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晓荷·小事】纸上收成(微小说)

编辑推荐 【晓荷·小事】纸上收成(微小说)


作者:邢震 布衣,30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8发表时间:2025-10-19 14:59:17

李根生原本住在山里,守着那点土地侍弄着。现在被开青旅的女儿接来养老,说是养老,无非就是看看门、接送下外送女,顺便把青旅的卫生搞干净。但李根生哪能闲得住,只能找点事做做。
   青旅里外地人居多,李根生时不时就跟旅人坐在院子的榕树下闲聊,聊他们那的芒果又大又甜、聊他们那的苹果又大又圆……李根生就把这些无聊的事情,用歪歪扭扭的字写到外孙女送他的本子上。
   不成想,这样的记录到让李根生的语言组织和故事收集越来越有水平,他自己常说,也没上过学,字都写不好多少,竟然写了满满几个笔记本。
   女儿见了,就蹲在他的身边,点了点本子上的字,爸,要不我帮你打到电脑上,试试投到报社?
   李根生当然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心里不敢投稿,但又好奇地想试试,就点了点头。
   从这天开始,李根生的日子好像有了仪式感。清晨天刚蒙蒙亮,就搬个小马扎坐在树下,横竖撇捺地记录着午后斜阳、小镇的风、青旅来往的人……晚上女儿忙完活儿,就坐在他身边,把草稿上的字逐个地敲进电脑,他就凑在旁边看着。
   日子嘛,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邮箱里收到的只有“自动回复”。李根生闲来就让女儿把哪些没有采用的稿子都打印出来,用红笔在边边角角修改,有些句子改得实在太乱,把纸使劲揉成团,塞进抽屉里。可是过了一晚,亦或是李根生晚上梦里润色这些稿子,就在第二天清晨,又把纸团掏出来,对着皱巴的纸团哈口气,借着口中呼出湿气慢慢捋平。
   有次女儿见他对着改了好几遍的稿子发愣,便对李根生说,爸,要不这段时间先歇歇。李根生听着女儿的劝导,其实心里明白,自己都不是写东西的这块料,更别提发表了。他没抬头,带着遗憾给女儿说,年纪大了,不改不记,不一会儿事就忘了,投稿这事情或许就像种庄稼,前面要栽培,后面才丰收。
   就这样在改稿和等待的日子里,李根生突然看到报纸里有篇写种稻子的短文。他盯着看了半晌,手指抚摸着报纸的稻穗配图,忽然感觉在写稿子的时候缺少了点什么,就赶忙起身,从抽屉里把所有纸团都找出来,一一展平,这次不是改稿子,而是在每页纸张上画上稻穗,像是画满了许愿符,盼着投出去的稿件能够在报纸上生根发芽。
   之后李根生就让女儿订了一些报纸,但大多数还是女儿从网络上打印出来的数字版。他看到喜欢的句子就用红笔在上面写写画画,感觉有一些句子适合给外孙女讲的,又再抄写到小本子上。给外孙女讲老家的奇闻趣事,又讲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的关系,可讲着讲着就跑回屋里,又写起了自己的四季、岁月。
   在写作的日子里,时间飞快地流逝,眨眼间也写了有几十篇,一个多月,投出去的稿子石沉大海,毫无音讯。有次女儿帮他投完稿,李根生耐不住的问,是不是我这农民写不到报纸的心里去?女儿听到这话,拿起一张皱巴巴的纸递给他,纸上写的是“风从山口过,字在纸上住”,末尾还有株稻穗。李根生明白了,写作并不是为了发表,而是把它记录在纸上、记录在生活里。女儿只能安慰着,爸,您现在写的字可比刚来的时候稳健多了,文章也写得越来越有韵味了。李根生好似明白了什么……就像前段时间,只是节气不对,侍弄庄稼,春播、夏锄、秋收、冬藏,现在才哪到哪啊。
   自从想通“写作就如侍弄庄稼”的道理后,李根生渐渐地不再总关心有没有录用的邮件或者女儿每天帮她检索报纸有没有刊登的信息。就这样,每天早晨写完几笔,会帮女儿浇院子里花。午后改完稿,就坐在屋檐下、树下看报纸。晚上女儿帮他打字时,也不再凑着屏幕看,只在旁边把剥好的杏仁、花生、橘子,堆在外孙女手边。
   呀……女儿的一声尖叫,李根生正在浇花,吓地直哆嗦。
   爸,发表了、发表了……
   李根生听见声音赶忙凑到屏幕前,顺着女儿手指的地方,先看见的是自己的名字“李根生”,再看见改了无数遍的稿子。他手指摸了摸屏幕,愣了很久。
   女儿把文章打印出来,找了把小剪刀,小心地将报纸上的文章剪下来,剪得很慢。剪好后,又从抽屉里翻出个素木相框,仔细将简报抚平,慢慢地嵌入相框,又找了颗钉子,把相框稳稳地挂在堂屋的墙上。李根生就这样站在旁边看着,手指忍不住地碰了碰相框边缘。
   后来,李根生还是每天写写画画、打扫着院子、接送外孙女、读书看报、投稿上报。
   只有阳光把李根生走动的影子印在墙上那个相框上,印在外孙女相框边贴的自己画的稻穗装饰上……
  
  

共 17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山野到庭院,从握锄到执笔,李根生的晚年展开了一场与文字的美丽邂逅。在青旅的榕树下,这位老农将旅人的故事、岁月的风霜、土地的记忆,化作本子上歪斜却真诚的字句。投稿路上的等待与挫折,被他化作侍弄庄稼般的耐心,在皱褶的稿纸上画满稻穗,在节气更迭中打磨文字。当女儿惊喜地发现作品发表时,老人轻触屏幕上自己名字的瞬间,仿佛触摸到了一整片金黄的麦田。这不是简单的文字变成铅字,而是一个普通人用生活酿造的甘露,终于找到了流向远方的河床。他把剪报装裱悬挂,却依然保持着每日书写、打扫、接送外孙女的平常心。这个故事让我们相信:每一段真挚的表达都值得被珍视,每一份朴素的坚持都会在时光中生根发芽。写作的本质,从来不是技巧的炫耀,而是将生命体验化作文字,让风从山口过,字在纸上住。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0-19 15:00:16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0-19 15:00:28
  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