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我的外公(散文)

精品 【东篱】我的外公(散文)


作者:柳如清风 白丁,30.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2发表时间:2025-10-24 06:42:28


   外公“老掉”的那个夜晚,十八岁的我打了手电筒,怯生生地跟大舅向村西“猫垄湾”一户远房本家报丧。天上星星零零落落闪着清冷的光,远近的瓦房和周边起伏的山峦都沉浸于一片漆黑里,一条狗远远地在吠,“嚯嚯嚯”的叫声带着颤音,也像哭一样。我恐惧了。山风沙沙响着掠过昏暗的竹林,凉飕飕地钻进我的脖颈,不由一阵寒噤。我回头朝垄头那两间灯火通明的小屋望去,心里清楚地意识到,外公这一走,就再也见不着了。见与不见,在平时,都好像没有多大的意义,此时,就像一把刀,划开了两个世界。
   外公姓褚,大名泽霖。因族中辈分大,村里很多晚辈称呼他“太太”、“公公”,唯独我外婆和个别老人偶尔会叫他“恒仁”,那是外公的字。旧社会的山区农民,有名还有字的极少见,除非家里是读过书的,或者较为富裕。外公家在当时的岩头村(今鹿亭乡龙溪村),算得上家道殷实,只是“旺财不旺丁”,太外公人到中年,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儿子。外公十五岁就和东岗村年长两岁的外婆结婚,一年后遇上土改运动,家庭遂遭变故,直到改革开放才逐年好起来。
   外公身形瘦高,有一头浓密的黑发和两道粗平浓眉,眼睛细长,鼻梁直挺,清矍的脸庞犹如木刻一样棱角分明,髭须连着络腮胡,生长旺盛,常见他双颊和嘴巴四周涂满白色泡沫,用剃刀对着镜子细细地刮。尤其是两道粗长的眉毛,我总以为他是一个非常长寿的人,大家都拿眉毛和寿命来说一个人。自我记事起,他老早没了牙,每次吃完饭摘下两片假牙,浸在温水里又洗又刷,这时候他脸颊瘪塌,嘴部凹陷,像极了老婆婆。人到底是老了,我只觉得外公是一个非常爱漂亮的人,也没有和“老”挂钩。
  
   二
   外公为人注重信用,说一不二,性格耿直而倔强,年轻时脾气暴烈,别人欺弄他,他炮仗似的一点就炸,几乎要拼命的架势,因此落下“猛张飞”的诨名。我很不解,问过母亲,外公看起来文绉绉的,平时也挺随和,更不惹是生非,怎么有这个不靠谱的绰号。母亲说,你太外公、外公都是单丁独苗,上无叔伯,旁无兄弟,在村坊里孤家寡人、势单力薄,若做个“老实头菩萨”,就会被人踩在脚下!难怪外公早年总是说,“外人欺负到头上来,一定要跟他来过明白,自己用场没有怪不了别人”。这似乎在教导我们受到欺压,要勇于抗争。
   在农村,这种情况也不是甚嚣尘上,可能外公这样的性格太强势。
   说实话,我幼年最怕外公,他不怒自威的脸令我生畏,使顽皮的我在他面前变得乖巧听话,掉下的饭粒自觉捡起吃掉,嚼菜不敢发出吧唧吧唧的声响,他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训示时刻谨记在心。后来渐渐发觉,外公并非想象中那般严厉,他笑起来很和蔼,对待自家的孙辈格外慈祥,动不动给我们一个个玩“拔萝卜”,双手捧住我们的小脑袋,向上慢慢悬空提起,我们开心地笑,他却说:“拔拔大大,不拔不大!呀!人又重了咩!饭饭要多吃,吃得饱饱,大大快唸!”这个动作,应该是表达他希望晚辈快快成长的愿望吧。每个老人释放慈善的一面,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我少年时屁颠屁颠跟过他下地劳动,他一面熟练地锄番薯地,一面给我讲很多故事,讲孔夫子,讲晓云的开明绅士褚梅卿先生,讲岩头村的来历,讲岩头岭“吃东岗、撒岩头”的石老虎(虎踞岩)和村中央那株修炼成精的大金树(金钱松),也讲他父亲可以从早喝到晚不醉的惊人酒量,讲中共浙东区党委委员、三五支队民运工作队队员陈苇留宿他家宣传“抗日救亡、保家卫国”,他父亲拂晓前擎着火把送她到大岚。记得有一回,我拎了柏油桶陪他上竹山“涅竹号”(四明山区竹农早年习俗,为每一棵新生毛竹写上自家名号或画独特标记,以防偷盗)。光滑的竹身蘸了浓稠的柏油写字,笔画越多越难写,“霖”字还没写完,乌黑的柏油顺着竹青流涎似的一条条淋下来,字迹呈现出“涕泪交零”的状态而面目全非。于是外公叫我去掉“雨”头,直接写成“林”字,果然好多了。他笑眯眯地看我捏着毛笔在竹上“龙飞凤舞”地写他的名字,露出一脸欣慰。
   我的那点家乡的历史知识,来自外公的讲故事,让我觉得家乡是有着挖掘不尽的历史。尤其是他教我写“保家卫国”几个字,都是繁体的,我觉得外公不单单是为了让我学会这几个字,还有一种感情和希望。现在,我居然还记得住笔画,这种意识也刻进了骨子里。
  
