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诗韵中华 >> 短篇 >> 诗词古韵 >> 【诗韵】七律.虎门海战博物馆(古韵十一首)

编辑推荐 【诗韵】七律.虎门海战博物馆(古韵十一首)


作者:悟透尘緣 白丁,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7发表时间:2025-10-22 16:33:33
摘要:粤海之滨,虎门古塞,扼珠江之要冲,载百年之沧桑。此地曾焚鸦片以清国脉,曾列坚阵以拒外侮,每一寸滩涂皆浸热血,每一座炮台皆刻忠魂。虎门海战博物馆矗立于斯,集文物之萃,汇史事之全,以无声之陈,诉往昔之烈,使往来者抚今追昔,慨然生怀。 余往游其间,见铜炮锈而锋棱在,残碑蚀而英气存。销烟池畔,似闻当年烈焰裂空;威远台前,犹见昔日将士浴血。感百年兴衰之倏忽,叹英烈忠魂之不朽,遂援笔成律,凡十一首。或咏馆阁之雄,或怀先烈之烈,或慨战事之艰,或思家国之责,皆为触景所感,寄情于诗。 诗非史,然可补史之蕴;句非碑,然可承碑之魂。今辑此篇,非敢言工,惟愿以浅陋之笔,记此地之沉雄,传先贤之浩气。若读者展卷之时,能略感虎门之风骨,不忘来时之路,则余心足矣。

一 观馆有感
   雄馆凌霄枕怒江,百年风雨入回廊。
   铜炮犹凝千战血,残碑似诉九州殇。
   销烟旧址苔痕老,抗寇危台剑气藏。
   最是潮声听不厌,至今犹带林则徐。
   二 虎门销烟
   石灰煮卤破妖氛,巨浸沉膏血未殷。
   二百万斤烟化烬,千重怒浪气凌云。
   敢凭赤手清毒秽,誓为神州扫恶群。
   此际池边风过处,犹闻昔日叱声闻。
   三 威远炮台
   扇形雄峙扼珠江,铁炮斑斑映夕阳。
   道光铭字依稀辨,古堞残垣历劫伤。
   曾拒夷帆摧敌焰,终留浩气壮南疆。
   潮打空壕声似鼓,百年犹为祭忠良。
   四 观海战半景画
   声光电火复鏖兵,半幅丹青照眼明。
   米艇难抗铁甲舰,孤军敢对利炮营。
   硝烟漫卷江天暗,热血飞溅日月惊。
   瞬目重回庚子战,断肠最是溃围行。
   五 怀关天培
   靖远台前志未移,将军殉国血沾旗。
   刀痕刻骨证忠勇,战甲蒙尘见节义。
   力竭犹挥三尺剑,身歼不折百年碑。
   涛声岁岁绕孤冢,长伴英魂守海陲。
   六 览文物展
   朱批奏折字犹遒,“弛禁”二字决不留。
   水勇家书言骨瘦,总兵战袍带疮疣。
   英军火器呈凶相,清室甲兵显困愁。
   一馆文物千行泪,兴衰历历在心头。
   七 宣誓广场
   青铜壁上刻豪言,跨越时空手相牵。
   昔有林公驱毒雾,今看将士卫烽烟。
   誓言振彻惊涛里,浩气传承落日边。
   莫负英魂凝血处,复兴路上勇争先。
   八 观海长堤
   凭栏远眺大江流,今古风光入眼眸。
   昔日战帆沉野渡,此时巨舶接云楼。
   卫星影像叠陈图,旧垒新馆共一丘。
   潮起潮平皆有寄,不忘国耻记春秋。
   九 叹军事差距
   中英舰比卡与车,器械悬殊势已斜。
   前膛炮慢难及远,木质船轻易被挝。
   空有丹心昭日月,终因积弱丧京华。
   馆中每见兴亡证,落后从来必挨打。
   十 离馆遐思
   别馆辞台日已西,涛声犹绕耳边啼。
   销烟浩气冲霄汉,抗寇英名贯斗奎。
   历史为鉴兴邦急,精神作炬前行齐。
   虎门一游深自省,华夏当强永不迷。
   十一 怀陈连升与黄鹄号
   虎门浪里识忠魂,血染征袍气尚存。
   战马嘶风悲故垒,将军持剑守危门。
   舰摧犹奋孤臣志,炮竭仍存赤子恩。
   今日江头回望处,英名长伴浪潮奔。
  
   后记
   虎门一行,俯仰之间尽是山河过往;十律成篇,平仄之中皆为家国情怀。自销烟之举振聋发聩,至海战之殇锥心刻骨,这段镌刻于珠江之畔的历史,从来不是尘封的故纸,而是醒世的警钟——既映照着先贤“捐躯赴国难”的赤胆,也昭示着“落后必挨打”的铁律。
   今将此组诗作辑录成册,字句虽浅,心意惟诚。愿以诗为媒,让虎门的涛声常鸣耳畔,让英烈的精神永驻心间;愿后来者读此篇时,既能感怀往昔之艰,更能砥砺当下之行,以史为鉴,聚力前行,不负山河,不负英魂。
   辑录既毕,谨缀数语,以为后记。
  

共 10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家一起欣赏这组诗作,以虎门历史为魂,串联起一段悲壮激昂的岁月,层次清晰且情感沉厚。开篇由观馆入题,借雄馆、铜炮、残碑勾勒百年风雨,将潮声与先烈精神相融;继而聚焦销烟壮举,写以赤手清毒、誓扫恶群的气魄,再现烟化烬、气凌云的场景。中间几首深入历史细节,既绘威远炮台雄峙南疆、曾拒夷帆的过往,也描海战半景画中孤军抗敌、热血飞溅的惨烈,更特写关天培、陈连升等将领殉国守节、血沾战旗的忠勇,字字刻下英雄风骨。览文物展时,以奏折、家书、战袍、火器对比,道尽兴衰血泪;叹军事差距则直抒胸臆,点出器械悬殊、积弱丧权的沉痛教训。结尾从宣誓广场的精神传承,到观海长堤今昔风光的对照,再到离馆时以史为鉴、华夏当强的遐思,层层递进。整组诗或缅怀英烈、或痛陈国殇、或警醒当下,将历史的沉重、英雄的浩气与复兴的决心熔于笔端,情感真挚,荡气回肠。后记则以简洁文字点出诗作初心,愿以诗为媒传警钟、砺后人,与正文相得益彰。感谢赐稿诗韵,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墨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海        2025-10-22 16:34:20
  欣赏佳作,感受情怀,祝好笔丰!
回复1 楼        文友:悟透尘緣        2025-10-22 18:40:32
  感谢编辑老师,辛苦了!
2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10-22 16:35:10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2 楼        文友:悟透尘緣        2025-10-22 18:40:47
  感谢编辑老师,辛苦了!
3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25-10-22 16:51:58
  欣赏一组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四季尽葱茏,浑身节气浓。人生当效竹,不做扁平庸!
回复3 楼        文友:悟透尘緣        2025-10-22 18:40:03
  辛苦了,祝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