这是一种难得的悟性,更是一种心灵的纵深。散文也侧面展现了作者的怀旧情结,怀旧是一种深情。细节的勾勒甚是传神,让人特想吃柘果。倾力荐读,感受美妙。【东篱编辑:简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17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柔        2025-10-17 06:51:40
  一蔬一果,落入作者笔下,都是美文。柘果,我们这里鲜见。美在色泽,美在形态,更美在它的功效作用。散文不仅仅写柘果,更是凸显了人物之美,人物的打拼精神。从柘果领略人生滋味,这是悟性,也是深度。感谢怀才老师赐稿。祝清爽一秋。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17 12:18:07
  我总觉得,简柔老师在厦门,南方水果丰富,品类很多,柘果应该认识,所以邀请简柔老师编辑怀才小文,谢谢你的精彩编按,辛苦了!一蔬一果,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小情调,一种点缀,没有的话,就显得空洞了。原来在南方也不多见,可能这就给了胶东半岛一个机会吧。关于野菜野草野果,我们的古籍文献都有介绍,而且列入中华医典的很多,我为此骄傲。农民投资,找到致富的途径,那些农人很善良,对人不留心眼,敞开了交流,比吃一枚柘果还有味道,这些细节我不舍,希望增加散文的韵味。愿望,期待简柔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0-17 07:31:55
  拓果,没听说,更没吃过。好想尝尝拓果到底是什么味道。文章通过果农的善良与真诚、如何吃才对身体有益表达的淋漓尽致,很耐人寻味。很美的文章,学习了,祝福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17 12:23:48
  如果没有园主和采果女人的那些对话,还真不理解这种果子,他们的言语中透着淳朴善良和一份勇敢打拼的精神。我很敬佩他们,若给我去做这份果业,未必就有胆量。这种果子两三天就坏掉了,需要冷链保藏和运输,不知南方有没有,老师遇到别错过,品尝一下吧。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0-17 09:57:23
  当看见柘果二字,一下子有点陌生,急忙在网上搜索,竟然有着诸多理解以及古文记载,足以可见在古代就有记载。再去读老师的文章,就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一果一蔬,在文章中就是精神,就是人心向善,在一果一蔬中品味人生。柘果,味道微酸微甜,其实就是生活的味道,这就是生活的哲学。点赞学习大作,祝秋安快乐,远握!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17 12:32:16
  我也是第一次遇到,便感觉是树上结的草莓。去了康家山,人家说叫柘果,树叫柘果树,我才记住这个名字。的确,古文献,特别是《本草纲目》里有过详细的介绍,是一味药材,很珍贵,可医治很多疾病,特别是在防癌和控制糖尿病方面,有着惊人的意义。果子里都包含着人们的付出,更有人文的审美价值。我觉得,这种微微的,浅浅的,就是生活的味道,生活不会给我们太丰盛的味道,倒是需要我们好好品味。谢谢金刚狼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0-17 10:32:49
  柘果,从没见过,但从作者的描绘中,感受到色香味俱佳,那在嘴中跳脱的神奇,令人垂涎欲滴。园内大姐并不一味推销柘果,而是提醒因人而异,根据自身体质,切勿贪吃多食。这份善意迸溅着人性之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多少人只顾赚钱,哪管他人健康与否,而她说出的每个字都闪烁着与人为善的关爱之情,令人感动。风景背后的故事,自然和人文风景的交叠,令作者有了深切的感悟,有了非凡的认知。柘果,不仅形美味美,更有了精神寄托。动人的文字,诗意缭绕,给人以美妙的享受!感佩才情,问候怀才老师,秋祺安康!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17 12:39:02
  根据跟评,我知道,在水果王国的南方,也不多见,是不是人参果就是柘果。可能是。的确,吃感特别,籽粒咬碎了,就像在跳跳糖在口中跳脱,很快就被征服。园内大姐很善良,她的提醒,让我觉得温暖。这是人性之光。这个细节,写这篇散文,我不忍舍弃,觉得采果的大姐也是一枚美果。酝酿出一山的柘果,是打拼精神的呈现,禁不住园主的快乐,我去被感染了。有时候面对风物,极易产生人文联想,这可能就是事物的统一律吧。秋天就是看收获的季节,我喜欢逛一逛秋天的集市,那里有美味和眼缘。谢谢罗老师的精彩留墨,辛苦了。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忘忧树        2025-10-17 10:48:30