   三
   外公让我佩服的是他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盲目从众,也不人云亦云,对一些事物总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比如他认为进水受潮的豆酥糖更好吃,身子淋过雨应当喝半盅烧酒驱寒,饭桌上尽量少吃烂苋菜、臭冬瓜,棍棒教育对小孩不一定有用,做人太过老实容易吃亏;再比如大人搓麻将,别的家长不许小孩观看,而他倒觉得有利智力开发,他自己戴着老花镜摸牌,会让一旁的孙辈猜。一九九二年我家要造新楼房,母亲特意回娘家同外公商量关于我父亲兄弟之间拼墙的事。我家用预制板,小伯家用木楼板梁,外公说可能会影响墙体的稳定性,建议两家使用相同的材质。据说先前岩头村造水电站,村干部别出心裁想在墙体上砌圆形的窗,这使泥水匠犯了难,专程来找我外公求教,外公笑着说:“有一个最简单不过的土办法,拿个小缸按上去,外头包一圈稻草,等窗洞定了型抽出来就可以了,你要多圆就多圆。”泥水匠得到启示,提上自家小缸“依计而行”,顺利完成施工。
   我曾送了一个外号给外公,叫他是“老诸葛”,外公笑笑,但并不在意。
   外公有一项祖传“秘技”,挑“蛇缠”(又称缠身龙、蛇缠腰等),不管本村还是邻村或慕名而来的人,来找他施治,他经简单询问和查看,便把人带进房间,先找准“蛇”的“头”和“眼”,一针针扎下去,再将相关穴位扎一遍,不日而愈,十分灵效。他也从不收取报酬,认定这是积德行善。这项秘技他只传给我大舅,大舅一病故就失传了。二舅自称已掌握,但我总觉他没学到精髓。
   我升初中那年,村大会堂集资做戏文,母亲邀请外公来看戏,他便在我家留了十余天。一次闲谈中,外公对我母亲说:“我以前吃过苦,想来命不会长,这趟来你家,也可能是最后一趟,以后能不能来,不晓得了。”过了两年多,身子骨一向硬朗的外公突发中风,导致半身不遂。那会儿我爱看药书,去探望时挖过一些药草给他服用,毫无效果。瘫痪一年之久,他终究还是走了,终年六十岁。
   我常想,如果换到现在,外公也许不会那么早过世,中风也不至于要命,手术康复后再活个几年应该不是问题。外公一辈子最喜欢孩子,当他看到他的十个孙子、孙女成家立业,又孕育出众多曾孙、曾孙女,该有多高兴啊!
   每个家庭成员的成长,都有着独特的氛围,我的外公,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他的性格也影响着我们后辈。有时,想到外公,我会说,你的几个外孙,就是脾气不像你,其他的都很像。外公沉默无语。
  

共 26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情感十分真挚的回忆性散文。文字的开篇从外公去世、“我”与舅舅一同去给亲戚报丧开始,引入话题。文章以“我”的视角从多个方面串联起外公的生平、他的为人、以及他的品德,字里行间满是对外公的怀念,温暖又感人。首先是外公在当地辈分较高,别人都会尊称他为太太或者公公,外公家里殷实,但“旺财不旺丁”,几代都是单传。接着便是外公的外表形象,他瘦且高,在“我”记事起,就没了牙,假牙一取,脸颊瘪塌。再就是外公的为人,他最注重信用,性格耿直,有猛张飞的诨名。还有外公看起来很严厉,其实很和蔼,“我”小时候常跟随外公做事,听他讲故事,陪他上竹山在竹身上写字。另外,还有外公有着与人不同的个性,从来就有自己的主见,不会人云亦云。外公有祖传的挑“蛇缠”的秘技,常用来给乡亲们做好事,帮乡亲解除病痛,从来不收费用。最后是“如果外公换到现在”,现在的医学发达,外公肯定能多活几年,等等。文章没有刻意煽情,语言平铺直叙,层次清晰明了,细节刻画鲜活,情感表达深沉,人物形象立体,是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佳作,向老师学习。感谢老师投稿东篱,希望精彩继续,祝老师健康快乐每一天!【东篱编辑:红花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24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0-24 06:47:01
  文章没有刻意煽情,用平铺直叙的方法,用细节打动读者,将外公的形象刻画的十分具体、形象,情感真挚、深沉。这篇回忆性散文无疑写的很成功,学习点赞,祝老师开心快乐!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4 10:30:16
  家庭 ,长辈,都孩子的成长,有着无言的影响。作者如实写出自己外公的个性,特别是那些细节,足以让人回想和感动。外公的细腻,博学,聪明,助人,很多优秀品质,都赫然纸上。这是一篇很优秀的写人散文。点赞。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0-24 12:10:12
  这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怀旧散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性格鲜明、可亲可敬的长者形象。点赞,问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