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暮秋絮语(组诗)
摘要:当静美,覆盖了每一道沟壑, 秋天便不再是 春天的一个注脚
一、秋雨的分量
谁知道秋雨的分量
黄叶知道——
每滴雨都是告别的手势
在风中,签下旋转的名字
谁知道秋雨的分量
窗棂知道——
它将碎银般的叮咚
数成渐凉的时辰
谁知道秋雨的分量
墨迹知道——
它在未写完的诗行间
洇开一片深远的天空
二、秋深
最红的那片叶子
蜷缩着,脉络紫胀
风,从鸟的翅羽
剔下一根寒凉
脖颈,锁进绒羽
薄霜是夜的剃刀
刮过柳梢的鬓角
秋又深了——
日子的河床,露出嶙峋的石头
三、拽住秋天的尾巴
趁它的尾巴
还温顺地垂向大地
我要攥紧这最后的鬃毛
勒住时间
看呐,整座枫林都在燃烧
而灰烬,迟迟不肯落下
柿子在霜降里
把自己熬成更浓的糖
我允许风,偷走谷粒的饱满
允许鸟儿,啄食枝头的甜
我松开所有稻草扎成的
秩序与恐慌
当静美,覆盖了每一道沟壑
秋天便不再是
春天的一个注脚
【编者按】本组诗分为三节,将抽象的“时光流逝”附着在秋雨、落叶、薄霜等暮秋元素上,让“渐凉的时辰”“秋又深了”变得可触可感。组诗先以“攥紧鬃毛”“勒住时间”表达对秋日的不舍,后通过“允许风偷走谷粒”“松开秩序与恐慌”,展现对季节更替的坦然,最终发现暮秋“静美”的独立价值,打破 “秋天是春天注脚”的传统认知。本组诗的写作特点一是动静结合的画面感营造:既有“枫林燃烧”“柿子熬糖”的动态场景,也有“日子河床露石头”“静美覆盖沟壑”的静态定格,动静交织间勾勒出暮秋的鲜活与深沉。写作特点二是反复与递进的结构设计:三首诗整体从“感知秋雨”到“直面秋深”,再到“接纳秋去”,形成情感递进的完整脉络。好诗推荐共赏!【编辑:老百】
1 楼 文友:老百 2025-10-21 09:18:27
《暮秋絮语》通过对秋雨、秋景与秋日尾声的细腻书写,核心是借暮秋意象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知,以及从对时光的挽留中走向坦然接纳、发现暮秋独特静美的心境转变。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4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10-22 13:12:37
谁知道秋的力量黄叶最知道,因为秋天是染色大师,谁知道秋的力量,雨最知道,因为雨的温度就是秋的温度,枫叶红遍沟壑山峦时,是秋的画笔点睛,大美秋天把感触留给有心人的笔墨!好文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