  读怀才老师的文章是一种享受,不论是一枚拓果,还是一篮生菜,都能被您赋予它们深刻的内涵,不是阐述生活的哲学,就是引发深刻的思考,以及文化的的守望。每次阅读总有收获,盼您笔耕不辍,佳作迭出。
若非心中有梦,岂会学着飞翔,即使逆光也能认清方向。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17 12:43:02
  首先感谢忘忧树老师选择东篱进行文学创作,愿我们相处美好。谢谢你的精彩留墨鼓励。是啊,最近写了一篮生菜,这次写了一枚柘果,谢谢忘忧树老师的密切关注。我觉得,生活里的这些小事,值得玩味,有滋味可享受,吃在其次,也有人文的精神供我们提取。深刻的东西,是口味体会不出的,我试图往深处挖掘一下,生怕写成鸡汤。控制着这种问题,但愿读者喜欢。老师磨目了。继续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10-17 17:25:21
  市场上原来卖种植的猕猴桃,现在又卖起野生猕猴桃了。这个柘果,就是野荔枝,是否也有返璞归真的意味。老师通过这一长在树上的草莓,引人入胜地介绍了园主引进柘果种植柘果的历程,其中有对人生和生活的诸多领悟,极具深度,给人启迪。其中有段描写园内大姐善良的段落,说明好人和好果的养成是同样的道理,都需要耐心和时间。非常棒,大赞!有机会见到柘果,我一定要尝尝。拜读学习老师精彩佳作,秋安,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17 17:35:47
  这个文,我生怕写成俗文,介绍水果品种特色,我觉得那样就没有多大的意思了,也不是散文要做的事情,所以,多了一些感悟,生怕有硬塞进去之嫌。有时候,看一物,总是文学的眼光,是不是偏离了生活,但文学是高于生活的,应该提炼出外面需要的水果以外有价值的东西。这种水果我买了2斤多点,是遵嘱,也分而食之,尝鲜了,没有冷链,无法运输,三天之后就腐烂。韩老师遇到的话,买点尝尝,微甜微酸,基本上不会大快朵颐。这种东西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几个南方老师点评也提及,南方不多见,他们也没有吃过。很难断定是不是野荔枝,肉质和荔枝不同。那个大姐,我特别关注,我佩服她的善良,走的时候还跟她告别。这种柘果,治疗便秘更见效。只是不能存放,大问题。烘干了就吃不出那个满口液汁的美感。是一味药了。谢谢韩老师给小文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7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10-17 21:51:14
  老师这篇文章充满纯真和幽默,热爱家乡的情结呼之欲出。老师赋予小拓果那么多美妙,可与荔枝、人参果媲美。在老师的笔下不是普通的果子,是乡情、乡愁,是眷恋。祝老师的美文继续异彩纷呈,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18 09:10:17
  第一次见到这个柘果,难免为之激动,可能平常所见的果子,很难引起兴奋了的关系吧。所以就把柘果山看成了风景。就像小孩子突然得到了玩具,顾着玩了。谢谢寻梅老师的精彩留墨鼓励,期待你的作品,谨祝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枫桦        2025-10-18 11:28:33
  未来的日子,会有许多不知名的水果,走进大众的视野。今年夏天,就吃过一种樱桃,其实是改良品种,却有不一样的感觉。现代人所务实的事业,已经远远地超出想象,以奇取胜,是未来商业发展的新趋势。老师的文紧跟时代脉搏,也是很新鲜的,一个清香的果味,仿佛已经闻到了。好文拜读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18 11:48:07
  枫桦老师说得对,未来水果也在更新换代,肯定少不了新品,人们有了口福啊。樱桃,这几年发展快,我走大连,大连的樱桃出名,烟台也是樱桃的故乡,大且甜。农业商业化,这是发展之路,不然只是靠小麦玉米当家,还是穷。时代的好,有时候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柘果是新看点,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硕果。秋获的心情,我和园主一样兴奋。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10-18 22:23:26
  原来“长在树上的草莓”是“野荔枝”啊!拜读怀才老师佳作,问好老师!祝秋祺!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19 08:41:31
  草莓,是我第一眼的感觉,这个果子叫柘果,我第一次见,第一次吃,给它写一篇小文吧。谢谢枫叶老师的留墨,期待你的投稿,谨祝快乐!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